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秀溪++蒋晓荣
“既然分数和比有这么多相似之处,那么‘比是否也有和分数相似的性质呢?”在“探究二”教学环节即将结束时,南宁市高新小学(以下简称高新小学)六(2)班学生林鑫提出这样的问题。问题一出,授课教师梁东佳忽觉眼前一亮,但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那你自己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林鑫胸有成竹地答道:“我觉得它们有相似的性质。比如,比的前项与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数,比值不变。或者是,两个分数构成的比化为最简分数比时,应该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林鑫总结的这两点后面才会学到,现在他竟然能联系学过的知识做这么精确的分析。”虽然已经下课,但梁东佳老师仍旧沉浸在林鑫给他的惊喜之中,“这就是生本课堂的魅力所在呀!我要为这样的课堂点赞!”
什么是“生本课堂”?是什么样的课堂让师生们齐声点赞?带着疑问,记者走进高新小学,感受了他们鲜活的课堂、鲜活的校园。
掀起课堂改革新风
对高新小学青年教师庞博来说,接触生本教育是他职业生涯的一个转折点。2007年,他进入该校任教。和许多年轻人一样,工作一两年后,他感到有些茫然:“几乎每天都重复一样的工作,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也是一片迷茫,心里不免烦躁。”
2009年,庞博迎来职业生涯的第一次“转机”。当年,高新小学校长刘英吉带队外出学习,带回了生本教育的理念。“听了校长的讲解,看了示范课,感觉真是受到了很大的触动。”庞博说。当时,他就暗下决心探索实践生本课堂。
然而,庞博刚迈出第一步,许多问题便接踵而至:同事发问了,家长质疑了,学生困惑了……“刚开始时,我们做生本课堂的老师都面临这样的问题,说实话,自己当时也挺担心的。可是,校领导很支持我们,给我们购买了专业书籍,还派我们出去学习。虽然困难很多,但我们还是坚持了下来。”庞博说。
“庞博老师们”的痛苦并没有预想的那么久。经过系统的培训后,短短数月,高新小学的课堂就有了改变:教师“沉默”了,学生敢说了,课堂活跃了。“学校的生本课堂都是开放的,只要家长愿意,随时可到学校听课,跟老师交流生本教育的理念。当我看到孩子们在课堂上这么活跃,这么能言善道,这么自信满满,心中那些疑虑、担忧统统都没有了。”身为广西财经学院教授,家长石冠超也忍不住为生本课堂“点赞”。
随着生本教育改革成效的凸显,原本持观望态度的老师也加入改革行列,一股生本教育改革之风悄然兴起。该校数学组还就此组织实施了南宁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C类课题“生本课堂理论背景下的多元化前置性学习的研究与实践”,共有14位教师参与其中。
即便如此,高新小学也没有在全校强行推开生本教育改革。这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学科多,如果全面推开,学生每天要完成各学科的“前置性学习”就是一个“巨大的任务”,负担重,容易导致负面情绪;二是并非所有学习内容都适合运用生本课堂,该校主张课堂教学多样化,而一旦全面实施生本课堂就容易导致课堂教学模式化,教师、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受影响,有违改革的初衷。正如刘英吉校长所说:“生本教育更重要的是理念,而非形式。也就是说,只要老师们心中都有生本理念,运用何种教学方式,就不必太在意。所以,我们以自主自愿的原则推开生本教育改革。”
体验课堂新常态
高新小学五(3)班学生周子睿过去是这样学习的:前一天晚上先简单看一看课本,算是预习;第二天上课,他就拿出课本,老师叫翻到哪一页,他便翻到哪一页,老师说这个知识点重要,他便抄录下来……
现在不一样了!每节课结束后,他都会拿着新课的前置性作业和组员进行讨论,通过翻书、上网、请教父母解决一部分问题,写下自己的感想,为第二天的展示做准备;第二天上课前,他会和组员分享预习的成果,到了展示环节,他和组员一起上台演示,回应同学的质疑、接受同学的评价和赞许。
“以前的课堂很沉闷,都是老师说、我们抄,跟现在比差远了。我们现在都是自己找资料、做PPT,有时还自己上课呢。”周子睿说。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一节口语交际课。他告诉记者,当天上课,老师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拍卖会”,各小组自己组织语言向其他小组“推销”拍卖品。他兴奋地说:“这样上课多好玩呀!我不仅学到了知识,还锻炼了口才。”
课堂是实施课改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和课堂文化的重置,成为课改成败的关键。为此,该校结合自身校情、学情推行了“前置学习→小组讨论→班级汇报→总结巩固”四步课堂教学模式,依据“同质结对,异质编组,组间平行”的原则组建学习小组,并进行小组组织、课堂礼仪、课堂行为、评价语言等培训,让学生迅速适应新角色。在此基础上,该校又鼓励小组自建小组文化,自主制定组规、口号、组名。有趣的是,各组组名并不固定,而是根据学习内容、学科实时改变,全方位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如今,教师退学生进、教师导学生学、教师听学生讲,成了高新小学生本课堂的常态。该校语文教师李立楣2007年从一所初中调到高新小学,起初不免有“许多不适应”,但接触生本教育后,他发现“一切都很简单”。“生本教育就是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所以,上课时我们要敢于放手,让学生畅所欲言。”他说。如今,他上课不再局限于文本解读,书法音乐、天文地理成了课堂的要素,演剧、辩论也成了授课的方式。
让师生重新发现学校
不久前,当决定把思想品德课《诚信如金》的授课任务交给学生时,高新小学五(3)班班主任韦利君心里也有一些犹疑:学生能否把握教学重点?学生能否组织好课堂?学生自己上课是否有效?……“孩子们在网上找了很多关于诚信的现象,还设计了几个话题分组进行辩论。课上不到一半我就坐不住了,也加入到了孩子们的‘辩论大军中,和他们辩论起来。”聊起那节课,韦利君的话语中充满激动和兴奋,“没想到孩子们能把课上得这么好,生本教育真是彻底改变了我们的教学方式!”
重新发现“学”,是高新小学生本教育改革的一大成效。事实上,被重新审视的不仅是“学”,更是整个校园。生本教育理念已渗透到该校建设的许多方面。
“你看,这就是我们的班级文化长廊,都是我们自己动手设计的哟!”该校三(5)班学生梁长安自豪地对记者说。在该班的班级文化长廊里,有学生的作文和画作,有学生拍摄的照片,还有学生的许多“秘密”。天真的笑容、稚嫩的文字洋溢着满满的童趣。建设特色班级文化是该校将生本教育理念运用于学校管理的突出体现。此外,每周的流动红旗评比,学生们也乐此不疲,从方案设计到检查再到公布结果,都是学生策划和组织;学校安全、公共卫生等,也是由各班环保小卫士、安全小卫士参与管理。
“提倡自主管理、自主设计,每个人都有机会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这样的学校才真正是师生们的学校!”高新小学何冰华老师感慨道。
“教师自信上进、学生活泼可爱,生本教育让我们整个校园都活起来了!”学校的美丽蜕变,犹如一颗定心丸,让高新小学有了前行的动力。多年来,该校把“幸福”作为办学的终极追求,提出“幸福才是硬道理”的办学理念。“如今,有了生本教育理念的滋养和师生们的悉心呵护,我们相信,学校这棵‘幸福之树将愈发繁茂、愈发鲜活。”刘英吉校长坚定地说。
(责编 欧孔群)
广西教育·D版2016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