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农业局 向彩云
邢台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探究
邢台市农业局向彩云
截止目前,邢台市已登记注册的农机合作社有311家;合作社资产总额达55943.86万元以上,从业人员7009余人;服务农机户338826余户。现有农机专业合作社拥有大中型拖拉机3522台,联合收获机械1729台。近年来农机合作社积极开展农机跨区作业、农机深松、保护性耕作、专业化统防统治等工作,服务作业面积达到286万亩,其中跨区作业面积达到66.541万亩。农机合作社的发展为全市农机作业与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对增加就业岗位、发展农村经济有重要的带动作用。
2.1促进了农机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应用
如南和县志强农机合作社已经配置了较先进的植保飞防设备,任县沃土农机合作社配置了大型机动植保器械。农机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对当地农机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示范作用明显。
2.2促进了全市农机化水平的提高
在春耕备播、三夏、三秋等重要农时季节中农机合作社的主力军作用越来越明显,在农机合作社的推动下,截至2014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010.13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播、收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83%。全市玉米机械收获获得新突破,玉米机收率达到75%,全省名列前茅;完成深松作业面积140万亩。
2.3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快速增加
农机合作社的出现,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扩大了农民增收的渠道。
3.1邢台市大部分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时间较短,农机专业合作社规模小。作业项目比较单一,服务范围相对狭窄,大多以粮食生产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服务内容,且以从事机收、机耕、机播服务居多,其他作业环节的服务明显不足。
3.2基础设施薄弱。一方面机耕道路建设不力,导致农机下田困难;另一方面现有的田块普遍狭小、不规则,不符合农机作业要求,各地农机专业合作社生产、办公场所缺乏,硬件设施不完善,多数还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规范的机具库房,合作社内的农机具大多数分散、露天停放,机械存放不集中,不利于维护保养。
3.3发展资金缺乏。资金优势不够,农机合作社资金贷款困难。国家金融部门没有专项贷款,导致合作社成员资金入股困难。合作社建设资金薄弱,发展后劲不足,没有合作金融的支持,农机合作社很难发展壮大。
3.4管理制度不够规范、运作机制有待完善。对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规定,农机合作社在章程制定、股金设置、工商登记、民主管理等方面还不够完善。
3.5合作社社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无法达到农机专业服务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合作社成员的技术和管理培训。
4.1加大行政扶持力度。积极争取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专项扶持,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给予经费补助;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和实施农机项目时,应优先安排农机合作社;简化注册登记手续;协调解决好农机专业合作社场所用地、农田连片规模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困难。
4.2培养典型,示范引导。一是对全市范围内典型性的、有影响力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重点扶持,发挥其“榜样”作用;二是积极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
4.3加大培训力度,做好人才储备。有计划地对合作社管理者、财务人员、驾驶员和维修员组织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专业培训;积极引进高学历、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才,做好人才储备梯队建设,保障合作社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
今后,邢台市农机主管部门将加强扶持引导,发展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大力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不断完善、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市、县要依法流转土地,推进规模化和集约经营进程,引导农机合作社开展农机订单作业、土地托管等多种形式的经营服务,建立稳固的作业市场,提高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水平。
向彩云,1980年12月出生,河北省清河县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农机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