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勇 卢昌德
(南丹县农机校 547200)
加强新型农民农机培训 助推现代农业增效提质
◎陈明勇 卢昌德
(南丹县农机校 547200)
随着农业生产的持续转型升级,本文就如何培养与之相适应的从事农业生产的新型职业农民进行论述。在分析了目前新型职业农民农机技术人员培训工作的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今后如何搞好新型职业农民农机技术人员培训工作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起到借鉴作用。
新型职业农民;农机技术培训;问题;对策
农业机械的应用与发展,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规模,农民对于农业机械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农业机械的普及率和使用率提高,农机技术培训显得更加重要。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的一个重要课题。其目的是“解决未来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的问题。而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把职业农民培养成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的目标。要完成这一目标任务,需科学统筹各方力量,采取合理的培训措施,才能如期实现目标。在新型职业农民这个群体中,农机操作人员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中,农业机械化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是农业生产力发展过程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只有通过各种培训使农民的素质不断提升,使之具有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知识和技术,才能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
农机化的发展离不开农机技术培训,农机技术培训工作是科技兴农、提高农机化发展水平的途径。而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农机技术培训工作是农机化技术培训发展的新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培训:一是农业生产经营方面的培训,二是农机操作技术的培训,三是针对农机维修员、农机合作社社员、农机大户、农机管理人员的专项培训。这几方面的培训有机结合,使参训人员即掌握操作技能,还具备有农业创业的能力及一定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会更好地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这一口号诞生于建国初期,农机部门和农机培训机构也相继应运而生。然而,农机培训机构虽然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但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制约,致使发展动力严重不足。尤其是基层的县级农机校,培训项目仅仅局限于拖拉机驾驶培训及一些简单的基本机械常识的培训,甚至有的县级农机校因机构改革或政府征地已经“名存实亡”。目前,全河池市的农机技术培训任务主要是由各县农机学校承担。由于多年来政府部门重视程度不够,造成农机学校的发展速度严重滞后于农机化发展的速度。目前各地农机技术培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观念问题。近两年来,由于多功能拖拉机禁止上牌入户,农民对使用其它机型进行农业生产的观念还没转变,对购买使用其它机型动力不足,造成没有新入行的拖拉机驾驶员,也就没有人报名参加拖拉机驾驶员培训。虽然经过多年购机补贴工作的实施,大中型拖拉机、收割机、微耕机等农机具拥有量逐年加大,但由于机具操作手安全观念淡薄,认为能下田下地工作就行,不用参加培训,所以造成了参加培训动力不足。也因此造成了很多的机械伤人的事故及因为维护不当造成机具损坏的现象,给农机安全生产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也让一部分农机手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 生源问题。目前城乡发展差距还不小,农村青壮年多进城务工,不愿留下从事农业生产,使得现有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多是老、妇、无文化、无技术的一些人,这就造成了参加培训的人员不足,培训效果也不明显。
(三) 经费问题。各县农机校属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因为划拨经费有限,无力购买新型教具及设备,教师也没有得到有计划的进修,知识老化,对新机具、新技术没办法掌握,培训内容没能与时俱进,严重影响农机化人才的培养。
(四) 师资问题。因各级政府对农机技术培训不重视,学校经费紧张,教师没能获得有计划的进修学习机会,工作也没有引起社会各界应有的关注,所以对从事农机培训工作的动力不足。而新招录的教员因各种原因,很难招到专业对口的教员,造成新教员上岗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适应农机技术培训工作岗位的要求。
(五) 设施问题。大部分县级农机学校的教学办公楼多建于上世纪80年代,部分建筑属于危房,已不适合开展教学工作。教学训练场也多是坑坑洼洼,或是被挪作它用,很多学校的教学实习基地也均名存实亡,严重影响农机技术培训教学活动的开展。
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农机技术培训,是农机培训机构的本职工作,培训机构应积极行动起来,把以培训农机驾驶员为主的培训思路转变到培训驾驶员和新型农民农机技术人才两者并重的培训观念上来,同时创新教学方法,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 争取各级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各级政府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农机技术人才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重要作用,明确农机技术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农机培训工作给予政策上和经费上的支持,改善培训机构的办学条件,更好地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农机技术人才培养工作。
(二)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训机构要有计划的组织本校骨干教学力量到相关院校进修,加强理论学习,特别是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要与时俱进掌握一些农机新知识、新技术。作为农机培训教员,要不断的学习新知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以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开展农机技术培训,才能更好地对农民进行培训、引导、扶持。
(三) 创新教学手段。组织教师编写适合本地区的农机技术培训教材,开设多种培训课程,让参训人员既学到农机技术,又能掌握一些现代农业经营方面的知识,成为一种复合型农业发展人才。同时授课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方式,通过采用文字、图像、声音等通俗易懂的手段授课,组织学员到典型的农业生产示范基地观摩学习,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参训人员多来自于农村,全部集中到县农机校培训即不方便,也耽误参训人员的时间,因此,必须采取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坚持送教下乡,把培训班办到乡镇村一级,为农民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培训效果,调动农民参训的积极性。
(五) 加大宣传力度。要利用报刊、电视、网络、新媒体等多种形式的宣传,让广大农民群众认识到参加农机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意识到农机培训对促进农机安全生产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作用,调动广大农机手的参训热情,努力营造有利于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农机人员培训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动农机技术培训工作全面发展。
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而农业机械化发展需要农机技术培训工作的推动。现阶段,新型职业农民农机技术人员培训处于起步阶段,培训理念及培训措施处于摸索阶段,各地农机主管部门及培训机构需抓住机遇,创新理念,不断提高培训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推动现代农业全面发展。
[1]邱家荣,王云峰.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与内涵[J].云南农业,2013(01):18.
[2]朱景林.浅议县级农机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南农业科学,2013(06):49~51.
[3]胡德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创新对策[J].成人教育,2012(11):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