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充,邬建卫
(1.成都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2.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1137)
雾霾天气下健身气功“三调”的反思
周 充1,邬建卫2
(1.成都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2.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1137)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 对雾霾天气下健身气功“三调”进行了反思,得出在习练中应遵循“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从安来?”之理。
雾霾;健身气功;习练者
雾霾在当下社会是一个“热词”,伴随着“雾霾”一词的还有雾霾天气。雾霾是由雾和霾的混合物混合构成的;雾霾天气是雾霾的一种天气现象,其中包含汽车尾气、工厂排放的烟和燃烧秸秆等气体,对人的身心都会造成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悠久文化的组成部分。如今的健身气功在雾霾天气下出现了与其养生相违背的一面,从而引起了研究者对健身气功的反思。本文主要从健身气功的三要素出发,论述了在雾霾充斥的环境下 “调身、调心、调息”对人身体的危害。
雾霾天气的出现,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如今城市雾霾愈加严重,出现的趋势呈连续性,且持续时间长,以秋冬季节最为突出。以省会城市为主,并向其他市级城市蔓延。在成都,2015年10月就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据四川省环境监测总站公布《四川省2015年10月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成都市达标天数比例最低,为61.3%,首要污染物以PM2.5为主。可见,雾霾天气严重的影响人类的生活,尤其是对人类的身体影响更为明显。根据专家预测,到21世纪中期我国将步入高度老龄化社会,≥60岁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数的29.8%。这类人群在雾霾天气中患病机率比其他青壮年相对较高,此时健身气功的防病祛病之效就能在这种形式下得到有效的发挥,但这也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需有优美、舒适、安静的环境,这才能使练功者的心血管系统、脉搏、血压、呼吸机能、柔韧、平衡、肌肉力量、均有积极的影响,但在雾霾环境下很不适合健身气功的习练,这就使得健身气功随着时代的发展需不断地反思。
健身气功一词最早出现在1996年8月5日在七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社会气功管理的通知》中,明确了气功的作用——健身。在此之后,国家体育总局又在2000年《健身气功管理办法》中对健身气功的概念进行了阐述:“本办法所称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悠久文化的组成部分。”不言而喻,健身气功的作用是以延年益寿、强身健体、防病祛病为主。但在当下,雾霾成为了健身气功的威胁,主要表现在调身、调息、调心要素上。
2.1 调 身
“调”是调整,“身”是身形的意思。“调身”是气功中的一个特定术语,是指对身形、动作进行调整,使之符合练功的要求(身形,包括人的躯体、四肢,筋、膜、骨、血、肉、精,都属于形的范畴)。在雾霾环境下,健身气功的调身是需要反思的第一个方面。调身的动作,是动作舒缓、意紧形松、形意一致、舒展自然,这是达到延年益寿功效的方法之一,在“调身”时习练者需与空气接触,这就使得雾霾有可乘之机,处在这种环境中会对人体造成多种疾病,又因习练者的衣物(宽、大、松)要适合功法的需要,这就造成了身体皮肤与雾霾空气进行了近距离的接触,通过皮肤毛孔与空气交换,给人体埋下了“定时炸弹”。其原理是:雾霾附着在人体皮肤表面,从毛孔进入人体。“调身”时,习练者的手、脸是长时间与空气保持接触最多的部位,外加宽松的衣物和练功时间较长,这就使得习练者长时间都处在雾霾的包围中,随着习练运动量的增加,毛孔会随着习练者的体温度而扩张,这就使得附着在习练者皮肤上的雾霾能乘虚而入,刺激习练者的细胞和内脏器官,造成病症的出现。
2.2 调 心
“调心”,即意念锻炼又称为炼意 。“调心”是健身气功中“三调”的核心,传统功法中的意守、存思、观想、调神、练意等,均属于调心的范畴。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组织专家指出,所谓“调心”,是指练习者在练功中对心理活动的调节 。据《黄帝内经》记载:“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动五脏六腑皆摇。”《灵兰秘典论》也记载着:“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心就像君主,智慧是从心产生的。”现代科学发现,在进行调心时,人是处于放松、无
