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欣润 许燕冰 麦锦生
(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广东 汕头 515800)
颈深部感染患者综合治疗效果分析
林欣润许燕冰麦锦生
(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广东 汕头515800)
目的探讨颈深部感染患者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1例颈深部感染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1例颈深部感染者中,41例经过抗感染治疗后痊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创口愈合;其余40例采用抗感染药物治疗和脓肿切开引流术。患者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颈深部感染主要由咽部和口腔感染所引起,CT为颈深部感染的常用诊断方法,确诊后需要合理使用抗生素和脓肿切开引流术,对于颈深部感染合并糖尿病者,需要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
颈深部感染;影像学检查;综合治疗
颈部感染是指咽部、呼吸道和扁桃体等机体深部发生炎症,并且进一步深入至颈深筋膜浅层以下组织进而引发脓肿或蜂窝织炎[1]。颈深部感染病情发展迅速,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吞咽困难、急性上气道阻塞以及心包周围炎等严重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威胁生命。由于颈深部感染发病位置较隐匿,早期很难进行有效诊断,如果患者合并糖尿病等,会显著增加感染的控制难度[2]。为进一步探究有效诊断和治疗颈深部感染的方法,本研究分析81例颈深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1例颈深部感染患者。其中男43例,女38例;年龄16~75岁,平均(45.7±10.3)岁;病程4~22 d,平均(10.5±4.1)d;原发病:上呼吸道感染21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和咽喉炎19例、牙源性感染及口腔炎症15例、急性颈淋巴结炎3例、咽喉或食管异物9例、其他原因14例;合并症:糖尿病14例、高血压15例、尿毒症2例;临床表现:颈部疼痛78例、发热75例、颈部肿胀79例、吞咽困难24例、吞咽疼痛42例、张口困难20例、呼吸困难7例、牙齿疼痛8例、声嘶4例。
1.2影像学检查所有患者均通过CT诊断,诊断结果显示41例颈部软组织肿胀影,40例颈部脓肿,3例具有颈部积气征;39例B超检查均探及颈部脓肿,37例术前给予颈部增强CT扫描。
1.3治疗方法
1.3.1抗感染治疗按照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调整药物种类及用量,治疗期间32例间接喉镜检查显示患侧出现咽侧壁黏膜肿胀,给予地塞米松5~10 mg进行治疗,1次/d,持续用药5 d。
1.3.2脓肿切开引流治疗给予40例颈部脓肿患者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若患者伴扁桃体周围脓肿,应作扁桃体周围脓肿切开排脓术。1%地卡因表面麻醉及1%利多卡因1 ml局部浸润麻醉,取扁桃体脓肿最膨胀处进行切开引流,切开黏膜,使用血管钳沿扁桃体被膜边缘钝性分离至脓腔,将脓液完全排尽。术后每天扩张切口进行排脓,直到脓液完全排除。若患者存在咽旁脓肿或血管损伤,则考虑采用皮下穿刺治疗,将脓液吸出,从颈外将脓肿切开,排尽脓液。沿胸锁乳突肌上段前缘做一切口,逐层分离达到脓腔,再使用盐水纱条进行引流。若患者伴多间隙感染,则考虑放置多根引流条引流;若患者脓肿向咽侧壁突起且无血管搏动,则考虑经口腔切开排脓。操作过程中应将黏膜切开并进行钝性分离,防止损伤颈部血管。若患者为颌下隙脓肿,通常病变区域较大,术中需避免患者出现窒息,应考虑采用气管切开术,选择颌下部位做T型切口,将脓液充分引流,降低组织张力。
1.3.3基础疾病治疗若患者伴糖尿病,首先需使用胰岛素和生理盐水微泵治疗,控制血糖水平,并严密监测患者血糖水平变化,调节胰岛素微泵滴速,指导患者使用降糖药物,控制血糖水平。若患者伴严重吞咽困难和营养不良,应加强全身支持治疗,嘱食入蛋白质及维生素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的食物,在必要时可给予患者肠外营养,保持患者水电解质平衡。对于有气道阻塞前兆者,需做好气管切开手术准备。
81例颈深部感染者中,41例经过抗感染治疗后痊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创口愈合;其余40例采用抗感染药物治疗和脓肿切开引流术。患者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
