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静
(新疆喀什师范学校)
浅谈歌唱中的以情带声
◆安 静
(新疆喀什师范学校)
以“感情在歌唱中的重要性”为线索,引出声乐演唱艺术尤其如此。歌唱的本质是人们情感的表现,声乐演唱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由“声”与“情”的高度结合来体现艺术审美感情的。
声乐演唱 以情带声 声情同步
1.情不可以“代”声,但可以带出美好动听的声音
在歌唱艺术中,情是对演唱者的一个重要美学要求,是对演唱水平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有“情”的歌声才具有艺术感染力,有“情”的歌声唱出来才会感人肺腑,打动人心,无“情”的歌声是空洞的、苍白无力的。“有情曲则活,无情歌则滞”就是这个道理。著名歌唱家郭兰英在演唱《绣金匾》时,当唱到“三绣周总理,人民的好总理”时,她眼中饱含热泪,感情真挚,尤其唱到“鞠躬尽瘁为人民,我们爱你”时声泪俱下,充沛而真挚的感情中,进发出饱满有力而令人动容的声音,使听者为之感动。这正是“一声歌到情融处,毛骨萧然六月寒”,所以只有以情带声的歌唱,才会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以情带声,声扬其情。情不可以“代”声,但的确可以带出美好动听的声音。
2.情与声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声乐即为艺术的歌唱,它是文学和音乐的结合,使含有较多的不确定性的音乐带上歌词的一定限定性,又使文学配上旋律后插上了音乐的翅膀,给文学以音响的诠释。声乐是一种表演艺术,在表现方式上与非表演艺术不同。它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将声乐作品转化为现实的音响,从而实现其审美价值。一个歌唱家通过精湛的演技和优美的歌声,使观众能随着其丰富表情的声调和炽热的情感,深为感动,最后达到心神交融,并随时间的发展,情感的深入,进入真正崇高而忘我的艺术境界,人的精神世界得到升华。因此,出色的歌唱技术与情感表现在声乐表演艺术中是相辅相成、互不可缺的两个方面。如果把歌唱变为仅仅是技术而没有感情,无论技术多么完美,歌声总是冷漠而没有灵魂。反之,没有技术或缺乏技术的感情,再激动也是低水平的。因此“声”与“情”二者之关系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统一而不可分割的。
1.以情带声的哼鸣练习
用这个练习,启发学习者用哼鸣真心实意的去赞美一幅美景,一个事件或一个人物。只要感情做真了,哼鸣的声音自然就通了。还可以用哼鸣练习来哼唱歌曲,这样就容易把感情带到歌曲里,学习者很快就会有感情体会。用这样简单的哼鸣练习曲练声,用真情带深了气息、带开了共鸣腔体,带出了上下贯通的柔美之声,也就达到了这一发声练习目的。
2.以情带声的元音训练
这一发声练习中,上行时用柔美、愉快、兴奋、激动、向往、呼唤等感情去唱;下行时用宽广、博大、耐心、深沉、痛苦、哀怨、绝望等感情去唱。对声音虚、空的学习者则用坚定、勇敢、豪迈、自信的情感去唱;对声音僵硬滞重的学生提示用抒情、心平气和、暖洋洋、少气无力、非常失望的感情去唱。通过这样的情感词汇提示,激发了学习者的表演欲望,就会主动积极配合老师的情感提示,调节声音做出准确的情感反应。随着情感词汇的变化,学习者发出声音的音量、音色、力度、蔗度,包括神态手势和歌唱的气势也随之发生变化。情感带动声音,使这一元音发声练习既有情又有声,起到很好的练习效果。
3.结合表情的“带词发音练习”
要求学习者半音上行时唱“我多么幸福”,下行时唱“我多么痛苦”,并做出最能表述两种感情的准确手势和面部表情。而且让学习者用声音去表现两种反差大的情感因素,体会情感不同时,声音、气息、歌唱状态的细微变化。
作品演唱是声乐教学的主要练习内容,是融情感、声音、吐词咬字、表演、形体、韵味风格等一体的综合性练习。要求学习者演唱好一首歌,首先要帮助学习者分析作品,让学生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创作意图,解明曲义,体会神情而发于声,这样学习者在演唱作品时,就会“情动于中而形于声”,变死曲为活曲。
1.要准确把握演唱作品的风格和特点
掌握歌曲的风格,每一首歌都有它一定的内在风格。词曲作者由于生活环境、生活经历、生活态度和个性特征的不同,在处理题材、表现手法和技巧运用方面各有不同的特色,从而形成不同的风采和格调。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民族的众多决定了音乐艺术的风格绚丽多彩。由于语言特点、风俗习惯、居住环境、气候条件的不同,出现了我国南方音乐婉转秀丽,北方音乐高亢燎亮。不仅如此,各个地方的音乐风格也具有其鲜明的特色。在欧洲,巴洛克时期的歌曲多适合于教堂演唱,歌声要求空灵、清澈透明、纯净无暇,如合唱曲目《弥赛亚》《阿利路亚》等到了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特征是追求个性解放,强调抒发个人感情。歌曲风格也更多样化。所以歌唱者在唱作品前必须深人了解以及体会原作者的创作背景及风格特点,才能恰如其分地用歌唱技巧来表达作品的风格。
2.理解歌曲内涵
要深刻挖掘作品的词意歌曲是根据字音而发声,发声则根据感情而表意。唱好一首歌,就必须对歌词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因为旋律的产生是以歌词为基础的。因此,面对一首音乐作品,首先要对歌词进行认真地分析,逐字逐句地琢磨,身临其境地体会,以达到对歌词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有了理解才有感受,有了感受才能有感而发,有感而唱,以情动人。任何一首声乐作品,都是作者对生活的体验,是一定思想感情的表达,歌唱者必须要深入挖掘它潜在的内容,积极地展开作品的主题思想,并通过声乐的表现手段,把情感浓缩、提炼、升华的结晶化为音乐的艺术形象。
情是声之魂,声是情之体。情有助于整体歌唱状态的调整,情可以调气、调声、调节共鸣腔体,情可以启迪学习者的心智、诱发灵感,引发培养学习者的想象力、理解力和领悟力。以情带声的方法可以增加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增强自信心。所以,在声乐学习中,更应该注重如何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演唱歌曲。
[1]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周秋雨.声乐教学艺术探索.
[3]俞子正.声乐教学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
[4]韩勋国.歌唱教程[M].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1.
[5]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6]徐小懿.声乐演唱与教学.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7]汤苏英.歌曲演唱情感表现之我见.
[8]金莹.浅谈歌唱中的情感培养.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6).
[9]赵梅伯.歌唱的艺术.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10]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