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波
中医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近况
朱文波
多发性骨髓瘤(MM)目前在临床上仍被认为是不可治愈的疾病之一,近年来中医在传统认识的基础上,对多发性骨髓瘤致病机理进行了更为深入地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通过收集与整理近10年的相关文献,并从中医对该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中西医结合等方面进行综述,以中医药治疗为主或中医药辅助治疗MM的过程中,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疼痛症状、增强化疗敏感性等均得到较为明显地改善。
中医药疗法; 多发性骨髓瘤; 骨痹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克隆性增生性疾病,其特征是骨髓被恶性浆细胞取代,骨质被破坏和异常免疫球蛋白大量生成,临床表现常见:骨痛、贫血、肾功能不全、感染等。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且确切病因不明,对常规化疗显著耐受,迄今为止MM仍被认为是不可治愈的疾病[1]。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脏腑气血阴阳亏虚,痰瘀毒互结,外感邪毒所致,病位涉及肾、肝、脾三脏,治疗常以补肾填精,活血化瘀,化湿逐痰解毒为法,中医药治疗在缓解患者症状及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取得一定疗效,临床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具有提高免疫力,增强化疗耐受或敏感性,镇痛,抗肿瘤等作用,但具体机制尚待更进一步深入研究。现就中医治疗MM的近况综述如下。
我国传统医学著作中论述“虚劳”“骨痹”“骨痛”“骨蚀”等病症与本病有相似之处,如《素问·长刺节论》:“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灵枢·刺节真邪》:“虚邪之中人也,洒晰动形,起毫毛而发腠理。其入深,内搏于骨,则为骨痹……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搏,久留而内着,寒胜其热,则骨疼肉枯……内伤骨为骨蚀。”《不居集》:“诸般腰痛,皆属肾虚……腰肢痿弱,身体疲倦,脚膝酸软,脉或大或细,痛亦隐隐而不甚,是其候也。”“肾主骨,骨痛如折者,真阴败竭也。”现代则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其病因病机,周岱翰[2]认为MM多因“正气虚弱,外邪乘虚而入”而发病,并指出病位在骨髓,病性为本虚与标实并存。临床上则将其分为“寒凝毒聚、气滞血瘀、气血亏虚、脾肾阳虚”等证。杨月艳[3]指出本病乃肾精不足,痰瘀毒互结所致。黄智莉等[4]通过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资料的聚类分析将其分为:脾肾两虚、脾肾阳虚、脾肾阴虚、水湿内蕴、痰毒瘀阻五个证型。病机以脾肾虚为主,痰瘀湿毒为要。而刘琨等[5]则将本病分为:肾虚血瘀型、肾虚湿热型、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痰毒瘀阻型、气血亏虚型。可见目前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及证型认识尚未达成一致,因而不能很好的指导临床诊疗工作,尚需通过加大样本研究等手段建立更为完善的公认辨证分型体系,尤为迫切。
郑秋惠[6]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是正虚邪实、虚实夹杂。治疗上采用餐后口服大黄虫丸并雄黄,结果显示疗效优于使用MP或VAD方案化疗。梁冰老师[7]认为本病乃年老体弱、脏腑渐亏、肾虚尤甚,复因起居不慎、或饮食不节、或情志不遂、或劳欲内伤等随之感受邪毒、邪毒内蕴,瘀血内生,进而伤及骨髓发病。其病位在骨髓,与肾密切相关,病机为肾虚血瘀毒蕴。临床多以自拟方:益肾活血饮加减施治。刘宝文教授[8]主张本病病因分外感与内伤,且二者临床上多并见。发病过程中营卫之气和肾中精气的功能至关重要。对中晚期表现为肾虚兼气虚血瘀的病例以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沈一平[9]把本病分为瘀毒内结型、脾肾亏虚型、气阴两虚型,分别处以身痛逐瘀汤、健脾补肾汤及生脉散加减治疗,疗效满意。李新成[10]用雄黄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本病总有效率为57.8%。CR率明显优于化疗。李仝等[11]依据临床经验提出本病当从肾虚毒瘀论治,病本在肾,与脾胃相关。治疗以补肾扶正为主,化湿解毒逐瘀为辅,常以补肾解毒活血汤为主化裁,多获良效。陈莉等[12]运用百灵贴(功效:活血化瘀,散结止痛)、髓灵贴(功效:补肾益髓,散结止痛)等中药硬膏外敷辅助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骨痛,结果显示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症状,且不良反应少。
宋斌等[13]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VAD方案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评估其近期疗效(3个疗程)显示:明显减轻骨髓抑制,大大减少感染发生率,可能与使用艾迪注射液后患者白细胞相对稳定,免疫功能得到增强有关。且不良反应少,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较好的疗效。程伟民等[14]将中药毒结清口服液与M2方案联合治疗MM溶骨病变,研究结果表明:能有效减轻MM患者的骨痛症状,改善生活质量,降低血钙和CRP水平。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破骨细胞分泌OAFs有关,使得溶骨性损害的程度减轻,从而延缓了MM的进展。陈建新等[15]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帕米磷酸二钠治疗MM骨痛,结果显示可迅速减轻MM患者骨痛,尤其对化疗无效者也有较高疼痛缓解率,止痛效果明显提高,疗效优于单用帕米磷酸二钠。李俊[16]用康艾注射液联合改良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结果表明总有效率及改善MM相关治疗指标方面较单独改良VAD方案有一定的提高,但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另一方面,能够明显降低骨髓抑制、肺部感染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提示康艾注射液在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和增强耐受性方面具有很大优势,患者生活质量亦明显提高。