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心逸
·名医心鉴·
徐荣谦教授运用外治法治疗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临证经验
连心逸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是与小气道炎症性损伤相关的慢性气流阻塞综合征,徐荣谦教授在治疗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上经验颇丰,其外治法治疗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BO)的方法可谓独辟蹊径。徐教授治疗BO的外治方法大致可总结为敷贴神阙、硝白散敷贴背部、背部按摩疏通经络三种。在临床上,徐教授以内服中药与外治法相结合治疗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徐荣谦;外治法;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徐荣谦教授是著名的中医儿科专家,在治疗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方面经验独到,疗效颇佳。特别是其采用有“绿色疗法”之称的中医外治法治疗本病,常常能够发挥就近给药、直达病所、快捷取效的结果。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 ,BO)是与小气道炎症性损伤相关的慢性气流阻塞综合征,是一种相对少见而严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其主要临床特点是反复或持续气促、喘息或咳嗽、运动耐力差、肺部有细湿啰音和喘鸣音,对支气管扩张剂无反应。从西医学的角度看,该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感染、异体骨髓或心肺移植、吸入有毒气体、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药物不良反应等,也有部分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为特发性[1]。
1.1徐教授对BO病因病机的认识
徐荣谦教授认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属于中医“肺闭”范畴,其病因分为内、外二因。外因为六淫与疫疠之邪犯肺,导致肺失宣降,闭阻肺气,加之小儿肺气易虚、脾常不足、正气虚弱的内因,不仅不能抵御外邪侵袭,还因脾虚生痰,形成“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的病理状况,造成正虚邪实、虚实夹杂的状态而致病。徐教授认为该病病位在肺,基本病机为各种原因导致的肺气闭塞、宣肃失常、肺络受阻、气遏不畅、阻于气道、气机紊乱而发本病。故治疗当以外用温性散、通之药,或以手法按摩穴位疏通经络开肺通闭为基本通治之法。再根据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将其分为痰热闭肺、痰凝肺闭、寒热错杂、虚实夹杂,并据证施药口服治疗。
1.2采用外治法治疗BO的优势
徐荣谦教授从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发病原因及机制出发,充分考虑了小儿口服药物困难,以及药物在体内吸收代谢周期长等因素,通过多年临床实践,结合徐氏小儿按摩法精髓,创制了一套独有的小儿按摩配合中药敷贴治疗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外治疗法,既解决了小儿服药困难的问题,又避免了口服药物经过肝脏吸收的首过效应,还可使药物直接透皮快速到达病变部位发挥药效作用,一举而三得。小儿按摩与药物敷贴交叉配合,可以先按摩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然后敷贴药物,透皮给药,借助已经疏通的经络直达病所。
2.1敷贴神阙通调肺气
神阙位居脐部,敷贴神阙属于中医脐疗范畴,是中医外治法中一种最常用的方法,因为该法适应症广、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行、顺应性好,因此,该疗法自古便为历代医家所推崇,近年更是深受民间和基层医生欢迎。由于脐疗给药途径特殊,无副作用,避免了口服及注射给药的缺点,病人无痛苦、易于接受,被称为“绿色疗法”。
2.1.1敷贴神阙的历史源流与理论依据敷贴神阙法最早载于《五十二病方》,后世多有沿用,神阙穴在经络循行中位于脐部,关于脐部在人生命过程中的意义及采用脐疗治病的理论也在医疗实践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与完善。如张景岳在《类经附翼·卷三求正录》指出:“人之初生,生由脐带,脐接丹田,是为气海,即命门也……夫生之门即死之户,所以人之盛衰安危皆系于此者,以其为生气之源,而气强则强,气衰则病。此虽至阴之地,而实元阳之宅。若彼脾胃者,乃后天水谷之本,犹属元阳之子耳。”可见脐部在生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清代冯楚瞻在《冯氏锦囊秘录·杂症大小合参》中说: “脐者,命蒂也。当心肾之中,为真元归宿之处,治在母腹,脐连于胞,喘息呼吸滋养之妙,从此而通,胎出母腹,脐带剪断,则一点真元之气,从此而归入命门丹田。故脐为命蒂,脐带亦真气会聚之所也。”因此,神阙穴作为胎儿时期与母亲联系的唯一纽带,为先天和后天联络通道和生命根本的真元所在之处。根据经络理论可知,神阙穴属任脉穴位,与人体脏腑、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均有相通之处。因而在神阙穴进行药物敷贴可以使得药物内达脏腑、外通诸经。
