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杨
(哈尔滨市香坊区文化馆,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完善群文职责 构筑中国梦想
张杨
(哈尔滨市香坊区文化馆,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摘要:群众文化是一切文化的根源,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的和谐稳定起着促进作用。
关键词:群众文化;作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重要精神支撑。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思想文化领域斗争更加复杂。而群众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和谐稳定都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群众文化,是指职业以外,人们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是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导,以满足自身精神需要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有效途径,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体现。做好文化工作,必须坚持人民性,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随着社会的稳定,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百姓对生活的基本要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满足当前的生活,更追求高品质生活,各种娱乐活动成为人们放松自我的主要表现。但是在社会竞争力的压迫下,人们的工作压力大,将多数时间用在学习知识技能或其他工作上,娱乐放松时间少之又少,导致人们之间的沟通交流的时间越来越少,人和人之间变得越来越陌生。所以为了保证人们的生活充满活力,必须进行多种多样的娱乐活动,丰富文化生活的多样性,提升人们之间的交流沟通能力,让更多人参与到娱乐生活中去,缓解压力,提高生活的幸福感。
群众文化不是商业文化,不以盈利为目的,但是群众文化的展开在客观上却能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软实力对内主要体现为民族的创造力、凝聚力,对外则主要表现为国家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在许多情况下,文化也是硬实力,产生GDP。在硬实力中,起基础作用的是物质,起核心作用的则是文化。因此,必须深刻认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既壮大硬实力,也增强软实力。
群众文化工作在坚持公益性的前提下,深化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弥补经费的不足,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各地文化馆寻求再发展的主要途径。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生活的需求也得到了空前的增长。这就必须要有与物质生产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文化产业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借助市场规律,群众文化工作内容和形式更加贴近群众,增强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较好地掌握公益性与市场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这不仅需要靠群众文化工作部门的积极努力,而且更需要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政策扶持,只有这样,才能使文化事业得到健康发展。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区都有自身独特的文化特色,每种文化都是一个地域的重要标志。群众文化是城市文化意识形态的代表,是城市娱乐活动的标志。要求根据城市本身特色,结合城市风貌,积极构建具有城市风格的主流文化。注意继承传统文化,在原有的文化体系条件下创新发展体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提升城市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能力,促进城市整体发展水平的进步。群众文化工作更多的是要着眼于塑造和弘扬民族精神,培养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守护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塑造民族魂,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继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借鉴人类文明有益成果,努力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可见,群文工作对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和谐稳定都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作为一名基层的群众文化工作者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满足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为目标。要着力改善文化民生,坚持重心下移,把更多的资源向边远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和农村、社区倾斜,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实施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提升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水平。要不断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优化文化产业布局,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努力推出更好更多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多样化文化需求。要加强文化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推进诚信体系建设,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人民享有文化发展成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精简节庆活动,抵制豪华文艺晚会,反对浮华奢靡之风。豪华文艺晚会和高成本节庆活动浪费严重,既不是文化繁荣的标志,也不是群众想要的文化生活,助长奢靡之风,影响文化建设成效,必须坚决予以抵制。
群众文化本身蕴含着重要的文化内容,是一切文化的根源。为了促进主导文化、精英文化、文化产业的进步发展,必须从群众文化的实际发展体系出发,结合群众的实际生活,开展多种文化活动,同时创新文化发展理念,在原有的文化产业基础上加强创新,为文化产业提供更广阔的市场份额,提升群众文化的普及性,保证群众文化在复杂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得以延续。
参考文献:
[1]《浅析群众文化工作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吴晓红;
[2]《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分析》张玉忠2014.4;
[3]《坚守文化责任 彰显文化力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文化部部长 人民日报2013.9。
中图分类号:G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2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