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原种繁育中种茧保护和制种的几项主要技术

2016-03-10 10:32莫炳巧兰艳妮黄胜
广东蚕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雄蛾蚕种原种

莫炳巧 兰艳妮 黄胜

(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广西南宁 530007)

目前我国的蚕种实行“三级繁育、四级制种”的繁育制度[1]。即在饲养原原母种时择优选留母种,同时生产原原种,饲养原原种生产原种,饲养原种生产普通种。普通种的质量好坏会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而原种是普通种的源头,其质量的好坏,就会直接影响着普通种的品质,从而影响到农民的收入。

原种繁育过程中的种茧保护和制种是蚕变为蛹,蛹化成蛾,进而通过蛾交配生产原种的极为重要的变态阶段,直接影响到原种质量的高低。因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谈在原种种茧保护和制种过程中自己觉得非常重要的几项技术,仅供大家参考。

1 种茧保护

种茧期是熟蚕上蔟到发蛾的变态阶段[2],这个时期个体由幼虫转变为成虫,在其体内旧的组织逐渐转变成新组织,雌体体内的卵细胞也将快速的成长。因此,种茧期必须进行合理的保护和管理,才能为蚕种质量奠定基础。

1.1 温度的控制

温度是环境中对蛹体发育影响最大的因素。上蔟初期保持温度在24℃-25℃,蚕儿营茧基本结束后,温度以25℃为中心,通过分析比较对交品种上蔟时间及复眼着色情况来调节各对交品种的温度,温度控制在24℃-27℃。长时间在30℃中进行保护,死蛹率会大大增加,发蛾率、产卵数会明显降低,叠卵及生种也会大量增加。而长时间在低于24℃的室温下保护,雌蛾产出的空圈明显增多,卵量少,也会产生大量生种。

1.2 湿度控制

湿度也是种茧保护的重要因素。上蔟初期应保持适湿环境,相对湿度75%,化蛹和化蛾期间应适当补湿,相对湿度在75%-80%之间,特别是在蛹体触角着色后到羽化时要适当偏湿,相对湿度应该控制在80%-85%,湿度过干,会造成蛹体羽化困难,而且在已经羽化的蛾中会出现不交尾、不产卵或少产卵的现象。但是湿度过重,病原微生物容易繁殖,也会增加病蛹、死蛹。

2 制种

原种制种是一项工序非常繁多且时间紧凑的工作。制种过程包括削茧、鉴蛹、发蛾、感光、捉蛾、投蛾、交配、理对、拆对、排尿、产卵、袋蛾等,制种技术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蚕种的产量、质量,而蚕种的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则意味着蚕种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结合本人的工作经验,粗浅的谈谈本人觉得重要的几项制种技术。

2.1 适时削茧鉴蛹

削茧时间以蛹体复眼转变为深黑色为宜,一般来说,春秋季在上蔟后第十天,夏季在上蔟后第九天。在劳力允许的情况下,削茧时间宁迟勿早。削茧时采取一削二倒三轻放的步骤,动作要轻,勿伤到蛹体。避免甩蛹、摇蛹等错误操作。有病死蛹的,要及时捡出,防止感染。一般情况下,当天削出的蛹要当天鉴完,忌堆积。在初鉴后要进行复鉴,误差控制在1%以下,雌雄蛹分开放置,写好标签,再由各品种负责人员分区均匀摊放在铺有木糠的蚕匾中。

2.2 适时感光捉蛾

一般在化蛾当天早上5:00进行感光。气温高又大批化蛾时,可提前到早上4:30进行感光。出蛾前一天傍晚在蚕匾上盖好蛾布。待蛾羽化3小时-4小时,鳞毛干燥,翅膀展开后方可捉蛾,发现畸形蛾、半化蛾、大肚蛾、特小蛾等异常蛾要严格淘汰,把正常蛾均匀放置于蚕匾内,平铺一层为宜。

2.3 适时投蛾交配

一般在早上9:00后才进行交配,这个时候蛾体已经成熟,有利于蚕种质量的提高。投入雄蛾时,投入量比雌蛾多10%左右为宜。交配时的环境温度要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75%-80%,光线黑暗,避免风吹和强光,保持安静。交配后15分钟-30分钟,要提出单蛾另行交配,在拆对前要巡视1次,将散对捡出再交,交配时间不少于4小时,雄蛾交配次数一般不能超过2次。拆对时要按照交配时间先后进行,拆对后的雄蛾及当天不用的新鲜雄蛾要尽快放入温度在5℃-7.5℃的冷库中保护。

2.4 产卵

产卵室温度保持24.5℃-25℃,相对湿度75%。要按照品种依次放置产卵板,保持产卵室黑暗、安静,避免闷热。

2.5 袋蛾收种

在原种制种形式上采用28蛾蛾圈制种,每个蛾圈一个蛾,按单张母蛾28蛾对号一个蛾袋袋蛾,按顺序排列放入纱窝。袋蛾时,要注意蛾袋上的品种、批次、袋号与蚕连纸必须一致,避免缺蛾、多蛾、号码错乱等现象,以备送检。袋蛾后,马上收种,清点数量,按品种、区号依次放入蚕种箱内。蚕种及蛾袋都不能堆积挤压,要及时送种并送蛾袋到检毒中心。

总的来说,原种繁育担负着繁育良种、保护种性、充分发挥品种的优良性状,确保质量,逐步改善存在的不良性状等重任,是家蚕良种繁育工作中一个重要环节,原种繁育的各个环节都非常重要,笔者在此文中只是结合自己的实践工作经验着重谈谈种茧保护和制种的几项关键技术,由于工作经验不足,不当之处,尚请同仁指正。

[1]浙江农业大学.家蚕良种繁育与育种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

[2]冯家新.蚕种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雄蛾蚕种原种
“川山×蜀水”原种保种技术及效果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产卵布蚕种浸酸操作的做法和体会
斑纹限性家蚕品种同时生产中药材僵蚕与雄蛾的试验
家蚕雄蛾染色技术研究
二化螟的多次交配及其对雌蛾产卵量的影响
全方位管理 提高原种整体质量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
创新原蚕区蚕种生产方式初探
浙江省蚕种质量标准的修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