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冬花,刘治国
(高台县社会体育运动中心,甘肃 张掖 734300)
高台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体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探索
杨冬花,刘治国
(高台县社会体育运动中心,甘肃 张掖 734300)
根据国务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部署和县委县政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启动方案》要求,全县体育工作围绕“4个转移”和“4个转变”推进,既工作重心向提升公共服务转移、向引导大众体育消费转移、向培育体育产业转移、向开放多元体育市场转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减少赛事审批为突破口,以引导社会资本进入体育领域为重点,以健全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为目标,以构建多元化的体育设施服务体系为基础,以培育体育产业为保障,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逐步实现体育管理由行政、单一、事务性管理向社会、综合、宏观管理转变,体育政策落实由“知”到“行”的转变,体育产业培育由“本身”向多元融合的转变,体育竞赛主体由行政事业向社会协会的转变,积极探索推进体育事业发展的新模式,创新机制体制,汇聚创新资源,优化众创生态,从而打造促进经济社会不断进步和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的新引擎,在全社会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开启新一轮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创业热潮。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体育与科技、文化、医疗、养老、会展、传媒等相关行业日益融合,体育事业的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拓展。随着甘肃省体育局和张掖市政府共建体育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张掖市被国家发改委和体育总局列为全国体育产业联系点,体育竞赛、体育培训、体育旅游、体育会展、体育康复、体育服务贸易以及“互联网+体育”等新型业态层出不穷,体育事业呈现“百花齐放”的蓬勃发展态势,推动体育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体育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
要认真研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对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以及省委、省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相关政策进行系统梳理研究,深刻思考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背景下的发展思路、发展措施和发展办法,从创新载体建设、激发创新活力、凝聚创新人才、加大资本运作等方面入手,对“双创”给予全方位、多领域的扶持,充分激发、释放各类主体的创造潜能,推动各类创新要素融合互动,着力打造众创要素的汇聚洼地,推动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需求,为社会和谐、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物质保障。
2.1 全民健康思想激活,体育健身意识增强。健康是一种财富,而创造这种财富的平台就是体育健身活动、场地和设施。现阶段,人们注重商业价值的追求,而忽略对自身健康的投资与重视,公共体育服务的缺失、体育健身场所的不足与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身需求,仍然是限制全民体育健身的瓶颈。因此,只有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倡导“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快乐每一天、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科学理念,增强全民体育健身意识,形成体育锻炼习惯,才能形成庞大的锻炼人群和消费群体,才能刺激体育消费,培育体育市场,推动体育产业发展。
2.2 体育健身器材的增多,方便群众随时随地健身。在省政府体育惠民工程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中,城乡社区建成了一大批供群众健身锻炼的体育设施,它既是保障人群众参与体育健身的基本条件,也是培育体育产业的重要支撑和基础。现阶段,在完成“一乡一站”体育文化广场配建任务和完成4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提升工程的同时,完成了4个乡镇和4个社区的体育惠民工程以及113个行政村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城乡体育健身环境得到了改善。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项目争取力度,依托已有的资源禀赋和自然条件,在更多的居民小区和行政村建设体育健身设施,实现“一村一特色”“一乡(镇)一品牌”,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中积极构建城乡“15min健身圈”,推进体育社会化和生活化进程,促进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
2.3 体育用品实体店的增多,群众体育消费购买力增强。全县各类体育用品销
售商店达10多家,从服装到运动设施,品类逐步健全,年销售额近1 000万元,极大地满足了广大民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
投稿日期:2016-06-10
2.4 户外运动兴起,并逐步成为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户外钓鱼、自行车健康骑行、徒步行走等渐成一种生活质量标识和价值观念追求。
2.5 品牌体育赛事引领,逐步奠定了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商业支持、群众受益”的思路和市场手段满足群众健身需求的路径,探索建立符合现代体育运动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把举办重大体育赛事推向市场,发挥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和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作用,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全面落实“将全民健身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决策,抢抓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重大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准确把握我县体育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推动互联网与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以建设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国际户外运动名城为目标,发挥特色优势,创新体制机制,把推进体育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作为基本模式,把户外运动作为核心产品,把户外运动体系建设作为平台载体,扩大社会参与,增加市场供给,全面提升体育事业、体育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
有效发挥政府资金的引领作用,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信贷为支撑、风险投资为补充的多元化体育产业投融资体系。
