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佩静
【摘 要】从思想政治教育所涉及的学风建设要素入手,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先导,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学生全面成才为目标,营造良好成才氛围,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狠抓制度管理,建立健全学风建设的工作机制,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成才。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学风建设 途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C-0036-02
学风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风气,集中体现为学生对待学习这个问题上的思想态度和行为表现。学风建设是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建设工作的组成部分,对人才的培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学风建设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进一步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学风建设的途径,可以创新学风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工作机制,推进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
一、学风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学风贯穿于学校长期形成的办学理念及办学过程中,体现在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式中,并贯穿和渗透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是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建设工程的重要内容。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学风建设的先导。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学风层面上具体表现为学习的动机和求知的目的,即以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来定位个人的生活目标,从而完成学习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学风建设的关键任务就是如何通过对学生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的引导,解决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状态不佳、学习自觉性不强等问题。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学风建设的促进作用,向学生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顺应时代潮流的科学思维方式。在学风建设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学习的启发和引导,并且深入到学生的生活实际当中,通过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风建设得到拓展与深化。
(二)学风建设是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有效途径。通过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强化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高校必须通过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加强学风建设,将科学的思想观念、高尚的道德品质、先进的科学文化和基本的社会规范内化为学生的认知意识,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以提高学生服务人民、贡献社会、报效祖国的真实本领。良好的学风有利于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水平。通过加强学风建设,强化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具备诚信友善、爱岗敬业、务实创新、自律自强的思想品德品质,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实现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成才。
(三)学风建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学习是学生在校期间最主要的任务,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特别是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与他们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密切相关。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想真正实现内化学生的心灵,外化学生的行为,就必须深入学生生活之中,赢得广大学生的接受和认同,借助学风建设这个平台,把学风建设寓于学生活动之中,寓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精神的养成,有助于学生用科学态度认识社会,用科学态度对待学习,树立远大理想,把未来的长远发展与眼前的严谨治学态度有效联系起来,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和不良思想侵扰,减少和消除不良行为的产生,推动学风建设与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结合起来,形成你追我赶、相互促进、共建学风的生动局面。
学风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相互融合的一个整体。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学风建设的途径,应从思想政治教育所涉及的学风建设要素入手,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先导,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学生全面成才为目标,营造良好成才氛围,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狠抓制度管理,建立健全学风建设的工作机制,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成才。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学风建设的实现途径
(一)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先导,为学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灌输和教育,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树立远大理想。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状况的定期调研,研究新形势下学生思想中出现的新问题,有的放矢地从方法、手段、载体、内容等多方面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思想教育的时代感,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顺应时代潮流的科学思维方式,并通过努力学习,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发挥学生党员、干部在学风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把抓好学生党员、干部的学风建设作为重要切入点,推动学风建设与学生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职能结合起来,形成你追我赶、相互促进、共建学风的局面。
(二)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学风建设奠定坚实基础。第一,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学习惯,建立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机制和环境。深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拓宽专业的适应性,突出课程的社会性和实践性,拓宽校企合作的渠道和模式,为学生参加科研和实践活动提供足够的平台和空间。第二,建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指导机制。构建学院党政主要领导负责,学科专业教师直接指导,班主任、辅导员、教学工作人员、任课教师积极参与的学生学业指导工作体系,在保证第一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加强教师对第二课堂的参与和指导,让广大学生咨询有路,请教有门,在答疑解惑中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组织开展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帮扶活动,在共同进步中培育优良学习风气和良好学习习惯。第三,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的指导。从新生入学开始,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的教育和指导,引导他们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状况和趋势,结合自身实际合理设计职业生涯方向。
(三)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全面成才。一是学生群体环境的营造。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学风建设的引导、协调作用,通过树立刻苦学习、立志成才的学生模范人物,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和正面引导作用,开展“学风建设先进集体”、“学风建设标兵”、“学风建设先进个人”等评选活动,同时开展学生之间学习交流和帮扶活动,真正形成愿学、勤学、乐学的学习氛围。二是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一方面要营造人化的文化环境,激发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热情,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增强课堂吸引力,提高到课率,浓化有利于学风建设的文化环境。另一方面要营造物化的文化环境,坚持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为原则,延伸于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一处,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学风建设的宣传渗透,引导学生自身思考和主动学习,使学风建设协调发展。三是校园活动载体的营造。要以校园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学风建设的促进作用,积极举办形式多样的学术讲座,丰富校园的学术气氛,结合专业建设组织各种学科技能比赛,以赛促学,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教风促学风。教师是学风建设的主导和表率,良好的师德师风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一定程度上浓化了学风建设的氛围和效果。因此,要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岗位责任意识,明确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发扬爱岗敬业、淡泊名利、以身作则、甘于奉献、为人师表的品格。同时,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关系,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严格规范的教学行为、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创新个性的教学方法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课堂的到课率和抬头率。
(五)狠抓制度建设,以制度促学风,以管理严学风。一是建立学业警告制度,坚持耐心教育与严格管理相结合。发现学习不努力、纪律松懈的学生应及时向教务处上报。对学习成绩严重下滑、完不成规定课程或在一定时间不能取得规定学分者,要进行适当范围的公告警示,及时以书面形式告知家长,发挥家校联系的工作机制,教育和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自觉性,改进学习方法,努力完成应修课程和学分。经警告仍无改进,不能在规定时间完成学业者,应按学籍管理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理。二是严格学籍管理规定,规范学生学习行为,促使学生把主要精力投入学习活动。严格学生考勤管理制度,加强学习纪律管理。各学院要明确考勤的责任人,对各类课程出勤情况进行检查登记。任课教师、班主任对无故旷课、迟到、早退以及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对纪律松懈,旷课达到一定数量者要严格按学籍管理规定处理。三是加强学生日常教育管理,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加强学生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教育,严禁学生擅自在宿舍外住宿,坚持学生上课期间离校请销假制度、节假日离校去向登记制度、周末晚点名制度,及时上报处理违规违纪学生。
(六)完善工作机制,保障学风建设的有效实施。学校党政领导要密切配合,加强学风建设的领导。班主任要深入学生中,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做好思想教育工作,集中精力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不能解决的要及时向学校报告。把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结合起来,形成规范化管理,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做出处理,通过制度来保障学风建设的有效实施。班级是学风建设的基础单位。各班主任及学生干部要高度重视优良学风班建设工作,逐步完善有利于良好学风发展的班级管理办法和激励机制,促进良好的班风形成,通过抓班风促学风,形成全方位育人的学风建设的长效工作机制。
学风建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要以学风建设为突破口,从思想政治教育所涉及学风建设的各种要素入手,把学风建设寓于学生活动之中,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强学风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学风建设的相互融合,不断开辟学风建设新途径,努力促进学生全面成才。
【参考文献】
[1]李建明,李腾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风建设探究[J].教育与职业,2008(2)
[2]张丽,林鑫.以学风建设为突破口 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求实,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