2.1.2敷贴神阙所用药物及其作用原理小儿患者因为年龄较小,很难长时间大剂量坚持服用中药。鉴于神阙穴具有沟通十二经脉的特殊作用以及外治法便于给药、病人痛苦较小的特点,徐荣谦教授选用自创散剂敷贴神阙穴治疗该病症见喘息、气促、咳喘的患儿。自拟花香散处方由丁香、降香、沉香、小茴香等药各3 g组成,使用时将上述药物粉碎为末,以葱白捣烂、黄酒调膏敷脐,纱布与胶布固定,一日一次。方中诸药皆属性温辛散之品,取“辛以散之,温以通之”之意,符合肺主宣发的生理特性。选用气味辛散的小茴香温中散寒,疏通肺气。丁香、沉香、降香三味芳香药物温中降逆,顺应芳香走窜,肺主肃降的功能特点,引气下行,解决肺气闭塞、宣降功能失常所致的喘息、气促、咳喘之症。辅以黄酒、葱白温通阳气,调敷诸药利于药性挥发输布。正如《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言,“肺者,气之本”。肺有节律的一呼一吸,是维持和调节全身气机正常的重要因素。如果肺气失于宣发或肃降,则会导致全身气机失常,进而出现如喘息、气促、咳嗽等症状。徐教授选择神阙丹田为用药部位,其用意深刻。中医将丹田分为上、中、下三部,而在《难经》中描述下丹田为“性命之祖,生气之源,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阴阳之会,呼吸之门,水火交会之乡。”脐(神阙穴)为丹田之上,故在治疗肺系疾病时,敷贴神阙穴,取“上病下取,纳气归根”之意,往往可获佳效。
从花香散的处方组成看,丁香、降香、沉香、小茴香均为辛香之品,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芳香类药物中一般均含有一定量的挥发油类物质,具有止咳、平喘、抑菌、抗炎、止痛及促进外用药物透皮吸收等药效作用。本处方适应症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可由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原因引起,在其发病过程中多表现出一定的炎症状况,因此,富含挥发油的花香散不仅能够干预病变过程中的炎症状态,还有促进外用药物吸收的作用,故而,本处方在外用治疗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时表现出良好的疗效,是与处方药物所含的药效物质基础密切相关的。丁香的主要成分是挥发油类物质,丁香挥发油具有促进药物透皮吸收作用[2]。因此,在本处方中丁香兼有促进药物透皮吸收和抗炎双重作用。研究表明[3-4],沉香中的化学成分具有止喘的药效,并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动物炎症模型具有明显的炎症抑制作用,故而沉香的上述药效对于发挥花香散的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支撑作用。降香挥发油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5]。小茴香挥发油还具有较好的抑菌、抗炎镇痛以及提高小鼠免疫功能等作用[6-7]。总之,花香散的处方组成药物具有对抗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病变过程中多种病理因素的药效成分,能够促进药物的透皮吸收,因此表现出较好的临床效果。至于其具体的药物作用机制,有待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
2.2外敷背部豁痰祛湿
2.2.1外敷背部的理论依据徐荣谦教授认为,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中出现的肺部啰音难消是由于外感风邪内犯于肺,风盛生痰,形成风痰粘阻气道闭肺所致,为痰湿瘀阻肺络,阻滞细小气道,影响肺气宣发肃降之故。因此在治疗本病出现痰湿壅盛、啰音难消时常采取化痰除湿、温通肺气的方法。徐教授在临床上常针对本病出现啰音明显的患儿选用“硝白汤”外敷背部以豁痰祛湿,疏通气道,畅达肺气。实践证明该疗法不仅能够缓解咳喘诸症,而且有助于加快肺部啰音的消除。中药外敷是中医外治法中一种最常见和便捷的方法,也是现代医学所述的经皮给药方法,徐教授充分利用中药辛散温通、走经窜络的特性,选择啰音明显的肺部位置局部外敷给药,促进药物透皮吸收到达肺部,实现化痰祛痰、疏通肺络气道、消除啰音的治疗目的。
2.2.2外敷背部所用药物及其作用原理硝白汤处方中选用玄明粉、白芷、白附子、白芥子等水煎浓缩,随后将纱布在药水中浸湿,敷于背部啰音明显处。方中四味药皆色白,中医云“白入肺”,玄明粉是芒硝经风化失去结晶水而成的白色粉末,其味咸苦寒,归胃、大肠经,有逐水泻下,消痰除湿之功。同时,该药尚有促进药物渗透的作用,有助于方中其他药物透过皮肤,直达病所。白芷辛香温通,擅于芳香燥湿开窍;白芥子温肺豁痰,通降肺气,符合中医“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理论;白附子祛风痰、顽痰,疏通经络气血,四药合用,共奏温肺祛痰、通络除湿、疏通气道、畅达肺气之功。
