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景明
(大连大学 东北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研究院, 辽宁 大连 116622)
论东北民间美术在社会风俗中的作用
张景明
(大连大学东北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研究院, 辽宁大连116622)
摘要:东北民间美术兼实用性和审美性为一体,特别是在社会方面有其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因而也就有了一定的社会文化功能,主要反映在与各民族日常活动相关的各种礼俗中。民间美术在发展与延续的过程中,在生辰、婚嫁、丧葬、喜庆节日、日常生活和宗教信仰等礼俗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民间美术可以丰富民俗活动的内容,社会风俗又可以促进民间美术的发展,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东北地区;民间美术;社会风俗
东北民间美术是由广大的劳动者创作,首先表现在它的实用性上,在此基础上上升到具有审美价值的观赏性。由于在社会方面有其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因而也就有了一定的社会文化功能,主要反映在与各民族日常活动相关的各种礼俗中。民间美术在发展与延续的过程中,在生辰、婚嫁、丧葬、喜庆节日、日常生活和宗教信仰等礼俗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民间美术可以丰富民俗活动的内容,社会风俗又可以促进民间美术的发展,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民间美术与人生礼俗
在人的生命历程中,伴随着降生、生日、成人、婚姻、丧葬等环节都形成了一定的风俗习惯,而民间美术作品常见于这些礼俗之中。降生是人生中第一个阶段,在民间也是人们的头等大事,特别是在过去的农村,当一个家庭出生男孩以后,认为这是整个家族人丁兴旺的标志,因而围绕小生命出生前后便形成了约定俗成的礼俗。东北地区的农村、牧区、林区,在小孩降生的一些礼俗中,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起到一定的作用。妇女在怀孕以后,就开始为即将诞生的新生婴儿准备日用品,其中的衣服上会绣有老虎等避邪图案,祈盼婴儿出生以后有一个强壮的体格。婴儿出生后,亲朋好友携带玩具、衣物等表示祝贺。满族在生育方面所表现的习俗与汉族接近,但由于本身所具有的民族文化、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特点,又与汉族体现出不同的地方。如在宗教信仰方面,满族传统的宗教为萨满教,在孩子出生前,要请萨满向佛托妈妈祷告。如果生男孩,在门左边悬挂弓箭;如果是女孩,在门右边挂红布,这样的做法以不同的物件表示出生孩子的性别,同时也是为了避邪。孩子生下第七天,要放进摇车中,称“上车日”,以摇车育儿是满族传统的狩猎经济形成的,可以防止虫兽的侵害还可便于大人的做活。在小孩满月的时候,要在脖子上挂长命锁,然后下摇车,起名字。娘家送一百个馒头,称之“蒸(增)百岁”;送一百钱,称之“百岁钱”。等到孩子过了满月,就将门边挂的物件系在子孙绳上,并收到子孙袋中。萨满向佛托妈妈求福保佑小孩健康成长之时,把子孙绳放在孩子家中院子的柳树上,以柳枝洒水于小孩身上以示驱魔辟邪,再把子孙绳上的五彩线套于小孩身上,一直到三天后收回子孙袋中,因五彩线俗称“锁线”,故称为“换锁”之俗。
生日是人们为了纪念出生之日进行的活动,并围绕这一活动形成了生日礼俗。在人的一生中,每年都会过生日,但有些年岁会举办得很隆重,如周岁、十二岁、六十岁、七十岁、八十岁等生日。丹东朝鲜族寿礼,是融礼节、服饰、饮食、伦理等各种民族习俗于一体的文化遗产,这一地区的朝鲜族每逢六十大寿都举办寿礼,叫做“回甲宴”或“花甲宴”。寿礼首先讲究孝道,充分展现子女们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和祝贺长寿的诚心;其次讲究摆大席,展现孝敬之意外,还有传承饮食文化之意;再次讲究礼节,从服饰到摆席、献寿,严格按着礼节规范进行,以此传承民族的礼节风范;最后讲究民族和谐,亲属邻里一齐共同庆祝,体现了和谐相处的美风、良俗。寿礼有着比较严格的程序,主要分为摆寿席、献寿、放寿席、闹寿夜、分寿桌等项目。传统的仪式一般在农家院里举行,寿星夫妇以及亲属子女必须穿着民族服装。寿礼的重头戏就是献寿,先是由主持人介绍寿星的人生经历,然后由长子夫妻开始敬酒,行大礼,接着次子一直到孙子辈依次献寿。献寿之后便是娱乐性的祝寿,人们载歌载舞,体现出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接着便是放寿席,寿星或其子女向宾朋敬酒答谢。晚宴结束后,家人及亲朋欢聚一室,载歌载舞,通宵达旦。在各路亲朋临别之际,东家要分寿桌,把寿桌上所摆的糕点果品分赠给亲友,用以带给未参加者吉祥和长寿。
