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教育的点滴体会——告别“狼来了”

2016-03-09 15:27:04王芳河北省高阳县晋庄总校河北保定071500
人间 2016年2期
关键词:润物无声

王芳(河北省高阳县晋庄总校,河北 保定 071500)



班级教育的点滴体会——告别“狼来了”

王芳
(河北省高阳县晋庄总校,河北 保定 071500)

摘要:故事的魅力是无穷的,教育是永无止境的,润物无声。往前一步是天使,往后一步是魔鬼。怀着对每一个孩子的深深的爱,我不抛弃也不放弃任何一个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教育学生最好的方法是爱。

关键词:狼来了;班级教育;润物无声

《狼来了》这个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是大多数人在童年时期接触最早又印象最深的故事之一。这则伊索寓言教育学生要诚实,诚信是个人立身之本,民族存亡之根。

一、“狼来了”,要耐心应对

“狼来了”并非空穴来风,家长的袒护和溺爱严重,遇到事情,不论青红皂白,极力袒护,助长了孩子的不良习气。假如不悬崖勒马,后果的确令人担忧。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星期一上午,我正在教室上课,听到门外踱来踱去的脚步声,窗口隐约出现了妞妞妈妈的身影,这时下课铃声响了,我刚走出教室,妞妞妈就一把拉我到一边,悄悄对我说,昨天下午,小柳来找妞妞玩,晚上,等她拉开抽屉拿钱买东西,发现放抽屉里的钱不见了,没有其他人去过她的家里。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一个班的小柳拿了,可是没有亲眼看见,没有证据,怎么办呢?让我问问,实在问不出,就算自己倒霉。

真是个棘手的问题,一切为了孩子,小学生的可塑性强,像一张白纸,画什么是什么,我把小柳叫到宿舍,给她先讲《狼来了》的故事,一个小牧童。他每天赶着羊群到山顶去放羊。一天,他想搞个恶作剧。第一次他喊“狼来啦,狼来啦……”,结果村民拿起锄头等工具,赶到山顶,知道是小牧童的撒谎。小牧童很得意,感到很好玩,于是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村民们已经知道是小牧童故意的,久而久之,当他喊“狼来啦,狼来啦……”,村民谁也不去理他。终于有一天,狼真的来了,他拼命地叫喊,村民们却没有一个人来,已经没有人相信他的话了,故事的结局是,他被狼吃掉了。故事蕴含着触动灵魂的力量——要做个诚实的孩子,没拿就是没拿,老师喜欢你;拿了,也没有关系,只要改正了同样是好孩子,老师同样喜欢知错就改的孩子。教育家陶行知说:“人类的最大美德莫过于诚实”。[1]教师也不是点金石。故事的魅力是无穷的,教育是永无止境的,润物无声。往前一步是天使,往后一步是魔鬼。

二、“狼”不可怕,信心是关键

终于,小柳冲破了困惑的牢笼,说出了实情,我问她,钱在哪?说给她妈妈了,哪有这样的家长?不把错误行为扼杀于萌芽,反而助长孩子的错误行为。我给小柳的妈妈打电话,她来到办公室。当问到她知道小柳拿钱的事情么?竟然矢口否认,我的一颗心有悬起来了,天呀!自己的孩子都知道错了,承认了错误,怎么还只顾自己的面子,不管别人的感受呢?

(一)坚信邪不压正。于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2]给她讲:一个小孩,有一次拿了邻居家一条鱼。妈妈不仅没有讲清楚这种行为的不当之处,反而夸奖了孩子一番。结果孩子从此以后,乐此不疲、变本加厉,由小偷发展成大偷,进而成为强盗,终于被官府擒获。行刑之际,执行官问他还有什么愿望,他说:“临死之前,想见见妈妈”。当他妈妈赶来之后,他说:“妈妈,让我最后再吃一口奶吧”!妈妈忍痛答应了。结果他一口咬下了妈妈的乳头,痛哭流涕的说道:“当年若不是你的误导与纵容,我又何至于到今天!”咱们可不能像故事里的妈妈,铸成大错,悔之晚矣!

小柳的妈妈瞪着大大的眼睛看着我,从她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一丝希望,于是,我又给她举了个例子,小柳成绩优异,倘若大学毕业,分配到银行工作,天天跟金钱打交道,照这样下去,难免有心动的时候,到那个时候,才叫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语。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坚信“浪子回头金不换”。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何等重要!

(二)家校联盟,水到渠成。终于,小柳的妈妈也认识到自己袒护多么错误,回家拿钱给妞妞妈妈,并且真诚的道歉。事情这样的结果。令我欣慰,也是我期盼的结局。妞妞的妈妈很感激我,絮絮叨叨说,要是没有我的付出,只能自认倒霉。我说是家长的配合。我还真诚的谢谢家长,让孩子有机会改正自己的错误,有了正确的人生方向。老师和家长的心情是一样的,金钱跟人生相比,孰轻孰重,我们心中都有一杆秤,都希望孩子健健康康成长。

(三)永不放弃,任重道远。教育无小事,我抓住这件事,开了一次“狼来了”主题班会,让学生扮演“牧童”“羊”“村民”,学生在故事中真实的感受到说谎的危险性,都说做个诚实的孩子,看到学生积极的参与,我趁热打铁,对其他学生也敲一下警钟。

人人都要面子,谁也不愿意在众目睽睽之下受到批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语重心长的说:“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该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3]

三、告别“狼来了”,明天会更好

“那些特别的孩子正是通过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来学习正确的;我们永远都不要绝望,是因为只要我们充满期待,他们或许很有希望。”[4]怀着对每一个孩子的深深的爱,我不抛弃也不放弃任何一个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教育学生最好的方法是爱。在这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将我那一片爱心融入到我所从事的教育职业中,赋予给了我那可爱的学生。

在对学生的教育中,我付出最多的就是对他们真诚的“爱”,这份“爱”是用心灵赢得心灵。当学生沐浴着爱的春风,在春风雨露的滋润下,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时,我们的教育才能促使他们快乐地成长。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明辨是非,改过自新,健康成长。

魏书生老师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奉献、有理解、有宽容、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也便有了教育的一切。”[5]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也深深地体会到:即使是稍有微瑕的学生,也犹如一颗颗即将勃发种子,期盼自己也能有破土而出的一刻。作为教师,就应关注每一个学生,尤其是那些或多或少有些问题的孩子,时时处处地观察、关心、帮助他们,与孩子们建立深厚的友谊,达到心灵的沟通,努力使自己成为滋养这些孩子心灵的春光。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2]孔子《论语》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

[3]宋运来《影响教师的100个好习惯》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第139页。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1月10日。

[5]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 1993年。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109-01

猜你喜欢
润物无声
言传身教,润物无声
立德树人 润物无声——静宁一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纪实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5:44
马启雄
书香两岸(2020年3期)2020-06-29 12:33:45
取舍有度 润物无声——小学德育工作策略谈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30
润物无声
让爱国主义教育润物无声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54
爱在心头 润物无声
辅导员(2017年9期)2017-06-01 12:10:06
润物无声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30
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初中语文德育教育渗透分析
学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 09:03:04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贺“星期爱乐大讲堂——100场音乐学术公益讲座”圆满结束
音乐生活(2015年2期)2015-12-19 13: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