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汪 忠 湖南大学中国公益创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公益创业离商业更近一些
文|汪 忠 湖南大学中国公益创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我从2004年开始公益创业的探索,和同道创办了基金、社会企业、公益创业研究机构,进行公益创业的教学、研究和实践。从初次接触公益创业的概念至今已有10年。2013年8月我到英国北安普顿大学做公益创业的访学研究。2016年1月,我参观学习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公益创业中心。对比国外,我觉得中国的公益创业需要理性、包容、开放、创新的探索。
公益创业(Social Entrepreneurship),也译为“社会创新”“社会创业”,或 “公益创新”,国内外对公益创业定义很多。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公益创业是一种在社会、经济和政治环境下持续创造社会价值的活动,这种活动通过前瞻性地不断发现和利用新机会来履行社会使命和实现社会目的。概括起来,公益创业包含以下要义:(1)以社会责任为导向;(2)采用商业化运作模式;(3)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4)首要目的是解决社会问题;(5)是应对市场和政府失灵的手段之一。公益创业理念和实践填补了传统商业和传统慈善公益间的鸿沟,使创业精神应用和服务于各种社会领 域。
牛津大学公益创业研究中心认为,公益创业可以指营利或非营利组织的创新立业,但大多介于两者之间。公益创业具有社会性或公益性(sociality)、创新性(innovation)和市场导向性(market orientation)。湖南大学公益创业研究中心借鉴牛津大学对公益创业的定义,认为:公益创业,是指个人、社会组织或者网络等在社会使命的激发下,追求创新、效率和社会效果,面向社会需要,建立新的组织,向公众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社会活 动。
国内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基本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传统的国内慈善和公益学界,谈及公益创业,关键词均为“奉献”“无私”“道德”等,几乎是排斥“商业”“营利”的;一类是国内有经济学和商学背景的人士,对其理解更接近国外狭义的公益创业的界定,就是以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的创新活动;另外很特别的一类是公益创业实践者,以实践为导向,不理会这些“虚”的概念界定。比如,被哈佛大学的老师赞誉的公益创业案例:中国兔王旭平兔业集团,其创始人创业30年,探索了非营利组织、企业、志愿公益活动以及研究机构等公益创业形式。
国际上对公益创业的概念有上百种之多。对于什么是公益创业、社会企业的表现形式以及是否分红、是否可以赚钱等问题的认识,也在演变之中。社会企业和商业企业的界限也日渐模糊。英国“社会企业联盟”首席执行官彼得·霍尔布鲁克(Peter Holbrook)撰文表示,英国的慈善机构超半数收入来自经营,商业运作成趋势。理解和界定公益创业概念,要强调过程和客观结果。只要是有利于社会利益的创新活动,我们都应该给予鼓励和提 倡。
尽管具体的划分维度不一样,但国内外学者们一致认为公益创业的特征具有多样性。大多数的国内学者认为,国内的公益创业组织应具备以下共同点:(1)公益创业具有明确的社会目的和使命,且社会价值创造始终要高于经济利益追求;(2)在以市场为导向的活动过程中,公益创业需表现出在资源利用、组织运作等方面的创新 性。
关于公益创业类型的研究。Fowler(2000)认为公益创业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综合性公益创业”,其所涉及的全部经济行为均是为了生产正的社会产出和社会效益,并与其他性质的组织建立全方位的经济联系,如孟加拉国的格莱珉银行;第二种是“经重新诠释”的公益创业,指那些非营利组织运用组织已有的非营利能力来降低组织成本或者通过多元化来增加组织收入;第三种是“辅助性公益创业”,是指非营利组织建立营利性分支机构,虽其本身并不产生直接社会效益,但其用经营所得弥补公益资金的不足。Mort等(2003)则直接将公益创业组织分为基金型组织和资源型组织。唐亚阳等(2009)认为,根据公益创业的动机可以分为机会型公益创业与就业型公益创业;根据公益创业的主体则又分为大学生公益创业、失业者公益创业和兼职者公益创业;而按公益创业的周期则可分为初始创业、二次创业、连续创业。
不论将公益创业按照何种类型划分,公益创业的本质都没有改变。公益创业必须以满足社会需要为己任、服务于社会利益。湖南大学公益创业研究中心认为:公益创业强调创业时兼顾社会公共利益,按照公益创业组织实践的主体或者服务领域分为创办兼顾社会利益的非营利组织、创办兼顾社会利益的营利组织、志愿公益活动和生态网络混合型四类,这也是国内现在普遍比较接受的一种划分。
公益创业的类型
公益创业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公益创业促进创新。创业促进创新。创新(innovation)是创造新事物的过程,是创业过程的核心。约瑟夫·熊彼得(Joseph Schumpeter)首先清楚地表达了创业对创新的重要性。熊彼得认为,创业者们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并随时间推移不断淘汰着当前产品和技术。熊彼得把这个过程称为创造性破坏(creative destruction)。创造性破坏的过程是改进了当前可得到的产品或技术。创造性破坏者被称为“创新者”或“变革推进者”。创造性破坏的过程并不局限于新产品和新技术,也包括新的组织、活动、制度或者模式。公益创业组织内创业对创新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公益创业要善于利用生态网络创新。例如,英国北安普顿大学公益创业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有机融合,号称英国公益创业教育的第一大学。它是英国第一个加入全球公益创业阿育王网络,连续多年获英国创业型大学奖,两位公益创业领导者先后获得英国女王创业奖。
