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患者低体温原因探讨与护理对策分析

2016-03-09 00:11:50张志毅通许县中医院护理部河南开封475400
河南医学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低体温护理对策外科手术

张志毅(通许县中医院护理部 河南开封 475400)



外科手术患者低体温原因探讨与护理对策分析

张志毅
(通许县中医院护理部 河南开封 475400)

【摘要】目的 研究外科手术患者出现低体温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以随机方式选择2014年3月至2015 年3月在通许县中医院实施外科手术的患者70例,分析其临床资料,探究低温原因,并制定相关护理措施。结果 手术后,观察组平均体温为(35.0±1.1)℃,对照组的平均体温为(35.6±1.2)℃,均明显低于术前的观察组(36.1±0.6)℃、对照组(36.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体温发生率为57.1%,明显高于对照组发生率17.1%(P<0.05)。结论 年龄、环境温度等多种因素均会导致外科手术患者出现低体温的情况,医护人员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各种因素的干扰,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外科手术;低体温;原因;护理对策

低体温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并发症,其发生率高达70%,可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出现,如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凝血功能异常、麻醉后延迟清醒等,对患者的健康具有重大影响,严重者则有生命危险[1]。本研究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通许县中医院实施外科手术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各种资料予以分析,以探究其低温原因,并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通许县中医院实施外科手术的患者70例,所有患者年龄20~75岁,平均(42.1±5.2)岁,将患者根据年龄随机分为两组,年龄≤60岁的35例为观察组,年龄>60岁的35例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1~5 h,平均(3.2±1.3)h,手术室内平均温度为(22.3± 0.2)℃,手术部位:12例开腹手术、13例颅脑手术、10例四肢手术。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1~5 h,平均(3.4±1.2)h,手术室内平均温度为(22.3±0.2)℃,手术部位:13例开腹手术、14例颅脑手术、8例四肢手术。所有患者术前未出现感染、脱水等使其体温上升的因素。两组各项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常规检查,并对患者采用复合全身麻醉,待全身麻醉后将体温探头置于患者鼻咽处,以此进行体温监测,记录并分析患者体温数据,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低体温发生率。

1.3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定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定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手术后,观察组平均体温为(35.0±1.1)℃,对照组的平均体温为(35.6±1.2)℃;术前观察组平均体温为(36.1± 0.6)℃,对照组平均体温为(36.1±0.5)℃,手术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手术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体温发生率为57.1%(20/35),对照组为17.1%(6/3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 低体温原因分析与对策

3.1 低体温原因分析 本研究中根据患者年龄将其分为两组,年龄≤60岁的35例为观察组,年龄>60岁的35例为对照组,经研究资料后对比可发现实施外科手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体温均低于患者术前体温。结合文献资料和本次研究分析其低体温原因如下[2]:①年龄因素:年龄较大的患者因其心血管储备能力较低、血管收缩作用较弱等原因,导致其体温控制能力较低。②手术室温度因素:患者行外科手术时,因其体表面积暴露较多导致其皮肤散热速度加快,从而使患者体温降低。③手术部位因素:手术部位的差异导致患者暴露的体表面积不同,导致体温出现差异。

3.2 护理对策 相应的护理对策:①控制手术室温度,保持恒温,若患者年龄较大或手术耗时较长,则应予以加盖棉被、毛巾等相应的保温措施。②心理干预,术前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为其详细讲解手术相关的知识,以此减少患者紧张不安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术中依从性。③为患者的体温进行连续测定,记录体温数据,同时予以患者辅助呼吸,检测SpO2和ETCO2,以此作为依据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④术后从手术室至病房途中,根据患者周围环境采取针对性的保暖措施。

4 讨论

人体通过体温调节中枢使之产生热与散热,以此保持人体动态体温,若手术期患者体温低于36℃则称之为低体温。低体温是一种术中常见并发症。评估患者体内稳定性经常将体温状态作为重要指标,低体温对患者术后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对患者实施外科手术时需保证患者体温保持恒定。低体温可使患者麻醉后延迟清醒,出现呼吸道梗阻;低体温可对患者血小板功能造成损伤,导致出血量增加;低体温可使患者的血压降低,心率减速、导致氧利用率减少,引起低氧血症;低体温会导致患者的免疫力降低,提高感染发生率[3]。

患者行外科手术时,可因外部环境温度、手术部位不同、患者年龄等因素,致使患者手术过程中、术后出现低体温情况,患者体温是否恒定对患者手术的顺利及预后具有较大影响。因此,医护人员应充分重视术中低体温问题,针对多种因素,予以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合理的保暖工作,尽量维持患者体温在36℃以上,从而避免患者术后出现低体温,对手术部位的伤口愈合产生影响,保证患者的围术期安全。

综上所述,患者实施外科手术时,可因年龄、周围温度、心理情绪等多种因素出现低体温情况,应针对多种影响患者的因素,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胡建威,张亦庚.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囊肿致尺神经深支卡压18例[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4,37(5):490-492.

[2] 许会姣.外科手术中患者低体温原因分析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8):75-76.

[3] 张悦,夏玲,姜云.外科手术中低体温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7):1556-1558.

(收稿日期:2015-08-20)

【中图分类号】R 473.6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6.01.135

猜你喜欢
低体温护理对策外科手术
自行设计的可调式抬手架在手外科手术消毒中的应用效果
低体温对手术患者的影响及护理措施
医学信息(2016年37期)2017-03-20 08:21:59
非正常拔管在老年患者深静脉置管的原因和护理对策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53:33
影响癌痛患者疼痛治疗依从性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分析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34:49
儿童口腔溃疡病及护理对策分析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24:43
产科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12:34
急性心肌梗死后低体温与临床不良事件相关性研究
不同麻醉方式对腹部手术患者低体温发生率的影响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影响
医学信息(2015年14期)2015-04-29 15: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