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自江南来——馆藏原始瓷器撷英

2016-03-09 02:10彭辉
文物天地 2015年11期
关键词:土墩窑址德清

彭辉

原始瓷,或称原始青瓷,特指先秦时期以瓷土作胎,外表施釉,烧成温度在1200摄氏度左右的器物。它与汉代以后成熟期的瓷器相比,具有造型古朴、胎质较粗、制法原始、炉温较低、釉层稀薄的特点,故称为“原始瓷”。原始瓷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夏商之际或商代初期,并依次经历了夏商时期、西周早中期、西周中晚期至春秋早期、春秋中晚期、战国期等五个大的发展阶段,到了战国中期以后逐渐衰落。原始瓷的分布可分为东南地区和北方地区两大区域系统,而江苏常州所处的太湖平原正位于东南地区,也是南方原始瓷系统的中心地区之一。

一、常州博物馆藏原始青瓷器略述

太湖平原以其地势平坦、水网密布而著称,然而,在一马平川的地面上,却矗立着大大小小的土墩,或如圜丘,或如馒首,高出现今地面2至10余米不等。根据考古学家近三十余年的发掘研究,已判明这些土墩绝大多数都属于商周至战国时期南方土著居民的墓葬遗迹,土墩本身有一墩一墓和一墩多墓的区别,统称为“土墩墓”。土墩墓中出土的随葬品除有少量青铜器、泥质陶器外,最大宗的即是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土墩墓在常州地区分布众多,尤以金坛、溧阳两地为最。常州博物馆馆藏的原始瓷器,基本都来自本地或周边地区的土墩墓中。以下选取本馆所藏部分原始瓷器介绍,以飨读者。

原始青瓷鼎(图一):器高9.8、口径17.9、腹径18.8、底径7.9厘米。1976年丹阳导墅乡千墩出土。侈口尖唇,束颈、扁圆腹。腹下有三个粗矮足,胎体坚致,釉色茶黄。腹部饰有四列锥刺纹,并竖向贴塑三条竖向扉棱与三足相连。扉棱顶端各饰一“S”形堆塑纹,鼎内壁有不规则螺旋线纹。锥刺纹是南方原始瓷器中较常见的一类纹饰,它是利用锥或梳一类材料,在泥胚未干时,在慢轮转动的过程中戳刺胚体留下的。从这件鼎的锥刺纹左侧普遍积泥的形态来看,可知当时制作该器时陶轮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工匠自右向左施力。

原始青瓷罐(图二):器高17.1、口径13.5、腹径22、底径19厘米。1976年江阴周庄乡征集。侈口,口沿外卷,短直颈,垂腹、平底。器内外普遍施茶黄色釉,底部露胎。颈部有一圈凸棱,其下为数周水波纹,器腹排印变体凤鸟纹,肩部对称装贴两个柱状蔡手,鋬手前端为一戴冠人面形象。此罐外形与江南地区常见鱼篓外形有几分相似,颈部的水波纹及錾手前端的戴冠人面形象,都体现了先民对真实生活的描摹,是一种朴素的艺术创作和写实性的审美情趣。

原始青瓷簋(图三):器高12、口径20.5、底径25厘米。1972年武进淹城遗址出土。侈口圆唇,束颈,浅腹圆鼓,矮圈足。内外施青黄色釉,器底露胎。肩部堆贴不等距分布的五只小鸟和一对绚纹耳,耳两旁附加“S”形堆纹,腹部用剔刺法制成细密的锥刺纹,腹面两侧各堆贴一道纵向扉棱。施釉均匀,造型规整。

原始青瓷尊(图四):器高30.7、口径23.8、腹径28.4、底径19.5厘米。1969年丹阳导墅乡千墩出土。侈口微撇,束颈,斜折肩,筒形腹,腹最大径在上腹部。平底。内外施茶黄色釉,底部露胎。器身遍拍重圈几何纹,肩部贴有一对绚纹假系。器内外普遍施茶黄色釉,底部露胎。釉层均匀,釉色青黄莹润。

