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天琳,熊林平
我国军队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分析及对策
胡天琳,熊林平
[关键词]卫生人力资源;军队;配置
[作者单位]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护理系(胡天琳),卫勤系卫生事业管理学教研室(熊林平)
随着我国现代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变化,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居民对卫生医疗服务的质量和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卫生资源配置状况与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而军队卫生人力资源作为我国卫生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其特殊性。因此,现阶段加强对我国及军队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的科学分析与思考,研究其改革对策,对于推动军队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中国地方卫生人力资源由卫生技术人员、其他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以及乡村医生与卫生员等组成[1]。据2013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报道,截止2013年末全国卫生人员总数达979万人,比上年增加67.4万人(增长7.4%)。虽然近年来卫生人员数量增加较多,但是我国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况无论是从结构还是到分布上都呈现一定的不公平性和不合理性。
1.1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结构不尽合理
有研究显示[2],通过对国内外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的对比研究发现,尽管国内卫生人员总数量已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医护比例仍不太合理。目前我国医护比为1: 0.79,按照我国医院分级管理标准:“一级医院医护比为1∶1,二、三级医院医护比为1∶2”,可以看出我国总体上医护配置比例严重失衡[3]。护理人力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国卫生人力资源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虽然各级医院对于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方面都进行了改善,但是改善的程度和速度远远低于医生方面[4]。
1.2卫生人力资源学历与职称分布欠合理
虽然总体来说,我国卫生人员总体数量不少,但卫生人力资源的总体素质不高。据2013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我国卫生技术人员总体学历层次的主体为大专及本科,截至2013年末我国卫生技术人员学历结构为:本科及以上占28.5%,大专占38.7%,中专占30.0%,高中及以下占2.7%。整体学历偏低,缺乏高级人才。同时职称构成情况亦然,高职称人员严重短缺。因此,提高卫生人力素质,加强继续教育,优化学历、职称比例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2]。
1.3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地域分布不合理
虽然宋燕等[5]研究结果显示,近20年中国卫生人力资源公平性正逐步得到优化,但是由于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仍不理想。从全国区域性看,我国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呈现明显的东、中、西部差别。东部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比较合理,东部沿海地区的每千人医技人员最多,而西部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状况呈现明显的不足。2007年我国居民每千人口中卫生技术人员数,东部地区为4.37人,中部地区为3.32人,而西部地区为3.14人;其中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东部地区为1.82人,中部地区为1.37人,西部地区为1.37人[6]。同时卫生人力优势资源的流动方向也是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这种不合理的流动导致了区域卫生人力资源的“失衡”[7-8]。
军队医疗保障工作实行联勤保障以来,军人现有的医疗保障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军队卫生人力资源的数量和配置得到了重新调整。由于军队存在其固有的特殊性,因此其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问题既存在和我国地方相类似的“通病”,也有不同之处。
2.1总体分布不均衡,人才结构不合理
由于现行的军队卫生人才培训、选拔及分配制度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和局限性,这使得军队三甲医院、中心医院以上医疗机构中卫生人员超编现象较严重,基层部队和艰苦岗位卫生人员则缺编明显,因此各级部队医院存在很大差异。在职称结构方面,由于近年来职称编制限制,加之待遇不佳等因素,不少军队医院中出现高学历人才不稳定及流失的现象。有调查显示某军队三甲医院在编医生中,高学历(硕士和博士)医生占总人数的40%,副高以上职称人员仅占总人数25%。其中部分优势科室高学历医生占总人数的60%以上,而副高以上人员比例不到20%[9]。在专业结构方面,由于近年来军队进行了大量的编制体制改革,使得不少医院中护理、医技和药剂等专业人员出现不同程度的缺编现象,特别是护理专业人员的缺编已对医疗质量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在人员构成方面,随着军队体制编制的进一步缩减,军队医疗机构中非军人人员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这对军队医疗机构的正规化管理和执行相关军事医学任务带来不小的挑战[10]。