结婚是人生礼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东北地区有众多的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结婚礼仪,在仪式中民间美术品起到一定的作用,并具有某种文化的象征意义。阜新蒙古勒津婚礼,能表现出蒙古族传统的婚礼形式,分接亲、迎亲、送亲等程序。在男方求婚之时,往往由男方长辈到女方家中,并携带礼品以示诚意。求婚成功后要举行订婚仪式,男方带上奶酒、熟羊等礼品到女方家中,并给女方长辈敬献哈达。在结婚仪式上,新郎、新娘以及双方的亲友都要穿戴传统的蒙古族服饰,设宴招待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举行歌舞欢乐竟日。
朝鲜族传统的婚礼仪式包括议婚、大礼、后礼三大阶段。议婚的主要内容有核对宫合、书写婚书、涓吉等。大礼的主要是男方家向女方家赠送彩礼箱,还举行奠雁礼、交拜礼、合卺礼、新郎接受大桌等礼仪。其中的奠雁礼为重要的环节,新郎来到了新娘家,将“雁夫”手中的木雁接过,双手交给了出来迎接的岳父,岳父把木雁横放在桌上,新郎端正跪在桌前,双手横握折扇,轻推木雁三次,以此表示新郎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后礼主要是新娘前往新郎家接受大桌,次日举行妇见舅姑礼等。朝鲜族传统婚礼受儒家婚姻观的影响,婚礼仪式中的许多内容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满族婚礼中有晾枕顶绣帘子的习俗,借此展示新娘的手工活,并作为与婆家交流绣艺的媒介物。鄂伦春族的婚礼包括认亲、送礼、迎亲三个阶段,在这三个过程中所涉及的男方礼品中,许多用本民族特色的桦树皮器皿盛装;女方家的嫁妆包括精致的马鞍、彩绘的桦树皮箱、华丽的服饰和桦皮针线盒等物品。
丧葬礼俗是人生中的最后一个阶段,每个民族的丧葬习俗都不相同,但能反映出鲜明的民族特点。从东北地区葬礼看,很少列入遗产项目中,这与葬礼中的陋俗有关。在鄂伦春族传统的丧葬习俗中,葬婴多用桦树皮包裹,埋葬成年人则多以桦树皮制作的棺作为葬具,有的葬具用桦树条或者柳条编成棺底,棺头、棺尾以桦树皮封堵,在死者身上覆盖桦树皮,这种葬具比较原始,称为“巴克萨”。随葬品多为桦树皮制作的器物,如碗、盒等。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葬礼,体现了中国朝鲜族的“尊重父母、崇拜先祖”的传统,在文化性、思想性、民俗性等方面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葬礼包括临终、招魂、收尸、发丧、袭脸、成服、吊丧、葬礼、三虞祭、卒哭祭、小祥、大祥等,葬后的祭礼又分忌祭、时祭、俗节祭等。大连庄河葬礼的程序有设灵床、盖单、点长命灯、洗死者生前衣服、放祭桌、撞天门、烧包袱、挂岁寿纸、报庙、准备孝衫和孝棒、入殓、接祭接旌、烧大纸、传三献、送盘缠、吹鼓乐、出殡、葬后祭奠,包括了临终前后的所有事宜。尤其是葬后祭奠,每到元宵节,人们给故人“送灯”,即把做好的面塑灯送到自家的祖坟或公墓灵位前。如果是双老下世的坟地,摆放双灯芯的面塑龙凤灯;如果是单老下世的坟地,摆放龙或凤的单灯芯灯。这种传统的丧葬礼俗虽然延续到现在,但已经弱化,应该作为一种民俗文化的现象,不应该作为一种陋习来看待,完全可以成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在东北地区的人生礼俗中,随处可见民间美术品。如满族降生礼俗中的摇车、门签、长命锁、挂锁,朝鲜族寿礼中的传统服饰、寿宴礼品,蒙古族婚礼中的服饰、哈达、朝鲜族婚礼中的服饰、木雁、满族婚礼中的枕顶绣,鄂伦春族婚礼和葬礼中的桦树皮器物、服饰,庄河葬礼中的挂岁寿纸、纸扎、面塑灯等,都属于民间美术的范畴,可以起到烘托喜礼的热烈气氛和丧礼的庄重悲哀之情。有的民间美术品还能沟通婚礼中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如枕顶绣既是展示新娘手艺的标准,又是沟通新娘与婆家人友好关系的纽带。
