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祚
(镇原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镇原 744500)
镇原县羊布病免疫接种工作初探
张 祚
(镇原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镇原 744500)
近年来,镇原县布病流行有明显回升趋势,畜间和人间布病新发病例逐年增加,已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畜牧业的安全发展。2015年底甘肃省庆阳市防制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确定镇原县从2016年元月开始,实施羊布病区域免疫试点工作,至4月底,试点免疫接种工作已经圆满结束,全县共免疫接种羊只19.3万只,现已进入抗体效价检测评估阶段。现就镇原县羊布病免疫接种工作试点做法进行介绍,以供参考。
羊;布病;免疫;接种
1.1 高度重视、慎重研究,科学制定试点工作方案
接到省、市确定镇原县为2016年全省羊布病免疫试点县之一的文件后,镇原县兽医部门会同疾控部门对于镇原县2013年以来人间、畜间布病发生情况及流行病学情况进行了详细对照分析,认为镇原县被省防制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确定为2016年羊布病强制免疫试点县,是省上相关部门根据镇原县人间和畜间布病流行发展态势通过认真调查、准确评估、科学研判做出的决策,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随后镇原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时向县防制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和县政府分管领导就此项工作进行了详细汇报,得到了政府部门的认可和大力支持,同时召集养殖户、县乡技术人员、村防疫员等相关人员座谈讨论,从工作目标、工作原则、工作方法步骤内容及保障措施等方面共同研究制定试点工作方案,试点工作方案先后三次通过不同层次的会议讨论修改后经县政府同意上报省兽医局审查,按照省兽医局的审查意见,镇原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方案再次进行了讨论和修改,提交县政府常务会议讨论修改后以县政府文件印发执行。
1.2 周密部署、仔细工作,全面调查清楚工作底子
镇原县羊布病免疫接种工作分为两个阶段实施:第一为宣传动员、调查摸底阶段;第二是集中强化免疫接种阶段。从2016年元月开始,镇原县就从羊只饲养管理、动物防疫技术人员现状、防疫物资储备、羊布病免疫工作量等相关方面调查摸底,要求各乡镇要以行政村和规模场户为单位进行调查登记,彻底摸清底子,建立详实调查档案。通过对全县19个乡镇215个行政村、80多个养殖场、11 800多个养羊户进行了摸底调查,对3月龄以下羔羊、三月龄以上羊只和种羊存栏情况分别登记备案。同时针对防疫技术人员工作力量和工作保障情况的调查状况,向县政府做了专题汇报,县政府及时就完善镇原县村级动物防疫功能和提高服务能力、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技能、建设村级兽医室、加强村级动物防疫服务网络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安排部署,夯实了试点工作开展的基础工作。
1.3 注重学习、广泛宣传,精心做好技术培训工作
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布病危害和防治知识的正面宣传工作,使更多的群众能够了解到布病的危害,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提高其主动配合畜牧兽医、卫计部门开展防控工作的意识;对从事饲养、运输、屠宰等畜牧业生产及参与疫情处置、诊断、疫病防控等相关工作的高危人群由我们组织对他们集中进行布病防控知识的宣传培训工作,使他们全面了解布病防控的相关知识,充分认识布病的危害性,形成群防群控的良好氛围。