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靖敏“分型与分期相结合”辨治带下病经验

2016-03-09 22:57牛巧能张应虎张靖敏
光明中医 2016年22期
关键词:脾虚

牛巧能 张应虎 张靖敏



张靖敏“分型与分期相结合”辨治带下病经验

牛巧能1张应虎2张靖敏3△

带下病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着妇女的日常生活,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增无减,对该病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张靖敏教授从事中医内、妇科疑难杂病诊疗工作50余年,在运用中医药治疗妇女经、带、胎、产和杂病方面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张教授辨治带下病,全面汲取古今医家经验,结合临床实践,逐步形成了“分型与分期相结合”的辨治带下病的思路与方法,即将带下病分为虚证、实证和虚实夹杂证三大证型,并将每一证型细分为初、中、后三期,并以自拟健脾止带汤及二妙散加味为主方进行辨治,执简驭繁,疗效显著。

带下病;中医药疗法;名医经验;张靖敏

张靖敏系河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66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中医系(六年制本科),毕业后被分配到云南省德宏州农垦医院从事中医内科诊疗工作,1989年调至河南省中医院从事中医内科、妇科及针灸等临床工作,先后达50余年。张师医风严谨,临证断病主张四诊合参,且专于望舌诊病,精于脏腑辨证和八纲辨证,擅长汤药、针、灸等合理配用治疗中医内、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与疑难病,在带下病的诊疗方面,尤有独到经验。笔者有幸跟师临证多年,今不揣浅陋,将恩师50年来诊治该病所得临床经验及心得总结于下,供同道们参考。

1 辨治经验

带下病,古称“白沃”“赤沃”“下白物”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者,泛指妇科诸疾,又谓“带脉以下为病”,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称妇科医生为“带下医”;又如《金匮要略》将经、带等妇科病称为“带下”。狭义者,系指妇人阴道溢出液异常之疾,即包括现代医学的各种阴道炎、 宫颈炎、盆腔炎等所引起的带下量多[1]。本文所论乃指后者。

纵观古今诸有关妇科论著中“带下”证治部分,可以看出,先贤们多以带下之“五色”(青、黄、赤、白、黑)来辨证施治,此乃因于受“五色配五脏”的影响,今人已不受此限制,不作“色”与“脏”之硬性相配,但根据带下颜色来辨证,仍有一定的临床意义[2]。当代诸医多以“脾虚湿盛”“肾气不固”或“肾阳亏虚”“湿热下注”“湿毒秽浊”等型为主分别施治,这对我们临床诊治带下病颇有指导作用。张靖敏教授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临证时常以带下之色、量、质的不同,兼证的不同,舌脉的不同变化,不同的病因病机,病人体质强弱差异等作为辨证的重要依据,将带下病分为“虚证”“实证”“虚实夹杂证”三种类型。同时,又根据各型病情发展不同阶段,病理改变所导致病情轻重程度不同时所表现的不同症状,将三型又各分初、中、后三期,酌情立法,自拟主方并随症加减治疗,收效显著。

1.1 虚证带下主症及舌脉:带下色白、量多而无臭气,无明显小腹疼痛;舌苔白腻、舌质淡、津多;脉缓弱或沉细弱。此型多见于体力劳动与家务负担过重者。饮食不节、劳累过度,损及脾气,或脾胃素虚,或肝郁侮脾等,皆可致脾失运化,清浊升降失调,脾精非但不能上输为营血,反聚为湿,流于下焦,伤及冲任,循带脉达胞宫,引发带下。治疗当扶正祛邪,健脾祛湿为主,以健脾止带汤为主方进行加减(此方由潞党参10~15 g,炒白术10~15 g,怀山药15~30 g,白茯苓10~30 g,薏苡仁15~30 g,枳壳10~30 g组成,为张靖敏教授以《傅青主女科》之完带汤、参苓白术散等方义为据,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创制而成的经验方)。

