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菊,粟胜勇(.广西中医药大学04级硕士研究生,广西 南宁 53000;.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3)
基于“外寒里热”病机刺络拔罐治疗急性荨麻疹30例
邱菊1,粟胜勇2
(1.广西中医药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广西 南宁530001;2.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530023)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治疗急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荨麻疹患者30例,采用刺络拔罐法进行治疗,每周治疗3次,隔日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临床痊愈19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结论]基于“外寒里热”病机运用刺络拔罐法治疗急性荨麻疹疗效显著、起效迅速、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刺络拔罐法;外寒里热;急性荨麻疹
急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皮肤、黏膜、血管反应性疾病,表现为时隐时现的瘙痒性风团[1]。本病反复发作,具有较高发病率的特点,15%~20%的人一生至少发作过一次荨麻疹[2]。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观察到本病发生多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病机是外寒里热,湿热内蕴为里,风寒外束为表,寒热交争于肌表而发为本病,故提出治疗以里清外散为原则,运用刺络拔罐治疗急性荨麻疹30例,临床取效快速、简便、有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均为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就诊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的急性荨麻疹患者,共30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20例;年龄20~60岁;病程在2周内。患者临床表现以皮肤瘙痒,皮肤出现成块、片状风团为主。
1.2纳入标准①符合《皮肤性病学》[1]急性荨麻疹诊断标准;②年龄18~65岁,性别不限,一般情况良好,以皮肤症状为主,不并发严重全身症状;③治疗前1个月内未接受过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调节剂,治疗前7天内未服用抗组胺制剂;④受试者知情,自愿接受治疗并在治疗中密切配合。
1.3排除标准①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②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或合并继发感染者,有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者以及精神病患者;③患有某些系统性疾病或全身性原发疾病引起的荨麻疹,遗传性荨麻疹,特殊类型荨麻疹以及伴有严重并发症及伴随症状的荨麻疹;④3个月内使用过对肝肾功能有严重影响的药物者。
予刺络拔罐治疗。①取穴:大椎穴,肩井(双),肺俞(双),膈俞(双);辨证选穴:恶风寒者加用委中(双)刺络拔罐,耳尖(双)、耳垂(双)点刺放血;便秘者加用曲池(双)刺络拔罐,配合少商(双)、商阳(双)点刺放血。②操作方法:充分暴露患者背部,先在大椎、双肩井、双肺俞、双膈俞按揉,使局部血管充盈,局部皮肤及术者双手做常规消毒,以左手拇指、食指固定腧穴周围皮肤,右手持三棱针点刺2~3针,用口径大小合适的火罐迅速拔在刺血部位;另采用闪火法进行拔罐,从督脉的大椎穴开始,自上而下,依次往下拔至腰骶部;再沿着背部膀胱经自上而下,依次往下拔至腰骶部。时间为10~15min,依次起罐,血罐起罐后用无菌棉签擦拭,再做常规消毒;③嘱患者治疗期间忌口,禁食煎炸、辛辣、酒类等热性及湿热食物,禁食海鲜、鸡蛋、牛肉等发物,以免影响疗效。每周治疗3次,隔日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3.1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制定疗效标准。临床痊愈:无风团、红斑发生,完全不痒,随访3个月无复发;显效:发作时风团减少70%以上,或风团消退后复发间隔时间明显延长,瘙痒等症状明显减轻;有效:发作时风团减少30%以上,或风团消退后复发间隔时间延长,瘙痒等症状减轻;无效:症状及体征未达有效标准。