在做好宣传的同时,我们主动走出去学,2016年春节前我们组织县乡技术骨干在市上参加了全省视频技术培训,随后派考察组赴陕北、内蒙等布病防控成效显著的县、市进行考察学习,取经求宝;真诚请进来教,在开展免疫接种前我们组织了县畜牧兽医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19个畜牧兽医工作站的全体干部职工和全县村级防疫员共450多人,邀请市、县动物疫病防控机构和布病疫苗、投药器械厂家的专家专门就羊布病免疫技术进行培训,既进行室内理论培训,又进行现场操作演练培训,手把手的教技术、学本领、强素质,2016年来先后四次举办全县性的羊布病免疫工作安排培训会,使每个技术人员都能熟练掌握布病疫苗的规范接种要领和个人卫生安全防护方法,确保羊布病免疫接种规范、安全、有效。在学习的基础上,镇原县从畜牧兽医全系统选聘了相关人员组成技术专家指导组,编写各项技术指导方案,印发宣传资料,提供技术保障,承担此项工作的技术指导、技术培训,提出防控建议,组织实施督查、指导、考核评估等工作。
“科学组织、严格防护、规范操作”是羊布病免疫接种工作实施顺利开展和取得成功的关键。
2.1 科学组织是起点
为了确保镇原县羊布病强制免疫试点工作顺利推进,确保免疫实施全过程中人员防护安全,确保免疫质量和密度,我们从组织领导、人员组织、物资筹备、技术保障等方面科学论证、周密部署、精心安排,全县步调一致,齐头并进,全县100多个接种小组利用了15 d时间就集中完成了应免羊只的布病免疫接种工作。在组织领导上,镇原县试点工作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县、乡分别成立由政府领导任组长,各相关单位分管人员为成员的布病免疫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领导试点工作开展,落实责任制,及时协调解决羊布病免疫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存在的难点,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县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畜牧兽医局,负责组织、协调、指导、保障强制免疫工作开展;各乡镇强化属地管理职责,组织实施本辖区内羊只布病强制免疫工作,先选择一个行政村进行技术强化训练和免疫接种试点观察,然后以整村推进的方式保质保量开展工作,及时报告免疫进展情况;在人员组织上,县政府从农牧、公安、卫计、工商等部门抽调相关人员组成技术指导服务组,工作协调保障组、工作督查组负责全县免疫接种工作协调指导和保障服务工作。各乡镇从乡镇政府、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村组干部中抽调若干人员组成指导协调组,从乡镇畜牧兽医站、村级防疫员、乡村兽医等专业技术人员中抽调工作责任性强,工作能力强,操作技能熟练,身体健康的人员组成免疫接种组,协调开展工作;在物资筹备上免疫试点所需的疫苗、疫苗稀释液以及投药器均由市上统一配发。按工作计划和需求量,备足人员防护所需的护目镜、防护服、口罩、手套、雨鞋等防护物资及压尘消毒、环境消毒、人员消毒、器械消毒所需的消毒药品和喷雾器等相关物资;在技术保障上我们通过广泛宣传、多次培训、规范指导、巡回督查等方式使每个工作人员都熟练地掌握了布病疫苗的规范接种要领和个人卫生安全防护方法。
2.2 人员防护是重点
目前国内外使用的家畜布鲁氏菌病免疫疫苗都是弱毒活疫苗,对人有一定的致病力,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做好人员的卫生防护工作。我们全面分析风险面,聚焦风险点,针对性地进行防护。在工作中把人员防护分为三类分别采取防护措施,我们把免疫接种现场划分为免疫接种区、指导服务区、外围警戒区等三个区,每个区间隔不得少于20 m,接种区为压尘消毒、免疫接种、信息登记、羊只保定、无害化处理人员工作现场,接种区工作人员必须对全身进行封闭式防护。指导服务区为疫苗和消毒液稀释配置、物资准备、现场服务人员,须戴护目镜、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外围警戒区为乡村干部、畜主和其他群众,须戴口罩进行防护。针对免疫进场前的压尘消毒、疫苗稀释过程中的排空、羊只保定的风向、免疫喷灌中药液外喷、投药器消毒、场地和人员的二次污染以及免疫后羊只集中排毒等风险点,我们作为工作中的警戒线和聚焦点,分别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进行严格防护;在免疫接种工作中未脱装消毒前严禁吸烟或吃零食、接打电话等不良行为。免疫工作完成后要做严格消毒,要对免疫器械、防护用品等所有接触过的物品进行彻底消毒,并对空疫苗瓶及废弃的一次性物品做无害化处理,同时做好防疫人员的自身消毒,杜绝疫苗对人的感染。
2.3 规范操作是难点