1.1.1 分期诊治从临床中观察得知,虚证带下往往脾虚在先,肾虚在后,即初则脾虚湿蕴胞系,继而损及正气,甚则波及于肾,渐致脾肾气虚,或脾肾阳虚。故可在上述治则和主方的基础上,分以下三期详诊细治。①初期:带下如唾如涕、质稠,绵绵不断,量多,无臭气,伴以纳差乏味,脘满闷胀;面色萎黄,精神疲倦;舌边有齿痕,舌体不坚实或松胖;脉濡缓弱。证属脾虚湿盛,治当健脾与利湿并举,主方去白术,加苍术、泽泻、车前子等祛湿利小便之药。②中期:带下色白、质清稀,小腹坠感,伴以头昏、短气、乏力、食少、脘闷,或便溏;面色苍白,四肢欠温;舌体松胖津多或无苔;脉沉缓无力。证属脾虚气陷,治当健脾益气升阳为主,佐以渗湿止带,主方加黄芪、升麻、柴胡、白芍、乌贼骨、芡实等补中益气止带之品。③后期:带下清稀如水,或下注不能自止,或少腹有冷感,腰酸痛,小便清长,大便溏,足肿,四肢不温;伴以头晕,时或耳鸣、心悸、气短、双目视物昏花,精神疲惫,面色白或苍黄黯晦;舌质淡白苔白滑,舌体松胖,脉沉细弱。证属脾肾俱虚,治当健脾益气与补肾固涩共施,主方去枳壳、薏苡仁,选加芡实、白果、金樱子、乌贼骨、煅龙骨、煅牡蛎、桑螵蛸、菟丝子、炒杜仲、鹿角胶、炮姜、熟地黄等补肾固涩之品数味。

1.1.2 随证(症)治之若气虚甚,主方去枳壳,加黄芪,重用潞党参;若中气不足,小腹坠感,主方加黄芪、升麻、柴胡,去枳壳;脾虚甚者,主方加用莲子、白扁豆,增潞党参、炒白术用量;便溏加白扁豆,或加红豆蔻;纳差加焦山楂、炒麦芽。若气血两虚,选加全当归、黄芪、白芍、熟地黄、何首乌等。若痰湿盛者,多见于体胖之妇人,主方加苍术、车前子、泽泻、贝母,或合用苍附导痰丸方义,去白术、潞党参,增薏苡仁、白茯苓用量。肝郁乘脾者,主方加逍遥散以疏之。若病久兼见心悸、失眠,脉来细弱者,主方加炒酸枣仁、炙远志、五味子、麦冬等;若腰酸甚者,加炒杜仲、桑寄生、怀牛膝、巴戟天。

1.2 实证带下主症及舌脉:带下色多见或白或黄或黄白夹杂,或夹血丝,偶见青色,质稠如脓,量多,多伴小腹或少腹疼痛;舌苔多黄白相间厚腻或土黄厚腻;脉濡数或弦数。此型多因于脾虚湿盛,反侮于肝,肝郁化热,湿热相搏;或肝郁乘脾、运化失职,湿聚蕴热等,皆可致湿热下注,损及冲任而生带下病,此为内湿所致。亦有因于经期涉水、冒雨或久居湿地,以致外湿侵袭,干扰脾之正常运化,引起湿盛脾虚,湿从热化,湿热下注,引发带下病。此外,还有不少妇女,不注意经期卫生,或产后、人流术后洗浴用具不洁,此时阴户大开,胞脉空虚,湿毒秽浊极易内侵,与血相搏,蕴结胞络,致使胞宫局部血败肉腐成脓,若脓疡溃破后污血下流,自阴道排出,或因湿毒内踞,阻滞经络,使正常带下不能畅流,而与蕴热相扰,变为污浊与溃出液混杂排出。总之,凡湿热蕴积胞宫,阻滞经络气机,局部气血凝滞,皆可引起瘀血,形成痈毒,湿热灼络腐肉,遂致溃破后污浊之液,自阴窍外流,均可引起带下病的发生。治疗当以祛湿清热,凉血解毒为主,以二妙散加味(苍术10~15 g,黄柏3~15 g,枳壳10~15 g,焦山楂9~15 g)为主方进行加减。