原始瓷盖罐(图五):器高9.9、口径10.2、底径7.9厘米。1976年江阴周庄乡征集。侈口尖唇,束颈,折肩,腹部渐收成平底。肩部堆贴绚纹假系和“S”形贴饰一对。盖顶中央贴饰绚纹钮,钮两侧附贴一对“S”形纹饰。平底,底有粘沙。器表施青褐色釉。

二、馆藏原始青瓷器反映的工艺特征和装饰特点

常州博物馆馆藏原始青瓷器虽数量不多,主要集中在春秋至战国时期,但具有一定代表性,特别是从其工艺特征和装饰特点方面可以窥见这一时期原始青瓷器的整体发展水平。

此时期原始青瓷器制作时已普遍使用手制轮修拉坯成型,特别是小件的碗、盘之类一次性拉坯成型,胎体厚薄均匀,器体内壁均见密集的螺旋线(图六),古人认为这样形成的旋线具有天然的美感,碗钵内倒入水后形成仿佛自然水体漩涡的图案,故并不刻意将其抹平;对于镡、尊一类大型器物制作时难以一次拉坯成型,则采用分段制作后逐次衔接的办法,在很多大型器的肩部、颈部,均可见一圈密集的指窝按捺痕迹,这正是分段衔接时工匠逐步抹平接缝的证据。器表的纹饰组成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成组的纹饰,如席纹、小方格纹、云雷纹、梯格纹、重圈纹、菱形填线纹等,均使用特制的印模拍印而成,在很多器物器身上可以看出拍印图案相互重叠的现象;另一种是线性的纹饰,如水波纹、荆刺纹、弦纹等,是在陶车快速转动时用锐器刺拉而成,线条流畅匀称。

器身外侧的贴饰如条形扉棱、乳突、绚纹系、鋬手、铺首衔环等均为另行制作好后贴附在器表。在贴附件的边缘,工匠们还常常别出心裁地采用小泥条盘制出“S”形饰件堆贴其上,既起到了遮挡接缝、加固附件的实用功能,又形成了特殊的艺术美感(图七)。

在器物烧造方面,部分器物表面出现鼓泡、炸胎现象,可见原始瓷器在制胎的过程中,澄洗不足,胎质较为疏松,这也是这时期瓷器处于初级阶段的表现。在碗、钵等原始瓷器的底部均可见多个支钉痕迹,可见碗、盘、钵一类的小型器物已经普遍采用了套装叠烧的做法。此种做法影响了后世将近一千年的窑烧方法,直到唐末五代时期多数陶瓷叠烧仍采用垫珠支烧的方法。在一些器物的外底部,还可以看到一层灰白色砂层沉积,可能起到了器物与窑具间的间隔作用。原始青瓷的上釉均为内外施釉,仅圈足部分无釉,在胎釉交接处形成弧线,可见其器采用浸釉法,以手抓住器物底足在釉料缸中浸满釉料,故圈足无釉。

三、原始青瓷器的起源和产地

关于原始青瓷器的起源,曾经由于长期未发现烧造瓷器的窑址而莫衷一是。但学界比较倾向“南方起源”说。近十几年来,浙江的考古工作者在以德清为中心的东苕溪流域和以萧山为中心的浦阳江流域相继发现了几十处原始瓷窑址。特别是在以德清为中心的东苕溪流域发现的先秦时期窑址群,出现时间早、持续时间长,从商代一直延续到战国时期,基本不曾中断;窑址密集、生产规模大;产品种类丰富、产品质量高;具有专烧原始瓷器的窑区;窑具形态各异,装烧工艺成熟。这是目前发现的原始青瓷器起源和生产在南方的最直接的证据。