3.2结果临床痊愈19例,占63.3%,显效7例,占23.3%,有效4例,占13.3%,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
现代医学认为急性荨麻疹是一种易反复发作的皮肤过敏性疾病,以皮肤黏膜出现反复发作的风团、瘙痒为主要特征。本病诊断容易,但确定病因较为困难,其病因复杂,包括食物、食品添加剂、药物、物理因素、内分泌因素以及精神因素等,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主要有免疫性和非免疫性两大类。西医治疗本病主要以抗组胺药物为主,短期内具有良好疗效,但停药后易反复发作[4-6]。
急性荨麻疹属于中医“瘾疹”范畴。既往多认为瘾疹的辨证分型包括风寒束表证、风热犯表证、胃肠湿热证、血虚风燥证等[6]。笔者在长期临床观察中发现,本病发生主要是由于内外因共同作用所致。内因缘于平素饮食失节,过食辛辣、煎炸、肥甘之品,以致脾胃失和,湿热内生;外因由于失于调护,感寒受风,风寒束于肌表,“寒性收引”,导致湿热不得宣泄,风寒不得外散,寒热互结郁于肌肤腠理而发,故病机实则为外寒里热之证,且临床发现本病瘙痒之症多发生于夜间,并以夜间为甚,为夜间阴气较盛,阳热内敛加重所致。因此,治疗本病当以里清外散为主要原则,以泄热散寒、疏风止痒为治法,使得湿热内清,风寒外散,则疹去自安。
刺络拔罐具有泄热散寒、解表祛风、活血祛瘀等作用[7-8]。选穴以大椎、肩井、肺俞、膈俞为主。大椎刺络拔罐具有解表散寒泄热之效。《针灸甲乙经》中提到大椎为“三阳督脉之会”。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气。三阳中太阳主开,阳明主里,少阳主枢,在此穴刺络拔罐可内清热,外散邪,中枢调。肩井穴、肺俞穴刺络拔罐可有清肺泄热、散寒发表之功。肩井穴为阳维脉和手足少阳经交会穴。《难经》有云“阳维为病苦寒热”。肺外合皮毛,主宣发。《素问·长刺节论》中“迫脏刺背,背俞也。”另肺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穴,风寒外袭,足太阳膀胱经首先受邪,郁遏卫阳。刺之可祛邪,可清热。膈俞为八会穴之血会,刺络拔罐有祛风润燥止痒、凉血养血活血之用,是内外同治之意。“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驱散风邪,需养血和血行血以散风邪。
恶风寒者加用委中刺络拔罐,耳尖、耳垂点刺放血,有散邪止痒、清里热之效;委中为足太阳膀胱经之合穴,在此刺络拔罐可疏太阳之经气,放血又可泄脏腑及血分之里热,并可清热解毒以治疗瘾疹。耳尖、耳垂放血有散邪泄热止痒之用。《灵枢·口问》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手足阳经多循行至耳,此处放血可散邪清热。《难经·四十难》曰“肺主声,令耳闻声”。《证治准绳》说“心为耳窍之客”。且肺主皮毛,主宣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因此耳尖、耳垂放血又具有散邪止痒之效。便秘者加用曲池刺络拔罐,配合少商、商阳点刺放血,具有祛风解表、通腑泄热之用。曲池刺络拔罐可散风邪,祛瘀滞,和营血,是治疗皮肤瘙痒的常用穴。少商、商阳,为手阳明大肠经和手太阴肺经之井穴,手阳明大肠经和手太阴肺经分属上中二焦,互为表里,点刺放血一可解表,二可通腑泄热。本临床观察针对急性荨麻疹“外寒里热”之病机,刺络拔罐共同使用,调整内外,使得里热得清,外寒可散,则疹去痒止。
[1]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16-118.
[2]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13-61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86-88.
[4]董佩晶.消风散治疗风热犯表型瘾疹(急性荨麻疹)患者的体外实验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9.
[5]金如钧,孙丽萍.慢性荨麻疹的研究进展[J].中华全科医学,2009,7(9):997-999.
[6]李曰庆,何清湖.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80-183.
[7]赵娜.刺络拔罐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3.
[8]万璐.耳尖放血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34例[J].陕西中医,2012,33(9):1179-1180.
(编辑熊瑜)
R246.7
B
2095-4441(2016)03-0037-02
2016-05-14
粟胜勇,主任医师;E-mail:103709755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