1.2.1 分期诊治实证带下的病机关键在于湿从热化,湿热下注,病初湿刚化热、湿多热少;继则湿热胶腻,热邪炽盛,灼伤血络;病久则湿热与瘀血互结,留滞不去。故亦须在上述治则和主方的基础上,分以下三期详察细治。①初期:湿盛于热。症见带色黄白,或白稠如脓,或青色,或白而夹血丝,腥臭、量多,时有阴痒;少腹两侧或小腹正中隐痛;伴以心中郁闷不畅或心烦少寐,头晕如蒙,易倦怠,口渴不多饮或不渴,纳呆腹胀;舌苔黄白相兼、厚腻或土黄厚腻,舌质稍红或鲜红;脉濡数或弦数。治法以清利下焦湿热为主,主方选加车前子、薏苡仁、香白芷、怀山药、白茯苓、金银花、连翘、泽泻、柴胡、龙胆草等。②中期:湿热俱盛、血热灼络。症见带下色白或黄,质稠如脓(或白色夹血丝),量多;少腹两侧或小腹正中灼痛或胀痛、拒按;或伴寒热、全身不适、尿黄或尿痛、阴痒明显;舌苔黄厚腻,舌质鲜红或暗红,舌尖红;脉滑数有力。当以清利湿热、凉血止带法治之,主方加生地黄、连翘、金银花、炮穿山甲、蒲公英、土茯苓、赤芍等。③后期:湿毒内踞、瘀血形成。症见带下色白或黄,质稠如脓,或赤白杂下,或如污水质清稀,腥臭或恶臭,伴小腹胀痛或刺痛,少腹两侧(或单侧)可触及条索状包块;或阴痒、或尿频灼痛;舌苔黄白相兼或黄厚腻,舌边尖可有淡紫色斑块,脉滑数或弦细数或有涩象。治以化瘀凉血、清热解毒之法,主方加白僵蚕。若瘀血甚者选加紫丹参、土茯苓、炮穿山甲、牡丹皮、桃仁、薏苡仁、败酱草、延胡索、金铃子,或加牡蛎、鳖甲以软坚散结、清营化瘀。至于生殖系统癌肿患者,不在此列。

1.2.2 随证(症)治之若带下夹有血丝者,主方加地榆、血余炭;若热毒重,或症见口苦、尿赤者,加蒲公英、莲须、木通、赤芍、白花蛇舌草、龙胆草等。若带下气臭者,加土茯苓、败酱草;阴痒者选加白鲜皮、蛇床子、苦参、苍耳子、蒺藜,并以苦参、川椒、百部、蛇床子、黄柏、明矾煎汤熏洗阴部。阴道灼热感加茅根、贯众。若痰湿盛加厚朴、天南星、川贝母;若肝气郁滞者,酌配逍遥散;若伴心悸、烦躁者酌加麦冬、栀子;伴癥瘕者,配桂枝茯苓丸方义。

1.3 虚实夹杂带下此型多见于禀赋薄弱,或脾胃素虚之妇人,或带下病实证之妇人久病正虚者。其治则常拟虚实兼顾法。当根据临床出现的具体症状,参考上述虚证与实证带下之证治情况,酌情施治。此处不再详述。

2 心得体会

2.1 明确诊断辨证,治带必循其源辨治带下病时需要注意两点:一是中医带下病与现代医学之妇科炎症,不能简单地划等号。因为中医带下病之阴道溢出液来源有二:一为胞脉功能失调,正常带下自身发生异常变化,此种异常带下沿带源正常轨道排出;二为妇人胞宫局部经络阻滞,瘀血形成,或局部湿热与血搏结,形成疮疡,若湿毒蕴热,灼腐血肉,溃破则污液自溃破处溢出;亦有正常带下壅塞,滞留变质随溃出液一并流出阴道。而现代医学之“白带增多症”多指后者。所以,中医带下病,包括了“白带增多症”,但“白带增多症“仅属中医带下病的一种类型。正因如此,临床中凡阴道溢出液异常,并有兼证及舌脉反常者,尽管现代医学妇科检查未发现异常病况,也不能武断地定为“无病”,此况多属中医带下病另一类型。二是白色带下并非纯属寒证、虚证。如带下色白而质稠如脓者,多为湿从热化。

