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模式现况

2016-03-09 11:03:02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维持性家属血液

尹 诗

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模式现况

尹诗

100013北京市煤炭总医院肾内科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知识传播、认知教育以及对教育对象的行为进行干预等方式,普及健康知识,从而建立健康意识、主动采纳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1]。血液透析是临床上治疗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2],其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病情,延长患者的生命,在临床广泛使用,但是由于血液透析技术在患者及家属中的宣传、普及不足,绝大多数的患者及家属对血液透析并不是十分了解。因此,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甚至是抵抗等负面心理情绪,从而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增加了临床死亡的可能性。临床中针对血液透析的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降低临床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由过去一对一交谈,一问一答的传统健康教育模式,发展为多种形式全面开花的局面,这一局面是非常可喜的,证明对于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有了充分的认识,肯定了其作用,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材、内容、形式如何标准化,如何保证效果,如何将健康教育知识融入到患者的日常生活中,变成一种生活习惯。目前临床上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是医师通过个人经验和知识对患者进行讲解,此种方式很容易出现以下问题[3]:(1)医师个人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的教育标准。(2)缺乏心理医师的介入,对患者的负面心理针对性不强。(3)缺乏严格、统一、循序渐进的教育程序,容易造成医师重复劳动,浪费临床资源。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将从我国现存的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的模式进行探讨,以期能够总结经验,找到适合我国的健康教育模式。

1我国现存的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模式

1.1以医院为中心血液透析患者需要依赖透析机进行治疗,每周需要进行3次透析治疗,每次4 h,在透析过程中,医护人员可以充分利用透析治疗的4 h进行健康教育,无需占用患者额外的时间,不影响其生活和工作,这也是医院教育的优势。以医师护士为主导的健康教育模式,目前对于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任务基本由护士完成。有学者提出责任制健康教育模式[4],即在透析室中将患者随机分组,每组10例,并配有1名护士负责,针对每一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出针对患者个人的健康教育方案,并发放到患者,使患者了解方案内容。同时通过宣传手册、患者交流、影视短片、动画等多种宣传方式对患者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严谨的健康教育。同时每组可以配有1名协助护士,以保证能够及时处理患者的各种问题。施月仙等[5]研究报告中表明,由护士针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模式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病情控制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以护士为主导的强化教育包括:(1)向每一位患者发放宣传材料,做到人手1份,使患者及家属通过自我学习的方式对疾病的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了解。(2)组织患者集中学习,通过多媒体与具体讲授的方式,加强患者对健康手册中相关知识的理解、记忆,并对患者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3)根据患者的年龄、病史、临床生化指标等具体情况,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指导,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及不合理用药情况。同时发动患者以互动的方式进行健康宣讲,扩大健康知识的宣传范围。并且对于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患者,应对其家属及照顾者进行指导。建立健康教育流程再造[6],使健康教育可以尽早、完整地推向患者及家属。在原有的健康教育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流程再造:(1)对患者进行首次透析知识宣教,使患者了解透析中的注意事项,降低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2)对患者中心静脉留置的导管等血管通路进行护理。(3)对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进行指导,告知患者注意事项,避免患者自身问题影响透析效果。(4)针对患者的个人具体情况,建立针对患者个人的合理的健康方案,使患者了解的健康知识更适合本人。(5)及时对患者进行回访,了解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状态以及患者的心理状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及时调整健康方案。健康教育流程再造是一项新的健康管理理念和模式,旨在充分调动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的积极性,从而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及时解决患者的问题和疑虑,从而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7]均有积极效果。

1.2以患者自身为中心目前有些学者较为推崇透析患者自我管理教育模式。自我管理模式主要针对于慢性疾病、护理人员无法及时有效的对其进行健康管理的患者,是用于慢性疾病管理的有效方法之一[8],其主要强调患者在疾病中进行自我管理的作用,加强患者对自身健康管理的能力。其主要方法是由专业的医护团队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评估与健康方案定制。由透析护士、透析医师、患者家属组成自我管理教育团队,团队所有成员都明确自我管理教育的内涵[9]。其中医护人员均进行过专业的血液透析知识、肾功能衰竭知识、护理知识及心理知识等统一培训,对自我管理的方式、意义、实施者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了解。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专业知识辅导,提高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的能力,辅助患者进行自我管理。除此之外,健康教育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10]。

