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脱贫:一个贫困治理中的难题

2016-03-09 14:06天,方
关键词:活法村落农民

张 乐 天,方 煜 星

文化脱贫:一个贫困治理中的难题

张 乐 天,方 煜 星

文章首先介绍了海南省一个国家级贫困县里的故事,通过对这些故事的文化解读,发现了贫困现象与传统农民们的“活法”密切相关,由此提出文化脱贫概念。文章继而回顾了中国著名的乡村建设运动与农业合作化运动,历史经验富有启迪,扶贫先扶心,文化脱贫是中国贫困治理中久被忽视却值得高度关注的难题。

贫困治理;地方性文化;文化脱贫;贫民教育;社区精神

作者张乐天,男,浙江海宁人,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 200433);方煜星,女,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MonashUniversity)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上海 200433)。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扶贫工作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数以亿计的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其中相当一部分人还过上了小康生活。

然而,扶贫任务仍十分艰巨。大量贫困人口是少数民族,他们世代生活在大山深处或者生态环境差的地区。扶贫不仅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更面临着改变他们的“活法”的困难,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脱贫成为贫困治理中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一、一个国家级贫困县里的故事

20世纪60、70年代,《红色娘子军》电影以及后来的芭蕾舞剧风靡全国,美丽的五指山、清辙的万泉河成了无数人心中的“大好河山”。2016年2月17日,我带着在澳洲读社会工作研究生的方煜星小姐专程前往五指山腹地考察,我们带着疑惑:一片令许多城里人向往的肥沃、美丽的热带土地怎么成了国家级贫困县?

上午,我们走访了县民政局副局长。他介绍说,该县是黎族、苗族自治县,以黎族为主,这些年来,该县扶贫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村村通了公路,建设了一批示范脱贫村落。该县已经制定了五年规划,三年摘掉国家贫困县的帽子,两年巩固扶贫的成果。在谈到扶贫工作的困难时,他讲了两个故事令人深思。

养猪的故事。

养猪项目是该县重要的扶贫项目,但是,这个项目的执行却常常成为“脱不了贫的循环”。这个项目由国家无偿提供猪苗,贫困农民把猪养大以后出售,获得经济收入,摆脱贫困。扶贫工作人员在组织贫困户挑选猪苗时发现,个别贫困户的行为有悖常理:他们不是选择壮实、健康的猪苗,而是专要瘦弱甚至有病的猪苗。为什么?原来他们懒得把猪苗养大,一旦猪苗出了问题,他们就杀了吃肉,紧接着就再向政府要猪苗!另一些贫困农民慢慢把猪养大,到了过年或者过节日的时候,他们自己把猪杀了,一边吃着猪肉,一边向政府再要猪苗!

救灾的无奈。

海南省经常遭到台风的袭击,台风刮过,许多房屋倒塌,政府的救灾却遇到了难题。有的农民拿了政府的救灾款,说好一个星期内把房屋修好。第二天去看,该户农民没有动静;第三天也没有动静;一个星期过去了,钱用了不少,连倒塌的房屋都没有清理干净!救灾人员下去,他们双手一摊,说钱不够,硬要追加救灾款。另有的农民拒拿政府的救灾款。政府给农民三千元修房屋,他们说,三千元有什么用?不要,你们来把房屋修好!他们自己不想动手出力,最好政府全包了。

当天下午,我们访问了该县的两个村落,见识了贫困县部分黎族农民的“活法”。

我们走进一个贫困村,那些拥在一起的破旧小屋、流着污水的水渠令人想起电影镜头里的贫民窟。在一间四面透风、屋顶漏光的灶间里,我们遇到了正与几个妇女一起烤火的该村妇女主任,她坦诚、热情,一个劲地向我们诉说着今年的“寒冷”。*2016年1月、2月,海南省整体气温偏低,最低温度约摄氏6度。海南人觉得“寒冷”,有的甚至“把全部衣服穿到了身上”。而我的疑惑是,她们“怕冷”,为什么不花点时间打几垛泥墙*做泥墙的时候,先填一层土,用力把这层土打结实以后,再填一层土,再打结实,如此重复,墙就越来越高。农民们这个过程称为“打泥墙”。?在我的老家浙江北部地区,1980年以前,许多农民都自己出工出力打泥墙。几个人协同努力,花一、两天就把一垛泥墙打好了,不用花费一分钱的材料费。泥墙打得好,可挡风、挡雨,还“冬暖夏凉”呢。

