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
2015年12月6日,《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5》发布,江苏区域创新能力再次摘得桂冠,实现连续七年位居全国首位。“七连冠”的骄人成绩,是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的结果。特别是,江苏把改革作为“关键一招”,坚持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两个方面同步发力,构建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一院、一区、一城、两县(市)”的改革试点,就是江苏科技体制改革的现实写照,演绎着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江苏故事。
省产业技术研究院——
科技成果转化的
“专业苗圃”
2013年12月成立的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研究院”,而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试验田”,肩负着为科技体制改革探路突破的重任。
实践表明,产业创新链中存在从科学到技术转化及技术到产品转化两个重要环节,而前者正是当前中国科研成果转化的主要瓶颈。高校科研定位于原创研究,许多科研成果常常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而大多企业科研能力和技术转化能力都有限。省产研院的成立,就是要打通从科学成果到成熟技术的转化通道。用执行院长刘庆的话来说,提供一个专业“苗圃”,把科研成果的种子放到专业研究所进行二次开发、中试放大,变成能够移植到地里的苗或小树,到市场接受风雨考验。
在管理体制方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不设行政级别,以“总院+专业研究所”为基本组织构架。理事会的成员除了政府领导外,还有高校、企业的领导,保证市场化和专业化。总院是省直属事业单位、独立法人,各研究所也是独立法人,自负盈亏。院对所是一种导向关系而非隶属关系,根据绩效予以动态支持。对研究所有一个预备期,转为正式合作研究所后每3年再进行一次认定,进退自如,充分调动各研究所的积极性、自主性。
在管理机制上,省产研院实行“一所两制、合同科研、项目经理、股权激励”等市场化改革举措。研究所同时拥有两类人员,一类是在高校院所运行机制下开展创新研究的研究人员,另一类是独立法人实体聘用的专职从事二次开发的研究人员。体制内的科研人员在保留原单位身份和工资的同时,在研究所里还可以获得与贡献相匹配的收入。省产研院面向研究所、科研团队、科研人员等不同主体出台了相关激励措施,引导研究所建立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激励机制,鼓励以股权或者期权等多种方式让科技人员更多地分享技术升值的收益。
尽管成立时间不长,但省产研院已经取得不菲成绩。目前该院拥有涵盖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领域的23家专业研究所,布局建设了纳米、智能装备、医疗器械等6家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攻克了一批重大关键产业技术,其中包括全球首款石墨烯手机触摸屏、制浆造纸废水近零排放成套技术与装备等,实现技术成果转移转化近1000项,合同科研额近7亿元,累计衍生或孵化科技型企业260家,注册资本约20亿元。
【微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实现这“四个对接”,是当前科技体制改革的最大难点。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瞄准从科学到技术转化的关键环节,填补了高校不愿做、企业做不了的创新空隙,展现出服务企业、引领未来的责任担当和远见卓识。
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创新驱动开启
“新苏南模式”
2014年10月,苏南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正式获国务院批复。与依托一个高新区或一个城市不同,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我国首个以城市群为基本单元的示范区,涵盖了8个国家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区,横跨5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以占全国0.29%的国土面积、2.5%的常住人口,创造了6.1%的地区生产总值。2015年2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试验区、区域创新一体化先行区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经济发展高地,积极探索主要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苏南模式”。
突出高新区主阵地。江宁高新园、独墅湖科教创新区、苏州科技城、无锡太湖国际科技园等作为创新核心区,围绕培育发展特色产业,集聚创新资源与要素,搭建重大创新平台,已建成8家国家级创新型园区、特色园区。同时,各园区立足比较优势和发展基础,布局“一区一战略产业”,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加快形成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纳米材料、物联网、光伏、机器人与智能装备、智能电网、医疗器械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突出企业主体地位。一方面,加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商业模式和管理创新,推动科技中小企业加速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2015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7000家,占全省3/4。另一方面,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带动效应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壮大创新型企业集群。同时,组织行业龙头企业争创国家级研发机构,在战略性基础材料、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等领域布局建设一批企业重点实验室,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超过88%。
突出区域创新一体化特色。一是统筹整合创新资源,推动创新要素在城市、园区和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高效组合,构建协同有序、优势互补、科学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二是统筹重大科技平台建设,启动建设全国首个未来网络小型试验网、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国家超算无锡中心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三是统筹创新空间布局,优化布局区域创新载体,初步形成了“五城九区多园”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还着力构建以创新资源集聚为特色的高新区创新发展机制、以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为特色的产业集聚发展机制、以高新技术企业为特色的企业创新发展机制、以科技镇长团为特色的产学研结合机制、以产业技术研究院为特色的基础原创成果转化机制、以科技人才创业为特色的大众创业机制以及以科技金融风险补偿为特色的科技金融发展机制。这些机制的建立与运行,为打造创新驱动的“新苏南模式”提供了重要保障。
