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 静,张 骞
(1.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畜牧技术服务中心,甘肃 平凉 744000;2.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畜牧兽医局,甘肃 平凉 744000)
养牛业助推崆峒区农民增收
晁 静1,张 骞2
(1.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畜牧技术服务中心,甘肃 平凉 744000;2.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畜牧兽医局,甘肃 平凉 744000)
依据崆峒区当地养牛业实际情况,阐述了在农民增收中发挥的作用,分析当前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崆峒区;养牛业;增收
平凉市崆峒区地处陕甘宁三省交汇处,交通四通八达,宝中铁路纵贯全境,“312”国道纵横东西。大陆型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9.7℃,平均日照时数2 380 h,现有耕地104万亩,属粮油主产区。饲草料资源雄厚,种植有以紫花苜蓿为主的多年生牧草17万亩,年产鲜草50万t,“陇东紫花苜蓿”优势品系,粗蛋白含量高达17%~21%。全区养殖户中,冻精授配、品种改良、饲草青贮氨化、配方饲料、防疫保健等技术,以及暖棚、青贮窖(池)、铡草机械等养牛基础设施和设备普及率达90%以上。农民饲养肉牛多为二元、三元杂交牛,出栏头均重400 kg以上,屠宰率57%,净肉率42%;牛奶脂肪含量在3.5%~4.0%之间,蛋白质含量在3.2%~3.6%之间。
2015年全区牛饲养量41.32万头,出栏23.8万头,其中散养户3.82万户(含5头以上养殖户),饲养量28.42万头,出栏约12.42万头;规模养殖小区(场)118户,饲养量12.9万头,出栏11.38万头。散养户总收入99 360万元,总成本73550万元,纯收入25810万元。规模养殖小区(场)总收入128 025万元,总成本117 355万元,纯收入10670万元。人均养牛收入1140元。
2.1 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促进农民增收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崆峒区在发展牛产业上按照南繁北育、川区规模养殖、城郊屠宰加工的产业格局,大力实施“万千百十”规模养牛工程,带动千家万户发展肉牛养殖。通过20年发展,全区10头以上养牛户达3 580户,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比2011年增加438元,年均增加87.6元,增长率达7.67%。崆峒区通过项目带动、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措施,建设了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科技含量较高、设施设备先进、运行机制灵活、综合效益显著的现代化、标准化畜禽养殖示范场,累计建成百头以上规模肉牛养殖小区(场)109个,年可育肥出栏8.25万头,养殖小区累计入驻农户200余户,全年可为农户增加收入16500元以上。目前,全区共创建部省级标准化规模养殖场7个,市级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3个,全区规模肉牛养殖水平已达35%以上。实行标准化生产切实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水平,规模化发展促进了产业的提升,整合了有限的资源,同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为农户增加收入3000元以上。
2.2 发展基础母牛,加强牛源建设增加农民收入
按照“引繁结合、见母必留”的原则,采取财政补贴的办法,引导和支持农户饲养基础母牛,加快繁育速度,同时严禁屠宰点屠宰母牛和牛犊,限制母牛外流,不断增加母牛总量,力争使基础母牛存栏达到牛存栏的60%以上,为实现总量扩张和生产性能的提高奠定基础。对全区8.2万头基础母牛进行了登记造册,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带动、技术服务等措施在全区实施了基础母牛保护;在大寨、白庙等乡镇建成“平凉红牛”新类群繁育点5个,使全区新类群繁育点累计达到了20个,培育基础母牛2 000头以上;在麻武乡、大寨乡、花所乡各建成良种肉牛繁育示范基地一处,改扩建单列式暖棚牛舍213座,培育良种基础母牛1 000头以上;利用基层农技推广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在全区16个乡镇存栏基础母牛5头以上的1 400户科技示范户中开展了玉米秸秆青贮、动物疫病防控、冻配改良、科学饲养等畜牧养殖实用技术的推广和培训,发放了宣传资料5 000余份,物化补贴36.5万元,辐射带动10 000多户农户发展基础母牛,为牛产业发展拓实了基础。
2.3 抓好动物防检疫
抓好动物防检疫,避免动物疫病发生对养殖业造成损失,保障农户利益。一是加强动物防疫工作,避免疫病对养殖场户造成损失。按照“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原则,积极组织各乡镇畜牧兽医站人员赴各乡镇开展动物防疫工作,全面加强了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和每月补免周制度,应免畜禽群体免疫密度达到99.8%,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80%以上,确保了全区连续九年未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的良好局面,确保农户年增加收入。二是积极开展了消毒灭源工作,每年利用春夏时节,为养殖农户圈舍开展集中消毒灭源,确保农户不受损失。三是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上市产品检疫合格率均达到了100%,避免农户利益受损。
