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
“门神门神骑红马,贴在门上守住家;门神门神扛大刀,大鬼小鬼进不来……”这是一首流传久远的民谣,其中所说的“门神”指的就是年画。
年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远古时期的自然崇拜观念和神灵信仰观念。东汉蔡邕《独断》记载,汉代民间已有门上贴“神荼”、“郁垒”神像。据《山海经》载称: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时,梦里常听到鬼哭神嚎之声,以至夜不成眠。这时,大将秦叔宝、尉迟恭二人自告奋勇,全身披挂地站立宫门两侧,结果宫中果然平安无事。李世民认为两位大将太辛苦了,心中过意不去,遂命画工将他俩人的威武形象绘之在宫门上,称为“门神”,到宋代演变为木板年画。后来民间争相仿效,几经演变,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中国现存最早的年画是宋版《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图》。
早期的年画都与驱凶避邪、祈福迎祥这两个母题有着密切关系,在祈祷丰收、祭祀祖宗、驱妖除怪等年节风俗习俗化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与之相适应的年节装饰艺术。
近些年,随着我国“年味”的逐渐淡化,除部分农村地区外,在全国绝大多数城市和乡村,过年贴年画这项传统年俗已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那些由年画所引发的幸福和回忆,只能萦绕在脑海之中……
历史上,年画不仅对民间美术的其他门类曾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与其他绘画形成相互融合成为一种成熟的画种,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
从现存全国各地明清年间的木版年画来看,它的题材内容包罗万象。仿佛是一部民间生活百科图绘。著名画家薄松年曾说,在中国绘画史上,最先反映时尚情趣的,就要数年画了。在年画中,最早出现京文化,后来又出现表现甲午战争、鸦片战争的作品,那些最先表现上海高楼、天津马路的传统艺术品,也是年画,而中国传统的山水画里,似乎远没有这样丰富的想象力。木版年画是百科全书式的民间艺术,是最贴近生活的艺术,包蕴着一个完整的中国民间的精神。
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和四川绵竹,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民间木刻年画产地,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
张贴年画曾是中国人春节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千百年来,年画不仅是年节里一种五彩缤纷的点缀,还是文化流通、道德教育、审美传播、信仰传承的载体与工具;也是一种看图识字式的大众读物;时事题材的年画,还是一种百性喜闻乐见的媒体。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人们过年是离不开年画的。人们在买年画、贴年画、赏年画,藉此祈福来年美满吉祥的同时,也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著名作家、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女士曾写道:“每逢春节,最先给家乡带来欢乐气氛的便是年画。年画在这里铺天盖地,争奇斗艳,直至每一个村子里每一户有购买力的人家对年画的需求达到饱和为止。少了年画,这些黄土平原的年节,会变得多么难耐和凋零……”
由于现代印刷技术的冲击,民间木版和手绘年画在市场上已经很难见到。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年画的影子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书画作品和挂历。“对像木版年画这样具有强烈民族特点的民间文化遗产进行抢救保护,是我们这一代人无法回避的责任,年画可以说是中国一些地域乃至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不能让文化与历史的传承在我们这一代手中停止。”中国民协主席、长期致力于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的著名学者冯骥才先生说。
2002年,以抢救中国木版年画为标志,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启动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2006年,杨柳青木版年画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这些似乎仍没能阻挡年画的式微。
随着时间的推移,年画能够保存下来的非常稀少,特别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年画,现在更是凤毛麟角,难得一见。这种承载民族文化与情感的传统民间艺术,已经从寻常百姓家的墙上走向了书画收藏家的案头。如何继承、发扬和光大这份文化遗产,很值得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