公益创业教育组织结构是网络生态组织,有公益创业沟通联络和项目部、创业俱乐部、公益创业调查研究和战略招标办公室、公益创业研究中心。英国北安普顿大学相关院系、就业与参与发展中心、学生会也是这个网络的一部分,从而提供了教学、研究和实践融合的公益创业生态体系。北安普顿公益创业教育大学计划2018年成为世界公益创业型大学的领先者,建设校园专门公益创业园区。
第二,公益创业促进经济的发展。创办社会企业在工作创造和经济发展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英国文化协会中国办公室社会企业家技能项目总监马湄丽博士(Dr. Mairi Mackay)2013年指出,调查显示,英国2013年有超过7万家社会企业,雇员多达约100万人,为英国经济贡献了240亿英镑收入。英国所有初创企业中有1/3是社会企业,它们不仅增长速度和创新步伐超过中小型企业(SME),对未来也抱有更乐观的态度:63%的社会企业预计未来3年营业额会出现增长,而这个比例在中小型企业中只有37%。马湄丽博士甚至认为,将来也许所有的企业都将是社会企业。美国学者的研究昭示非营利部门的平均规模大约占各国GDP的4.6%。
在我国,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创业高潮促进经济发展。近年来我国非营利组织迅速发展,如非营利的医院、学校、科研机构等组织规模、数量已经相当可观。公益创业是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对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对促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和现代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三,公益创业创造就业。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Peter Drecker)认为,创业型就业是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是美国就业政策成功的核心。大量的研究一再证明:平均雇员少于100人的小企业创造了美国经济中大多数新就业机会。美国学者的研究昭示各国非营利部门平均占非农就业人口的5%,占服务业就业人口的10%,相当于公共部门就业人口的27%。非营利组织已经成为多元化时代社会发展与改革的生力军。从1977年到2001年,美国非营利部门就业年增长率为2.5%,而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则分别为1.8%和1.6%,非营利部门吸纳劳动力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政府和企业。美国非营利部门就业人数在过去25年翻了一番,到2001年达到1250万人,占美国总就业人数的9.5%。各国经验显示,非营利组织的就业速度较经济部门的速度要快得多。
公益创业对工作机会的创造起着十分明显的作用。各国的经验都说明,公益创业对增加就业有重大作用。我国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有大量的下岗职工需要安置,有不少机关公务员需要分流,每年有几百万的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中国的就业压力大,任务艰巨。政府和现有企业单位根本无法全部解决这么多人的就业问题,因此,唯一的出路就是鼓励下岗职工、农民、大学生自主创业,改变就业观念,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公益创业创造就业。
第四,公益创业促进社会进步。在20世纪70年代,德鲁克就宣称美国已经由管理资本主义社会向创业型社会转变。创业活动和创新精神确实在方方面面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社会。首先,创新精神和创业活动的兴起将“人”推向了整个社会关注的中心。由于创业活动更依赖于人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因此整个社会更加关注人的发展。其次,创业活动将使人们能够逐渐从工作本身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古人把仁放在“仁、义、礼、智、信”之首。古老的中华文化滋养了深厚的慈善、自主、互助和志愿精神的传统。公益创业组织以公益(同情和利他主义)为轴心,为全社会提供准公共产品。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公益创业组织都致力于各种社会问题的解决,为社会提供了新的资源配置体制,满足了社会多元化的需求。公益创业促进了社会进步。公益创业组织创造了GDP 增长和物质财富,真切地提高了每个人的生活水平—使我们生活得更舒适、提升我们的工作生产率、改善我们的健康并提供给我们娱乐的新产品和服务。公益创业不断使城市和农村、健康和疾病、沿海和内地、富有和贫困缩小差距,让居者有其屋,老者有所养,幼者有可学。公益创业以人为本,继承和发扬人类社会文明成果,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促进社会进步。
牛津大学认为,从效率效果看,公益创业应强调市场导向性(market orientation)。“市场导向性”代表着公益创业的绩效驱动、竞争性和前瞻性,这需要更大的责任担当和跨部门合作。
要提高中国公益创业的效率,就要摆脱道德绑架和形式主义,重视业务模式和管理的创新,不排斥商业和技术手段方法,更重要的是,需要理性、包容、开放、创新的探索。正如阿育王基金会的创始人比尔·德雷顿(Bill Drayton)所言:公益创业不仅提供产品和服务,还要创新调动社会资源和公众参与,探寻解决社会问题、引发社会变革的根本办法。
权威领域的报告更指出公益创业机会巨大。根据知名咨询公司Monitor在2009年的一份研究报告,在未来的10年间,仅仅是在为年收入3000美元以下的人群提供住房、农村饮用水、妇女卫生、初等教育和金融服务5个领域,就可能出现4000亿—10000亿美元的投资,利润则能够达到1830亿—6670亿美元。
盼望更多有识之士加入公益创业,以理性、包容、开放、创新的态度不断实践,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公益创业道路。
(此文章内容综合作者作为主笔的中国首份青年公益创业主报告内容以及《中国青年报》等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