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霞(甘肃省庆城县畜牧站,甘肃 庆城 745100)
庆城县羊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李红霞
(甘肃省庆城县畜牧站,甘肃庆城745100)
摘要:文章通过对庆城县羊产业发展现状的论述,对目前羊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庆城县羊产业发展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羊产业发展;问题;应对措施;庆城县
近年来,庆城县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启动的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的有利契机,坚持把草畜产业作为战略性主导产业来培育。以产业增效为核心,以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机制体制创新为手段,以“基地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培训技能化”现代畜牧业为发展方向,立足资源优势,积极调整结构,全面推进现代畜牧业建设,使畜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效应逐步显现。
1.1畜牧业生产指标稳定增长
近年来,庆城县畜牧业各项生产指标增幅较快。2013年底,全县肉羊、肉牛、生猪、肉蛋鸡、商品驴饲养量分别达到34.3万只、7.39万头、8.17万头、43.3万只、2.16万头;肉类总产量1.47万t,禽蛋产量0.10万t。
1.2规模养殖发展较快,畜牧业增长方式有了明显的改变
2013年全县新(扩)建养殖小区(场)68个,新增规模养殖户1 030个。全县规模养殖场(小区)累计达到197个,其中:养羊114个,养猪22个,养牛4个,养鸡3个,獭兔、驴及特种养殖场5个。全县规模养殖户累计达到10 930个。通过大力推进“五统一分”(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圈舍建设、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疫病防治、统一经营管理和分户经营)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四配套”(品种改良繁肓技术配套、科学饲养管理技术配套、饲草料加工与调制技术配套、疫病防治技术配套)养殖大户培育及整村整乡养殖基地建设,全县形成了小区带大户、大户带整村,户带户、村带村的发展势头,使规模化养殖得到较快发展。
1.3良种繁育体系初步建立,草食畜良种化水平和良种供种能力明显提高
庆城县现有畜禽良种场17个,自繁自育场12个。年供种禽60万只以上,种羊5 000只以上,种猪3万头以上。畜禽人工授精站点网络已初步形成,共有生猪人工授精站点3个,蛋肉鸡人工授精点1个;肉牛人工授精点10个,生猪、蛋肉鸡、肉牛、和肉绒羊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2%、98%、70%和85%。
1.4草畜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逐步凸现
2013年,庆城县畜牧业产值2.5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2%。畜牧业增加值1.07亿元,农民牧业纯收入350元。草畜产业增产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逐年快速上升,养殖从业人员达8万人以上。草畜产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合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渠道、稳定社会大局、增加农民收入,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庆城县羊产业发展中表现出的突出问题是养羊经济效益较差,主要根源在资金、技术、市场三个方面。
2.1羊产业发展资金缺乏的原因
一是我全县财政困难,无钱投资羊产业发展。二是银行贷款难的问题无法解决,主要症结是养殖场户无法提供银行认可的担保。三是养羊场户业主基本都是实实在在的农民,资金自筹能力有限,民间融资困难。四是省市相关项目少,投资规模小。尽管从2011年庆城县开始实施“中央现代农业发展资金肉羊产业建设”项目,累计扶持规模养羊场(小区)达70多个,但项目资金只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且每年省市投资只有400万元左右,相对全县羊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量仍十分有限,规模养羊场(小区)扩大规模、购买羊只和流动资金仍有很大的困难。尽管群众发展养羊业的积极性很高,但仅靠国家扶持建场,自身却无钱购羊和饲养周转的问题普遍存在,致使规模养殖场建设规模与养殖规模严重不符,闲置浪费现象较为严重,建设规模越大效益就越差,经营就越困难。
2.2羊产业发展技术缺乏的原因
一是服务机构技术队伍不强。如县畜牧站,编制只有10人,实际在岗12人,除管理干部、工人、办公室及财务人员,专职兼职技术人员只有6人,每个技术人员平均要为近40个规模养殖场、5 000个以上的养殖农户、养殖量超过10万个羊单位提供技术指导。加之技术人员个人能力、身体状况、单位经费等因素影响,服务质量和效果可想而知。二是养殖业主自身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接受和自学养殖技术的能力差。尤其是庆城县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合作社)的业主,场长、会计、技术员、甚至饲养员一身兼,没有发展现代畜牧业的理念,自身人为因素造成技术缺乏。三是县内羊品种多而杂,绵羊品种有小尾寒羊、滩羊、蒙古羊、新疆细毛羊、甘肃高山细毛羊、还有近年来引进的几种国外肉用绵羊等;山羊品种有当地子午岭黑山羊、辽宁绒山羊、内蒙绒山羊、波尔山羊、奶山羊等,且这些品种既有纯种,还有各代数杂种。这么多的品种、品系经济用途不同,饲养管理方法要求也不同,给制定繁育、饲养标准和技术指导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问题,致使经济效益不高。