二、民间美术与岁时节庆习俗
“岁时节庆是民族民间文化生活的直接表现形式,能比较集中地反映民族或民间的历史、经济、物质生活、宗教、道德、审美、禁忌等文化现象。”[1]在东北民间美术遗产中,有一些都与节庆有关,每当庆祝节日之时,除了正常的庆贺形式以外,民间美术创作行为与作品往往可以烘托整个节日的热烈氛围。如满族的颁金节、大连庄河的端午节、正月十五等节日,民间美术都起到重要的作用,丰富了民俗活动的内容。
东北满族的节日很多,如颁金节、春节、二月二、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其中的颁金节非常隆重。颁金节是满族传统的节日,每年农历十月十三为了纪念满族诞生而举行。这一天,大家纷纷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许多满族人穿起旗袍等民族服装,跳起民间传统舞蹈,唱起民间歌曲;伴有猜谜语、联欢、雪祭、背灯祭等传统满族祭祀活动和焰火晚会等节目和游戏。同时,还准备各种各样的荷包绣品以及具有满族特色的打糕、粉饺、酸汤子、酥叶糕等食品供大家交流与品尝。春节到来之际,家家门上贴对联,按旗属分别挂红、黄、蓝、白不同颜色的彩笺。除夕夜里祭祀神佛、祖先,初一相互拜年祝福。端午节的凌晨,家家早起至郊外踏青,采艾蒿、折柳枝插于门首。同时戴香袋、荷包,孩子颈腕上拴五色丝绳,穿绣五毒的鞋和背心。
大连市庄河人过端午,分为大端午(五月初五)和小端午(五月初一),届时大人孩子的手脖、脚脖、脖子、腰上系上单股五彩丝线;同时,在大端午的头一天,将拴有小盖、小扫帚、小黑豆人的桃树枝与艾蒿、蒲草一起插在门窗上,起避邪的作用。端午节有许多的装饰品。如粽子用五色线编织,有六角六面、三角三面的形制。粽子上根据挂处的不同,分别编绣各种祝愿、祝福词语,挂在孩子身上的有“福、禄、寿、喜”字样,行业中挂的粽子有“年年有余”、“恭喜发财”、“一帆风顺”、“四海如春”等吉祥语。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动物饰品,以猴子为主,用红布缝制,其中有孙悟空的形象,与其他饰品一起挂在门窗等处,意在降妖避魔。小扫帚用彩色染成的麻丝扎制,小黑豆人用红线穿成,托在一块长方形红布上,拴在桃树枝上与艾草、蒲草一起插在门窗上方,寓意扫除病灾。过端午节还有佩戴的饰品,如绣兜为白里红面,面上多绣石榴,意为多子。兜口上绣“富贵不到头”的云子,有的在云子中间绣“福寿”或“长命百岁”等字样。兜上有配挂的小辣椒、小粽子、小猴子、小荷包、小扫帚、小黑豆人等绣品。每逢端午当日,给小孩的手脖、脚脖、脖子、腰上拴五彩线,当地人称之为“葛撸线”,以便用撸线拴住孩子,寄托人们长生不老的心愿。遇到下雨天,将撸线解下扔到长流水的地方,寓意平安长寿。
庄河面塑灯民俗是民间人们伴着生活需要和节令习俗活动而形成的具有地方性特点的历史文化现象,以大豆面为原料,制作各种动物、花鸟鱼虫造型的灯制品,作为节日的装饰品。庄河人在过完春节后,开始准备元宵节,届时家家户户都制作属相灯、十二月灯等面塑灯。每年正月十五晚上,每家把制作好的属相灯放在屋内的柜顶或窗台上,并把灯点亮,每个人都伴随着属于自己的属相灯来欢度元宵之夜。十二月灯是为民间人们营造节日气氛,祈盼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美好年景以及伴着生活和生产活动而产生的,不同月份的灯放置的地方各异,具有不同的文化含义,如放在粮仓象征着五谷丰登;面塑金鱼灯放在水缸里,寓意连年有余;将相对应的动物面塑灯放在猪圈、牛棚、鸡窝、狗窝等,寓意牲畜兴旺、膘肥体壮。
在东北民间岁时节庆活动中,民间美术品的实用功能表现得比较突出,并且具有一定的文化象征意义。如辽宁义县社火中的旱船,满族节日中的民族服饰、春联、荷包、香袋,庄河端午节中的挂饰、配饰以及元宵节的面塑灯,都具有民俗意义,以此烘托节日的欢乐和寓意幸福、美好、吉祥的生活。
三、民间美术与生活与生产习俗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民间美术的形式无处不在、紧密相连。民间艺人本为广大的劳动者,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创作出很多的民间美术作品,用于美化生活。如大连庄河、瓦房店东岗、岫岩、建平、黑龙江方正、绥化、吉林通化长白山地区等地的剪纸艺术,过去常用于墙花、窗花、顶花、刺绣底样等,可谓人们生活中最价廉物美的装饰品。在东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与生活及生产相关的项目有黑龙江讷河市鄂温克族瑟宾节、佳木斯市赫哲族乌日贡大会、吉林龙井市朝鲜族农夫节、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达尔罕兴畜节、鄂伦春自治旗鄂伦春族篝火节等,这些民族的生活与生产习俗活动都有民间美术品的装点。
