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民 陈双军
河南西平县人民医院普外科 西平 463900
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效果观察
李志民陈双军
河南西平县人民医院普外科西平463900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56例急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28例实施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对照组28例行传统开腹穿孔修补术。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使用镇痛剂例数、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规范进行手术操作,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疗急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效果肯定。
【关键词】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腹腔镜穿孔修补术;效果
急性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多发生在球部前壁。穿孔后含有致病菌的酸性胃内容物进入腹腔刺激腹膜,大量液体的丢失和细菌毒素的吸收,可造成休克而危及患者的生命[1],既往多采用开腹穿孔修补术治疗,目前腹腔镜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已在临床得到逐步开展[2]。近年我们对急性十二指肠溃疡球部穿孔患者实施腹腔镜穿孔修补术,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01—2015-03间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的56例急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根据病史、临床表现、腹部彩超、X线腹部透视检查及术中探查确诊为急性十二指肠球部前壁溃疡穿孔。将实施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的2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26例,女2例;年龄26~42岁。21例有十二指肠溃疡病史。发病至手术时间(14.15±4.72)h。穿孔直径4~7 mm。将实施开腹穿孔修补术的2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6例,女2例;年龄25~41岁。20例有十二指肠溃疡病史。发病至手术时间(13.82±5.47)h。穿孔直径5~8 mm。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术前准备患者入院后完善常规术前检查。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做好术前准备,如禁饮食、持续胃肠减压、留置导尿管等。均在气管插管静脉全身麻醉下施术。
1.2.2手术方法(1)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手术。取卧位头高足低左倾位,于脐下缘做10 mm弧形切口,穿刺建立CO2气腹,压力保持在12~14 mmHg(1 mm Hg=0.133 kPa)。放置10 mm Trocar和腹腔镜,由右上腹到左上腹,再从到左下腹到右下腹及盆依次进行探查,以明确穿孔部位、大小并确定手术方式[3]。改头高脚低位,腹腔镜监视下于左锁骨中线肋缘下3~4 cm置入10 mm Trocar,作为主操作孔。右锁骨中线肋缘下5.0 cm置入5 mm Trocar,作为副操作孔,置入器械操作。将腹腔内的胃内容物及脓性渗出物用吸引器吸净,在十二指肠球部前壁找到穿孔。距穿孔边缘0.5~1.0 cm用3-0薇乔线沿十二指肠球部纵轴行全层间断合3~4针。若穿孔较小且周围组织水肿较轻者可直接打结闭合穿孔并将大网膜覆盖固定其上。如穿孔较大且周围组织水肿严重者,可先将附近的大网膜填塞于穿孔内后再打结闭合穿孔。温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腹腔后,于小网膜孔和盆腔放置腹腔引流。 (2)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穿孔修补术。
1.2.3术后处理2组患者均给予禁饮食、持续肠胃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及抗感染。出院后规范内科治疗4~6周[4]。
1.3观察指标观察比较2组患者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使用镇痛剂例数、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使用镇痛剂例数、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例,对照组发生切口感染6例、盆腔脓肿2例, 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对年轻的空腹急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患者,若全身情况好且未并发出血或幽门梗阻、腹膜炎症状和体征较轻且局限在右上腹,可采取非手术治疗。穿孔自行闭合后,经正规h1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及抗HP药物治疗,溃疡可获治愈。反之需急诊手术治疗,由于后经正规内科治疗效果良好,故穿孔修补术是临床使用较多的手术方式,包括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5]。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视野范围广而清晰,除利于腹腔探查外,还可对腹腔进行彻底冲洗而且对腹腔脏器干扰小,并发症少,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6]。 假如探查发现腹膜炎是由其他部位的病变所致,也不需要另选切口或需中转开腹手术时,指导选择开腹切口的位置,避免大切口或切口选择不当[7]。
本组结果显示,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使用镇痛剂例数、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效果满意。但必须注意:(1)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对有腹部手术史者、并发溃疡出血或幽门梗阻者或球后溃疡穿孔者,慎用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2)加强腹腔镜的基本功训练,规范进行手术操作。(3)若探查发现病变不适于腹腔镜手术,应果断中转开腹手术治疗。(4)术后必须接受正规h1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及抗HP药物治疗。
4参考文献
[1]陈孝平,汪建平.外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55-356.
[2]丁爱民,王海鹏. 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12,9(6):62-63.
[3]熊明涛.腹腔镜在外科急腹症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科学,2012,2(11):179-180.
[4]付星,朱共元,陈志华.腹腔镜辅助下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44例[J].当代医学,2013,19(15):103-104.
[5]蒋元会,尹贻碧,苏瑞阳,等.腹腔镜下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36例治疗体会[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4,34(10):682-683.
[6]曾斌.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治疗消化道溃疡穿孔的临床对比研究[J].当代医学,2012,18(29):39-40.
[7]袁军. 腹腔镜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临床疗效观察[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1):59-60.
(收稿2016-01-12)
【中图分类号】R656.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77-8991(2016)02-0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