张洁菲 董兆 陆琳忆 许峰峰 李一浙江理工大学
“两山思想”指引美丽城镇的建设路径
张洁菲 董兆 陆琳忆 许峰峰 李一
浙江理工大学
研究梳理了“两山思想”的发展历程和科学内涵,通过对“两山思想”的研究找出对美丽城镇建设的知道路径,从生态制度、生态经济、生态制度三个方面讲述。为加快美丽城镇建设指引方向。
两山思想 美丽城镇 建设 生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思想”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2005年提出的,当时习近平同志正在安吉天荒坪镇余村考察,“两山思想”从此展开。
追根溯源,2003年8月8日,习近平同志先是从认识论的角度阐述绿水青山所能够给人们带来的金山银山效益。2006年3月23日,习近平进一步从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之间的对立统一的角度完善了之前的表述内容。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同志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其演讲内容是对“两山”理论的进一步扩充,也是对错误发展观的深刻检讨与摒弃。2013年11月9日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中着重把“两山”理论提升到系统论的高度。2015 年8月,浙江省委在湖州安吉召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讲话十周年研讨会,首次把“两山”表述为“重要思想”,这是习近平生态哲学思想的升华。自“两山思想”提出以来,习近平同志在多次在重要的场合讲述“两山思想”的重要性。
1.”两山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在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中,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文化与历史传统,对现代思想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两山思想”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人与自然同根的影响,使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中强调了“两山思想”中天地人和的理念,饱含着对自然敬畏的情感。他强调了,山水林田湖,自然界的事物都同根的,人与自然组成了一个生命共同体[2]。“两山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2.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发展和深化
“两山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想要征服自然从中获取经济利益,到认识到自然的重要性,再到主动去保护自然。这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从矛盾到统一,从发现困难到解决困难,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打破了“先污染后治理”发展模式,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这一科学的指导思想必将带领我国走向科学发展的道路[3]。
由此体现“两山思想”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
1.“两山思想”指导美丽城镇生态经济建设
在美丽城镇建设初期,为谋求经济快速发展,很多地区都是“用绿水青山去换”,但现在我们深刻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促进经济长远发展,不能只看眼前的小利益而去破坏生态环境。“两山思想”体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论,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矛盾时,应着眼于未来,首先保护好生态环境。
发展生态经济可以通过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工业等生态环境优势来实现。
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理特色,是大自然赠与的珍贵财富。在“两山思想”的引领下,在浙江省的美丽城镇建设过程中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在浙江,几乎每个县都有属于自己特色的农产品,发展当地特色农产品,建立精品生态农产品生产基地,打造品牌效应,凭借“绿水青山”并通过辛勤劳动获得“金山银山”。2003年浙江省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工程来建设美丽城镇,经过多年的建设管理,浙江出现了星罗棋布的“美丽城镇”这些宜居宜游的乡村让当地人民幸福生活的同时吸引了周边城市居民前来休闲旅游。为浙江赢得生态旅游经济。在工业方面,转型工业经济,走低污染清洁化道路,发展生态工业,保护生态环境,将农业、旅游业发展引导到良性发展的道路上。
在“两山思想”的指导下,浙江省依托好山好水好生态,通过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工业使得偏远山区克服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矛盾的问题,成为了浙江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美丽城镇建设的步伐。
2.“两山思想”指导美丽城镇生态文明建设
“两山思想”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它主要表现为“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文明论,不仅淹没了工业文明的弊端,还反映和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新型文明形态。
在改革开放之后,礼堂,这样供村民们集体活动的场所在不断得消失。现代化建设中,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充实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却在不断疏远。为构建精神家园,建设生态文明,浙江省建立了约1705家重点农村文化礼堂。通过文化礼堂理论政策宣讲的活动开展向人民群众广泛传播思想道路并且进行乡风文化弘扬、文明礼仪教化和文化知识等,群众可在文化礼堂里举办各式各样的活动,凝聚了文化也传承了文化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生活,通过这些年的不断努力,发挥了文化礼堂这个大平台的应有作用,大大丰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增强了人民的幸福感。
文化礼堂的建设是美丽城镇建设过程中内在精神家园的建设,它不只是外部环境建设。是美丽城镇建设更深层次的发展。
3.“两山思想”指导美丽城镇生态制度建设
十多年来,在“两山思想”的指导下,政府出台了很多规章制度,共同维护绿水青山。自这一思想提出以来历届省委坚持这条发展之路不动摇,以”两山思想”为背景绘制长期政治蓝图并加以实施建设。先后出台了“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换三名”、“四边三化”等十项规章制度,接力实施三轮“811”专项行动[2]。每一项政策都接地气得秉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指导思想,为维护生态环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年来周围环境的改善是每一位人民都可以深切感受到的。
在《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提出要完善十个方面的重大制度,第一要完善生态文明相关法律法规,第二健全标准体质,第三保障关于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的相关制度,第四完善对生态环境监管,第五坚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第六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经济政策,第七推广实施市场化机制,第八对生态保护地区健全并实施补偿机制,第九对于国家领导团队健全政绩考核制度,第十完善对国家领导团队的责任追究制度[4]。
相信在“两山思想”的正确指导下,不断完善生态制度,在党和国家的带领下,美丽城镇建设将有序发展,促进完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有效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1] 裴冠雄.“两山论”:生态文化的内核及其重要作用[J].观察与思考,2015(12)
[2]夏宝龙.照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子走下去[J].政策 望,2015(3)
[3]中共浙江省委.照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子走下去——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两 山”重要思想[J].求是,2015(17)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N].人民网-人民日报,2015(5)
张洁菲、董兆、陆琳忆、许峰峰,浙江理工大学本科生;通讯作者:李一,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浙江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讲师。
浙江理工大学2016党建与思政课题(DS201610Y),浙江理工大学本科生科技创新计划2016年一般项目《“美丽城镇”内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