1.2.1同伴教育模式的应用所谓的同伴教育,即借助年龄、兴趣、经历等某方面相似的同类人的说教来进行教育[11]。同伴教育最早出现在澳大利亚,之后又在欧美等国家普及。在长期发展之后,慢慢演变成社会上普遍的一种教育形式。张淑清等[11]在采用同伴教育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报道中指出,同伴教育模式可以使患者更好的接受相关专业知识,降低患者的排斥心理,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的积极性。

1.2.2改良健康教育模式[12-14]的应用在健康教育中采用《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手册》为教材,由专业的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学习指导,并对患者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对评估不合格的患者进行二次宣教。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手册包括[15-16]:(1)对新患者的宣教。(2)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宣教。(3)反馈检查部分。由护士长随机对患者进行提问,以检验健康宣教的效果。

1.3以家庭为中心血液透析患者遭受疾病本身和治疗方式的双重折磨[17],因此在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重视个体差异性,因人而异,内容应细化,重视健康教育的整体性和群体性。人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既是生物的人,又是社会的人。透析患者除治疗时间在医院外,其他大部分时间均在家庭、单位和社会。良好的社会、家庭支持对血液透析患者的身心健康有直接保护作用[18]。因此,健康教育的范围应扩大到家庭、社会,争取家庭、社会的支持,让患者家属、朋友了解疾病治疗的目的和疗法。刘玉婧[19]研究报道中显示,通过对患者家属同步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家属照顾患者的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对患者家属进行专业知识教育,使患者家属对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状态充分了解,从而对患者的身体及心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照顾,以增强患者的生存欲望。此外,家属在对患者进行照顾的时候,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人喜好以及心理特点,解除患者的后顾之忧,使患者安心治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绝大多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需要长时间的休息,基本丧失劳动能力,从而患者认为自身失去价值而产生自卑、抵触甚至是轻生的心理。根据相关研究调查报道[20],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继续正常工作的占患者总数的20%以下,大多数患者在患病之后已丧失工作能力及社会功能。方萍萍等[21]认为,家属是患者的主要支持者,能够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生活、治疗与治疗效果。

2国外健康教育的现状

2.1美国美国对健康教育预算及健康教育专业投入均居于世界首位,其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通过了健康教育相关法案,明确规定了健康教育在卫生工作中的地位。现在美国针对健康教育决策、健康宣教活动协调和信息交换及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等方面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健康教育组织机构,此外,政府还广泛地发动医学、教育、健康教育、企业、宗教等各界积极参与健康教育事业。

2.2加拿大加拿大政府在1974年首次在政府出版刊物中将不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归为造成死亡和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中。重点阐明了改善生活环境、纠正自身不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并制订有效的改善健康生活方式的方案。着重通过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改善人们的健康情况。

2.3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政府在1991年专门成立了专项基金,并指定专门的政府部门联合专门的医疗部门对澳大利亚全民进行免费的医疗,其以政府提供经济后盾,基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对全民提供良好的医疗保健的同时对全民宣传健康知识,提高全民健康意识,扩展健康教育范围。

2.4英国英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健康教育活动的国家之一,其早在1927年就已经成立专门针对健康教育宣传的政府部门,并通过积极的策划、组织各种健康教育活动,向英国人民宣传政府对全民健康的关注以及健康教育对国民的重要性,从而促进全民健康意识,加强全民健康行为。

3讨论

目前我国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正处于全面发展阶段,主要集中在对于方式方法的探索,但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3.1建立健全健康教育机构,完善健康教育网络建立起国家和地区级的健康教育机构是开展健康促进工作的保障,纵观各国的健康教育发展经验离不开两条,政府和经费,没有健全的健康教育机构,就没有监督管理组织,那么健康教育就是无米之炊,没有办法大力开展。

