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创新 扎实推进甘蔗收获机械化

2016-03-09 14:14:59尹桂芳
广西农业机械化 2016年6期
关键词:机收南宁市甘蔗

©廖 磊 尹桂芳

(南宁市农业委员会 530012)

开拓创新 扎实推进甘蔗收获机械化

©廖磊 尹桂芳

(南宁市农业委员会530012)

甘蔗收获机械化是实现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南宁市当前甘蔗收获机械化现状,剖析了甘蔗收获机械进展缓慢的原因,指出了甘蔗收获机械化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推进南宁市甘蔗收获机械化发展的措施建议。

甘蔗收获机械化;初步成效;困难问题;发展建议

近年来,在南宁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各级农业部门根据自治区农机局关于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的部署要求,遵循“因地制宜、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原则,采取积极措施,精心组织,开拓创新,加大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力度。通过建立甘蔗“双高”示范基地,开展技术集成研究,积极推进示范区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南宁市甘蔗收获机械化现状

(一)甘蔗生产机械化水平高于全区

2015年,全市甘蔗面积13.6万hm2,糖料蔗产量为1188.93万t,甘蔗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55.54%,略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二)甘蔗机收作业重点突破

2015年,南宁市选择在武鸣、横县、隆安、江南、良庆及东盟经开区六地设定了甘蔗机收工作项目区,共投入甘蔗联合收割机53台。其中:武鸣区39台,江南区8台,横县5台,宾阳县1台。全市投入甘蔗提升机769台。

(三)甘蔗“双高”基地建设扎实推进

2014年10月,市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印发南宁市2015年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南府办[2014]312号)文件,将自治区分配南宁市的高产高糖基地0.6万hm2建设任务分解到武鸣等6个项目县(区),各项目县(区)在同年底共落实了112个基地,对项目片区的信息和红线图建立了档案。2015年,实际完成机械深耕深松0.56万hm2、机种面积0.55万hm2、中耕培土0.53万hm2,各项指标均达到自治区要求。2014年,除去甘蔗留种扩繁基地,可机收面积 0.19万hm2,实际完成机收面积179hm2,占9.4%,超过自治区要求的“双高”基地机收水平7%目标。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抓好规划建设。成立了多部门领导参与的“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建设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农业、糖业、财政等部门与制糖企业紧密合作,加强项目的管理工作,召开专题会议对资金投入、建设规划、建设内容等进行研究和部署,认真落实各项措施。同时,各县区农机部门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有关人员密切配合,形成了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是整合土地资源,实行集中连片经营。采取“宣传发动,干部出动,资金带动,服务推动”四项措施,逐渐形成了大面积土地整合的局面,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以农机合作社为载体、以土地流转为手段,促进分散、独立、家庭式经营向团体、合作社、种植大户、市场化经营转变。大力推行“农机合作社+土地流转”的发展模式,为建立甘蔗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奠定基础。

三是加大补贴力度,调动农民购机积极性。对购买收获机具实行补贴资金倾斜,优先安排并足额保证,对列入2015年广西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目录的甘蔗种植、收获机械给予优先补贴。

四是抓好示范基地建设,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探索符合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把甘蔗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和糖厂的蔗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结合起来,加强农机部门与制糖企业的联系,使农机与农艺、糖艺协调发展。大力做好宣传和技术培训工作,使广大农民认识和接受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现场会、培训班、技术咨询等活动,采用多媒体视频教学和机具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模式,请厂家、造舆论、做宣传,把培训活动与产品推介结合起来。培训人员在接受各厂家技术人员讲解的同时,对到会的机型进行辨识、选择,加快机械化技术的普及应用。

