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褚 昕
促进内涵与外延并行发展
——五大发展理念下河南公司“十三五”发展的几点思考
文_褚 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对整个国家社会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五大发展理念既各有侧重又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一个开辟未来发展前景的顶层设计,指明了发展大方向,明晰了发展新路径,建立了发展的评价准则,构成了一个系统化的逻辑体系。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如何把五大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到全面建成“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全过程,是我们每一名电网公司员工都应认真、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
“十三五”是我国实现第一个“一百年”目标、河南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国家电网公司全面建成“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创建“两个一流”的关键时期。电网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在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节能减排、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政治环境方面,十八大以来,整个国家的政治面貌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政治格局和政治气象呈现出一些鲜明的特征。其中,赋予了人民主体地位以全新内涵;形成了深入反腐败斗争的崭新格局;塑造了协商民主的特有形式;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开启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征程,提出了全面加强国企党建的新要求。
经济环境方面,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增速换挡、结构升级、区域协同、创新驱动的“新常态”。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进展,但经济走势仍然分化。创新驱动等新动力的成长势头正在加快,但新旧发展动力的转换仍需要一个过程。
社会环境方面,随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国家对社会治理更加严格规范,特别对国有企业管理、监督和考核在不断强化。随着人们的价值观念趋向多元,表达诉求的渠道更加多样,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矛盾的凸显期。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的不断丰裕,我国迎来了一个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
行业环境方面,世界能源革命加快推进,我国电力供需形势由偏紧转为整体宽松,但国内资源和环境约束进一步加剧。我国确立了“节能优先、立足国内、绿色低碳、创新驱动”的能源战略方针,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加快实施“两个替代”、共同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战略,河南省提出了“内节外引”的能源战略。与此同时,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正在加快布局推进,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已同时打开产权和业务两个层面的既有格局,能源领域正有更多的“鲶鱼”跳进来。
同时也要看到,河南省电力公司之于国家电网公司好似河南之于中国,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量上的规模优势和巨大的潜力优势。但总体上看,河南公司仍面临着“人员多、负债高、电价低、配网弱”的局面,“电网基础薄弱、发展能力不足、队伍结构失衡”三大难题仍需持续化解。因此,公司“十三五”发展面临着重要的战略机遇和发展挑战,如何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将规模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将落后劣势转化为后发优势;如何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效益、为员工创造机会;如何破除发展障碍、优化发展过程,实现内涵与外延并行发展,需要我们从五大发展理念的角度深入思考。
我国总体上正在逐步从自上而下的“科技推动+技术追赶”型创新体系向自下而上的“市场驱动+开放合作”型创新体系转变,从科技创新为主走向融合了商业模式和生产组织创新的全面创新,从以科技人员为主走向“万众创新”。“十三五”时期,公司需要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进思维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支撑引领公司和电网创新发展。
崇尚思维创新。要倡导以用户和低碳为中心、互联开放的能源互联网思维方式,构建基于“互联网+”的营销电子商务模式,打造一体化智能互动服务平台,研发“个性化”、“定制化”、“中高端”用能服务模式,拓展能源综合服务和增值服务,增加用户与公司的“黏性”。要倡导“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思维方式,持续优化电网投资导向。重点向配电网倾斜,向电网基础差、用电增长快的地区倾斜,并向城市新区、工业园区等潜在的优质市场提前布局电网。
崇尚技术创新。要眼睛向外,紧盯技术前沿,注重跨领域、跨专业的系统研究。以实现能源利用横向“多能互补”、纵向“源—网—荷—储”协调发展为目标,紧紧围绕大电网安全可靠经济运行、促进清洁能源发展、推动能源系统与智能电网全面融合等领域开展研发。
崇尚管理创新。眼睛向内,向管理要效益。通过创新管理机制,夯实管理基础,优化资源配置,充分调动全体员工干事创业积极性。在坚持“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方向与目标不变的前提下,开展河南公司适应性与差异性研究,提出进一步优化完善的举措,实现在基层班组的良好运转。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工作容错机制、成果转化机制,激发公司创新动力和活力。
“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就是补齐短板、缩小差距、全面发展。同时,推动能源行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思路也是协调发展。