讷河市鄂温克族瑟宾节,根据史料记载,鄂温克人的先祖在捕获熊以后,都要唱歌跳舞进行庆祝,历时三天,这是瑟宾节的雏形。后来由于熊的数量越来越少,就开始猎取猎貂、鹿等动物,节日的活动由熊祭祀过渡到山神祭祀。随着狩猎对象种类的不断增多,节日的内容也逐渐丰富起来,增加了模仿动物、飞禽的歌舞,狩猎、采集生产的劳动竞技游戏以及源自取暖狂欢的篝火舞等内容。每年阴历的五月中下旬,居住在讷河农区的鄂温克人都会择日欢庆瑟宾节。届时男女老幼身穿节日盛装,相聚在嫩江边的河谷草滩,以特有的民俗活动来表达他们向天祈福,祝福部落或家族平安兴旺的美好愿望。瑟宾节活动从祭祀开始,一般由家族、部落头领或部落的“萨满”主持,在山神牌位或敖包前供奉鹿、牛、羊、马奶酒、野山珍等祭品以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兴旺、四季平安。祭祀仪式后,人们跳传统舞蹈、即兴表演填词的民歌以及进行赛马、射箭、摔跤、拉棍、腕力、颈力、拔河、抢枢、贝奇那、勒勒车等一系列的传统项目,一直到“风情野餐”开始才会宣告结束。最后是篝火晚会,这也是节日的高潮,家族或部落里的男女老少,乘着酒兴,围着篝火跳起篝火舞,一直欢愉到次日黎明。从节日内容看,既有原始古老的崇拜、祭祀特点,又是鄂温克族历史文化、社会风俗、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吉林龙井市朝鲜族农夫节,按照朝鲜族民族惯例,每年农忙之后,农夫们要开展以迎丰收为主要内容的庆祝活动。随着岁月的积累,朝鲜族将每年农历七月十五定为祭奠农神“百种”的日子,称之为“百种节”,又称“农夫节”。 这一天,农夫们穿上传统的民族服装,自行表演歌舞,祭祀农神,还要根据农作物的收成评选出农事状元。被评上的农事状元胸戴红花,骑着大黄牛,在村民的众拥下绕村一周,以示荣耀。
蒙古族的兴畜节,大体上在每年的正月和清明前后举行。如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达尔罕兴畜节,每年正月十二举行,牧民们穿着鲜艳的蒙古族冬装,赶着勒勒车,拉着肉食、奶食、奶酒、炒米、炊具、柴草,有的骑着骏马或骆驼、赶着成群的牛马羊,聚集到达日罕乌拉苏木参加“兴畜节”。节日这天,牛羊倌为上宾,牲畜唱主角,各家各户交流放牧经验,查看膘情,评选头畜,互换种公畜,优化品种,庆贺畜牧大丰收。“兴畜节”有固定的程序,即集中拜年、交流放牧经验、查看膘情、烟祭驱除瘟神、评选头畜(封荣誉、挂穗子、抹黄油、念祝词)、举行小型那达慕(跑马比赛、摔跤比赛、拔河比赛、歌舞表演、猜谜活动等)。其目的是祝福草原上的家家户户六畜兴旺,祈盼牧业大丰收。
鄂伦春自治旗鄂伦春族篝火节,每年公历六月十八日举行。届时,鄂伦春族男女老少都穿戴节日的传统服饰,集中在依山傍水的篝火广场上。篝火节的主要活动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开幕式,由族长主持,站在祭坛上,一手拿盛满酒的桦树皮碗,一手执柳枝或蒿枝,蘸酒洒祭天地,并用本民族语言诵唱祭文。参加者都面向祭坛,双手分别持装酒的桦树皮碗和柳蒿枝,跟着族长洒酒祭祀,虔诚地诵唱祭文,整个常见庄重肃穆。第二部分为传统体育比赛,有赛马、射击、射箭、摔跤、颈力绳赛、拉钩扳腕、划桦皮船赛等,竞争的非常激烈。第三部分为篝火娱乐晚会,天刚黑下来的时候举行生火仪式,萨满代言人先点燃手中的手把,再将参加活动的贵宾和有威望老人手中的火把点着,最后交给族长,然后由手持手把的人点燃广场早已摆好的三堆篝火。此后,参加者以家庭或相互组合为单位,以烤骨占卜、悬斧祈祷、用烟袋装灰等方式祭火。此后人们拉起手围着篝火边舞边唱,欢乐到天亮。
以上这些民族的节日,都是在长期的生活与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或为了庆祝农业丰收、牧业兴旺、渔猎收获,或为了祝福美好生活。在节日中,各民族都穿上传统的服装,祭祀天地、山神、农神等,同时载歌载舞、体育竞技、评选农事或牲畜,共同欢度传统的生活或生产节日。其中的服饰、桦皮器物等都是民间美术品,是烘托节日的氛围和作为祭神的用具。
四、民间美术与宗教仪式
