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晓艳(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2)
建筑物名称及路名中的词汇学现象分析——以河南师范大学建筑物及路名为例
冯晓艳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2)
摘要:建筑物与公共空间的命名往往与词汇学的知识是分不开的,学校作为一个传播文化、创造文化的地方,它的建筑物及公共空间的命名与词汇学有着密切关联。本文试就河南师范大学范围内的建筑物及道路名称进行分析,以找出其所反映的词汇学现象以及名字中蕴含的语言文化现象。
关键词:河南师范大学(河师大);建筑名称;道路名称;词汇学;文化
在许多高校校园里,由于建筑物很多,对建筑和公共空间的命名,便采用方便和约定俗成的方式,如运用顺序词、方位词、功用词、外观词等。这种命名方式标示作用强,方便识记和定位,固然很好。但是,学校是一个文化气息非常浓厚的地方,如果对命名的理解停留在使用功能层面,认为名称仅仅是一种辨认标识的话,就会显得学校文化氛围不是那么浓厚。河师大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对校园内建筑物及道路的命名就很好地体现了这所学校的文化底蕴。
学校建筑命名一般由属名加通名构成,属名表明所属和个性的区别性名号,通名是建筑单位的通用称号。在河师大内建筑物的通名一般为楼、园、厅等。本文着重就其属名进行研究。在河师大校园内,建筑物名称的就其属名分类如下:
(一)按学科命名。外语楼、数学楼、物理北楼、物理南楼、化学北楼、化学南楼。这类建筑大多是按照院系学科进行划分,另外根据相对位置,用“南、北”对同一学科所代表的两栋楼进行区分。这类建筑名称具有很强的学校建筑名的特色,属于学校内建筑的通常命名方式,词汇色彩义为中性,给人一种规整严谨的感觉。
(二)按地理坐标命名。西一楼、西二楼、中一楼、中二楼、东一楼、东二楼。地理坐标型的命名方式对于数量较大,排列整齐的建筑群比较适用,在河师大主要是用于学生宿舍和青年公寓。所有这些楼都有一个特点是坐北朝南,并且按照竖列的方式进行排序。先确定横坐标“东西中”然后确定纵坐标“一二三”,这样的组合方式是把两个词素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义进行排列,再加上通名“楼”。这样的命名方式方便快捷、科学可靠、便于查找管理。
(三)按字母标号命名。教学A楼、教学B楼、教学C楼、一号楼、二号楼。十一号楼、十二号楼。“教学A楼”等属于“功能+字母”型的,教学楼是统称,为了区别使用字母和数字。
(四)按功能命名。勤政楼、浴园、万人餐厅、图书馆、球类馆。
这类名称很鲜明地体现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如“勤政楼”是行政人员进行办公的地方,浴园是用来洗澡的地方。
(五)按人名命名。逸夫音乐楼、田家炳教育书院。邵逸夫和田家炳这两位为教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名人,在全国捐建了许多学校和教学楼,为了感谢和纪念他们,而以他们的名字命名。另外。除了人名外,又加上了功能因素,将人名与建筑物的功能结合在一起,既体现了对捐建者的尊重,又传达出建筑物的主要用途。
(六)按形态命名。阶梯楼、圆形报告厅、五角楼。这类名称是根据建筑物的外部构造和内部结构来命名的。它们不同于河师大其他“火柴盒”式的楼房构造,具有一定的个性和辨识度。
(七)“文艺范”命名方式。文渊楼、启智楼、沁园、琢玉楼。
高校是一个文化荟萃的地方,除了体现数字、方位、形态等理性意义的建筑名称,河师大当然少补了“文艺范”的建筑名。“文渊楼”可以理解为“文化渊博”这就与学校的文化氛围联系起来,也启发广大学子,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充实完善自己。“启智楼”中的“启智”是一个动宾结构“启发智慧”,体现教学楼特色。“沁园”本是词牌名,河师大以沁园命名宾馆名字,格调优雅又具有文化韵味。“琢玉楼”含有比喻义,来源于那句“玉不琢不成器”,寓意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我品质等义。
河师大校内的路名有:
(一)南北路由东到西依次是:明德南路、明德中路、明德北路;厚德南路、厚德中路、厚德北路;尚德南路、尚德中路、尚德北路;立德路。
(二)东西路从南到北依次为:博学路、励学路、正学路;勤学路、善学路、至学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河师大路名的命名有很强的规律性,首先体现了强烈的文化气息,同时反映出该校的办学特色与办学宗旨,对弘扬和彰显学校精神起着引导作用。德、学是学校教书育人的两个重要方面,德才兼备是该校培养人才的标准,路名就很好地传达出了这一信息。
(一)构词法角度。(1)偏正式的名称。校园内建筑物的名称大部分都是偏正结构,如,外语楼、数学楼、西一楼、西二楼、阶梯楼、图书馆、球类馆等。(2)构词法的结合运用。河师大校园内教学楼与道路的名称大部分都是多种构词法结合运用得来的。如,启智楼,“启智”与“楼”是偏正关系,“启”与“智”又是动宾关系。类似的还有琢玉楼、立德路、勤政楼等都是动宾关系与偏正关系结合;一号楼、二号楼等是同时运用两层偏正关系。但是按照汉语语法分析的习惯,他们都首先以偏正为主要形式。
(二)造词法的角度。(1)说明法。河师大建筑及路名大都是××楼或××路,很明显都采用的是说明法,说明楼和路的名称。在这里不一一列举。(2)简缩法。如,物理南楼其实是物理楼南楼简缩后得来的,教学A楼其实是教学楼A楼简缩后得来的,明德南路是明德路南路简缩后得来的。同类还有化学北楼、化学南楼、教学B楼、教学C楼、明德北路、明德中路等。
(三)借词现象。教学A楼、教学B楼、教学C楼。为了区分,借用英文字母直接作为教学楼的名字的一部分。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学校的建筑与路名反映了很多词汇学的现象,同时运用这些词汇传达了某些文化内涵。不得不说校园文化渗透在学校的各个角落,文化语言词汇现象更是无处不在。
在对河师大建筑及路名的研究中还发现,虽然很多建筑都体现了文化特色,但是新建的一些建筑只是简单地以字母或序号命名。这样的方法虽然方便,但是还是希望这些建筑在发挥功能的同时,也发挥其在精神领域的丰富效用。因此,为这些建筑起一些内涵丰富的名字,以突出校园文化底蕴和精神格调,让学校建筑和公共空间的意义更加丰富,还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2]赵宗锋,张文超.高校建筑与公共空间命名的文化内涵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 2010,1.
作者简介:冯晓艳(1990.4—),女,汉族,河南灵宝人,单位: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14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