注重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尽快形成“强交强直”特高压供电格局,在全国同步电网格局中的东联西进、南北互济地位进一步巩固。加大配电网建设改造力度,补齐配网薄弱、农网落后的发展短板,分类、有序推进配电自动化建设。适应政府主导规划新形势,注重电网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土地利用,产业布局以及生态保护规划相协调,将电网规划成果纳入我省经济社会及能源电力发展规划。
注重源—网—荷协调发展。随着新能源的大力发展,电力系统同时面临着负荷和发电的“两侧调峰”问题,通过峰谷分时电价和合同能源管理,引导用户能源消费新观念,充分调用供需两侧资源,实现移峰填谷,从而提高现有系统及设备利用效率和投资效益,节省土地、资金等各种社会资源,促进整个电力行业资源优化配置、共赢发展。
注重省市县公司协调发展。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两级法人、三级管理”企业架构的要求,推进市县公司一体化管理,推动“五位一体”机制在县公司有效落地,着力解决管理不规范、职责不清晰等问题,全面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注重人力资源协调发展。坚持多渠道培育人才,探索多种激励与约束机制,全面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效益。大力弘扬“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核心价值观,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奋斗者为本,筑牢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文化氛围。
绿色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能源供给的思路正由“有什么,供什么”转变为“什么好,供什么”。作为电力能源的供应者,公司必须从自身、行业、社会三个方面,自觉履行节能减排责任,促进能源资源节约,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打造绿色平台。贯彻“内节外引”能源战略,加快“外电入豫”特高压输电通道建设,加大区外清洁电力输入。建设坚强智能电网,鼓励交直流混合配用电技术研究与试点应用,探索配电网发展新模式,进一步完善优化风电、光伏并网服务管理。
服务美丽河南。建设专业化节能服务平台,大力实施电能替代,促进节能减排,推动用能设备绿色化。积极推进发电权交易,配合政府严格执行差别电价政策,实现燃煤电厂、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升级和能耗下降,实现降耗减排。加快构建城市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和城际高速互联快充网络。探索光伏发电等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推动用户侧储能建设试点,鼓励动力电池梯级利用。
构建绿色企业。将节约环保理念融入电网规划、设计、建设、运行、检修等各环节,落实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电网。通过加强线损精益化管理、开展节能发电调度,有效降低电网电能损耗,推进电网自身节能减排。在公司内部推行绿色办公,在员工之间倡导绿色生活、绿色消费,在公司经营方面探索绿色营销、绿色服务。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营造公司风清气正、科学规范的管理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可以说,开放发展是观念、是体制、更是格局。电网作为连接电源和用户的电力输送载体,是一种典型的网络型产业,公司应牢固树立开放发展理念,营造开放发展环境,不断拓展发展空间。
树立开放思维,拓展开放领域。要善于借助和依托国内外优势资源,借鉴和吸收当代世界最新科技成果、管理经验、商业模式,实现技术和管理的跨越式进步,推动公司跨越式发展。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道路,通过与相关科研院校、管理咨询企业开展广泛而深入的技术交流、培训和合作,拓宽合作领域,扩大合作规模,建立合作机制。
有序开放业务,积极融入改革。遵循“三放开、一推进、三强化”的电力体制改革重点和路径,有序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主动服务市场化售电主体;同时稳步推进售电侧改革,探索以混合所有制方式发展增量配电投资业务。准确把握国资国企改革节奏,在从事信息技术、科技研发、新兴产业的集体企业中,探索引入民间资本和风险投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有序开放数据,发现价值“蓝海”。在充分整合、发掘、利用公司大数据资源的基础上,探索建立面向行业与社会各类创新主体的公共能源信息服务平台,以专业化的信息服务技术,引导和促进社会的技术、金融等资源与能源发展相融合,促进智能电网与互联网、物联网、智能移动终端等相融合,发展“共享竞合”新型经营模式,支持分享经济发展,拓宽延伸电力价值链。
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勾勒出民众共享发展的新蓝图,即注重人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普遍提高、注重社会的公平正义、注重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公司需要充分认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大使命,不断推进电力服务共享水平,营造良好企业发展生态环境,凝聚内外部发展合力。
提升电力普遍服务水平。加快完成农村机井通电、村村通动力电、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任务,全面消除农村供电“卡脖子”、“低电压”等问题,彻底扭转农网薄弱局面,实现我省农村电网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跨越,全面保障广大农村同步奔小康目标实现。积极主动开展光伏扶贫项目接网工程,全方位支持贫困地区能源资源开发利用,促进分布式能源成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
营造良好外部生态。重视与政府、企业、媒体、协会、科研院所等建立对等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积极探索在互利基础上的多种外部合作形式。建立信息共享、资源利用、沟通协调、利益分享等机制,促进各利益相关方形成价值共识,平等互利、共赢共建、共同发展,实现价值创造最大化和价值分享最优化。积极支持和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持续推进社会责任根植业务、根植基层。
营造和合内部氛围。推动家园文化建设,营造和合氛围,关爱员工成长和生活,多渠道建立员工成长平台和通道,增强归属感,提升凝聚力,实现企业与社会和谐共进、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
(作者单位:省电力公司本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