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红霞
·应用体会·
品管圈在局麻手术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何红霞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升局部浸润麻醉手术患者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以自主自愿的原则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提升局部浸润麻醉手术患者安全性”作为活动主题,分析活动前局部浸润麻醉手术患者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在护理此类患者当中存在的不足,在真因验证的基础上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手术室通过品管圈活动,不良率从64.9%下降至29.6%,进步率达54.39%,效果显著。结论运用品管圈能大幅度提升局部浸润麻醉手术患者安全性,提升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确保患者安全。
品管圈;局麻患者;安全管理
手术室是医院实施手术治疗和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易存在安全隐患的高危科室[1]。由于局部浸润麻醉手术的特殊性(一般只有1名巡回护士配合手术),对于其护理安全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更应得到重视并加强防范[2]。我院手术室于2014年10月开展品管圈(QCC)活动,以提升局部浸润麻醉手术患者安全性为活动主题,现将活动成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我院手术室在通过一期QCC活动带来成果的基础上,经过积极筹备,在上一期圈长的指导下,通过手术室护理人员自动自愿报名的原则,于2014年10月17日正式成立了由辅导员、圈长、圈员等9人组成的手术室第二期品管圈活动小组——“同心协力圈”。
1.2 方法
1.2.1 组圈和培训 本次活动采取自动自愿报名的方式成立品管圈,圈成员延伸至工勤人员。其中25~30岁2人,30~40岁6人,>40岁1人;本科5人,大专3人,初中1人;主管护师5人,护师2人,护士1人,护工1人。由第一期QCC圈的圈长作成果汇报与动员,护士长担任辅导员,组员投票选举圈长,圈长填写“品管圈活动组圈登记表”,向护理部申请备案。同时建立微信群以供会后的沟通交流。
1.2.2 决定圈名圈徽 手术室工作强调的是一种团队协作,局部浸润麻醉手术体现的是来自医生、护士、护工等多方的合作,缺一不可,正是这种充满和谐、团结的工作氛围,才让每个人在工作中能全身心地用自己的爱心、责任心、细心、耐心服务于每一位患者,使患者顺利渡过手术期,故取名为——“同心协力圈”。
1.2.3 活动步骤 (1)选定主题:第一期QCC筹备时,通过头脑风暴,对手术室工作现状进行全面剖析,选定了4个活动主题,采用评价法按总分先后顺序,在承接第一期QCC的基础上选择排名第二的“提高局部浸润麻醉手术患者的安全性”为本期QCC活动主题。
(2)制定计划:确定本主题的活动期限为5个月,制定甘特图,计划和控制好活动进度,确保各项活动如期完成。
(3)现状调查:制定局麻患者安全隐患查检表,主要从患者、工勤、手术医生和护士4方面因素进行查检。见表1。
表1 安全隐患查检表
(4)目标设定:根据80/20原则确定改善重点,本圈的圈能力为65.0%。根据目标值的计算公式,本圈目标值为30.6%。
(5)原因分析:圈员运用头脑风暴方法从人、机、料、发、环5个方面进行分析,把握影响问题点的主要原因,逐项进行真因验证。
(6)对策实施:①针对患者术前焦虑的相应对策:首先,肯定患者情绪反应,热情接待患者入手术间,鼓励其说出心里感受。其次,告知患者整个手术过程医生和护士会一直在身边,让其感受到被尊重;②针对患者手术知识缺乏的相应对策:做好术前访视,实施“W-O病房手术室一体化”工作模式,由病房护士掌握患者第一手资料,有异常情况由病房护士及时与手术室护士取得联系,了解存在问题、提出改善措施;③针对患者因手术原因致体位改变产生不舒适的相应对策:首先,术前告知患者手术体位要求。其次,做好特殊体位的训练。第三,认真执行体位摆放原则,熟练各种体位摆放的要求;第四,注重患者舒适度,倾听患者的主诉;④针对护士不足,术中经常离室跳台的相应对策:首先,严格执行“五不出手术间规定”;其次,做好“首接负责制”,认真执行交接班工作,与手术医生协调沟通,获得理解与支持;第三,按手术室护士配比要求申请添加手术室护士,以保证手术的安全开展;⑤针对护士病情观察不到位的相应对策 首先,做好患者入室前的各项评估工作,细致到位,如过敏史、晕针史、既往史等;其次,与医务科沟通,完善门诊患者术前的相关性检查工作;第三,所有门诊手术结束,必须观察十分钟后方可离开手术室;第四,建立局麻手术应急预案,所有住院患者开放静脉通路,抢救物品、药品配备到位。⑥针对护士术前未考虑医生习惯准备物品的相应对策:首先,建立医生习惯登记本,了解医生习惯,做好术前物品的充分准备;其次,按“人、机、料、法、环”建立“术前规范化布置流程”,将内在护理质量前移。⑦针对护工知识缺乏,培训不到位的相应对策:首先,制定接送患者流程,规范培训,严格执行,考核到位;其次,对一些特殊的局部浸润麻醉手术患者如钻孔引流术患者、胸腔闭式引流患者等,护士与护工共同接送。
QCC活动5个月后,随机抽取两周的局部浸润麻醉手术79例,不良例数23例,不良率29.6%,目标值设定为30.6%,进步率54.39%。通过QCC活动,使患者在手术期间获得的护理质量不出现断层,真正提升了局麻手术患者的安全性。
品管圈活动强调的是让护理人员自发主动地参与活动,从而自觉提升护理人员的参与权、管理权及自主权,从根本上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3-4];QCC通过头脑风暴和PDCA等管理工具的使用,利用集体思考,思想互相激荡引导出创造性思维,使质量目标和持续质量改进得以实现[5-8],特别是本次QCC活动新推出的“W-O一体化工作模式”,更是在手术室内部团结协作的基础上加强了与病房的协作,让护理工作从病房直接延伸至手术室,为患者提供了无缝隙护理,有效提升了局麻手术患者的安全性。
[1]陈辽平. 香港医院的医疗风险管理[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7,7(4):313-315.
[2]程洁. 局麻手术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对策[J]. 泰山医学院学报,2010,31(9):729-730.
[3]马春远. 品管圈用于产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评价[J].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3):88-90.
[4]张秋香. 品管圈在手术室物品定位管理中应用[J]. 医学信息,2013,26(22):300.
[5]张小红,许月萍. 运用品管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的实践[J].医院管理论坛,2012,29(7):19-21.
[6]陆立岚,陈云,刘桂艳,等. 品管圈在手术患者安全交接管理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5,21(20):23-25.
[7]赵美勤,刘敏,胡伟. 品管圈活动在我国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J]. 全科护理,2016,14(28):2929-2933.
[8]蒋健梅. 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 环球中医药,2013,6(S1):32-33.
The Application of QCC in Safety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Local Anesthesia
HE Hongxia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Changzhou Jintan District Shuibei Central Health Center, Changzhou Jiangsu 213200, 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ole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n improving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local infiltration anesthesia.MethodsThe principle of voluntary approach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QCC team, selected to enhance the local anesthesia surgery patient safety "as the theme, insufficient analysis before local anesthesia surgery patients and potential unsafe factors exist in the nursing care of such patients, and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rue because based on the validation of measures.ResultsThrough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in operation room, the adverse rate decreased from 64.9% to 29.6%, the progress rate was up to 54.39%, the efect was signifcant.ConclusionThe use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safety of patients with local infltration anesthesia,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doctors to nursing work, ensure the safety of patients.
QCC, Local anesthesia, Safety management
R473
A
1674-9308(2016)36-0206-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6.36.116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水北中心卫生院行政科,江苏 常州2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