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2016-03-09 06:35王晓恬
新西部·中旬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农民农村建设

王晓恬

【摘 要】 本文结合学习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体会,论述了农村文化建设在农村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农村文化建设现状,提出了把毛泽东农村文化建设思想与现实相结合,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大发展的对策。要从实际出发进行文化传播;丰富文化传播形式,满足农民实际需要;建设综合型高素质的农村文化队伍。

【关键词】 农村;文化建设;地位和作用;文化传播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伟大主席毛泽东在湖南做了三十二天的考察后发表的著述,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提出了“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的重要理论,充分估计了农民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伟大作用。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工作,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次会议再次指出,文化建设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作用。

一、农村文化建设在农村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讲:农民运动将在很短的时间内,联合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兴起,势头迅猛,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引自于《湖农民运动南考察报告》)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传统的“乡土中国”,农村的文化和经济发展,一直是中国腾飞、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点。而中华做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渊源文化的礼仪之邦,精神文明更成为中国崛起与否的直接判断因素,这所有的一切,都让农村文化建设成为重要的建设方面。

1、农村的经济建设需要文化建设作为智力支持

毛泽东同志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这样讲道:中国有百分之九十未受文化教育的人民,这个里面,最大多数是农民。(引自于《湖农民运动南考察报告》)

目前农村的一些农民,思想观念、科学文化素质、行为方式还非常滞后。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迅速发展的要求,而适应社会的发展,改善农民生活的根本原因在于发展农村生产力。要提高农村生产力,则必须有高素质的劳动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归根结底要靠农民群众各方面的能力和素养提高,只有充分发挥农民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才能为经济建设插上翅膀。

农村文化建设,具有教育农民,提高农民素质的作用,可以激发农民在经济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可以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2、农村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需要文化建设的指引

三农建设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关键,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农村建设中的“软力量”,对于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具备有效的指引作用。

发展农村先进文化,有利于增强农村发展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要想成功地进行现代化转型,在于减少农业比重和农民数量,提升城镇化水平,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

二、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目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说:政府在职能设计的缺失以及活动经费投入的不足,导致农村的基础设施非常落后、文化产品几近为零。文化人才也非常匮乏,这些问题让农村文化建设几乎成了一个空乏的口号。

1、文化设施相对落后,传播形式单一

目前的农村文化建设非常落后,例如农村文化场地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落后,农村文化公共投入配置极不合理,各项事业发展的投入比重严重失衡,存在明显的“重投轻管”特点。

2、农村“三留守”问题突出

随着民工潮的兴起,进城务工的农民越来越多。虽然他们为中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转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与此同时,农村文明建设成为一个问题。

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在农村占据较大的数量,他们本身就面临着各个方面的问题,与文化建设相悖。

另外,因为农村缺失了发展文化建设起主导作用的中青年人,导致民间的自有文化和文化记忆因为后继无人而正在逐步消失。

3、农村文化建设的人才资源匮乏

经济建设的发展,导致政府职能部门认为“务实不务虚”,认为经济建设是实的,可以改善人民生活取得效益,GDP增长更能够体现自己的政绩,而对文化建设,尤其是农村文化建设重视不够,导致农村文化建设的基层力量逐步削弱。长期发展下来,导致一部分的政府领导以及村级干部,不能够正确认识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对于文化建设的事情上,也仅仅只是会议传达不落实行动。

乡镇文化站是新中国成立后为开展群众文化工作而建立起来的基层群众文化事业机构,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但在实际工作中,乡镇文化站却并不受重视,尤其是在2003年,乡镇机构在进行改革之后,文化岗位更是可有可无,部分文化站工作人员长期不在岗,抽用、借用、借调现象突出,一些地方出现了有站无人的局面,农村文化工作队伍不稳定,严重影响了农村文化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将毛泽东农村文化建设思想与现实相结合,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大发展

1、从实际出发进行文化传播

农村文化建设的落实,首先要进行思想宣传,切合实际地创新农村思想宣传工作方式方法。针对当前农村思想宣传工作难点,加强制度设计,督促基层严抓落实农村思想宣传工作外,要积极利用“灌输”理论,通过外部引导,增强农村居民对主流价值观及政策的理解认同。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旨在满足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广播电视、文化信息、电影、服务网络的全覆盖。在农闲时节有针对性的组织村民进行文化活动。利用手机APP等移动终端,为农村居民推送时事热点、民生成就等新闻、评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农村居民去认识。

2、丰富文化传播形式,满足农民实际需要

为满足农民实际需要,丰富文化传播形式,要采取各种文化传播形式,满足农民实际需要,吸引农民群众积极参与。从而达到一个全民参与文化建设的效果。

政府可鼓励群众开展农村公益文化活动,对于地方针对优秀民间文化进行的保护、开发、研究等项目,要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奖励。对于民间自办的文化组织和活动,要给予奖励和支持。

在表现形式方面,可从“送戏下乡”、“农村电影队”、“业余剧团”、“流动书屋”等形式,走进农村,结合现阶段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实现保护民间文化与农村文化建设目标的二合一;另外,还可以与当地学校、团委形成联动,利用口号标语等传统方式进行宣传,还可以采取农村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如戏剧、相声等,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农村建设的新成就传播下乡,一方面满足农村居民文化生活需求,也对农村居民认知进行了积极的引导。

3、建设综合型高素质的农村文化队伍

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从各个方面加强对农村人才的培养。可开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培养拥有综合素质强,文化艺术与公共管理兼备的综合性新型人才。

对在岗的工作人员,应该对其进行培训以便提升素质能力。

在制度管理与岗位人员准入上,设立专门岗位,给出合理待遇,塑造利于干部成长和发挥作用的环境,鼓励有知识有才艺的青年投身农村文化建设,共建和谐新农村。

【参考文献】

[1] 徐承英.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J].探索与争鸣,2007(1)40.

[2] 陈凌建.培育现代农民发展现代农业[J].中国集体经济,2010(1)13.

猜你喜欢
农民农村建设
耕牛和农民
寒露
农民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已达1200万(等10则)
做农民的贴心人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