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概念启动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及决策机制

2016-03-10 17:45杨继平张倩丽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6年3期

杨继平 张倩丽

摘要

金钱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影响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文章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金钱概念启动会诱发商业决策模型、嫉妒的感觉或者改变人们的道德标准,从而导致不道德行为的产生。不同金钱概念的启动,如丰富程度的不同、金钱态度的不同等,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关注:(1)关于金钱概念启动的研究,其所得实验结果的推广性如何;(2)深化金钱概念启动对不同种类不道德行为的影响的研究。

关键词金钱概念;不道德行为;商业决策模型;道德标准

分类号B842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16.03.010

1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国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丰富,也涌现出很多问题。近年来,各种商业丑闻、官员腐败、食品安全、敲诈勒索等事件频频曝光,如“地沟油”“皮革奶”“毒胶囊”“表哥”“碰瓷”等事件,引发公众对社会道德和公民素质的激烈争论与拷问,而这些无一不与金钱的诱惑挂钩。金钱的刺激会使人们更倾向于做出不道德行为吗?金钱究竟如何影响人们的不道德行为?文章梳理了金钱概念启动与不道德行为的相关研究,揭示了金钱概念启动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其内在机制,为未来的研究指明方向。

2金钱概念与金钱概念启动

金钱作为一种重要的物质资源,除了作为交换介质且具有存储价值外,还可以作为一种概念而存在(Vohs, Mead, & Goode, 2006)。金钱概念是个体认知结构中对于金钱的整体认识(Tong, Zheng, & Zhao, 2013)。Vohs 等人(2006)认为金钱概念可以通过启动技术产生,以此测查金钱对个体心理及行为的影响。在过去的研究中,启动金钱概念的方法有混词组句任务(descrambling task)、呈现金钱(影像)或提示金钱问题、回忆或朗读与金钱有关的故事等(谢天,周静,俞国良,2012)。

关于金钱启动的研究,以往研究者在自变量操纵中都使用了启动技术。这类研究的共同预设是认为启动金钱概念会对个体心理与行为产生一致且可预测的影响,据此便可找到金钱影响个体心理与行为的规律。一些研究发现,金钱对个体产生积极的影响。Zhou,Vohs和Baumeister (2009)的研究发现,金钱可以缓解生理疼痛和社会痛苦;Zaleskiewicz,Gasiorowska,Kesebir,Luszczynska和Pyszczynski (2013)发现,金钱还可以缓解生存焦虑(existential anxiety);同时,金钱也能够对自尊产生积极的影响,金钱的出现补偿了因对自我进行消极评价而受到冲击的自尊(杨东,陈晨,2011)。但是,金钱概念的启动也会对人的行为产生消极的影响,如不道德行为。研究表明,金钱概念启动会使个体的助人行为减少(Vohs et al., 2006);仅仅接触钱或者看到钱的影像,个体之后就更容易做出不道德行为(Kouchaki,SmithCrowe, Brief, & Sousa, 2013;Gino & Pierce, 2009)。

3金钱概念启动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

不道德行为是指对他人具有伤害性的,不被道德和法律所允许的行为,例如偷窃、欺骗或者其他形式的不诚实行为(Gino & Pierce, 2009)。金钱概念启动会使个体亲社会行为减少(Vohs et al., 2006),不道德行为增加(Kouchaki et al.,2013; Gino & Pierce, 2009; Sharma, Mazar, Alter, & Ariely,2014)。Kouchaki等人(2013)研究发现,金钱概念启动组的个体比未启动组个体更容易表现出不道德的意向和行为。他们采用混词组句任务启动被试的金钱概念,然后在一系列与道德有关的情景故事和与道德无关的情景故事中,让被试在7点评分量表上评价自己做出类似行为的可能性。例如:“你在大学里担任一个部门的办公室助理。有一天你独自在办公室复印,突然想起自己家里的打印纸正好用完了。然后你就将办公室的一叠纸装在了你的背包里……”让被试评价自己做出该行为的可能性有多大。统计结果表明,金钱启动组被试的不道德行为意图显著高于控制组。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又继续探查了金钱启动组与未启动组在具体欺骗行为上的差异,结果发现,金钱概念启动组被试在欺骗游戏中的欺骗行为也显著高于未启动组。

金钱概念启动会使个体的不道德行为增加,启动不同的金钱概念,如金钱概念丰富程度、金钱态度以及金钱的其他特性,都会对人们的不道德行为造成不同的影响。

31金钱概念丰富程度

已有研究发现,启动金钱概念丰富程度不同,对个体不道德行为的影响也不同。与少量金钱环境相比,当人们置身于大量金钱的环境中时更易做出不道德的行为(Gino & Pierce, 2009)。Gino等人(2009)将被试随机分配到两种环境下:一种是富裕环境,房间正中央的桌子上放有大量现金;一种是贫穷环境,桌子上有少量现金。要求被试完成回文构词法的测试,通过评价自己的表现来取得相应的酬劳。结果表明,与现金稀缺的环境相比,出现在富裕环境中的被试会夸大自己在任务中的表现,以获得更多的酬劳,也就是说,出现大量财富的环境会导致不道德行为增加。

