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晓峰
浅谈老年高血压病人冬季的健康管理
文/徐晓峰
徐晓峰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中医科主任,国家临床医生科普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委员。专长常见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肥胖症等的防治、营养治疗及健康管理。
我国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达18.8%,比1991年增加了近7000多万人,全国达到1.06亿人。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生活水平和膳食结构的改变,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将呈持续上升趋势。近年的疾病统计表明,中国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超过200万,而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大的危险因素。冬季天气寒冷,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寒冷的气候使得老年人全身的细小血管收缩,加上老年人动脉血管硬化,血液黏稠度高,应激能力差等因素,使得老年高血压病人更容易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如脑卒中、心肌梗死等。因此,要重视老年高血压病人冬季的健康管理,并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科学管理。
1.建立健康档案。建立健康档案是对老年高血压病人实施健康管理的第一步。要详细收集每一个老年高血压病人的个人健康相关信息,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现患疾病、体检数据、血压水平、使用药物、过敏史、饮食特点、不良嗜好、个人爱好、生活行动能力、家庭和睦状况、心理状态等。由专门的医务人员收集并填写到信息表格中,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寻找患者是否存在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是否合理用药、是否存在不良心理情绪,为实施健康管理提供基本依据。
2.进行健康体检。老年高血压病人每年至少要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体检,选择暖和的季节体检,一般入冬前要完成。体检的内容不但要了解血压水平,而且要全面掌握血脂、血糖、血尿酸、体重指数等高血压危险因素,结合年龄、性别和生活习惯进行心脑血管疾病综合风险评估和高血压的危险分层,并针对老年高血压的特点,重点检查心电图、眼底、动脉硬化检测、心脏彩超及心肾功能,全面了解各靶器官的功能情况。
3.开展高血压知识健康教育。采用专题讲座、专家咨询、个别指导、发放知识手册等方式宣传高血压饮食营养、运动娱乐、生活方式、行为矫正、心理调适等知识,让老年高血压病人了解高血压的概念及其危害性,情绪与高血压的关系,饮食、运动等非药物治疗与长期随访的重要性,坚持终身治疗的必要性,以及正确认识高血压药物的效应和不良反应,促进病人养成合理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4.控制危险因素。目前比较公认的导致高血压的生活方式有高盐饮食、肥胖、体力活动过少、过量饮酒、精神高度紧张等,所以高血压的健康管理应针对上述危险因素开展。选择气功、太极拳等老年人适合的运动进行适度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多参加冬季的一些户外活动,但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而诱发其他并发症,雨雪天气应在室内活动。吸烟虽然不会直接引起高血压,但引起心血管病致病的危险增加了2倍,过量饮酒易引起老年高血压病人脑卒中的发生,因此戒烟限酒是非常必要的。要限制钠盐的摄入,增加新鲜蔬菜、瓜果的摄取,调整不良心理情绪,学会自我监测血压的技能。
5.合理使用降压药物。要运用循证医学理论对老年高血压病人合理使用降压药物。降压药物的选择要依据个体化治疗的策略,提倡使用长效平稳和对靶器官具有保护作用的降压药物,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年龄>80岁)血压应控制在150/80mmHg以内,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低。高血压的治疗不仅仅是单纯的血压控制,还应包括伴随危险因素的控制,在健康管理中要使病人的血压、血糖、血脂、尿酸、体重等指标达标,全面纠正代谢紊乱。在具体治疗中,注意避免使用加重或诱发心血管并发症的药物, 遵循逐步降压原则,尽量避免血压波动,在病人能耐受降压治疗的前提下,在数周内逐渐使血压达标。
由于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和存在的问题都不一样,因此,高血压病的健康管理应强调个体化的原则。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对高血压进行分层,对每个个体量化管理是高血压健康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低危险的个体,一般只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对于中危险个体,在进行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开展药物干预;对于高危险个体,不仅要进行生活方式干预+药物干预,而且要经常监测患者的心电图以及脑血管的状况,预防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生。冬季是心脑血管事件的易发季节,根据季节特点开展老年高血压病人的健康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可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减少并发症,延长老年高血压病人的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