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法联合湿性愈合技术对深部腔洞性创面伤口的护理效果观察

2016-03-09 06:02:26卞玉霞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36期
关键词:罐法湿性清创

卞玉霞

拔罐法联合湿性愈合技术对深部腔洞性创面伤口的护理效果观察

卞玉霞

目的探讨拔罐法联合湿性愈合技术治疗深部腔洞性创面伤口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深部腔洞性伤口患者50例,其中22例湿性愈合技术清创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28例采用拔罐法联合湿性愈合治疗清创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平均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拔罐法联合湿性愈合技术对深部腔洞性创面进行伤口护理,能显著促进患者创面愈合,改善患者治疗有效率,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加快床位周转,发扬中医护理服务特色优势。

拔罐法;湿性愈合技术;深部腔洞性创面;伤口护理

所有累及真皮层及以下的开放伤口均为腔洞型伤口,这类伤口有着不同的病因、大小、深度和位置。而深部腔洞性创面,因创面较深,切开显露彻底清创不易操作,深部炎性及坏死不良组织不容易清除和引流。如果进行彻底手术实施开放引流,则创伤较大且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较高等,给临床治疗带来不利影响[1]。传统腔洞伤口管理使用浸润纱布(条),敷料会变干而与伤口床粘连,影响创面肉芽生长,且换药时会造成伤口床损伤出血,患者会有极大的不适和痛苦,随着新型敷料的出现和推广,纱布已不应作为首选[2]。既往我院对此类伤口采用湿性愈合技术,但存在创面深部引流不彻底、创面肉芽生长周期长的缺点,且清创和换药均需要临床专科医师操作,近几年,我们采用由伤口造口专科护士进行伤口护理操作,并将中医护理特色技术拔罐法应用于伤口护理清创过程,结合使用湿性愈合技术,临床收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0月连云港市中医院收治的50例深部腔洞性创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8)和对照组(n=22),观察组男性18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75.293±5.579)岁,其中创伤感染17例,Ⅳ度压疮11例。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73.413±7.179)岁,其中小面积深度烫伤4例,局部三度烧伤4例,Ⅲ度压疮7例,Ⅳ度压疮7例。两组患者临床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由烧伤科医师给予创面清创后使用湿性愈合技术:(1)剪除深部创面坏死组织;(2)以生理盐水或灭菌注射用水冲洗创面,以藻酸盐敷料填塞腔洞,起到吸收渗出作用,然后表面覆盖美皮康敷贴。(3)视创面渗出情况决定换药次数至坏死组织脱尽创面愈合为止。

1.2.2 观察组 由伤口造口专科护士采用拔罐法联合湿性愈合技术对患者进行创面清创护理:(1)评估和测量并记录腔洞伤口情况:包含潜行、窦道、桥连、和瘘管的记录和测量,记录还须包含对伤口床和暴露组织(如肌肉、骨骼和筋膜)的描述,并表明肉芽组织、坏死组织和腐肉等的构成情况,配以照片留存资料,以供对比护理前后流程疗效[3]。如果无法进行全面的评估,应该如实的予以记录。如存在脓肿或窦道时,则考虑进行外科手术清创,将伤口“打开”以便能进行全面检查和充分引流,同时为敷料的使用创造便利条件。(2)充分暴露腔洞:伤口清创时剪除深部创面坏死组织,选择超出创面周径2 cm的手动控压塑料气罐,压力保持约0.02~0.03 Kpa,留罐时间1~2 min,以促进创面血液循环,加快代谢,促进肉芽生长。(3)伤口清洁:使用生理盐水或者灭菌注射用水冲洗创面,将藻酸盐敷料轻置于腔洞伤口中(切忌填塞过紧),吸收渗液后会形成亲水凝胶,为伤口提供湿润和温暖的环境,保持伤口适度的湿性环境,促进渗液的引流。创面上覆盖美皮康敷贴,为银离子半通透密闭敷料,在初期起到辅助止血的作用,后期能够吸收渗液和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以保持伤口湿度。敷料应轻置于伤口床上,因为过紧会造成局部异常压力增加,可能会导致组织缺血和坏死,还有可能造成患者疼痛和不适[4]。(4)视创面渗出给予换药,每次换药时均给以拔罐一次,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速度,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每次换药,均须仔细记录,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和潜在的法律风险。

1.3 疗效评价

每次换药时以文字配合图片的形式,记录患者深部腔洞肉芽生长情况,待肉芽组织填平创腔为创面愈合的平均时间(d)。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选取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平均时间(18.54±5.38)d,低于对照组(25.65±7.24)d;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21.61±4.17)d,低于对照组(30.34±5.29)d;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伤口清创护理疗效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伤口清创护理疗效比较(±s)

组别 例数 创面平均愈合时间(d ) 平均住院时间(d ) 护理满意度[ n (% )]观察组 2 8 1 8 . 5 4 ± 5 . 3 8 2 1 . 6 1 ± 4 . 1 7 9 6 . 4 3 (2 7 / 2 8)对照组 2 2 2 5 . 6 5 ± 7 . 2 4 3 0 . 3 4 ± 5 . 2 9 8 6 . 3 6 (1 9 / 2 2 )χ2/ t - 4 . 6 5 4 4 . 7 8 2 1 8 . 7 8 3 P - 0 . 0 2 3 0 . 0 2 8 0 . 0 0 0

