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效果探讨

2016-03-09 09:55:29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18期
关键词:管腔阑尾阑尾炎

陈 峰

(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江苏 南通 226000)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此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快的特点。因此,对此病患者的病情进行及时、准确地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检查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上多用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急性阑尾炎。为了进一步探讨用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我们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这些患者在入院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发热、全腹或右下腹疼痛、腹胀的症状。对这些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的结果显示其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增多。在实验组中,有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他们的年龄在17~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3±29.1)岁。在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他们的年龄在20~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2±28.9)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B超检查。进行B超检查的方法是:让患者取仰卧位,对其腹部进行检查。在进行检查期间,观察患者的腹腔是否出现游离的液性暗区或其肠管是否出现扩张。找到患者的阑尾部,观察其阑尾的形态、回声及周围组织的情况,并检查其阑尾是否存在炎性包块或积液。如果患者的阑尾存在炎性包块或积液,应使用高频探头测量其积液的总量、阑尾肠壁的厚度。如果在患者的右下腹找不到阑尾,应对其盆腔、腹膜后进行检查,以排除其出现异位阑尾的可能性。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的方法是:用西门子16层螺旋CT机对本组患者的右下腹进行扫描。该多层螺旋CT机的电流、电压分别为150~220毫安、120千伏[1],进行扫描的层厚为6mm,进行扫描的层间距为7.5mm。让患者取仰卧位,根据医嘱确定扫描的范围。扫描结束后,对所得图像进行矢状面、冠状面及曲面的重建,将重建后的图像传送至ADW4.3工作站[2]。扫描结束后,由检验科的2名高年资的影像学检查医师对扫描的图像进行分析。

1.3 观察指标

观察用多层螺旋CT检查及B超检查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准确性,并观察实验组患者的CT分级。

1.4 CT分级的评定标准

①0级:患者阑尾管腔的直径小于6mm,其阑尾周围脂肪的间隙清晰,其阑尾腔内的气体充盈。②1级:患者阑尾管腔的直径在6~7 mm之间,其阑尾周围脂肪的间隙清晰,其阑尾的管腔呈实性状。③2级:患者阑尾管腔的直径大于6mm,其阑尾周围无渗液,其阑尾壁增厚。④3级:患者阑尾管腔的直径大于6mm,其阑尾周围有渗液,其阑尾管腔呈实性状。⑤4级:患者阑尾管腔的直径大于6mm,其阑尾与周围组织的分界不清,其阑尾管腔呈实性状。⑥5级:患者阑尾管腔的直径大于6mm,其阑尾周围出现积液、脓肿或炎性包块。

1.5 统计学方法

我们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包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两组的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准确率的比较

检查结束后,在对照组中,经B超检查确诊患有急性阑尾炎的患者有22例。在实验组中,经多层螺旋CT检查确诊患有急性阑尾炎的患者有28例。与术中进行探查的结果相比较,用B超检查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准确率为73.33%,用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准确率为93.33%。用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准确率明显高于用B超检查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准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实验组患者的CT分级

在实验组的3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中,CT分级为0级的患者有0例,为1级的患者有2例,为2级的患者有7例,为3级的患者有10例,为4级的患者有5例,为5级的患者有6例。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关于急性阑尾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有研究认为,此病是因阑尾管腔出现梗阻、感染或胃肠道功能出现障碍导致的。另有研究显示,此病的发生与患者的饮食习惯和遗传因素密切相关[2]。此病患者若没有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其病情会进一步加重,使其出现腹腔脓肿、化脓性门静脉炎等并发症。上述并发症的发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身体健康。因此,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的病情进行及时、准确地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过去,临床医生根据此病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对其病情进行诊断。但是有些患者在发病时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这极易导致其漏诊[3]。如果患者腹部疼痛的症状非常严重,会导致其无法准确地向临床医生描述出现疼痛的具体位置,加之此病患者肠胃的游离度较大,这会增加其临床诊断的难度。过去,临床上对此病患者通常进行B超检查。该检查方法可观察到患者阑尾的大小、形态及是否存在积液[4]。与之相比,用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急性阑尾炎更具优势。该检查方法具有解剖结构显示力强、图像分辨率高的特点[5]。用该检查方法诊断急性阑尾炎,可以让临床医生清楚地观察到患者的阑尾部位,从而降低其误诊率。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用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准确率高。此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李满忠.阑尾炎诊断中多层螺旋CT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4(25):83-84.

[2]马治刚.多排螺旋CT_MPR技术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J]大家健康,2014,8(8):76-77.

[3]张勤.多排螺旋CT及多平面重建诊断阑尾炎37例[J]交通医学,2015,2(29):157-158.

[4]任春慧.64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影像技术,2013,7(28):164-165.

[5]张英格.多排螺旋CT扫描在儿童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8(11):1097-1098.

猜你喜欢
管腔阑尾阑尾炎
3~4级支气管管腔分嵴HRCT定位的临床意义
老年急性阑尾炎行开放阑尾切除术与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疗效对比
吸引头类管腔器械清洗中管腔器械清洗架的应用分析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Meckle憩室炎误诊为急性阑尾炎5例外科治疗
消毒供应中心管腔类手术器械清洗方法探讨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阑尾先切法与传统阑尾切除法比较
淮海医药(2015年1期)2016-01-12 04:32:53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9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35例
西部中医药(2014年6期)2014-03-11 16:0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