3.1颈深部感染病因分析导致此类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咽喉部外伤、急慢性咽炎及牙源性感染等[3]。本研究显示,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咽喉炎、牙源性感染及口腔炎症均为主要感染源。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颈部肿痛、吞咽痛等,在炎症扩散到其他部位后会发生牙关紧闭、耳痛、呼吸困难及淋巴结肿大等。糖尿病是导致颈深部组织感染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中有5例感染性休克和9例颈部间隙感染患者均为糖尿病患者,其中7例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均>11.1 mmol/L,且年龄均>70岁。因此,对于伴有糖尿病者,需要首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
3.2颈深部感染诊断分析此类疾病患者病史大多较长,且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病情进展速度快,有较高的病死率,因此需要及时给予有效诊断[4]。患者临床体征的判断依据主要为出现牙源性感染或扁桃体炎,且有发热、咽喉痛、颈部肿痛、吞咽困难及呼吸困难等。CT是诊断颈深部组织感染的有效方法,能够观察到间隔和液体蓄积情况,并可观察血管和周围组织情况,通过增强CT扫描能够有效提高敏感度,进而更好地区分脓肿和蜂窝织炎[5]。MRI诊断效果优于CT,可避免辐射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并可避免牙齿对诊断结果的干扰。其他检查如X线可有效判断咽旁间隙脓肿和咽后脓肿,但对其他部位的脓肿敏感性并不高[6]。
3.3颈深部感染治疗分析此类患者在确诊后需要立即采用有效治疗措施以尽快控制感染。①抗生素药物治疗。抗生素是一种常用方法,但其需要依赖细菌培养才能达到预期疗效,而细菌培养的时间较长,临床使用时大多凭借经验,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病情不断调整用药。在本研究中,41例患者经过抗感染药物治疗后痊愈。因为牙源性颈深部感染者比例较高,在治疗时需给予抗厌氧菌治疗。但本研究中,患者经细菌学检查未培养出厌氧菌,原因为厌氧菌具有特殊性,在取材和培养时会因为技术、环境等因素而阻碍繁殖。本研究主要给予患者甲硝唑、奥硝唑以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进行治疗,对于病情严重者加用抗G-菌的药物联合治疗,均起到显著效果。②手术治疗。颈深部感染患者发生脓肿后应尽快接受脓肿切开引流术,术中需观察患者脓肿的体积、部位等情况,采取合适的手术方法。对于咽旁间隙脓肿,需使用咽侧壁切口;对于颈动脉鞘周围脓肿者,可先穿刺减压,然后扩大切口引流;对于颌下脓肿和颈部肿胀位置较深者,需行颈侧切开。
综上所述,颈深部感染主要由咽部和口腔感染所致,CT是颈深部感染的常用诊断方法,在确诊后需要合理使用抗生素和脓肿切开引流术,对于颈深部感染合并糖尿病者,需要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
[1]陈书军,韩小宪,陈宇轩,等.重症颈深部多间隙感染CT诊断的临床意义[J].口腔医学,2014,34(2):110-113.
[2]钱邦平,曲哲,邱勇,等.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颈椎新鲜骨折的临床特征及术式选择[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5,25(9):787-792.
[3]官维果,蔡永华,刘金港,等.一例颈深部多间隙感染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9):1104-1106.
[4]陈美容,俞雪飞.一例食管异物损伤致颈深部脓肿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z1):120.
[5]黎景佳,叶进,庄士民,等.颈深部筋膜间隙感染诊治体会[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22(3):138-141.
[6]王述华,邓经德,刘素珍,等.颈椎骨折术后患者深部真菌感染原因分析与临床治疗[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4):3567-3568,3571.
R 653
10.3969/j.issn.1004-437X.2016.07.039
2015-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