五是推广新机械,探索新模式。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多渠道引进国内外甘蔗联合收割机投入榨季机收作业,推广引用了广东协安农机租赁公司提供的科利亚切断式甘蔗联合收割机,山东澳星公司以及美国凯斯国际公司提供的整杆式联合收割机等。同时组织联合攻关,组织了广西柳州汉森公司、广东徐闻广进农机厂、南宁五菱桂花车辆有限公司、广西钦州力顺机械有限公司、广东科利亚机械有限公司和广西农机研究院等单位的技术力量,开展新机具、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积极探索甘蔗生产机械化模式。

(二)取得的成效

他们好像不是在分手,为什么这么风轻云淡,没有大吵大闹,没有歇斯底里,没有争吵推诿,或者他们都在等对方先说出来,其实心里早已经对这段感情没有了信心。

1.甘蔗收获机械化降低了蔗糖生产成本。甘蔗生产人工成本高,尤其是收获环节用工最多、请工最难、劳作最苦、成本最高。2014~2015榨季甘蔗的砍伐、剥叶、归集、搬运、装车等人工费用平均达180元/t左右原料蔗机械化联合收获费用,按照100元/t计算,就可使甘蔗生产成本下降80元/t,按照南宁市2015~2016榨季机收水平9.85%计算,可节约成本9368万元。蔗地实施深耕深松,可使甘蔗每亩增产1t左右,实现喷灌或微灌机械化可使甘蔗每亩增产2t左右。2015年,全市甘蔗面积13.6万hm2,甘蔗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55.54%,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糖料蔗入厂量达到1188.93万t。在种植面积比上年减少2.17万hm2的情况下,总产量仍稍有增长,实现了农民增收。

2.促进了农机农艺相融合。

机械种植的1.2m宽行距在育种、栽培农学专家指导和配合下,已经得到蔗农的普遍认可。一般农民种植甘蔗传统方式都是机械开行,种茎人工切断平放的窄行距(70~90cm)全埋,工作效率很低也不利开中耕培土和机械化收获。采用种植机具宽行、宽窄行种植和全程机械化作业方式,既达到稳产增产,又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据2015年武鸣县承担实施农业部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得到的数据,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区使用该模式平均亩投资1895元、亩产6355.98kg,比传统人畜生产亩投资2285元、亩产6003.7kg,平均亩节约成本390元,亩增产352.28kg,增产率5.89%,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3.创新了甘蔗生产模式。甘蔗收获机械化的有效推进,促进了制糖企业、种植公司和农机大户的联合。武鸣区与南糖公司、凯利公司创新推出了“制糖公司+种植公司”、“公司+农户”的制糖公司带动农民租地、种植公司带动农民用工的“双加双带”模式,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区大力推广。南宁糖业集团公司在自治区工信委、农机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投入5500多万元一次性采购了30台大型甘蔗收割机械,实现了机收压榨一体化、糖蔗一体化生产,为广西糖业产业二次创业树立了很好的行业标杆。到目前止,通过政策和资金倾斜,全市培育了服务甘蔗生产的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合作社100多家,大型甘蔗收割机械从2014年的12台增加到2015年的53台,占全区拥有量119台的44.5%,为解决甘蔗收获机械化问题开了个好头。

三、困难和问题

(一)甘蔗机收受天气影响大

一是甘蔗机收受时间和气候条件影响较大。每逢年底甘蔗收获季节,全市各地多为阴雨天气,甘蔗叶稍带有水,给机械剥叶造成困难,容易引起堵塞。同时,下雨过后土地松软,致使有些蔗根被拔起,导致甘蔗含杂率、破头率偏高。

二是原料蔗价格下跌影响农民种蔗的积极性,使甘蔗种植、收获等机械化技术试验、推广工作受到严重影响。

南宁市农田基本建设条件较差,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尚未形成,甘蔗种植多为一家一户经营,土地零散、地块小、不连片。同一区域的甘蔗品种多,种植、收获期不一,未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从而影响了机械化大面积连片收获。此外,农田基础设施差,大部分甘蔗基地坡度超过13°,机耕路还不够完善,影响机收作业。