意识和无其他杂念的状态,当达到这种状态时,脑的思维射线会发出 8~14 赫频率的Q波,正是这种Q波,才可以使人充分发挥其潜在的能力,且在这种状态下,其他90%闲置的脑细胞才会得到有利的激发和利用,并更大地刺激右脑的潜力,对习练者的智慧有所提高。但在雾霾天气中进行调心具有很大的危害,从视觉角度来说,雾霾天气对健身气功习练者有一种灰色的视觉刺激。灰色使人产生悲伤、痛苦的情绪,受雾霾灰色效应的影响,习练者在习练时就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功法中去。《黄帝内经·本神》中说:“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破䐃脱肉,毛悴色夭,死于冬。”由此可见,调心的重要性。如果习练者带有生活、工作和某种不良的情绪习练功法,会使习练时不能完全地沉浸到调心的意境当中,反而会适得其反,造成怀疑健身气功的调心作用。健身气功的调心本意是:通过意念专注与动作的配合运转,使练习者自身经络保持畅通,气血运行自如 ,同时达到心无杂念、心神归一,如入美景,达到忘忧解烦、提升身体各机能的目的。因此,在习练中,要尽可能排除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情绪和思想 。
投稿日期:2016-07-09
2.3 调 息
“调息”就是指在练功中对呼吸的调节 。中医认为“一呼一吸为一息”,关于“调息”的重要性可由《本草纲目》卷五十二知:“故曰气者血之帅也。气升则升,气降则降;气热则行,气寒则凝。”由此可得,健身气功调息在功法中占据着主要作用。而且基本每套功法都有对呼吸的强调,如健身气功四套功法:《易筋经》的习练要领:习练功法时,要求呼吸自然、缓慢细长、均匀有序,不喘不滞。《五禽戏》的要领:呼吸要配合动作的节奏,做到开吸合乎,伸吸缩呼,在练习功法时还特别强调了呼吸,做到松静自然,切禁憋气。《六字诀》更加强调了呼吸的作用,且在呼吸中采用了多种呼吸,如腹式呼吸和逆腹式呼吸,可见“调息”在健身气功中的作用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如今在雾霾笼罩的环境下,调息受到的威胁是不可估量的,雾霾进入人体有很多方式,呼吸是主要的方式其中之一,雾霾气体容易损害人体的呼吸系统。呼吸是人类获得自然力量的源泉,现代医学则把人类的呼吸系统直接称为“生命中枢”。健身气功在进行“调息”时,注重细、柔、深长、均匀的腹式呼吸,让呼吸自然配合动作,做到动息相随、气定神敛。 这种呼吸方式在雾霾天气不能进行,应是在鸟语花香、清静幽雅的环境中进行的。如在雾霾天气进行,只会损害身体,伤其筋骨,损其体肤,最终与其养生、健身的目标相违背。《黄帝内经》曾提到:“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符合天时地利,健身气功才会在健身过程中发挥良好的效果。
通过研究发现,如果健身气功的“三调”继续在雾霾天气中进行,那么,健身气功的“三调”必对人体造成损害。其具体体现在:“调身”后,身体皮肤所受有害物质严重,进而患上皮肤病和其他疾病;“调心”后,心神不能宁静,不能达到安静舒适之效;“调息”后,损害呼吸道系统,增加罹患其他呼吸道疾病。针对这种现象的出现,对健身气功“三调”反思出:既然改变不了环境,那就改变自己,放弃原有的污染环境,回到自然的怀抱,远离城市的喧嚣和生活工作中的羁绊,使其得到养生的真谛,这种方式才符合《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中的:“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从安来?”之理。值得注意的是:习练者在追求健身气功的养生延命时,也要有度,过度的追求将会适得其反,对人体是百害无一利的,因此,在习练健身气功时,要因时、因天而宜,切忌盲目健身。
[ 1 ]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健身气功二百问[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1.
[ 2 ]中国新闻网.四川成都现持续雾霾天气 [EB/OL] [2015-10-16].http://www. chinanews.com.
[ 3 ]邬建卫,韩玉姬. 我国传统体育保健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J ].搏击·武术科学,2009(9):72.
[ 4 ]邵国华. 健身气功概念及其健心方面研究的再分析[ 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8):100-102.
[ 5 ]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健身气功二百问[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2.
[ 6 ]张峰. 健身气功概念探邃[ 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152-153,157.
[ 7 ]中华气功大全.健身气功管理办法[EB/ OL] [2014-O5-20].http://http://www. cn-boxing.com.
[ 8 ]肖斌. 健身气功锻炼的“三调”[ N ].上海中医药报,2012-11-02(10).
G85
A
1674-151X(2016)08-149-02
周充( 1991— ),硕士。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
邬建卫(1962—),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
10.3969/j.issn.1674-151x.2016.16.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