2.3市场原因造成养羊效益差
一是全县没有一处真正能够带动羊产业发展的大型营销市场,肉羊及产品大部分靠贩运户销往外地或被动坐等客商收购,生产和销售脱节。养殖场户基本没有市场话语权,肉羊价格与价值不符,养殖效益低。二是今春以来受“小反刍兽疫”疫情的影响,农业部下令关闭了包括甘肃在内的17个省的羊只交易市场,至今不能跨省交易。而庆城肉羊的主要销售地恰好在东南沿海省市,肉羊销售渠道阻塞导致价格大跌,而劳动力、饲草料、兽药价格带动饲养成本不断上升,致使经济效益较差。三是虽然养羊业是全县养殖传统优势产业,肉绒羊生产已有了一定的规模,但由于屠宰加工龙头企业少,至今没有开发出像“靖远羊羔肉”、“民勤草本羊肉”一样叫的响、闯的出的品牌。肉羊大多以活羊和胴体形式出售,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产业优势未能充分发挥。肉羊商标注册和绿色产品及产地认证步伐缓慢,有资源优势,无产品品牌,市场竞争力不强,制约着养羊业的收入水平。
3.1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
草畜产业是庆城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主导产业,针对目前规模养殖存在的问题,县政府将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实行目标管理,定任务、定标准、定考核、定奖惩。要制定促进草畜产业发展的新政策、新措施,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全力破解难题,推动草畜产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3.2加大资金投入,扶持产业发展
对龙头企业、养殖大户在项目审批、资金投放、税费减免等方面予以优惠。在土地的使用上,优先安排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大户、养殖小区建设用地,并按农业用地对待免征土地占用费。对于养肉牛100头、养羊200只以上的农户从贷款、技术服务、销售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扶持,对养殖重点乡和专业养殖村予以奖励。县财政加大投入,支持草籽购买、良种畜引进扩繁、棚圈建设及良繁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庆城县肉牛、肉羊和优质牧草生产优势区,积极编制有关项目,争取专项资金,积极争取项目支持;有效整合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生态建设、财政支农等资金帮助养殖场户渡过难关;扩大信贷规模。提高农行双联惠农贷款、邮政储蓄银行产业扶贫贷款、建行农耕文明贷款和信用合作银行的小额支农贷款的审批放贷效率;支持县信用担保公司扩股,增强担保能力。千方百计化解养殖业资金短缺问题。
3.3技术保障措施
以设施养殖、良种繁育、饲草料加工技术为重点,以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为切入点,大力推进实用技术的集成配套和推广应用。以县乡畜牧兽医服务机构作为技术支撑单位,对产业化建设过程中的技术问题进行指导,重大问题组织技术攻关。健全县乡村技术服务网络,鼓励畜牧技术工作人员以“科技特派员”、“百名干部帮百企”的身份,深入一线服务,推广实用技术,提高肉羊养殖的科技水平;大力推广品种改良技术,提高肉羊良种率和生产性能;推广优质牧草栽培和秸秆青贮氨化技术,扩大种草面积,奠定肉羊发展的饲草料基础;推广动物保健及免疫技术,确保养羊业健康发展;推广畜产品安全技术,加强投入品管理,确保肉羊健康养殖。整合县内外科技培训资源,从圈舍建造入手、对养羊场户品种改良、疫病防控、饲养管理和市场营销等知识进行扎实培训,扭转养殖场户技术缺乏的局面。
3.4加强疫病防控,确保健康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防控方针,实现“力争不发生、确保不流行”的动物疫病防控目标,有效防止重大疫病的发生和蔓延。一是抓好基础免疫工作,采取春秋集中免疫与常年补针相结合的办法,对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对散养户实行月月巡访、月月
补针,对规模养殖场及养殖小区要实行程序免疫,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档”,确保免疫率达到100%,定期开展免疫抗体监测,免疫抗体有效保护率达到70%以上,免疫档案建档率和免疫标识佩戴率达到100%;二是抓好重点病种防控,对A型口蹄疫,重点抓好调运检疫监管和隔离观察工作,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从严审查养殖场户防疫条件,规范引种行为,对布病,要强化监测和扑杀措施,同时执行暂停羊只跨省调运措施,严防流通环节传播小反刍兽疫疫情;三是完善基层体系,逐步解决乡镇畜牧兽医站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工资待遇偏低、设施设备老化、防疫经费紧张的问题,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增强服务功能。
3.5发挥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完善产业化经营机制。
一是强化“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养殖小区)+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以龙头企业发展带动养羊业发展。建立合作组织与养殖基地紧密联结、互利双赢的运行机制。二是充分发挥各级养殖协会的作用,形成“协会+基地(养殖小区)+农户”的生产营销机制,提高养殖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合力破解生产难题,共同应对市场风险。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9X(2015)02-0028-02
作者简介:李红霞(1974-),女,甘肃庆城人,助理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养殖及技术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