(三)机械性能不完善影响正常作业

由于甘蔗收割机性能的不完善,影响了甘蔗的质量,而制糖企业对入厂甘蔗质量要求较为严格,规定甘蔗含杂率低于2%,但目前切段式甘蔗机械收获的含杂率普遍高于6%。制糖企业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担心机收的甘蔗糖分受影响,对机收甘蔗持观望态度,有的甚至抵制机收甘蔗进厂。此外,在甘蔗机收过程中,由于机械笨重和切割、传送、抽风等机械性能的不稳定,容易压坏蔗根,碰到甘蔗倒伏、地形垄沟不平整等情况时,容易造成甘蔗杂质多、破损大、效率低,且不能连续作业等,阻碍了机收的发展进程。

(四)机械投入成本过高影响推广应用

以购买美国凯斯A4000联合收割机为例,机械价格160万元,扣除国家和自治区购机补贴65万元后,用户仍然需支付90多万元,并需另配套2~4台运输车,总投入资金超过120万元,昂贵的价格令人望而却步。而购买国产收割机价格虽在80万元左右,国家补贴35万元左右,但性能不够稳定,不能连续作业,也让人顾虑重重。此外,甘蔗联合收割机机型多、零配件型号不统一,价格高,维修没有根本解决,影响了收获机械的推广应用。

四、推进甘蔗收获机械化的对策

(一)探索甘蔗机收新模式

为解决甘蔗机收难的问题,加快甘蔗产业发展,市政府要大力推广武鸣区与南糖股份、美国凯利公司联合的“双加双带”模式,推动全市建设高标准的甘蔗“双高”生产综合试验示范基地,发挥示范基地在甘蔗生产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有力提升全市甘蔗生产机械化水平。

(二)加大甘蔗收获机械研发力度

支持企业加大对甘蔗收获机械的研发,加强农机生产企业同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单位的产、学、研联合研发攻关,尽快研制出适合甘蔗机收作业的甘蔗收获机械,为重点突破甘蔗收获机械化提供可靠保障。

(三)开展土地流转整治工作

使用甘蔗收获机作业,要求地块大、规则平整,并且要清除石头、削平田埂、填埋坑洞,并有至少5m宽的机耕道,以方便机械进入和调头。目前,应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农机大户、农业专业户、农机合作社进行土地合理流转,扩大经营规模,为甘蔗收获机械化创造良好条件。

(四)加大政策倾斜和扶持力度

一是加大购机补贴力度。建议对甘蔗收获机适当放宽补贴对象,提高补贴额度,通过政策倾斜,激励农民购机用机。二是实施甘蔗机收作业补贴。鉴于目前甘蔗机收市场还不成熟的状况,由于购机投入成本高,回收效益低,服务组织利润较薄,建议给予甘蔗机收补贴。三是实施甘蔗运输补贴。建议从政府甘蔗税收和糖厂蔗糖利润中安排一定的经费给予运输补贴,以弥补甘蔗运输效益低的损失,调动运输户的积极性。通过政策的扶持拉动,加快收获甘蔗机械化进程。

猜你喜欢
机收南宁市甘蔗
花式卖甘蔗
清明甘蔗“毒过蛇”
基层中医药(2021年3期)2021-11-22 08:08:04
机收减损,颗粒归仓,湖南早稻机收预计减少损失1.45亿斤
Sam’s Family
全国小麦机收率96%创新高
全国麦收进度过半 主产区机收率超98%
今日农业(2019年11期)2019-08-15 00:56:32
今夏山西省小麦机收率达到98.1%
今日农业(2019年13期)2019-08-12 07:58:44
关 公
宝藏(2019年3期)2019-03-28 05:24:16
爱咬甘蔗的百岁爷爷
特别健康(2018年3期)2018-07-04 00:40:08
23个甘蔗品种对甘蔗黑穗病的抗性测定
中国糖料(2016年1期)2016-12-01 06:4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