郑燕华等[17]在临床上观察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MM,结果显示能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且不良反应低,但是否有增效功能以及是否能提高MM缓解率尚待进一步验证。马婷等[18]运用益肾活血方联合VAD方案治疗MM,据治疗结果,作者认为益肾化瘀法具有促进骨髓造血,调节免疫功能,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张红柏[19]等使用贞芪扶正颗粒联合VADT方案治疗MM,能明显提高MM的疗效,并减轻心、肝、肾损害,认为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潘铭等[20]将VAD+M2方案结合中医药辨证施治(如:气滞血瘀型:身痛逐瘀汤加减;热毒蕴结型:犀角地黄汤合白虎汤加减;脾胃湿阻型:柴平汤加减等),结果显示6~8个疗程后无事件生存率为85.7%。刘丽等[21]采用中成药(艾迪注射液+苦参注射液+参麦注射液)辅助VAD方案治疗MM,结果表明虽不能大幅度增加临床疗效,却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并能明显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
通过结合中医治疗能达到增强放化疗效果,减低放化疗对机体损害,甚至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治疗手段上除运用传统的汤剂、膏、丹、丸、散外,近年来还开发了不少新的剂型或变革给药途径,进一步扩大了中医药治疗本病的适用范围。但目前对于MM的证型认识尚不统一,没有公认标准,在保持辨证论治特色的基础上应加强辨病的研究,复方药物成分及作用机理研究,且临床上评价指标多为患者自我感觉等“软指标”,中药剂型及使用方法上的变化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尚不能给出很好的解释,研究样本数据较小等问题均需进一步研究解决。
[1]陈灏珠,林果为,王吉耀.实用内科学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442-2444.
[2]周岱翰,王笑民,邓运宗,等.中医肿瘤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393-398.
[3]杨月艳.多发性骨髓瘤的中医辩治特点[J].山西中医,2008,24(1):59-60.
[4]黄智莉,陈志雄,于天启,等.多发性骨髓瘤中医证型聚类分析研究[J].山西中医,2011,27(10):78-80.
[5]刘琨,李达,张宏业.87例多发性骨髓瘤的中医证型分析[J].新中医,2007,39(8):57-58.
[7]李琤,李达.梁冰老中医诊治多发性骨髓瘤经验拾遗[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7):2023-2025.
[8]邹本宏.刘宝文教授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8,40(2):19-20.
[9]马丽,沈一平,周郁鸿.沈一平主任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经验[J].黑龙江中医药,2014,43(4):32-33.
[10]李新成.雄黄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07,29(3):33.
[11]李仝,黄玉燕.多发性骨髓瘤从肾虚毒瘀论治[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1(6):427-428.
[12]陈莉,戴媺,杨宏光,等.中药外敷法辅助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骨痛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18-19.
[13]宋斌,万楚成,李章志,等.艾迪注射液联合VAD方案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7):69-70.
[14]程伟民,曾清.补脾肾化瘀毒法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溶骨病变20例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9,36(12):2093-2095.
[15]陈建新,于阳,王轩,等.复方苦参注射液辅助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骨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1,22(20):1880-1882.
[16]李俊.康艾注射液联合改良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1):66-67.
[17]郑燕华,梁振明,陈峪,等.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4):59-61.
[18]马婷,王缨,王瑾碧.益肾活血法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29(12):1024-1025.
[19]张红柏,耿慧,焦晓云,等.贞芪扶正颗粒联合VADT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56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2,34(11):1693-1694.
[20]潘铭,李成彪,王志冰,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126例[J].中医研究,2011,24(9):52-55.
[21]刘丽,孙志强,付云.中成药序贯辅助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25(8):544-545.
广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2014级(南宁 530022)
10.3969/j.issn.1003-8914.2016.16.068
1003-8914(2016)-16-封Ⅲ-02
(本文校对:耿曙光2015-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