该村另一户黎族农民的“活法”更带着黎族风格。这是一个汉族地区少见的“联合家庭”,两个50岁左右的已婚兄弟及他们的子女共同组成一个家庭。平时,他们的子女大多外出打工,只是在农忙的时候回家帮忙。这个家庭成员全部都是身体健康的成年人,从人口结构看,这个家庭的经济情况应当十分优越。但是,眼前的景象让人惊讶。全家人住在五间墙体开裂的破旧平房内,另有几间灶间在山坡下面。为什么这户理应富裕的农民却那么穷?屋前的凉棚回答了这个问题。凉棚搭在靠边的两间房屋前,凉棚下搭着两只土灶,放着三口大铁锅。该户的邻居告诉我们,这些铁锅是用来做米酒的,他家每月至少用30斤米做酒,有的时候,每个月用于酿酒的米多达到60斤。这位邻居说,“他家每天都喝酒。其实,喝酒是村里人的习惯。喝酒总不能喝白酒吧,所以,每天总还需要做点下酒的菜”。喝茶、喝酒、聊天,在破旧的屋檐下,在国家扶贫资金的资助下,这就是他们的“活法”。

二、重新审视“地方性文化”

近些年来,我们在扶贫工作中越来越关注贫困地区人们的风俗、习惯与生活方式,关注贫困地区的“地方性文化”*在这里,我们使用爱德华·B·泰勒1871年提出的广义的文化概念,他说,“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人们所接受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他各种能力和习惯。”,尤其在少数民族地区是如此。“地方性文化”的突显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克服扶贫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主观武断,有助于人们设计比较符合贫困地区生活实际的扶贫项目。但是,要真正做到有针对性的扶贫,还需要对“地方性文化”进行认真的评估,肯定“地方性文化”中值得继承并发扬光大的部分,抛弃“地方性文化”中的糟粕。

可惜的是,我们对“地方性文化”评估工作缺乏必要的重视,即使进行了评估,我们通常只重视发现符号性的表象,如带着地方风格的表演、习俗、服饰等等,而忽视“地方性文化”中核心的东西,即居民群众的人生观、价值观。在零零总总的扶贫项目中,极少看到旨在改变贫困人员人生观、价值观的项目,而我们在海南国家贫困县的考察中看到,恰恰是贫困人员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扶贫工作的最大阻碍。

本文上面的故事可以给我们启迪,我们在与县民政局领导的交流中也谈到了海南贫困人员的一些情况,他有几个观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其一,部分贫困人员往往得过且过,“知足常乐”。海南气候条件好,只有稍微“动动手脚”,就可以吃饱肚子,长期以来,养成了一些人懒惰的习惯。村外有打工机会,有些活辛苦一些,例如搞建筑,每天可以赚300元,但一些年轻人不愿意外出干活,借口“家里走不开”,实际上是怕艰苦。有些人出去干些日子就回来了,“等花完了钱再出去”。一些人家房屋破烂,家庭主人“睁只眼闭只眼”,懒得动手去修理。其二,贫困村落中人际关系良好,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老人都能得到年轻人的照顾,村里的少数懒汉也有饭吃。在扶贫工作开展以后,村落的相互依赖传统演化成面向政府的“等靠要”。其三,偏好悠闲生活。在海南的国家贫困县里,一些贫困人员的生活方式似乎与贫困无关,他们爱喝酒,爱夜宵,更爱喝茶。邀请几个人,坐在某户的厅堂里或者附近的茶室中,泡上一壶茶,一坐就是三五个小时,他们或许就是贫困村里的等着救济的农民。这些人,海阔天空中,全然忘记了外面打工可以赚几百元钱,家里的农活还等着人去干!海南人把如此喝茶的方式称为“老爸茶”*“老爸”在海口话里是指中老年人,也有人说其实“老爸茶”应该写为“老霸茶”,因为海口话里,老爸是指爸爸,而“老霸”则指爷爷一辈,“老霸茶”更为贴切,但后来可能人们更多地接受了“老爸茶”的说法。。

如何看待海南国家贫困县里一些农民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相应的“活法”?