3 讨论

腔洞伤口形成的常见原因包括外科延迟一期或二期愈合伤口、感染的外科伤口和伤口裂开、慢性伤口、创伤等。浅表压疮(Ⅰ期和Ⅱ期)、浅表烧伤和撕裂伤、水泡和闭合的外科伤口则被排除在外,Williams(1997)则认为任何使用简单的片状(Flat)敷料无法满足的伤口均可以被认为是腔洞伤口,因此需要使用接触性填充敷料,辅以额外的评估技巧、护理和治疗时间。Chaloner和Poole(1995)将深度超过2 cm的伤口定义为腔洞伤口[5]。

在慢性腔洞伤口治疗中使用纱布已经被广泛诟病,对于腔洞伤口管理中敷料的选择上,专家建议应该避免使用传统的浸润纱布敷料,建议的替代产品是亲水纤维或藻酸盐敷料,根据对伤口生物负荷的判断来决定是否采用含有抗菌成分的敷料,二层敷料则可以选择水胶体或泡沫敷料。对于渗液量大的伤口,毛细作用敷料或超级吸收敷料会更适合[6]。本研究使用的腔洞填充材料藻酸盐敷料在舒适度、降低生物负荷和辅助清创方面均显著优于传统纱布。创面外敷使用的银离子敷料美皮康,采用软聚硅酮伤口接触层、灰色吸收性聚氨酯泡沫垫(由银离子化合物和活性碳组成)、以及防水透气的保护膜组成。适用于低到中等渗液的伤口,需联合其它敷料使用,如泡沫敷料、藻酸盐敷料等[7]。

本研究应用中医控压拔罐法,利用负压作用原理:现代医学认为拔罐时罐内所形成的负压作用使局部动脉血管充血,能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从而改变局部组织的营养,加速代谢产物的排泄,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8]。

既往临床各类伤口清创操作多为外科医师承担,随着近年优质护理服务的广泛开展和护理学科的发展,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在临床各类伤口造口专科护理方面的优势和积极作用日益凸显。本研究观察组患者伤口清创护理换药工作均由伤口造口专科护士承担。本研究结果也显示,应用拔罐法联合湿性愈合技术对深部腔洞性创面进行伤口护理,能显著促进患者创面愈合,改善患者治疗有效率,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加快床位周转,发扬中医护理服务特色优势。

[1]智立柱,余朝恒,韩春茂. 改良式VSD负压引流在感染性腔洞性创面治疗中的应用[A]. 2012年浙江省烧伤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2:166-167.

[2]张金梅,刘静,李恒,等. 泡沫敷料用于伤口肉芽组织水肿创面换药的效果观察[J].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63-64.

[3]管芝玲,张倩,巩霞. 藻酸盐敷料治疗窦道潜行伤口的效果观察[J].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2,27(11):946-947.

[4]邵媛媛. 银离子抗菌敷料联合美皮康治疗1例Ⅱ期压疮的护理体会[J]. 医药前沿,2015,5(12):282-283.

[5]郭春兰,邓红艳,屈红玲. 不同银敷料在慢性伤口治疗中应用效果的对比研究[J]. 护理研究,2015,29(10):1170-1175.

[6]蒋琪霞,朱礼霞,李晓华,等. 泡沫与纱布填充敷料在负压伤口治疗中的应用比较[J]. 护理学杂志,2014,29(6):16-18.

[7]邬天刚,冯登超. 藻酸盐敷料和凡士林纱布对瘢痕皮肤供皮区创面愈合及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 (16):1911-1913.

[8]崔帅,崔瑾. 拔罐疗法的负压效应机制研究进展[J]. 针刺研究,2012,37(6):506-510.

医学论文的一般载体(四)

文献综述:以某一专题为中心,查阅、收集大量国内外近期的原始医学文献,经过理解、分析、归纳、整理而写出综述,以反映出该专题的历史、现状、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等情况,并做出初步的评论和建议。

专题讲座:围绕某专题或某学科进行系统讲授,介绍医学发展新动向、传播医学科研和临床上实用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更新传统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改善知识结构。

Nursing Effect of Cupping Method Combined With Wet Healing Technology on Deep Cavity Wound

BIAN Yuxia Burn Department, Lianyungang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Lianyungang Jiangsu 222004,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nursing efect of cupping combined with wet healing technique in the treatment of deep wound wound cavity.MethodsFrom January 2013 to October 2016, 50 patients with deep cavity wound were treated. Among them, 2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debridement were treated as control group. The other 28 cases were treated by cupping combined with wet healing therapy debridement patients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clinical efect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The average wound healing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average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cupping combined with wet healing of wound care for deep cavity wound technology, can signifcantly promote wound healing,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reatment, shorten the average length of stay, speed up the bed turnover, carry forwar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services.

Cupping method, Wet healing techniques, Deep cavity wound, Wound care

R472

A

1674-9308(2016)36-0198-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6.36.111

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烧伤科,江苏 连云港 222004

猜你喜欢
罐法湿性清创
开阖枢罐法理论及其基本应用
Safety and feasibility of modified duct-to-mucosa pancreaticojejunostomy during pancreatoduodenectomy: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一种多功能清创车设计与应用*
通督泄热刺络拔罐法联合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湿热浸淫型湿疹的临床观察
自制负压吸引联合湿性换药在中小面积烫伤中的应用效果
湿性愈合法在慢性伤口愈合护理中的运用分析
糖尿病足患者采用超声清创联合负压吸引治疗的效果
超声清创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的疗效观察
火针刺络放血结合罐法治疗痹症的临床体会
湿性敷料用于感染伤口换药的效果观察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