浙江省德清市在《禹贡》中为古防风氏之国,春秋时先属吴、后属越,楚国灭越后属楚。从地缘位置和文化传播关系上来看,德清的原始瓷产品在吴、越、楚三个地区间的流通是可能的;其次,通过与苏南地区土墩墓出土原始青瓷器的比较,德清原始窑址出土的原始瓷器在器型器类、烧造方法、装饰特点等方面都与之高度相似。特别是陶瓷专家通过对无锡鸿山越王墓出土大量原始青瓷器的理化分析,证实鸿山越墓原始青瓷与浙江德清窑址所烧造的原始青瓷标本所用原料一致,其来源正是浙江德清地区。有专家据此认为,德清就是先秦时期南方原始瓷器烧造的中心区域。

然而,太湖流域幅员辽阔,生态多样,实现如此众多的原始瓷产品烧造仅靠德清一地显然无法完成,特别是吴越争霸的连年战争中,苏南地区所在的吴国地区原始青瓷产品并未衰落和中断,说明在当时的吴国境内也一定存在类似的窑址遗存。虽然在苏南地区目前尚未发现烧造原始瓷器的窑址和相关遗迹,但我们有理由期待考古工作者进一步的细致工作,争取早日填补相关发现的空白。

四、原始青瓷器的艺术内涵和文化意象

陶瓷,作为土与火的艺术,充分体现了人类的创造力和艺术追求。每一件原始青瓷器,都脱胎于先民们质朴纯真的生活,从口小底大的鱼篓形罐,到三足高耸的青瓷鼎;从器盖上如绳索盘桓的辫系纹,到器身上密集拍印的席纹;从器顶展翅欲飞的小鸟,到器壁蜿蜒游动的小蛇……先民们以自然为母,以天地为师,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向世人展示了他们自己对自然生态的理解和对原始艺术的追求。

东南地区的古越人以蛇为图腾。《说文解字·虫部》里有“闽,东南越,蛇种也。”《吴越春秋》中记载,吴“立蛇门者,以象地户也……欲东并大越,越在东南,故立蛇门以制敌国。”在无锡鸿山越王墓出土的大量原始瓷上,常见多条蛇相交的形象,正是越文化中对蛇图腾的形象描摹,属于最高级的礼仪用器。而一些一般性的日常用瓷,则用一种抽象的符号化的形象表示蛇的形象。比如原始瓷器上随处可见的“S”形纹,众多学者认为其就是蛇身扭曲形态的简化。器物四周的条形扉棱,是向上爬动的蛇的造型。对于原始瓷上的一些特殊纹饰,学者也有类似见解。如云雷纹“可能就是蛇的盘曲形状的简化”,叶脉纹是“蛇身上的花纹或者蛇脊骨的模拟”“波状纹是蛇爬行状态的简化”“漩涡纹是蛇盘曲的形态”。这种独特的装饰风格延续了越民族以蛇图腾崇拜为主的审美要求,同时,把图腾符号塑造在器物之上,并伴随死者深埋地下,仿佛是借助图腾的魔力对逝者进行庇佑和保护。

总而言之,在东南大地上生活的吴越人,在二千年前首次发现并创造了原始瓷器,在熊熊炉火的烧炼中,先民们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技术,并把对自然天地的淳朴认识和对民族图腾的精神崇拜融入到器物的制造和装饰中去。原始瓷的烧造,直接影响和催生了后世成熟青瓷的发生发展,为南方越窑青瓷器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准备。可以说,原始青瓷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作用。

猜你喜欢
土墩窑址德清
明亮的眼睛
安徽烈山窑址出土白瓷标本的科学分析
白蚁建造的神秘“金字塔”
岗庄宋代窑址发掘现场及出土器物
白蚁建造的神秘“金字塔”
走路看脚下
徐德清:往来于中美创新创业的“诗和远方”
辽阳冮官屯窑址的调查与发掘
浙江安吉汉代土墩遗存
江苏新沂高庄汉代土墩墓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