实验研究表明,硝白汤中的白芥子是止咳平喘的要药,具有良好的镇咳、祛痰及平喘作用,故以白芥子穴位贴敷能够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症状及免疫功能[8]。白附子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9],因此对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疾病过程中的病理表现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处方中的玄明粉是芒硝的升华产物,而芒硝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10],能够促进局部炎症肿胀的吸收,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发病过程中出现的啰音是炎性表现之一,因此可以推测玄明粉具有改善本病患者啰音状况。白芷具有镇静和镇痛作用[11],该药效可能对硝白汤治疗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总之,上述诸药具有止咳、平喘、祛痰、抗炎、镇静以及改善免疫功能等作用,有助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有啰音的治疗。
2.3按摩经穴疏通气血
徐荣谦教授在运用中药外敷的同时,还注重采用按摩方法疏通经络气血,该法也是徐教授多年从事儿科临床积累的宝贵经验,与药物外敷配合使用,有相得益彰、事半功倍的效果,非常适用于当今社会对避免药物毒副作用的、安全无害绿色疗法的需求。徐教授常常选取百会、廉泉、天突、孔最、膻中、列缺穴,轻柔快速手法按摩各穴200次,频率为100次/分左右,每天按摩3~4次。百会为各经脉气汇集之处,具有升阳益气和平冲降逆的作用,廉泉为任脉水湿汇聚之地,可治疗支气管哮喘等病。天突、孔最、列缺为治咳嗽、气促喘息的要穴,膻中为气之海,按摩膻中具有利上焦、宽胸膈、降肺气、通肺络之功。总之,诸穴配合共同实现疏通气机、开通肺气、降气止咳、纳气平喘的治疗目的。
采用硝白汤等中医药外治法治疗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是徐荣谦教授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其处方组成具有良好的药效物质基础,药理研究结果能够佐证该处方组方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如果能够后续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并将其制成方便快捷的中成药,将为广大医生和患者带来更大的帮助。
[1]陈强.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25(6):419-421.
[2]黄冬,吴铁,林坚涛,等.丁香挥发油与氮酮对双氯酚酸促透作用的比较研究[J].中国药房,2008,19(21):1623-1625.
[3]吴秀荣,李红念,梅全喜,等.沉香叶与沉香药材平喘作用的对比研究[J].今日药学,2013,23(6):346-347.
[4]林焕泽,李红念,梅全喜.沉香叶与沉香药材抗炎作用的对比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3):548-549.
[5]赵夏博,梅文莉,龚明福,等.降香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抗菌活性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2,(3):95-97.
[6]滕光寿,刘曼玲,毛峰峰,等.小茴香挥发油的抗炎镇痛作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2):344-346.
[7]董华泽,王艳苹,袁新松,等.小茴香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419-13420.
[8]崔淑华,李娜,邢燕军,等.白芥子不同配比穴位贴敷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免疫球蛋白及嗜酸粒细胞的影响[J].中医杂志,2014,55(11):935-938.
[9]吴连英,仝燕,毛淑杰,等.白附子不同炮制品对抗炎作用比较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2,17(6):339-342.
[10]应帮智,张卫华,张振凌.中药芒硝药理作用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20):2155-2156.
[11]聂红,沈映君,吴梅,等.白芷挥发油镇痛、镇静作用和身体依赖性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2,13(4):221-223.
(本文编辑:禹佳)
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课题(Z111107058811059)
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连心逸(1994- ),女,2012级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中医学。E-mail:xinyi_lian@163.com
R562.2+1
A
10.3969/j.issn.1674-1749.2016.09.017
2016-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