在东北地区生活的满——通古斯语族的民族中,普遍信仰萨满教,这是人们对大自然的崇拜而产生的一种原始宗教。费尔巴哈曾说:“对自然的依赖感,再加上那种把自然看成一个任意作为的,有人格的实体的想法,就是献祭这一自然宗教的基本行为的基础。”[2]这些民族就是继承了先祖的文化,将萨满教及其文化延续至今,并在一些民间美术形式中夹杂有很多的萨满文化的因素。佛教等宗教形式传入东北地区后,留下了与佛教有关的美术形式,如建筑、绘画、造像、用具等。同时,满族、蒙古族等民族传统的祭祀活动,也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并且有民族美术用品在仪式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如满族祭祖用的白色剪纸挂签。
在东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数量较多的与宗教有关的项目,如黑龙江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哈尔滨市阿城区满族家祭、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祭孔大典、吉林省吉林市乌拉满族瓜尔佳氏家祭、前郭县蒙古族萨满祭天仪式、蒙古族祭敖包、蒙古族祭神树、蒙古族祭火、成吉思汗祭、九台满族石氏家族祭祖习俗、吉林市满族松花江祭、长春市满族关氏家族祭祖习俗、满族杨氏家族祭祖习俗、满族赵氏家族祭祖习俗、敦化市正觉寺庙会、辽宁省大连市旅顺放海灯、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古勒津祭敖包、内蒙古新巴尔虎左旗甘珠尔庙会、乌兰浩特市成吉思汗庙祭祀、巴林右旗翁根毛都祭祀、敖汉旗青城寺祭星、克什克腾旗祭敖包、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达斡尔族萨满斡包祭、鄂温克自治旗鄂温克族巴彦呼硕敖包祭祀等。
笔者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进行民族学调研时,曾经跟踪了鄂温克族萨满作法的整个仪式。当时,萨满涂明阳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选择在他师傅的墓地进行作法。整个作法仪式分为供奉法衣、在墓地插柳条并拴彩色哈达、摆放供品、穿法衣、祭祖、跳萨满舞、颂唱词、神灵附体、再舞再唱、送神灵、共享供品等。在仪式中,萨满法衣、神鼓、鼓槌等都属于民间美术的范畴。尤其是外层法衣,用鹿皮制作,穿绣花边的坎肩,上面绣成排的白色四瓣花卉。正面的腹、腿部悬挂20面铜镜,下摆装饰成排的铜铃,两袖上有间隔的横条彩色刺绣,腰两侧垂皮条;背部有一大四小的铜镜,腰下垂彩色绣条。头戴鹿角冠,上面有刺绣,冠后有彩色布和线拧成的飘带。萨满身穿法衣,一手拿单面皮鼓,一手持套由鹿尾的鼓槌,边舞边唱,在铜镜、铜铃相互撞击的声音中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北方民族信仰萨满的历史比较悠久,根据《汉书》记载早在匈奴占据草原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萨满的明确记录,以后各个民族都有萨满的活动痕迹。在张星烺的《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四册中,详细记载了突厥萨满作法的过程。即在公元6世纪中期,突厥室点密可汗在位时期,东罗马使臣蔡马库斯出使西突厥,抵达中亚索格底亚境时,有突厥人“来言,能驱逐魔鬼,预阻不祥之兆。围绕蔡马库斯及从人,取其行李置众人之中,摇铃击鼓于其上,又有手持香者,火势熊熊,来往绕走,状类疯狂,指天画地,几若魔鬼诚被其驱逐者。咒既读毕,乃请蔡马库斯经过两火间,其人亦自皆陆续走过两火间。谓如是,则妖魔悉可洗净也。”[3]由此看出,突厥的萨满作法与调查所见的鄂温克萨满作法仪式几近相同,但也有不同的内容,不管怎样可以说明萨满祭祀的历史非常久远。萨满服饰及用具是东北古老的民间美术遗产,在萨满教造型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在萨满祭祀仪式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东北民间美术在社会风俗中所起的作用,归纳起来有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东北民间美术中的许多方面,特别是传统的吉祥造型,包括外形、图案、工艺等,以及民间美术在民俗活动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都具有某种文化的象征含义,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愿望的追求和企盼。