32金钱态度

杜林致和乐国安(2003)的研究发现,抱有不同金钱态度的人在不道德行为可能性上存在显著差异。Sharma等人(2014)的研究也从另一角度证明了这一观点。研究者首先操纵了被试对其主观经济地位的感知,实验中使一部分被试在老虎机的游戏中总是赢钱,让他们体验到富裕感,而另一部分被试在此游戏中总是输钱,使之体验到贫穷感。之后让这些被试完成数点任务(Dots task),如果被试在这项任务中表现得完全诚实则只能获得少量的报酬,被试如果采取欺骗行为却可获得较多的奖励。实验结果表明,当被试体验到的是经济匮乏感时,被试的欺骗行为显著高于体验到富裕感的被试。也就是说,人们的不道德行为会受到当前对金钱的态度的影响。

33金钱的其他特性

金钱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是复杂的,金钱的其他特性也会影响人们的行为。例如,Yang,Wu, Zhou, Mead, Vohs和Baumeister (2012)发现脏旧的纸币可能导致个体的自私和贪婪,而新印的干净的纸币却有可能引发更多的公平和互惠。另外有研究发现,金钱的多少也会改变人们的道德标准,当人们看到他人为了少量的钱撒谎时,与那些为了更多的钱撒谎的人相比,人们会认为前者更不道德(Xie, Yu, Zhou, Sedikides, & Vohs, 2013)。

4金钱概念启动影响不道德行为的心理机制及理论解释

41金钱概念启动诱发商业决策模型

决策框架(decision frame)是决策者关于某一特定决策的行为、结果以及可能性的观念和看法,个体差异以及情境特点等因素共同决定着什么样的决策框架会被启动(Tversky & Kahneman, 1981)。Kouchaki等人(2013)认为,金钱是商业社会最重要的一种媒介,所以只要呈现金钱就会启动个体的商业决策框架(business decision frame) (Tenbrunsel & Messick, 1999),进而影响人们的不道德行为。商业决策框架意味着个人利益至上,个体更少地从他人和集体的利益考虑,个体可能会为了实现个人利益而损害他人或集体利益,做出违反社会准则的不道德行为(Kouchaki et al, 2013)。Kouchaki等人(2013)通过实验证明了这一假设。实验要求被试完成残词补全任务,结果发现金钱启动组将单词补全为与商业有关的概率显著高于金钱未启动组,这表明金钱概念启动会启动个体的商业决策模型,从而使启动组做出不道德行为的概率高于未启动组。

42金钱概念启动诱发嫉妒感

嫉妒就像其他情感一样,能显著影响人们的不道德行为(Schweitzer & Gibson, 2008),导致欺骗、合作减少和明显的敌意(Moran & Schweitzer, 2008; Parks, Rumble, & Posey, 2002)。Gino和Pierce(2009)认为,当处于大量货币的环境中时,人们会产生嫉妒的感觉,这种感觉会增加个体为了一己私利而采取不道德行为的几率。嫉妒产生于“当一个人缺少他人所拥有的出众的素质、成就或者财产,而希望自己也拥有,或者希望他人也缺少时”(Parrott & Smith, 1993)。当大量财富出现时,个体更有可能进行社会比较,将他的注意力集中于“他缺少别人拥有的资源”这样的事实,从而更有可能出现不道德行为。

43金钱概念启动改变道德标准

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德标准(Waston, Teague, & Papamarcos, 2004)。这些标准具有自我调节作用,能够引导良性行为和制止不良行为。若个体原本的道德标准就是“不道德”的,那么标准就无法制止不道德行为,相反甚至会促进不道德行为(沈汪兵, 刘昌, 2012)。

Sharma等人(2014)证明了道德标准在金钱与不道德行为之间的作用。他们首先操控了被试的客观经济地位,引发被试的经济富裕感或经济匮乏感。之后让被试完成一项数点任务,目的在于比较经济富裕组和经济匮乏组被试在该任务中欺骗行为的差异。结果发现,经济匮乏组的欺骗行为显著高于经济富裕组。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又设计实验探究了金钱匮乏感的启动是否改变人们的道德准则。他们先启动被试的经济匮乏感或者富足感,之后要求被试扮演法官的角色,来决定如何判决四个罪犯,判决的严苛程度采用12点量表(1=对罪犯最宽大的判决,12=对罪犯的最高刑罚)来衡量。结果发现,与没有处于经济匮乏条件下的罪犯的判决相比,启动经济匮乏感的被试对处于经济匮乏条件下的罪犯的判决更加宽容,而启动经济富足感的被试对于两种罪犯的判决没有差异。这些结果说明:金钱匮乏感的启动会使个体的道德标准降低,使其为了得到金钱而更倾向于采取欺骗行为。

