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
(河北省衡水市林果病虫害防治检疫站053000)
葡萄白腐病防治技术要点
李松
(河北省衡水市林果病虫害防治检疫站053000)
葡萄白腐病又称腐烂病、水烂、穗烂,是葡萄的重要病害,在华北地区广泛发生。一般年份果实损失在20%左右,流行年份损失可达60%~70%。
主要危害果穗,也危害新梢和叶片。一般在近地面的果穗尖端首先发病,在果梗和穗轴上产生淡褐色、水渍状、边缘不明显的病斑,病斑逐渐向果穗蔓延,使果粒基部变褐、变软、腐烂,然后整个果粒很快变色、变软。病穗轴及果粒表面密生灰白色小粒点。发病严重时全穂腐烂,果梗和穗轴干枯、皱缩,病果、病穗易脱落。有时果粒干缩,变成深褐色僵果,长久不落。
新梢多在受损伤部位发病,病斑初呈淡褐色、水渍状,形状不规则,边缘深褐色。病斑纵向扩展快,成为暗褐色凹陷的不规则大斑,表面密生灰白色小粒点。后期病部表皮纵裂,呈乱麻状。当病斑环绕枝蔓时,病部以上枝叶枯死。叶片发病,多从叶缘开始,产生淡褐色、水渍状、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逐渐扩大为略显同心轮纹的边缘色深的大斑,上面也有灰白色小粒点,但以叶背和叶脉两边居多。后期病斑干枯,易破裂。
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土壤中或地面的病残体上越冬,病菌也可以在悬于树体的僵果上越冬。散落在地面及表土中的病残体是来年初期侵染的主要来源。僵果上分生孢子器的基部有结构紧密的菌丝体,抗性强,越冬后能形成新的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萌发温度范围是13~40℃,最适温度为28~30℃,空气相对湿度达到92%以上分生孢子才萌发。分生孢子借风雨、昆虫传播,由伤口、蜜腺、水孔、气孔侵入,引起初侵染,以后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器,散出分生孢子引起再侵染。前期主要危害枝叶,6月后主要危害果实。病害潜伏期一般为3~8d。白腐病菌具潜伏侵染现象。病菌在枝蔓发芽展开后(5月上旬)即可对其绿色幼嫩组织进行侵染,以花序最易染病。
白腐病的发生与降雨关系密切,雨季早发病亦早,雨季晚发病亦晚。果园发病后,每逢雨后就会出现一个发病高峰期。一切造成伤口的条件,如风灾、虫灾、农事操作等均利于病菌侵入,尤其是风害影响更大,每次暴风雨后发病严重。果实进入着色与成熟期,感病性增强。距地表近的果穗易受越冬菌源侵染,并且下部通风透光差、湿度大易发病。果园土壤黏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管理不善、草丛生地发病严重。
3.1 清除菌源冬季结合修剪,彻底剪除病果穗、病枝蔓,刮除可能带病菌的老树皮,清除园中的枯枝蔓、落叶、病果穗等,并集中烧毁或深埋。冬季深翻果园,可将病残体埋入土壤深层加速其腐烂分解,减少翌年初的侵染源。夏季及时剪除病果、病穗、病枝蔓,捡干净落地果粒。春天浇透水后,于葡萄植株两侧铺地膜,隔离土壤中的病菌,减少病菌侵染,同时还可以起到保温、保水、保肥和灭除杂草的作用。
3.2 加强栽培管理通过修剪、绑蔓提高结果部位,50cm以下不留果穗;做好中耕除草、雨季排水和其它病虫害防治等经常性的田间管理,降低田间湿度,抑制病害发生。增施有机肥和钾肥,合理修剪,疏花疏果,及时摘心、抹副梢、绑蔓,适当疏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调节植株挂果量等措施均可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植株抵抗力。葡萄不同种和品种对腐烂病的感病程度不同,一般欧亚种易感病,欧美杂交种较抗病。在建园和改良品种时,要选择抗病品种,从源头上控制病害。
3.3 套袋对重病区,可以在最后一次疏果后进行套袋,预防病菌感染。套袋前应对葡萄进行全面喷药。在果实采收前半个月,选择晴天去除纸袋,以利于果实着色,开袋后及时喷药保护。
3.4 喷药防治葡萄坐果后经常检查下部果穗,出现零星病穗时应及时摘除,并立即开始喷药。第1次喷药应掌握在病害发生始发期,一般从6月中旬开始,以后每隔10~15d喷药一次,连续喷3~5次,直至采果前15~20d停止喷药。喷药时要仔细周到,重点保护果穗。喷药后遇雨,雨后要及时补喷,直至采果。有效药剂有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6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代森锰锌7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交替使用以上杀菌剂,可以避免单一使用一种药剂而产生抗药性。喷药时,在配好的药液中加入2000倍皮胶或其它粘着剂,可以提高药液的粘着性。为了消除来自土壤的病菌,重病果园要在发病前进行地面撒药灭菌。可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份、硫磺粉1份、碳酸钙2份,混匀,每平方米用15~30kg混合药,拌沙土365kg,撒施于果园土表,进行地面消毒。
S436.631.1+3
B
1006-9402(2016)04-0024-01
2016-06-10
作者邮箱:6174133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