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整体护理体会

2016-03-08 09:34:27马珂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6年2期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护理

马珂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介入科 郑州 450014



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整体护理体会

马珂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介入科郑州450014

【摘要】目的总结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接受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46例患者实施术前心理、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及预防血管痉挛等整体护理措施。结果46例患者均预后良好,未发生与护理不当有关的并发症。结论围手术期实施整体护理可提高介入栓塞术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护理

颅内动脉瘤是发生在颅内动脉管壁上的异常膨出,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在脑血管意外中,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好发于40~60岁中老年女性[1]。颅内动脉瘤一旦破裂出血病情发展快,病死率高,应尽早治疗。现代介入神经放射学的发展为颅内动脉瘤开辟了经血管内途径治愈的方法,免除开颅手术痛苦。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安全、痛苦小等特点。2012-06—2015-04,我科在应用微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46例的同时,实施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46例患者中男12例,女34例;平均58.60岁。入院时意识清醒34例,嗜睡12例。均以头痛、恶心、呕吐和颈项强直为主要临床表现。行全脑血管造影( DSA) 或CTA检查,证实前交通动脉瘤18例,后交通动脉瘤12例,基底节区动脉瘤3例,右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9例,左颈内动脉区动脉瘤1例,左大脑前动脉动脉瘤3例。均择期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术后恢复良好。

1.2护理方法

1.2.1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入院后积极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内心想法,对患者及家属针对性的讲解介入治疗目的、意义、方法、手术过程、术中配合等,消除患者及家属疑虑。(2)一般护理:完善造影剂和局麻药的过敏试验及其他常规检查,做好手术区域备皮,术前禁食和禁水。训练患者床上翻身和排便,告知术后咳嗽和排便时手压紧穿刺点。饮水和进食速度适当,以防呛咳所致的腹压及颅内压骤升,诱发血管出血。测量体质量用于计算术中肝素用量。术晨导尿,常规建立静脉通道。(3)预防血管痉挛:严密监测血压。遵医嘱常规持续微量泵静脉泵入尼莫地平l0 mg,速度为4~6 ml/h,以防止脑血管痉挛并观察有无药物副作用。

1.2.2术中配合协助医生安置患者取平卧位,枕下置头圈以固定头部及四肢,保持头部不晃动。吸氧,建立静脉通道,接高压注射器,控制造影剂速度。术中密切观察患者语言、肢体动作及意识状态,及时报告,做好急救准备。术毕拔管,股动脉穿刺部位压迫止血l5~30 min。无出血后,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止血。

1.2.3术后护理(1)严密观察病情: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意识状态生命体征。注意有无头痛、头晕、呕吐、肌力下降、烦躁不安等情况,并做好记录。用沙袋压迫局部6 h,6 h后患肢可左右移动,小腿自由屈曲或取健侧卧位,12 h后可下床活动[2-3]。(2)监测血压:常尼莫地平持续微量泵泵入,根据血压调节速度。(3)留置股动脉鞘的护理:本组有6例带股动脉鞘回病房。为防止鞘管折曲、折断、滑脱及移位,鞘管用黏附贴固定,嘱患者穿刺侧下肢制动,必要时用约束带或夹板固定[4]。拔出留置鞘管时由于按压不当、紧张、疼痛可引起心率失常、休克及冠脉痉挛[5],应做好心理护理,建立静脉通道,备好急救药品和器械。拔出鞘管后按压20 min,按压力度以穿刺点不出血又能触及到足背动脉搏动为准,按压后加压包扎24 h。(4)其他护理:麻醉清醒后,鼓励患者多饮水以促进造影剂从肾脏及时排泄[6]。随时观察尿量,尿液颜色、性质等。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予缓泻剂。

1.2.4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1) 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动脉瘤破裂的前兆症状有头痛、眼痛、脸痛、视力减退、恶心、颈部僵痛、腰背痛等[7],是血管内栓塞术最严重的并发症。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和瞳孔的改变。若出现瞳孔散大,应立即报告医师积极抢救。(2)穿刺部位血肿:由于栓塞术中应用肝素,加压包扎不牢可产生局部血肿。应保持穿刺侧肢体伸直制动,密切观察穿刺处敷料有无渗血,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肢体颜色、温度、有无肿胀、感觉有无麻木等。(3)脑血管痉挛:是动脉瘤栓塞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以头痛、短暂的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为减轻及预防脑血管痉挛,改善脑缺血,术前、中、后均采用尼莫地平持续泵入。此药可引起血压明显下降,用药要严格掌握用量,监测血压。(4)股动脉血栓形成:术后股动脉留置鞘管、患肢制动、术中未严格全身肝素化以及治疗中不同程度的血管内皮损伤均可导致血栓形成。密切观察患者语言、意识、穿刺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皮肤颜色、温度、下肢有无疼痛及感觉异常,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5)血栓栓塞:是颅内动脉瘤血管介入治疗的最主要并发症。各种原因造成的脑血管痉挛、低血压、低血容量致脑灌注不足、相对的高凝状态等是发生血栓栓塞的主要诱因。应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头痛、恶心、呕吐及意识、瞳孔、言语、肢体运动变化等。

2结果

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预后良好,未发生与护理不当有关的并发症。

3小结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是保障手术顺利实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基础。术前准备充分,术后观察护理得当以及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有效的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预防或减轻微弹簧圈对局部脑组织所造成的脑血管痉挛及血栓栓塞等并发症,提高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和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4参考文献

[1]龙飞,秦坤明,冯大勤. 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分析(附42例报告)[J]. 微创医学, 2012,7(3):252.

[2]高霞,方芸,刘刚.1例多发性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及护理[J].实用 临床医药杂志,2010,14(2):16-18.

[3]沈敬敬.护理干预在1例复杂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中的作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20(10):42-43.

[4]王茂桂,毛继芳.介入治疗术后留置股动脉鞘护理40例[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O):9-10.

[5]孙松枝,杨玉娟.尼莫地平防治脑血管造影致血管痉挛的临床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6,21(19):74-75.

[6]郑淑梅,郑树香.数字减影介入术后的配合[J].中华新医学,2002,3(1O):946-947.

[7]张红艳.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山西医药杂志,2011,40(7):751-752.

(收稿2015-10-05)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77-8991(2016)02-0105-02

猜你喜欢
颅内动脉瘤护理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与养生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护理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效果初步观察及评估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32
支架结合微弹簧圈技术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疗效观察
夹闭和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的影响
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吸入麻醉在颅内动脉瘤介入
颅内动脉瘤急诊手术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