【微评】经济新常态下,苏南发展不仅要看规模总量,更要看科技含量,根本出路是靠创新驱动发展。可以说,苏南的希望在创新,苏南的未来也在创新。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正是站在探索“新苏南模式”的新高度谋篇布局,是一种区域性的、全方位的、综合性的创新发展样态。我们相信,这里将展现出中国创新发展的现实模样。
南京——
把科教优势
转化为“第一动力”
南京是全国首个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也是我国重要的科教中心城市,高校科研院所数量位居全国城市第三,每万人研究生数量全国第二,两院院士和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数量全国第三。但是,南京人才结构不合理与科技创新转化效能低并存。释放科教人才资源优势,把潜在的生产力要素变成现实发展的动力,成为南京科技体制改革的着眼点和突破口。
如何释放科教人才资源?南京给出的答案是大力推动科技创业。也就是,实现科技创业人员的大规模扩张,进一步引导和激励高校科研院所、广大企业的科研人员创办科技企业,集聚各类人才来宁投资创业、发展科技产业。
早在2011年底,南京在全国开创性出台“1+8”政策“组合拳”,涵盖科技人才创业创新的全流程,包括科技人才创业特别社区建设、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引进、科技创业家培养等8个方面,其核心就是彻底打破科教人才资源转化的瓶颈。2012年初,出台“科技九条”,“允许和鼓励在宁高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事业、企业单位科技人员教师离岗创业,3年内保留其原有身份和职称”等举措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同年5月,又出台“创业七策”,为所有毕业5年内创业的大学生及海外留学人员,提供资金、场地、投融资等7方面扶持。同时,南京建立20个紫金科技人才创业特别社区,探索实行特殊体制、特殊机制、特殊政策、特殊环境于一体的创业创新基地。这些突破性政策措施的实施,引发一轮科技创业热潮。
2015年以来,南京在科技体制改革方面新招频出,提出加快建设全国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同年12月,颁布实施“创业南京”26条新政,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吸引国内外100名科技顶尖专家,培育200名创新型企业家、引进3000名高层次创业人才、引领20000名青年大学生创业。截至2015年底,南京市已涌现出80余家特色鲜明的众创空间,涵盖了创客孵化、投资促进、培训辅导等新型载体类型。科技创业特别社区共建成载体672万平方米,共引进科技型企业3752家。
【微评】每个城市都有独特的资源禀赋,有所长也有所短。无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还是推进科技体制改革,都必须立足自身优势,在扬长补短中选择恰当的思路举措。在创新发展中,南京找准了成功之门并且找到了开门的钥匙。这扇门,就是科教人才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掘和释放;而这把钥匙,就是促进科技创业,实现科技、人才与经济的完美结合。
常熟、海安——
打造县域发展的
“创新标杆”
县域经济是江苏发展的一大亮点。2015年,常熟市、海安县被确定为江苏省科技创新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县,其主要任务是找准摸清县域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瓶颈制约,加快构建依靠创新驱动促进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和有效路径。在此基础上,强化在“点”上取得成果,继而在“面”上推广,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案例经验。
2015年7月,省委深改组第十次会议通过《常熟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海安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为支持试点工作,省政府还分别给予常熟、海安“十条政策”。
常熟市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全国县级市中首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十二五”期间,常熟市共有500多个项目被列入国家“863”“973”和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等各级科技计划项目,获各类科技经费支持超3亿元。根据试点方案,常熟今后将重点在建立符合创新规律的管理体系、健全配置创新要素的市场体系、完善鼓励大众创新创业的支撑体系、优化开放合作的服务体系等四个方面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并提出,到2020年,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率先构建以创新驱动为主要特征的“新苏南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十三五”期间,常熟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将达45%左右,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将超95%。
海安县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发展全局的核心动力,实现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五连冠”。目前,海安县规模企业研发机构、产学研合作覆盖率双双超过90%,85个产品技术水平国内领先,30多个新产品为国内首创,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率超过60%,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60%。海安提出,到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9%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以上,构建以创新驱动为主要特征的县域经济发展新模式,走出具有苏中特点的创新驱动发展之路。为此,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大力发展天使基金、创投基金,为创业者和投资人牵线搭桥,培育科技新增长点。从2016年开始,5年内引进50名国家级顶尖产业人才,500名创新创业高层次产业人才。
【微评】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创新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本支撑。常熟和海安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佼佼者,具有坚实的产业基础和丰富的创新潜力,是科技体制改革的绝佳试点。两地作为改革试点,既有敢为人先、先行先试的使命担当,又有善做善成、引领发展的崇高追求,必能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实现从试点到标杆的嬗变。
责任编辑:苏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