4.1 大众创业在“面”上求突破
(1)鼓励扶持体育用品销售业的发展。(2)鼓励扶持户外运动发展。第一,鼓励扶持民间资本投资体育领域,建设户外运动设施。要扶持、培育、总结、宣传体育行业、体育领域创新创业先进典型,目前,要做好九天之翼滑翔机项目的衔接工作,促使该项目尽快发挥效益。第二,鼓励扶持民营资本、个人兴办体育俱乐部、协会等非盈利性体育组织,大力发展体育培训、体育展示、户外运动、体育会展等体育服务。要大力扶持北极光体育用品销售店、鑫海体适能培训基地、冬季滑冰(雪)等创业团队的引导、扶持和培育,以典型为引领,鼓励有志人士投身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在业务上指导,资金上支持,逐步形成规模和品牌。第三,鼓励扶持社会组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承接、举办群众性体育赛事。要进一步发挥钓鱼协会、喜德盛自行车等社会体育组织的职能作用,规范承接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与水平,不断扩大社会参与面,引进和承办群众性体育竞赛,丰富人民群众的体育生活。(3)鼓励、引导、扶持发展赛事中介公司和体育传媒业务。(4)鼓励扶持有条件的社会组织、个人开设手机APP和020运动终端服务。
4.2 万众创新在“点”上求发展
4.2.1 注重观念上创新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推动全民健身的历史必然。树立创新观念就是建立起创新体制,并为创新建立良好的发展环境和资源保证。发展理念的创新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全民健身要以发展理念的创新,来引领发展方式的创新,以发展方式的创新,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高。现阶段,要以体育赛事和体育活动为切入点,把人们群众对体育的感悟、体验和期盼转化为拨动观念转变鲜明印记,推动体育与城市、旅游、健身四者相结合,实现发展理念上的转变,展示体育城市的文化、人文情怀,诠释给现代都市人一个时尚健康的生活方式,使之成为发展阶段的信心所聚、基础所在和动力所系。
4.2.2 注重管理体制上创新 进一步厘清政府、社会、市场关系,做好顶层设计,抓好宏观管理,体育竞赛实行“管”“办”分离,一些职能有协会等社会组织去承担,逐步培育、提升社会组织承接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当前要重点抓好《高台县体育文化产业园规划(2015—2020年)》的实施,做好项目的衔接落实,在体育公共服务领域,探索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提升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效益,使体育发展释放出的民生需求、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体育产业升级的新的引擎。
4.2.3 注重内部挖潜 在游泳馆逐步实现“互联网+销售”服务模式,线上购买服务与线下体验相结合,拓展服务领域。探索鼓励户外运动走进中小学课堂的路径,确保学生掌握1项以上户外运动技能。把游泳、跳绳、滑冰等重大体育项目纳入中小学课堂教学内容,形成学校特色,通过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和日常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使生态教育与终身体育、全民健身融为一体,在全县形成“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良好发展氛围。
以做大市场、做强产业、做优产品为目标,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高台资源富集、体育设施基础良好等独特优势,突出特色、挖掘内涵,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增强体育、文化对旅游的推动力,打造特色鲜明的体育旅游文化产品。
5.1 按照“打造户外运动品牌赛事”和“地域特色精品赛事”的要求,编制高台县体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或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对徒步越野、山地自行车、汽车摩托车、航空体育、滑冰、垂钓、漂流、露营等户外运动项目进行科学布局,逐项编制专项规划,进一步明确全县体育产业、体育事业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
5.2 坚持以“生态资源优势”为依托,创新驱动,把高原龙舟和塞外钓鱼打造成知名品牌,成为城市发展的名片。
5.3 建立创新工作机制。要加强理论体系和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建立“党政主导、部门协作、协会组织、社会支持、重在基层、面向全体”的工作格局,拓展推动全民健身的新领域、新空间和新路子,提供惠及全民的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
促进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良性互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大力推进体育产业各门类和业态全面发展,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体育消费需求。
6.1 推动互联网背景下体育文化旅游建设融合创新发展,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台县县委、县政府的重要决策,更是适应当前全县经济社会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推动全民健身要从建设宜居宜游新城的高度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充分认识互联网与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重大意义,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构建互联网+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创新发展试点。
6.2 加大投入,提供政策保障。县财政要加大对互联网+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创新发展投入力度,做好经费的管理和使用,使财政资金使用最大效益化。同时,鼓励社会力量投资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建设,逐步培育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投入为辅的多元化投入格局。
6.3 创新机制,提高供给能力。改革和创新体育类社会组织管理模式,健全和完善法人治理机制。通过搭建政府体育服务贸易平台,培育一批符合市场发展规律、运作规范、竞争力强的体育中介服务机构。鼓励引进体育经纪人及体育中介服务机构,通过协会引导市场主体举办永久性赛事,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
6.4 加强培训,建设人才队伍。健全人才培训机制,加快互联网人才队伍的培养。充分发挥创新要素的积极性,通过分级培训,逐步提高体育从业人员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努力培养出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的体育人才队伍。促进基本互联网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努力培育壮大体育志愿者队伍,形成专兼结合的互联网+体育文化旅游工作者队伍,以适应互联网与体育文化旅游协调创新发展工作需要。
6.5 营造良好氛围。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利用“互联网+”的优势,通过体育品牌赛事,创新宣传形式和宣传渠道,打造“大美高台·户外天堂”城市名片。
G812
A
1674-151X(2016)08-133-03
杨冬花(1976—),中学一级,本科。研究方向:社会体育。
10.3969/j.issn.1674-151x.2016.16.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