综上,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金钱影响不道德行为的心理机制做出了解释。金钱可能会激发个体的商业决策模型或者嫉妒的感觉,使人们的不道德行为增加,也可能是通过改变人们的道德标准以及对金钱的态度影响人们的道德决策。

5小结

金钱在人们生活中的价值和地位不言而喻,但是对金钱贪得无厌的追求会引发大量不道德行为。金钱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也就显得非常重要。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虽然学术界关于金钱概念启动以及不道德行为已有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有待在未来的研究中不断深化和拓展。

首先,需要进一步确定利用金钱概念启动所测得实验结果的推广性如何。Vohs等人(2006)在第一次提出金钱概念启动这一概念时,就指出金钱概念启动与真正拥有金钱产生的效应不同,后者能够增强积极情绪,产生更多的道德行为。那么,能否用金钱概念启动代替实际生活中的金钱来测查其对人们的心理及行为的影响,这还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其次,需要深化金钱概念启动对不同种类的不道德行为的影响的研究。不同学者对不道德行为的界定不同,大多数研究关注的不道德行为集中在欺骗等不诚实行为上,这些行为都是人们有意为之的。而现实中一些不道德行为是人们在无意识中做出的,很多品行端正的人,也会不知不觉地做出坏事(王芃,王忠军,李松锴, 2013)。金钱概念启动对这一类型的不道德行为是否会有影响?如有影响,其作用机制是否与有意识的不道德行为相同?未来研究有必要作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杜林致,乐国安(2003).中国大学生金钱心理特征及其与自我价值关系研究.心理科学,26(5),915-916.

沈汪兵,刘昌(2012).道德伪善的心理学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5),745-756.

王芃,王忠军,李松锴(2013).好人也会做坏事:有限道德视角下的不道德行为.心理科学进展,21(8),1502-1511.

谢天,周静,俞国良(2012).金钱启动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心理科学进展,20(6),918-925.

杨东,陈晨(2011).金钱启动对自尊影响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来自ERP的证据. 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

Gino, F., & Pierce, L. (2009). The abundance effect: Unethical behavior in the presence of wealth.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09 (2), 142-155.

Kouchaki, M., Smith-Crowe, K., Brief, A.P., & Sousa, C. (2013). Seeing green: Mere exposure to money triggers a business decision frame and unethical outcome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21(1), 53-61.

Moran, S., & Schweitzer, M. E. (2008). When better is worse: Envy and the use of deception. Negotiation and Conflict Management Research, 1(1), 3-29.

Parks, C. D., Rumble, A. C., & Posey, D. C. (2002). Effects of envy on reciprocation in a social dilemma.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8(4), 509-520.

Parrott, W. G., & Smith, R. H. (1993). Distinguishing the experiences of envy and jealous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4, 906-920.

Schweitzer, M. E., & Gibson, D. (2008). Fairness, feelings, and ethical decision making: Consequences of violating community standards of fairness.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77, 287-301.

Sharma, E., Mazar, N., Alter, A.L., & Ariely, D. (2014). Financial deprivation selectively shifts moral standards and compromises moral decision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23, 90-100.

Tenbrunsel, A. E., & Messick, D. M. (1999). Sanctioning systems, decision frames, and cooper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44(4), 684-707.

Tong, L. Q., Zheng, Y.H., & Zhao, P. (2013). Is money really the root of all evil? The impact of priming money on consumer choice. Marketing Letters, 24(2), 119-129.

Tversky, A., & Kahneman, D. (1981). The framing of decisions and the psychology of choice. Science, 211(4481), 453-458.

Vohs, K. D., Mead, N.L., & Goode, M. R. (2006). The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money. Science, 314, 1154-1156.

Watson, G., Teague, B., & Papamarcos, S. (2004). Moral hypocrisy: A matter of measur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thics, 3(4), 371-384.

Xie, W., Yu, B., Zhou, X., Sedikides, C., & Vohs, K.D. (2013). Money, moral transgressions, and blame.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24(3), 299-306.

Yang, Q., Wu, X., Zhou, X., Mead, N. L., Vohs, K., Baumeister, R. F. (2012). Diverging effects of clean versus dirty money on attitudes, values, and interpersonal behavi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4, 473-489.

Zaleskiewicz, T., Gasiorowska, A., Kesebir, P., Luszczynska, A., & Pyszczynski, T. (2013). Money and the fear of death:The symbolic power of money as an existential anxiety buffer.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36, 55-67.

Zhou,X.,Vohs, K.D., & Baumeister, R.F. (2009). The symbolic power of money reminders of money alter social distress and physical pa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6), 7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