2.2军队基层医疗技术水平不够高,专业人才队伍总体不稳定
在部队卫生医疗机构中,一方面,军队中心医院以上医疗机构随着社会发展的进程,卫生资源需求量日益增加,与军队人员编制的限制产生了矛盾,不得已从地方吸收大量卫生人才以缓解矛盾。另一方面,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特别在军队基层卫生机构普遍存在学历低、技术不精、专业不对口等现象[11]。而基层军队卫生机构主要面向广大基层官兵,长期存在收治病种少而且较单一情况,因此造成这些卫生机构人员医疗救治水平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同时基层部队岗位艰苦,地方聘用人员薪酬待遇较差,在目前体制下,还存在晋职困难等因素,因此使得军队基层卫生专业人才总体的流失率也有所增加。
2.3卫生士官编制不充足,培训机制不健全
与地方医疗机构不同,在军队卫生系统中卫生士官担负了大量的基层卫生工作,然而其现有的编制数量却跟不上日益增长的救治服务需求,在军队编制人员数量与实际工作量之间形成了矛盾[10]。此外,目前我军对卫生士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不仅培训层次和水平不高,而且培训专业的设置以及继续教育制度也有待完善。同时在卫生专业服务要求日趋细化的背景之下,我军当前的专业培训体制显然已不能满足卫生士官培训的岗位分工与专业需求。
3.1推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强地方对军队卫生工作的支持力度
军队卫生人力资源的发展离不开地方卫生人力资源的支持,要深化推进地方卫生人力资源改革,离不开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一是政府应深化对西部及边远地区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卫生财政投入,如利用中央财政的专项资金,为经济不发达地区提供直接支持。此外,也可通过设立边远艰苦地区健康基金的方式,为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卫生人力配置提供专门的资金支持,籍此提高优秀人才待遇,吸引高级卫生人才目光。二是逐步改善艰苦地区的医疗环境,在完善基层卫生物力、财力的基础上,建立卫生人才激励机制,鼓励当地卫生技术人员发挥积极能动性,主动提高学历、职称水平,改善卫生服务质量,优化卫生人力资源结构[12]。只有这样,在地区卫生人力资源配置优化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进一步改善军队的卫生人力资源配置。
3.2深化军队体制改革,提高军队卫生人力整体素质
3.2.1优化军队人力资源结构,提高服务水平近期新一轮军队体制改革即将开始,为适应部队卫生工作的实际发展需要,适应军队对卫勤保障“拉得出,救得下”的具体要求,培养部队能用得着、留得住的卫生专业人才,军队应继续大力增加学历教育,努力提高卫生人员的学历水平,特别是军队基层卫生人员的学历水平,以期提高军队卫生人力资源素质。在整体提高军队卫生人力资源素质的基础上,还应抓好合理的卫生人才梯队建设工作,进一步优化人力结构,推进军队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工作健康规范发展。同时还应适当增加部队卫生机构的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编制比例,让符合条件的人才能够顺利晋升职称,并给予适当的人才保护政策,以稳定军队卫生机构特别是基层单位的卫生人才队伍。此外,还应严格卫生人员特别是医师、护士和相关技术人员资格准入制度,杜绝非专业或无专业学历人员进入卫生技术岗位的不良现象。
3.2.2优化人才激励机制,保证人才队伍稳定新一轮军队体制改革要求全面停止军队“对外有偿服务”,该要求对于军队卫生单位特别是中心以上医院影响重大。虽然部分医院可能会被裁撤,但是大部分军队医院将面临“业务量减少、薪酬待遇下降”的情况,同时军队卫生机构特别是相关医院的工作重点将重新回归全面为军服务,执行卫勤任务,保障军队人员健康卫生的工作定位。这样势必会出现军队人才为自身发展等因素流失的现象。如何栓心留人,留住优秀的卫生人才资源,保障人才队伍稳定,成为近阶段军队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工作中的新课题。军队应优化相关人才激励机制,首先要丰富精神激励,依据优秀卫生人才特点,安排合适其发展的岗位,想法设法调动其工作热情;对于工作表现优秀的人员,要按规定给予相应的荣誉奖励,从而激发其进一步为军队服务的积极性。此外还要完善薪酬激励制度,在遵守军队财务制度的条件下,对于优秀人才给予相应的岗位津贴以及经济奖励,充分发挥物质经济激励作用。
3.3重视军队护理人才的全面培养,加强护理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员配置
在注重改善军队卫生主系列医师的人力资源配置和人才培养的同时,军队医疗机构还应增强对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视,加大军队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同时提高军队护理人员的福利待遇,减少人才流失,吸收地方优秀护理人才进入军队医院,切实增强军队护理人才队伍的稳定性[13]。为有效缓解护理人员不足的问题,可借鉴人员分层次使用的方法,军队医院可结合实际需要调整护理人力配置,聘用不同学历、专业层次的护理人员,以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3.4加强专业继续教育,健全部队卫生士官医疗专业培训体制
