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樵
据中纪委通报,2015年中纪委共给予10名中管干部党纪重处分,并作出重大职务调整。其中,江西省政协原副主席刘礼祖因严重违纪受到开除党籍处分,连降7个行政级别,被降为科员。中纪委网站刊文表示,希望党员干部以“断崖式”降级案例为反面镜鉴,使自己真正警醒起来,敬畏纪律、遵守纪律,不越雷池一步。
“断崖式”降级依据何在?中纪委明确表示,在纪律审查工作中,针对被审查人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其违纪行为的性质和情节、造成的后果和影响、认错悔错态度以及配合组织审查、退缴违纪所得等情况,依纪依规给予10名中管干部党纪重处分,并作出重大职务调整。
媒体把这种“一撸到底”的降级处分方式称之为“断崖式降级”。2015年,“断崖式降级”的中管干部再添“新成员”,再次释放出中央查处违纪官员力度越来越大的信号。无疑,“断崖式降级”正是“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的生动实践,但对公众来讲,更为期待的则是能以此为契机,开启干部能上能下新常态。一直以来,公众只见官员快速晋升,甚至边腐边升,却鲜见“断崖式降级”。揆诸党纪国法,官员的升与降,原本就应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有升就应该有降,理政问事不当,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损失,降级顺理成章,岂能只升不降?党员干部出问题,都有一个从违纪到违法的演变过程。要阻断这种由违纪到违法的演变过程,就必须在违法之前加上缰绳,设置严密的纪律屏障,使纪律和规矩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长远来看,还需要各级党委和组织人事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好《关于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若干规定(试行)》,持续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严”“早”“小”上铆足力气、下足功夫,进一步通过激励、奖惩、问责和民主监督等一整套完善的制度安排,防病于未发、治病于初起,使干部能上能下真正成为治理庸政、懒政的一把“利剑”,进而形成高效廉洁的政治生态。
责任编辑:段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