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明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动物防疫检疫中心,四川 宜宾 644000)
生猪屠宰检疫中猪丹毒的诊断要点
李 明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动物防疫检疫中心,四川 宜宾 644000)
猪丹毒是一种猪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是屠宰检疫中常见的猪病之一,属人畜共患病,笔者根据多年从事动物检疫工作经验,总结出生猪屠宰检疫中对猪丹毒的快速诊断要点,供广大动物检疫工作者参考。
猪丹毒;屠宰检疫;诊断
猪丹毒是引起猪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高热和皮肤出现形状不一的紫红色疹块为主要特征,民间俗称“钻石皮肤病”或“打火印”。临床上根据病程长短分为败血型、疹块型和心内膜炎型。根据笔者多年检疫经验,猪丹毒有非常明显的临床和病理解剖特征,在生猪屠宰检疫中很容易被发现。因人也能感染此病毒,感染者多表现为手部红肿、疼痛、皮肤起皱褶,低烧,腋下淋巴结肿大等,称为“类丹毒”,因此动物检疫人员在屠宰检疫中应对猪丹毒引起重视。
猪丹毒由红斑丹毒丝菌引起,又称猪丹毒杆菌,为革兰氏阳性菌,菌体呈细小平直杆状或丝状,不运动,不产生芽孢,无荚膜,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健康猪可携带此病菌,主要寄生在扁桃体、回盲瓣等处。猪丹毒杆菌对环境抵抗力强,阴暗潮湿处能存活长达1月之久,在自然光照下能存活1周,12 cm厚的猪肉需要在沸水中煮2 h以上才能将其完全杀灭,弱碱性的沙土、石灰质土适合此菌生存,被污染的土壤在经过5个月仍能分离到活菌;对消毒药敏感,常用消毒药如二氯异氰尿酸纳、戊二醛、癸甲溴铵等能很快将其杀死。
猪丹毒主要经消化道、破损皮肤、黏膜等感染,患病猪及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6至12月龄的猪最易感,病菌常随患病猪或带菌猪的粪尿排泄物排出,因猪丹毒杆菌能在土壤中长期存活,因此被污染的土壤也成为患猪丹毒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该病常发生于高温高湿的夏秋季节,一般为散发或地方性流行,干燥寒冷的冬季发病较少。
宰前检疫是指对宰前畜禽进行的检疫,是对畜禽生前的最后一次检疫,是屠宰检疫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及时发现患病畜禽,有效杜绝患病畜禽进入屠宰环节,保障肉品质量安全。
检疫人员在宰前检疫时应熟悉猪丹毒的主要临床特征:败血型猪丹毒主要表现为发病急,全身皮肤弥散性发红,体温突然升高至42 ℃以上,精神沉郁,伏地不起,行走时步态僵硬,站立时腰背拱起,先便秘后腹泻,耳根、颈部、胸腹部等皮肤出现红斑,指压褪色,部分出现抽搐等神经症状,病程短,多不超过一天即死亡。疹块型猪丹毒临床特征最为明显,皮肤多处出现大小不一的方形或菱形疹块,淡红色或深紫色,凸起于皮肤表面,疹块较坚实,指压褪色,愈后结痂,疹块颜色变浅,常伴有皮肤脱落,数日后多数患病猪可自愈,病死率低。心内膜炎型猪丹毒由疹块型猪丹毒转化而来,其表现为局部皮肤干硬、坏死,坏死皮肤脱落后露出新生的皮肤自愈疤痕,部分患病猪出现关节肿大、跛行等关节炎症状。
宰后检疫是指在畜禽经屠宰后通过“看、剖、触、嗅”的方式直接观察解体后的畜禽肉身、内脏、淋巴结等的形态、色泽、组织性状等,是宰前检疫的继续和补充,能进一步剔除掉宰前处于潜伏期或临床特征不明显的患病猪。
对患猪丹毒的病猪剖检后可发现:败血性病猪表现为急性败血性的全身症状,全身淋巴结肿胀、充血,淋巴切面多汁,脾脏明显充血肿大呈现樱桃红色败血脾,切面外翻,白髓周围出现红晕,肾脏充血肿大易剥离,切面出现暗红色出血点,胃肠有明显的出血性炎症,肝脏、肺部也有充血肿大。疹块型猪丹毒主要表现为疹块下部皮肤血管充血,皮下组织水肿,内脏变化症状较败血型轻。心肌炎型猪丹毒由于病程长,主要特征见于心脏房室瓣呈菜花样病变,发生关节炎的患病猪关节处肿胀,有粘稠的纤维素性渗出液。
根据猪丹毒典型的临床和解剖特征,在屠宰检疫现场即可对该病进行确诊。在屠宰检疫中检出猪丹毒,应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对患病猪、病害死猪及其副产品按照《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16548-2006)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做好无害化处理记录,对饲养圈舍、运载车辆、垫料、用具等进行严格消毒,隔离同群生猪,对未发病生猪进行药物预防,隔离观察1周以上,表现正常即可认为健康。若同群猪普遍发病,应立即向兽医主管部门上报,根据免疫标识对猪群溯源,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进行处理。
猪丹毒是屠宰检疫中最常见的猪病之一,也属人畜共患病,生猪屠宰检疫是保证肉品质量的关键环节,动物检疫人员只有扎实专业知识,熟悉猪丹毒的临床、病理特征,准确、快速对该病进行确诊,提高检疫质量,严格按照《生猪屠宰检疫规程》开展检疫,才能有效保证肉产品质量安全,提供真正的“放心肉”。保障广大消费者的餐桌安全。
(编辑:晏兵兵)
S851.34
B
1006-799X(2016)16-0055-02
李 明(1969-),男,四川宜宾人,助理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及动物检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