3.2健康教育内容的规范化由于护士能力知识水平的差异,不同护士的健康教育都带有各自的风格色彩,这样患者就会产生疑惑,因此,对于健康教育内容的规范化是根本,这就需要我国护理管理相关部门早日出台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的规范内容,让我们在工作时有据可依。

3.3护士的规范化培训护士是健康教育工作的主力军,无论何种健康教育模式的开展都离不开护士的参与,因此,护士能力水平和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健康教育的效果。健康教育能力已成为护士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血液透析作为一门专科性很强的学科门类,对于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更高,建议加大血液透析专科护士的培训力度,并将健康教育纳入血液透析专科护士能力的考核内容中。

3.4加强对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估和监督目前我国的相关文献中较多采用SF-36[22],生活质量量表(QOL)来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估,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健康教育是一种持续性、贯穿患者日常生活的行为,量表测量法很难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我们不可能在每次健康教育后都要求患者填写量表,那如何保证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的健康教育是有效的呢?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的标准如何制定?如何监督健康教育的开展呢?由谁来监督?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4小结

健康教育是医疗事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在慢性病的防治及生存期的延长方面作用显著,因此,寻求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模式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孙秋华.中医护理健康教育[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5.

[2]王质刚.血液净化学[M].3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64.

[3]Van Manen JG,Korevaar JC,Dek ker FW,et al.Adjustment for Comorbidity in studies on health status in ESRD patients:which Comorbidity index to use[J].J Am Soc Nephrol,2013,24(2):478-485.

[4]游钰.“责任包干制”健康宣教在血液透析患者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3(10):151-152.

[5]施月仙,刘俊铎,赵岳.护士主导的强化健康指导对慢性肾衰竭高磷血症患者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3):250-253.

[6]岑瑜.优质护理中健康教育流程再造对维持性血透患者依从性的影响[J].内科,2013,12(8):675-676.

[7]张延云.“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在血透患者保护血管通路方面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11(6):130-132.

[8]刘鹏飞,汪涛,王宜先.慢性疾病自我管理的研究讲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4):1354-356.

[9]Tsay SL.Self-efficacy training for patients with end-stage renal disease[J].J Adv Nurs,2013,53(4):370-375.

[10]李姮瑛,谢琼,李密,等.自我管理教育模式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1,23(4):762-764.

[11]张淑清,刘兰霞,李桂兰,等.同伴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我健康管理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4):97-99.

[12]张甜甜.改良健康教育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2013,5(6):135-136.

[13]汤菊萍.血液透析室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25-26.

[14]万崇华.生存质量测定及评价方法[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312-314.

[15]李雪琴,蔡红卫.糖尿病患者院外遵医行为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7):500-502.

[16]奚华芳,季霞.心理干预改善胃肠道疾病病人抑郁症状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12,27(4),299-300.

[17]姜敏敏,李鲁,陈江华.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3,19(6)6:397-398.

[18]Sanjeev K,Lori A,Edith.Self-assessd physical aIld mental function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J].Nephrol Dial Transplant,2013,28(7):1387-1394.

[19]刘玉婧.实施家属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7,10(19):488-489.

[20]岑琼,王君俏,王永芬,等.21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3):186-188.

[21]方萍萍,方二四.家庭支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2(8):114-116.

[22]姜敏敏,李鲁.SF-36量表在血透患者中的性能测试[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13,22(1):31-33.

(本文编辑崔兰英)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6.09.008

(收稿日期:2015-09-08)

尹诗:女,硕士,护师

猜你喜欢
维持性家属血液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海峡姐妹(2020年3期)2020-04-21 09:28:12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今日农业(2019年11期)2019-08-15 00:56:32
多彩血液大揭秘
神奇血液
小布老虎(2017年3期)2017-08-10 08:22:35
给血液做个大扫除
学生天地(2016年32期)2016-04-16 05:16:19
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红细胞增多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透邪止痒汤治疗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皮肤瘙痒疗效观察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