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华
卢龙县鲜食甘薯产业发展现状及生产技术
杨丽华
卢龙县是甘薯栽植大县,素有“中国甘薯之乡”,的美誉。全县甘薯常年种植面积15万亩。卢龙县按照新的发展思路,推进传统的甘薯产业升级发展,并引导农民调整甘薯的种植结构,增加了鲜食型甘薯的种植面积。在全县推广茎线虫病无公害防治措施,提升了鲜食甘薯的产量和品质。目前卢龙县种植鲜食型甘薯面积达1万多亩,种植户每亩每年增收2000多元。
1、资源基础
卢龙县种植甘薯的土壤、气候条件适宜,单产水平高,品质优。土壤70%为沙壤土,并且通透性好,甘薯的生长期在150天以上,无霜期170天。卢龙县的交通、电力、通讯条件为吸引外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205”、“102”国道及“京沈”高速公路从我县穿过,“京哈”、“京秦”、“大秦”三条铁路在我县均设有站点,县内乡乡都通柏油路,为鲜食甘薯产品的外销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卢龙县地处唐山、秦皇岛的中间地带,东连东三省,西接“京津唐”。距天津不足150公里,距北京不足200公里。优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我县鲜食甘薯的销售前景广阔。
2、技术基础
(1)种植鲜食甘薯的经验丰富。我县甘薯栽培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种植的面积很大,栽培面广阔,有一定的技术优势。
(2)实现了鲜食甘薯的优质无公害。甘薯是我县的传统种植作物,我县重点引进开发低毒、高效、无残留农药,并推广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生产优质无公害产品,保证农产品的安全。
(3)实施了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我县已经推广甘薯标准化生产多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打造无公害鲜食甘薯的生产基地。引导带动群众实施标准化生产,达到节本增效、减少污染、优质高产的目的。
(4)使用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通过我县近几年的试验结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促进鲜食甘薯增产20—60%,根据目标产量确定施肥量,重点是平衡氮磷钾大量元素肥料,补充中微量元素,增施有机肥料,配合施用生物肥料。
(5)有效控制了鲜食甘薯茎线虫的防治。我县与农药生产厂家、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广泛的合作,并进行科学的防治,筛选出高效低毒的药剂,实现了鲜食甘薯的优质高产。
(6)采用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我县推广甘薯的地膜覆盖技术已经多年,是一项突破性栽培技术措施。试验表明增产30%以上,地膜覆盖具有增温保墒的效果,由于地上地下生长协调,非常便于栽培管理。
(7)形成了健全的技术服务网络。我县乡农业服务组织把鲜食甘薯的优质高产当做重点工作来抓,调整种植的机构,积极发展鲜食甘薯产业,并取得了好的效果。
3、产业规模
一是新增加鲜食甘薯的种植面积12484.5亩,完成了鲜食甘薯面积1万亩的目标。二是引进鲜食甘薯种植新品种,并筛选出了适合我县的的新品种新技术。三是实现鲜食甘薯的基地建设,并促进甘薯产业的优质化、科学化、生态化的发展。
4、销售情况
我县鲜食甘薯产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泛。首先,甘薯是世界上公认的保健食品。
现在当地农民主要是窖藏,第二年春天卖给北京、天津等地客商,价格2元/斤,亩效益8000元左右。另外我县生产出的各类薯制品在京、津、东北三省的各大城市都具有广泛的销售市场,部分产品远销到韩国、日本等国。
1、培育无病壮苗
(1)选用优质抗病品种。鲜食型甘薯选用品种为:西农431、北京553、郑红2A、梅营一号。
(2)种薯精选与种薯消毒。挑选无病虫害、无冻害和湿害的种薯,薯块重150—250克(大小分开);采用农抗120、中生菌素等药剂防治黑斑病。
(3)育苗方法、育苗时间与育种量。育秧采用火炕加保温膜的方式,保温增湿效果比较好;清明前上炕;每亩大田用鲜食型种薯35千克。
(4)苗床管理。①水分:为了保证种薯出苗前水分够用,上炕前一次性要浇足水,以后每拔一次秧上一次水。②温度:将催芽温度由38℃提高到41—42℃,当温度降至35—36℃开始烧火,拔秧前停火2—3天。③空气:火炕加保温膜覆盖完以后,每隔3—5天对流性通风,不至于缺氧腐烂。
2、整地、作垄
三月下旬土壤解冻后即开始打垄,垄距均匀,垄直、垄面平,垄土松,土壤散碎,垄心无漏耕,垄宽50厘米。
3、施肥
随打垄每亩施用经过高温发酵腐熟有机肥2500公斤,硫酸钾10公斤,尿素3公斤,磷酸铵5公斤。
4、田间栽植。(1)时间:地膜覆盖栽培在4月中下旬,露地栽秧一般在5月上旬。(2)栽植密度:一般旱簿地或短蔓品种4500—5000株/亩,肥地或长蔓品种4000—4500株/亩。
5、田间管理
(1)前期管理。查苗补栽、早中耕、除草(从成活期至封垄前,中耕2遍),防治地下虫;适时打顶(主蔓长50—60厘米)时,打去未展开嫩芽,后打群顶,有利控制茎叶后期疯长。
(2)中期管理。防旱排涝,土壤干旱时,浇小水。遇到多雨季节,及时排涝,保证田间无积水;控制疯长田,叶面积系数长期超过5.0,可提蔓、不翻秧;叶面喷肥防止早衰,如叶面积系数不足4.0,可喷施1%的尿素与0.2—0.4%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1—2次。
(3)后期管理。防早衰,控制旺长,提蔓不翻秧,喷洒2遍0.4%磷酸二氢钾液;防旱排涝和及时防治食叶性虫害。
6、鲜食甘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通过选用抗病抗虫新品种,优先采用农业措施,加强栽培管理,培育壮苗,中耕除草,秋季深翻晒土,清洁田园,轮作倒茬、间作套种等一系列措施起到防治病虫草害的作用。
(1)农业措施。①健薯健苗,轮作倒茬,针对主要病虫控制对象;净肥、净水,严格管理,促进甘薯植株健康生长,抑制病虫害的发生;②合理密植,清洁田园,降低病虫源数量。③及时处理病薯病株。防病窥测田间发病中心,对病株及时清除。在贮藏、育苗、发现病薯病株残体时深埋。
(2)生物防治。①防治甘薯茎线虫病:用1.8%的阿维菌素乳油3000—5000倍液灌根(400—500毫升/株)。②防治甘薯天蛾、甘薯麦蛾以及金针虫、地老虎、蛴螬等地下虫:利用0.38%苦参碱乳油300—500倍液喷施(防治甘薯天蛾、甘薯麦蛾)或灌根(防治地下虫害)。③防治蛴螬等:利用2%白僵菌粉,用量2千克/亩,起垄前撒施或栽植时穴施,施后封土,严防日晒。
7、采收
当地温降至12—15℃开始收获,贮藏鲜薯与种薯于“霜降”前收完;鲜食薯为早上市只要块根充分膨大,也可提前收获。
(作者单位:卢龙县农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