第二,民间美术的文化特征决定了实用与美观的统一,在不同的场合下具有某些特定的社会文化功能,如在人生礼俗、岁时节庆等社会风俗方面都有具体的表现。第三,民间美术的形成来源于广大的劳动群众,他们在创作过程中,以粗犷豪放、朴实敦厚的性格,将自己朴素的情感都倾注于作品之中,反映出劳动者淳朴的情思和观念,并融入到各种社会风俗去体现民间美术的魅力。所以说,东北民间美术在社会风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张景明.岁时节庆与北方游牧民族的饮食文化[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02).
[2]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读(下卷)[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6:460.
[3]张星烺.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4册)[M].朱杰勤,校订.北京:中华书局,1997:285-286.
On the Role of the Folk Arts in the Social Customs of Northeast China
Zhang Jing-ming
(TheNortheastCultureHeritageandtheCulturalIndustryResearchInstitute,DalianUniversity,Dalian,Liaoning116622)
Abstract:Folk arts in Northeast China integrate utility with aesthetics and have conventional norms in social life and thus they acquire a certain social and cultural functions that can mainly be reflected in various customs and rites of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such as, the birth, marriage, funeral, festivals, daily life and religious rituals in which fine arts play important roles. It can be noticed folk arts and social custom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one another as folk arts can enrich the social activities while social customs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folk arts.
Key words:Northeast China;folk arts; social customs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44X(2016)01-0108-06
作者简介:张景明(1966-),男,内蒙古凉城人,民族学博士,大连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艺术人类学,民间美术学等。
基金项目: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东北地区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保护与开发研究”(项目编号:12YJA760090)。
收稿日期:2016-01-04
DOI:10.15958/j.cnki.gdxbysb.2016.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