为改善卫生技术人员职称结构,首先应加强继续教育与在职培训。继续医学教育和在职培训是卫生技术人员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加强专业继续教育对于改善卫生人力资源结构,推动军队医疗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4]。通过中心以上医院对部队基层卫生机构的结对帮带的方式,大力推广住院及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完善卫生士官选拔、培训、使用制度,建立健全继续医学教育制度,科学安排军队在职教育。同时加大对基层部队卫生人员的专项经费投入,增强基层部队卫生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10]。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进程,我国卫生医疗机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卫生资源增量性扩展,使我国居民医疗服务能力逐步得到提高。但是,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缺乏有力的政策调控机制,导致卫生资源特别是卫生人力资源向大城市医院过度集中,形成了卫生人力资源总量不足和局部浪费现象并存的尴尬局面。军队卫生机构同样存在类似问题,同时由于其存在人才分配留用制度的特殊性,造成军队卫生人力资源配置不均的情况更为严重。今后,应通过宏观政策调整和卫生保障体制改革,加大卫生人才扶持力度,提高卫生人力整体素质,重视护理人才培养,健全军队卫生人才专业培训体制,才能使得我国现有卫生人力资源总量不足和配置失衡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Anand S,Victoria YF,Zhang Junhua,et al.China's human resources for health:quantity,quality,and distribution[J].Lancet,2008,372(9651):1774-81.DOI:10.1016/so140-6736 (08)61363-X.
[2]鲍林杰,韩锐,王耀刚.我国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分析与政策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4,30(3):197-201.DOI: 10.3760/cma.j.issn.1000-6672.2014.03.01.
[3]程蕊,付菊芳,吕永刚,等.军队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及对策[J].全科护理,2010,8(10):2785-2786.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0.30.04.
[4]段玉琴,李嘉颖,陈邱玲.当前军队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的现状与思考[J].西南军医,2014,16(1):117-118.DOI:10.3969/j.issn.1672-7193.2014.01.04.
[5]宋燕,卞鹰.1989年-2008年中国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评价[J].管理改革评论,2011,3(3):70-74.
[6]景琳.卫生管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93.
[7]夏冕,罗五金.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的地区性差异分析[J].医学与社会,2009,2(2):36-38.DOI:10.3870/YXYSH.2009.02.01.
[8]毛瑛,刘锦林,杨林,等.2011年我国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3,32(8):35-38.DOI:10.7664/CHE20130812.
[9]王洁磊.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与配置的现状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0):3144-3145.
[10]李海博,杨鸿洋,张鹭鹭.某区域军队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问题及对策[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19(4):348-349.
[11]吉洪标,张鹭鹭.区域内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研究[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4,11(1):65-67.
[12]吕雪,胡静,柳娜,等.关于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调整与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优化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6): 108-109.DOI:10.3969/j.issn.1002-1701.2015.06.05.
[13]张庆玲,刘玉馥,谢刚敏,等.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0,24(3):568-570.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0.07.00.
[14]李荣梅.卫生人力资源配置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0,21:252.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
21.271.
(本文编辑:张阵阵)
(收稿日期:2015-11-11)
[中图分类号]R821.1
[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009-0754.2016.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