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杜放光
“土味儿”足了挣人气
文_杜放光
炎炎夏日,笔者到豫东一农网改造施工现场采访,目睹了被村民围观的几幅墙体标语:“村里换了变压器,冰箱空调都欢喜。”“机井通了电,再不怕天旱……”观后,感触颇深。乍看上去,这些标语土气十足,但其优势显而易见,通俗易懂,既形象直观地传播理念,又朗朗上口。难怪村民纷纷点赞:有人情味儿,我们喜欢看!
既然受众欢迎,我们不妨深究一下打造“土味儿”宣传模式的秘诀。
“口语化”首屈一指。乡村基层的广大群众,由于受知识层次、信息渠道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更容易接受“下里巴人”式通俗易懂的宣传内容,比如编写顺口溜、制作漫画、上演小品等,以百姓的视角、语言和习惯,把大道理说成大白话,自然淳朴,容易激发共鸣,能够入脑入心。
要做到“实打实”。老百姓最务实,不喜欢花架子,不喜欢走过场,所以宣传形式可采用实况转播,即将改造前后的线路状况、群众生产生活的便利程度进行图片比对和切身感受的对照,把原本空洞的理论宣传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东西,说服力更强。
还需要培养一批“草根达人”。农村范围广、人口多,要发动一切社会力量,壮大宣传队伍,吸纳具有一定文化水平、说理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人员,比如各村的民情联络员、用电明白人、青年志愿者等,深入田间地头、社区街道,由灌输式转型为浸润式,确保全覆盖、无盲区。
当然,追求“土味儿”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而是要抓住不同受众的特征,让“民需导向”总体引领。譬如,紧跟“互联网+”脚步,进入“微模式”:比如微博,其服务功能的投入使用,群众能及时了解报装、用电、缴费等信息;比如微信,通过文字、图片、语言、视频等与公众互动交流,随时关注客户的咨询和要求,实现民生工程日常无缝隙宣传。
宣传是一种力量,会宣传是一种能力。如何让宣传有效?不妨让它保留些泥土的芬芳,因地制宜,不断在宣传内容及方式上下功夫,从而满足广大群众对宣传工作的新需求、新期待。
(作者单位:商水县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