2.2 详审邪正虚实,治带必责其湿纵观历代诸有关妇科医著,论带下病因于“湿”者颇多。如《傅青主女科》有“夫带下俱是湿症”之说;《医宗金鉴》亦云:“带下劳伤冲与任,邪入胞中五色分……随入五脏兼湿化”[3]。湿是六淫病邪之一,湿为阴邪,其性质重着而黏腻,易下注并阻滞气机而引起气血失调,导致脏腑功能失常。“湿”是产生带下病的重要外在因素。因“湿”致带病,临床极为常见。湿有内外之分,但无论“内湿停聚”或“外湿侵袭”,均会影响脾、肝、肾三脏功能失调,冲任受损,牵连带脉为病。若脾失健运、肝失疏泄、肾气亏虚,水谷精微化生受扰,即可产生病理性分泌增多,即为中医之“内湿”,湿下注则带病生。如古人言:“淡黄面色体胖者多脾虚,痰湿内停,而为带下”。带下病的治疗也与“湿”关系密切,治“带”过程紧紧围绕治“湿”。如治标,给已形成之“湿”找出路;治本,健脾疏肝,固涩补肾,以杜绝生“湿”之源。故带下病之初,宜“利”而不宜“涩”,应施“利湿”“渗湿”法;带下病后期宜“涩”不宜“利”。当“利”而“涩”,可使湿邪留恋,助邪为虐,等于“闭门留寇”;当“涩”反“利”,则“利”时已过,必伤其阴津,虚其脾肾。若此,则犯“虚虚实实”之戒。

2.3 分清先病后病,治带必求其本人体阴阳盛衰,正气亏否,是带下病发生与否的先决条件。《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带下病的产生,取决于人体正气盛衰。中医正常的生殖系统,有一系列防御机能:当人体正气充盛,脏腑功能协调时,抗病力强,其冲任之功正常,月经如期复至,经血的排出,是清除胞宫内秽浊污染的有利条件。所以,虽外阴与阴道内常有秽浊存在,也不引起患病。而当人之正气虚弱,阴阳失衡,脏腑协调失职,抗病力弱,冲任失调,阴津濡养阴道不力时,其秽浊则易侵入和上行播散,引发胞宫生病患。故妇人体内隐藏慢性病灶,可导致正虚带病生,此称“因病致带”;而带病久不愈,常可加重内脏失调,即“因带致病”,损伤正气。所以,就诊妇人,有以带下异常为主诉的,也有以他病为主诉者,还有以兼证如腰痛、腹痛、头昏等来诊者。凡诊为带下病的,必须首先分清是“因病致带”还是“因带致病”,方能循因治本。

2.4 贵在守方缓图,治带必验其舌据临床观察,凡经中医辨证施治,配方煎药内服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多数患者服中药5~7剂后病情明显改善。但有一部分患者,因工作与家务繁忙,未能坚持按疗程服药,治疗中病情虽有好转,却反复发作。须知带下病多为湿邪作祟,往往缠绵难愈,必须坚持按疗程服药,邪去之后,即扶正固本,才能病去不复。对于治疗达到何种程度才可停药,可凭之于舌。据临床观察发现带下病在中药汤剂治疗中,其病情改善程度与舌象变化关系密切,故将舌象变化作为观察带下病治疗中病情进退、转归、预后的一个可靠依据[4]。患者自觉症状的消除绝不是带证获愈的标准,必待腻苔褪尽,舌色转正,方言告愈,非此则病根未拔,虽愈必复。比如对湿热胶腻所致之带下的治疗,要求舌中根部黄厚腻苔必须褪尽;对带下伴有胞宫血络瘀滞日久者,必配凉血化瘀通络之品,嘱患者坚持服药,直至舌质暗褐、紫暗及舌边尖之紫色斑点消失而转淡红润泽为度[5]。

[1] 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83-188.

[2] 傅山.傅青主女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7.

[3] 吴谦.医宗金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54.

[4] 张靖敏.妇科常见病望舌心得[J].云南中医杂志,1982(3):24-27.

[5] 张靖敏.中医舌诊与妇科病的关系[J].光明中医,1997,12(1):20-23.

1.河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硕士研究生2014级(郑州 450000);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硕士研究生2014级(郑州 450000);3.河南省中医院名医堂(郑州 450000)

△指导老师

10.3969/j.issn.1003-8914.2016.22.011

1003-8914(2016)-22-3253-04

�靖敏

2016-05-16)

猜你喜欢
脾虚
补中益气汤体内外对脾虚证两种特征菌数量的影响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阴阳互引”隔姜灸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症的临床观察
疏肝健脾方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瘦成一道闪电先过“脾虚”这关
为什么那么多人“脾虚”
理中复元方结合针刺法治疗脾虚痰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
脾虚表现的五大症状不可不知
脾虚多吃这5种食物
推拿结合热敏灸治疗脾虚湿滞型假性近视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