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2016-03-09 18:37刘峰秦秋荣刘庆军潘文钱剑峰徐海洋
贵州医药 2016年12期
关键词:基层医院经皮成功率

刘峰 秦秋荣 刘庆军 潘文 钱剑峰 徐海洋

(昆山市中医院心内科,江苏 昆山 215300)



基层医院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刘峰 秦秋荣△刘庆军 潘文 钱剑峰 徐海洋

(昆山市中医院心内科,江苏 昆山 215300)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采取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月至2013年7月338例择期行PCI患者临床资料,评估手术成功率、并发症、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结果 338例患者中PCI手术成功333例,成功率为98.52%;5例失败原因均为引导丝不能通过慢性完全闭塞病变;19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62%,其中1例(0.29%)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无死亡病例。PCI治疗后患者的心肌缺血、心绞痛等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冠心病患者采取PCI治疗临床效果较好,成功率高且并发症少,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心病; 支架植入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1]。近年来,冠心病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命安全[2]。PCI成为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相比药物溶栓治疗和外科治疗,疗效高、创伤小且并发症少,能显著改善冠心病慢性缺血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痛苦,改善冠心病预后[3]。我院2006年1月开展冠心病择期PCI以来,截止目前应用择期PCI治疗冠心病患者共338例,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6年1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择期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338例,男性228例(67.46%),女性110例(32.54%),年龄29~83岁,平均(64.11±10.91)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ISFC)制定的CHD诊断标准[4],338例患者中合并高血压229例(67.75%),糖尿病62例(18.34%),高脂血症105例(31.06%)。

1.2 手术方法 对33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根据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别制定PCI策略[5]。

1.3 判定标准 成功表现为,PCI术后重新冠状动脉造影,支架充分扩展,病变处残余狭窄<50%,支架处残余狭窄<20%;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达到3级,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2 结 果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338例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单支病变179例(52.96%)、双支病变91例(26.92%)、三支病变68例(20.12%);其中分叉病变者25例(7.4%)、慢性完全闭塞(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病变者17例(5.03%);另有静脉桥血管病变1例(0.23%)。PCI治疗结果及手术成功率:其中6例患者只接受单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38例采取直接支架术,其余患者均进行PTCA及支架术。其中PCI经桡动脉者224例(66.27%);另外术中IVUS应用24例(7.10%),IABP支持治疗2例(0.59%)。在所有进行PCI手术的338例患者中,PCI操作成功共333例,手术总成功率为98.52%。PCI手术失败5例(1.48%),均为CTO病变患者,失败原因是由于指引导丝不能通过病变处。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预后:338例患者在PCI中的各项并发症共19例(5.62%),其中住院期间发生1例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由于术后急性支架内血栓的形成而导致患者心肌梗死;另外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1例、PCI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3例、穿刺径路严重血肿9例、消化道出血者2例、造影剂肾病(contrast induced nephrapathy, CIN)3例。所有患者在PCI术中及住院期间均无死亡。

3 讨 论

目前,在我国择期PCI技术已经十分成熟,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血管功能,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患者痛苦。鲁玉明等[6]研究显示择期PCI手术的成功率均高达90%以上,这与本资料相一致。在我院338例患者中,PCI成功率高达98.52%,缺血性症状改善比例100%,且无死亡病例发现,这表明择期PCI在基层医院实施同样成功率较高且有一定安全性。此外,在金属裸支架时代,再狭窄率高达17%~32%,在药物支架时代,再狭窄率依然达到10%左右[7],而药物洗脱支架显著降低了再狭窄率,在处理复杂临床和病变情况时具有显著优势[8],为减少再狭窄率,本院病例绝大多数病变(99.65%)均选择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符合循证医学研究成果。

PCI也会引发相关并发症,例如:支架内血栓形成、支架内再狭窄、冠脉无复流慢血流、支架脱落、血管闭塞、及外周血管并发症。但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于其他两种治疗方式而言较低,王安伟等[9]对择期PCI术后并发症做过研究,均显示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10%。我院冠心病患者采取择期PCI术后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仅为5.62%。其中住院期间MACE事件发生率仅为0.29%,且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PCI术后1例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主要与支架贴壁不良相关,应用血栓抽吸及高压球囊后扩张处理后好转;3例迷走神经反射和9例穿刺径路严重血肿并发症的发生主要与介入医师的经验不足、技术不熟练、局部麻醉不充分有关,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后可给予患者阿托品、多巴胺和补充血容量治疗。而穿刺径路血肿多发于股动脉途径者,我院自2008年开始较多采用桡动脉入路后,血肿发生率显著降低,不仅如此,提高穿刺技术才是避免血肿的关键之处。为避免PCI术后患者出现相关出血并发症,应在联合应用抗凝、抗血小板治疗之前,对病变特点,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等作出全面评估后再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本资料中患者的CIN发生率为0.89%,术前识别CIN高危人群、充分水化、减少对比剂用量可预防CIN发生。综上,择期PCI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1] 李宇,高阅春,任学军,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临床特点及缺血性分析[J].安徽医药,2014,18(3):461-464.

[2] 王丽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冠心病诊疗中的临床价值[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7):140-141.

[3] 杨吉操,李屏,梁金峰,等.冠心病三支血管病变不同治疗方法疗效观察[J].贵州医药,2014,38(11):1000-1002.

[4] Neutel J M,Michael E,Orsolya E,et al.Predicte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isk Reduction and Dual Blood Pressure/Cholesterol Goal Attainment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Treated in Real-World Clinical Practice[J]. Journal of Clinical Hypertension,2010,12(6):396-406.

[5]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09)[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9,37(1):4-25.

[6] 鲁玉明,杜峰,金燕.经桡动脉行右冠介入治疗中指引导管的选择(附154例报告)[J].贵州医药,2012,36(10):883-884.

[7] Alfonso F.Treatment of Drug-Eluting Stent Restenosis:The New Pilgrimage:Quo Vadi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2010,55(24):2717-2720.

[8] Stone G.Comparison of a polymer-based paclitaxel-eluting stent with a bare metal stent in patients with complex coronary artery disease: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Acc Current Journal Review,2005,14(12):28-29.

[9] 王安伟,罗素新,向睿.266例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0,39(12):1582-1583.

R543.3;

B

1000-744X(2016)12-1281-03

2016-10-08)

△通信作者,E-mail:liufpom@163.com

猜你喜欢
基层医院经皮成功率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微生物检验在基层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基层医院腹腔镜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附52例报告)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