羊布病免疫接种工作的难点和关键点在于始终如一的规范操作。我们按照省、市兽医局的要求和指导,以《甘肃省羊布病区域免疫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和《庆阳市2016年羊布病免疫试点工作方案》为基础,结合镇原县实际,制定了《镇原县2016年羊布病免疫试点工作方案》、编写了《镇原县2016年羊布病免疫技术指导说明》下发各乡镇进行规范性指导,各乡镇制定各自的羊布病免疫接种工作细则发各行政村和工作小组指导开展工作。具体按照人员防护——免疫场地选择——进场压尘消毒——羊只进场消毒——羊只保定——羊只信息登记——羊只灌服免疫——羊只免疫信息登记——羊只离场消毒——废弃物收集及无害化处理——离场消毒——器械和人员消毒等工作步骤和工作事项进行详细的说明指导。要求工作人员在疫苗和投药器的使用上严格遵照说明,做到头份标准化、稀释规范化、执行制度化、免疫普及化;在安全保护上做到投药科学、保护得力、组织严密、执行严格、特殊应对;在免疫后处理上做到着装去除规范化、垃圾处理无害化、人员留意小心化。
在实施羊只布病免疫的同时,要加强个人防护,羊只的日常管理、消毒灭源、检疫检测、监测净化、流动监管、无害化处理等综合防控措施,规范养殖行为,提高生物安全水平,防止疫病传播,才能巩固提高免疫成效,达到布病防控的目的。为此,在完成羊只布病免疫接种后要坚持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3.1 进行免疫质量检测评估
对布病免疫的羊只在实施口服免疫接种后28 d、49 d、70 d分三个阶段按一定比例在全县19个乡镇采集不少于4 500份免疫血清进行抗体效价检测,评估免疫质量,分析抗体消长规律,为羊布病科学免疫积累经验。依据免疫接种后28 d、49 d、70 d三个阶段羊只抗体效价(转阳)检测状况,安排部署补免工作,提高巩固免疫质量。
3.2 坚持消毒灭源
为了消灭疫源,消除疫情隐患,加强布病防控工作,我们进一步完善消毒制度,落实有效消毒措施,严防免疫污染和布病的发生传播,为19个畜牧兽医站和一个公路检查站配置了大型消毒机20台,为215个村防疫室配置了电动喷雾器215台,发放消毒药品4种3.1 t。重点加强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养殖密集区、疫病多发区、动物交易市场、定点屠宰场等关键环节,场所的消毒工作;对布病新老疫点所涉及的圈舍、院落、街道及其他污染场所、用具等设施设备严格按照要求配置消毒液,现配现用,实现消毒液浸透,硬化地面、墙面等可连续多次消毒,地面要确保完全浸湿的原则进行消毒。并组织群众群防群控,做好散养畜禽圈舍的消毒工作。养殖场要定期对羊舍进行清洁消毒,并保证必须的消毒频率和覆盖面,特别是对流产胎儿、胎衣、排泄物、病畜流产污染过的用具、物品及场地、水源等,必须进行严格规范的彻底消毒和无害化处理,消灭传染源。特别是对于免疫后3~5 d内的羊只集中排菌期间,要求要对免疫羊只所在场户和圈舍坚持每天消毒,及时杀灭病源,严防布病感染。要求各养殖场户认真做好消毒灭源工作,使消毒工作真正制度化、经常化,从根本上切断传播途径,消灭传染源。
3.3 加强羊只流动监管
坚决执行省、市防制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确定的羊只流动监管政策措施:免疫羊只省内免疫试点区可向免疫区调运活羊,原则上限制布病免疫区羊只向非免疫区移动,但用于屠宰的除外;种羊跨省调运要求从外省调引种羊,严格落实引种申报、审批、隔离观察等制度,混群饲养前必须开展布病实验室检测,做到先检测、后饲养;其它活羊调引原则上不能从免疫省份调运活羊,严禁布病阳性羊进入流通领域。对整乡整村推进净化的区域,采取暂停调运、关闭市场等强化措施。
3.4 全面监测净化
在免疫净化期对种羊全部进行布病检测,按比例对免疫转阴羊只和其它未免羊只进行布病检测,对检测确诊的阳性动物,严格按照布病防治技术规范进行强制扑杀净化,不留尾巴、不留隐患,并组织做好扑杀动物的无害化处理工作。
羊布病免疫2016年初开始在甘肃省10多个县区开展试点工作,在工作开展中主要依靠行政命令推行,在实际工作中缺乏试验性和探索性,建议在后半年全省推开羊布病免疫工作中能克服地方兽医行政缺乏技术含量,技术支撑单位工作指导缺乏行政支持和实验性探索性工作受到干预的问题,真正在最短时期内把不同品种羊只布病免疫的最佳日龄、免疫保护期、免疫副反应等模糊问题明确化,为布病防控积累经验,为消除疫病建立理论依据。
[本文获甘肃省首届兽医系统征文比赛三等奖]
(编辑:高真贞)
S858.26
B
1006-799X(2016)22-0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