2.4 加强科技服务,为养殖户增收打基础
一是依托现代农业项目,扶持了1 410户3头以上基础母牛养殖户,培育了雄风实业有限公司良种母牛繁育示范点,引进良种基础母牛200头以上,新建技术培训室2间40 m2,冻配改良室1间30 m2,购进日本和牛、夏洛莱等良种肉牛冻精细管2 000支,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基础母牛养殖,年繁育良种犊牛800头以上。二是利用基层农技推广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在崆峒区实施的这一有利条件,确定了专业知识强,人员素质高的人员担任技术指导员常年入户指导科技示范户开展肉牛养殖,目前,已累计有1 400余名科技示范户接受培训及技术指导,为养殖户增加收入200元。
2..5建立合作组织,转变畜牧业生产增长方式,增加农民收入
崆峒区按照“龙头企业+规模养殖场+专业合作组织+适度规模养殖户”的发展模式,积极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推进肉牛专业化发展,先后建成培育肉牛养殖公司21个,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72个,肉牛产业协会8个,注册会员1 200多人,带动养殖户1万多人,形成了以农户为基础,合作社统一管理,协会互助共赢的多层经营机制。
近年来,农业部相继出台了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甘肃省农牧厅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增强政策稳定性的基础上,又出台了现代农业发展项目,从技术、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扶持,为崆峒区肉牛产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政策机遇,但也面临着困难和问题。
3.1 经济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
当地农民群众经济基础薄弱,自我发展能力弱。肉牛养殖业周期长、前期投入大,虽然规模养殖户已经步入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大量农户虽然有养殖的积极性,但由于缺乏资金而无力从事肉牛养殖。加上贷款难、贷款周期短,严重制约了肉牛养殖的发展。
3.2 牛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重贩轻养,短期获利的思想观念没有得到彻底扭转,基础母牛保护缺少相关政策支持,犊牛宰杀现象没有得到遏制。
3.3 专业合作社还没有真正发挥其职能作用
已成立的专业合作社只起到了担保贷款的作用,对于农户产前牛源购入、产中技术服务、产后销售服务等还没有起到相应的服务职能作用。没有真正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连接机制,发展大局意识不强,造成产、加、销相对脱节,制约了畜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3.4 企业加工能力不强
全区牛肉加工企业从事的是传统的初级产品加工,普遍存在规模小、创新能力弱、产品科技含量低、新产品少、经济效益低等问题。
4.1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肉牛产业发展措施
一是实行领导包干制。对涉及肉牛产业的重点项目、重点乡镇,分管领导和分管部门要分类包抓,明确责任;二是认真落实乡镇肉牛产业发展目标责任制,年终考核后严格兑现奖惩;三是实行技术承包责任制,区、乡畜牧兽医技术干部都要承包一定任务的技术指导、咨询服务工作。
4.2 突出科学发展,转变肉牛产业发展方式
继续按照国家、省政府等畜牧产业发展要求,进一步转变养殖观念,调整养殖模式,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和各种类型的健康养殖模式、生态养殖模式,切实转变传统落后的饲养方式,提高肉牛养殖水平。今后一个时期,在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同时,其他乡镇要通过养殖小区、合作社等形式切实有效地把分散养殖场户集中起来,统一饲养,规范管理,在提高生产水平、增加养殖效益的同时,逐步实现肉牛标准化、规模化生产。
4.3 推广先进模式,提高肉牛产业的组织化程度
大力发展以养殖户为基础、基地为依托、企业为龙头的肉牛产业化经营方式,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与养殖户结成稳定的产销关系和利益联结机制。认真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鼓励、扶持和培养一大批农村能人、经销大户、经纪人队伍,积极发展肉牛合作社、协会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使其在维护养殖户利益、为养殖户提供服务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4.4 完善服务体系,健全肉牛产业防疫体系
进一步增加畜牧兽医科技人员力量,按照“健区级,强乡级,带村级”的原则,从改善畜牧防疫单位的工作条件入手,有针对性地培训一批畜牧防疫行政和技术干部,提高全区肉牛产业防疫整体水平。努力提高基层畜牧人员的待遇,积极改善乡镇畜牧站的工作环境,使畜牧人员全身心投入工作中,促使肉牛产业再上新台阶。
(编辑:高真贞)
S853.32
A
1006-799X(2016)23-0045-02
晁 静(1986-),女,甘肃平凉人,助理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