本来,海南贫困村落里农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与环境、人与人长期互动的产物,他们的“活法”是自然的,是让人心安理得的。我们本无理由对他们的“活法”指手划脚、品头评足。但是,情况已经并将继续发生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人口流动成为常态,远在深山的村落也成了一个开放的世界;电视特别是互联网络通到了绝大多数村落,即使足不出村,也能知道外面的人们如何生活。这一切从外部与内部两个方面冲击着传统的村落,迫使村落的人们改变传统的“活法”。*贫困村落难以为继的一个最强有力的事实根据是大量单身男性的存在。

现在,落后地区的传统村落再也无法长期以传统的方式生存下去了,在这样的历史关头,扶贫是一项由国家发动、全社会参与的帮助贫困农民走出传统的过程,是让经济落后地区的人们走向现代的过程。其中,硬件的改变相对容易,最困难的是改变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改变世代相继的传统的“活法”。海南的那位民政局长提出“思想脱贫”的概念,我们更愿意用“文化脱贫”的提法,因为后一种提法同时包含着观念与行为两个层次。

三、文化脱贫:来自历史经验的启迪

文化脱贫是一项旨在部分地改变贫困人员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改变他们的“活法”的大工程,是通过“教育农民”而实现扶贫主体转型的过程,是使主体“超越传统,使传统真正融入于现代性之中”的过程。[2]P4与经济、民主、创业等等扶贫项目相比,文化脱贫更加复杂,更加富有挑战性,也更具有重要性。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如果没有文化脱贫,我们的扶贫工作都可能只是“治表不治根”。在某些地区,经过政府、社会的共同努力,仰仗着大量资金投入,可以在三、五年内顺利摘掉贫困的“帽子”,但是,这些地区的贫困总是在不经意中会重新出现,因为在那里,“等、靠、要”恰恰是与传统的“地方性文化”相契合的“生存性智慧”!

1949年,毛泽东同志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文中提出“要学会‘弹钢琴’”,“弹钢琴要十个手指头都动,不能有的动,有的不动。但是,十个指头同时都按下去,那也不成调子。[3]P1332弹钢琴要掌握主旋律,做工作要抓住中心。扶贫工作的中心是做好人的工作,是改变人的“活法”,实现文化脱贫。只有人的工作做好了,涌现出一批批具有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精神,又有能力、敢闯敢干的人,他们不再“等”,羞于“靠”,耻于“要”,而是“用自己一双手”去创造家庭与社区的幸福,那么,贫困地区才可能真正脱贫。

然而,做人的工作,实现文化脱贫,必须切实结合每一个贫困社区的具体情况,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此,本文不可能提供文化脱贫的实施办法,只是列举一些历史经验,或许,从事扶贫工作的人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迪。

早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晏阳初先生就意识到,中国之所以落后、贫穷,中国人之所以被人侵略、欺侮,其根源就在于中国人的存在方式;他用“贫、弱、愚、私”形容数以亿计的中国农民。他认为,中国要繁荣富强,最重要的工作是改造劳动人民,挖掘劳动人民的潜力,这个工作犹如开发“脑矿”。他说,我们中国有金矿、银矿,这矿、那矿,但最主要是开发“脑矿”。世界上最大的“脑矿”在中国,把中国的“脑矿”开发出来是对人类的贡献。如何去做呢?他提出了以“除文盲、做新民”为宗旨的平民教育运动,以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大教育”为手段,以学校、社会、家庭教育“三位一体”的整体性教育为特征,全面铲除“贫、弱、愚、私”这些劳动人民身上的劣根,培养一代适应现代社会的“新民”。20世纪30年代,许多知识分子、青年学生离开城市,深入落后地区农村开展以“平民教育”为核心的乡村建设运动,取得了令全世界注目的成绩。但是,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平民教育难以为继,乡村建设运动渐渐式微。

