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琴 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骆市畜牧兽医管理站 637700
猪口蹄疫病的诊断和防治方法
杨 琴 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骆市畜牧兽医管理站 637700
猪口蹄疫病一直是猪养殖过程中难以控制的疾病,病情一旦发作将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蔓延,造成较大的损失。因此,深入研究猪口蹄疫病的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具体分析猪口蹄疫病的诊断和防治方法,为猪口蹄疫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口蹄疫病;诊断;猪
口蹄疫病是一种发生于偶蹄动物身上的,因感染口蹄疫病毒造成的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常发生于牛、羊和猪身上。口蹄疫病毒在牲畜的饲料和粪便中存活时间长,具有较强的外界抵抗力。其中,猪是口蹄疫病毒的主要传染源,其病毒的潜伏期一般在2~4天之间[1]。
在诊断猪口蹄疫病的过程中,一般将猪体的水疱皮作为主要的病料。因此,在病料的采集过程中,应对带病的猪蹄部进行全面消毒处理,再使用经消毒后的剪刀剪下适当大小的水疱皮,将其放置于准备好的青霉素空瓶中,冷藏保存送至检验室。通常为了保证猪口蹄疫病诊断的准确性,需要一次性采集3~5头病猪的病料[2]。其中,猪口蹄疫病的传统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乳鼠血清保护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琼脂免疫扩散试验以及反向间接血凝试验。然而,在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常常被应用到实验室的检验过程中。这种试验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快速准确和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检验大量的样品,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口蹄疫病的诊断过程中。
当前国际贸易在检测猪口蹄疫病毒的过程中,常使用指定应用液相阻断的实验检测方法。这种检测方法的最大特点就是使用灭活抗原,其不仅不会出现病毒扩散的问题,而且还可依赖实验室动物与细胞培养,促使猪口蹄疫病毒检测真正实现从特定的实验室向普通的实验室转变。因此,在口蹄疫病的诊断过程中,应严格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理的诊断方法,以便达到早发现、早防治的目的,从根本上降低猪口蹄疫病毒的危害。
(1)控制猪口蹄疫病的传播源,坚持自繁自养原则。为了从根本上控制猪口蹄疫病,需要在引进种猪的过程中,从没有疫病流行的健康种猪场引进,然后再采取隔离检疫、严格消毒、免疫接种、驱虫和药物净化的策略。在检测了猪口蹄疫抗体以及猪瘟的情况之后,便可以将刚引进的种猪放入生产区进行混合饲养。
加强隔离防护。一旦饲养种猪的区域发生了猪口蹄疫病,需要对养殖场内的猪进行全面排查,细心观察其是否出现了水疱和跛行的情况。如果出现了水疱和跛行,需要强化隔离防护措施,将病原体有效控制于小范围内,并采取良好的消毒措施。
(2)加强猪场的饲养管理。为了有效减少猪口蹄疫病的发生,在加强猪场饲养管理过程中应采取严格的消毒措施,尤其是受污染的畜舍、用具、粪池、料草、饮水和道路等,尽量使用3%的火碱水进行喷洒。猪口蹄疫病毒属于核糖核酸病毒科、单股DNA病毒,所以在进行猪场消毒的过程中应严格根据猪口蹄疫病毒的特性采取相应的措施[3]。口蹄疫病毒主要是通过空气和食物等多种途径进入到牲畜损伤的皮肤黏膜、呼吸道和消化道而引发疾病。其中猪、牛等大型偶蹄兽类是主要的易感对象。在猪发生口蹄疫病时,其粪尿、奶、眼泪、唾液和呼出的气体都带有病毒。在发病后期,病毒主要寄生于猪的水疱和淋巴液中。因此,针对猪口蹄疫病毒的特点,将病毒加热至85℃以上100分钟内可将其杀灭,从而有效提升猪口蹄疫病的诊断水平。
(3)接种口蹄疫病疫苗。为了从根本上防治猪口蹄疫病,免疫接种是首要措施。通常情况下,母猪一年接种3次以上高效疫苗,公猪3~4个月接种1次高效疫苗,年轻公猪和后备母猪在配种前采取良好的免疫措施,合理控制免疫次数。仔猪断奶后10~15天内进行一次免疫,4周之后强化一次免疫。每隔3~4个月对所有猪进行一次疫苗接种。
综上所述,猪口蹄疫病是一种影响范围较广的病毒性疾病,一旦猪场发生猪口蹄疫病,不仅会严重影响养猪者的经济收入,而且还会严重影响整个养猪行业的发展。因此,通过深入分析研究猪口蹄疫病的诊断和防控技术,能够有效预防猪口蹄疫病的发生,从根本上降低猪口蹄疫病的危害,保障肉食品安全。
[1]赵艳侠,崔洪青.浅谈猪口蹄疫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J].畜禽业,2014(12):85-86.
[2]王长彬,李世芬,王泽敏,颜丹丹.猪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疫苗最佳免疫方法研究[J].四川畜牧兽医,2013(12):29-31+33.
[3]刘高远.刍议猪口蹄疫病的流行与防治[J].当代畜牧,2015(32):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