如果说由晏阳初、梁漱溟等人推动的乡村建设运动的重要经验是“平民教育”,那么,解放以后,我们从无数有关战胜贫困的故事中读出一个概念:“社区精神”。

解放初期,中国“一穷二白”,中国人普遍生活在艰难困苦之中,部分农村地区更“民不聊生”。新政权百废待兴,更面临着来自帝国主义的挑战,根本不可能拿出资源去扶贫。怎么办?新政权以各种方法发动群众依靠自己的力量摆脱贫困,改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河北省遵化县王国藩合作社的故事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在王国藩的带领下,二十三户贫苦农民组织了一个合作社。这是一个只有“三条驴腿”的合作社,许多人家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被当地人嘲笑为“穷棒子社”。但他们不怕苦,不怕累,艰苦奋斗,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在三年时间内,硬是“从山上取来了大批生产资料”,基本上摆脱了贫困。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专门介绍了王国藩合作社,他说,“我看这就是我们整个国家的形象。难道六万万穷棒子不能在几十年内,由于自己的努力,变成一个社会主义的又富又强的国家吗”?1957年2月,毛泽东在著名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报告中,再次突出列举了王国藩领导的合作社:“这个合作社所在的地方是一个山地,历来很穷,年年靠人民政府运粮去救济。1953年办社的时候,人们把它叫做‘穷棒子社’。经过四年的艰苦奋斗,一年一年好起来,绝大多数的社员成了余粮户。王国藩合作社能做到的,别的合作社,在正常情况下,也应该能做到,或者时间长一点也应该能做到”。自从毛泽东批示发表以后,王国藩“穷棒子社”的“穷棒子精神”很快成为全国闻名的脱贫致富的社区精神。“穷棒子精神”曾经鼓舞了无数农民行动起来,摆脱贫困,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解决贫困问题需要来自外部与内部两种力量的结合,而激活内部要素是关键。“解铃还须系铃人”,最终改变传统文化从而实现文化脱贫的一定是浸润于文化中的穷人自己,其中,有能力的带头人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海南南美村就遇到了脱贫的带头人。他已经在这个贫困村里干了二十多年,1994年,在国家扶贫资金的支持下,他们完成了第一轮住房改造,把草棚改造成平房。现在,他又申请到第二轮改造资金,将在三年内把村落建设起乡村特色旅游示范村。当我们问到如何解决村民中存在的“等、靠、要”问题,如何处理村里的少数懒汉时,他充满信心地告诉我们说,“我会一次次上门做工作,带领大家一起好好干。没有过不了的坎子,没有改变不了的懒人”。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文化脱贫的希望,看到了中国扶贫事业的前景。

[1]P·K·博克.多元文化与社会主义进步[M].余兴安等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2]孙兆霞等.第四只眼睛——世界银行贷款贵州省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和发展项目(中期)”社区参与工作“评估以及重点社区基线调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3]毛泽东选集(合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责任编辑:陈 刚

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Culture: A Dilemma in Poverty Reduction

ZHANG Letian,FANG Yuxing

By a story about a poor county at the state level and a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of it,it is found that poverty is closely related to“living ways”,and hence 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culture is proposed. This paper reviews famous rural development campaigns and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movement in Chinese history,and indicates that history reveals to us that mentality underlies poverty. Therefore,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culture is a somewhat neglected yet noteworthy issue in China’s poverty reduction.

poverty reduction; local culture; 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culture; education for the poor; sense of community

C91

A

1003-6644(2016)02-0050-06

猜你喜欢
活法村落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换一种活法活吧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活法
把孤独变成一种活法(组诗)
换个想法,换个活法——评《人生是拆不完的礼物》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