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瑜
(天津大学 教育学院,天津 300350)
农村留守女童教育研究
肖瑜
(天津大学 教育学院,天津300350)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引起了各级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但广大农村留守女童作为一个需要更加关注的群体,却始终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农村留守女童有关的各项信息也十分缺乏。她们的教育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作者就农村留守女童的教育公平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保障农村留守女童公平接受教育问题的政策建议。
农村;留守女童;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城镇转移。由于受到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和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我国农村也相应出现了大批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每年外出或到外地务工时间累计达6个月以上,而被留在农村地区交由父母单方、祖辈、他人照顾或无人照顾的农村儿童。而留守女童则是在留守儿童中占一定比例的女童。由于农村重男轻女思想的盛行以及对于女性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我国留守女童的教育问题更为严重,她们的教育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留守女童的成长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妇女受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其生产技能、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品质,还具有重大的社会影响。尽管证据表明,增强男女的教育年限对他们工资的影响大体是相当的,但教育女童在创造社会效益方面明显具有更高的效益。[1]妥善处理好留守女童教育问题,一方面可以解除农民进城务工的后顾之忧,使他们专心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服务;另一方面,可以使留守女童更好地接受教育,为个体的良性发展奠定基础,以利于将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才。
从《中国统计年鉴——2008年》中可以看到,全国6岁及6岁以上人口共1116037人,其中男性有562664人、女性有553373人,比例相差不大;但在未上过学的89448人中,男性只有24528人,女性却有64920人,女性占到未上学总人数的72.58%。中国教育学会王希宁认为,由于对女童发展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出现了两个怪圈,一是“女童就学难——文盲母亲素质差——贫困愚昧——多胎多育——女童就学更难”,二是“女童失学——贫困蒙昧——文盲母亲——多胎多育——女童失学”。[2]他认为这两个怪圈不断地恶性循环,已经严重制约和阻碍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1.不以升学为目标。许多留守女童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以后并没有继续升学的意向,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刻板印象都深深影响着留守女童的自我认知。有的留守女童自己也认为自己没有自家哥哥弟弟聪明,对于学业也仅仅完成初中就可以了。
2.学业成功概率低。在家中有多个子女的家庭中,在初中以后是否选择让孩子继续读书这一问题上,父母们往往会对男孩寄予更多希望,即便是儿子考不上高中,他们也会尽可能地让儿子去中专或者技校学习点技术。女孩只有在她特别努力、表现得特别突出时,才能获得父母的全力支持;而对于男孩,父母则无条件地支持。
3.学习成绩总体呈下降趋势。许多相关留守儿童的研究都表明,父母外出务工对儿童的学习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负面居多。大多数留守女童的学习成绩平平,总体上,在父母外出务工后都呈下降趋势。访谈发现,留守女童普遍认为自己学习成绩平平,在班上没有什么特别引人注意的。而且在对老师的访谈中发现,老师口中的留守女童学习成绩要更差一些,许多留守女童的成绩不尽如人意,许多老师表示,她们学习成绩下滑但是遇到问题又不愿向老师请教,每天上课混日子,得过且过,学习积极性不高。当然,在对留守女童的访谈中也存在留守女童的学习成绩并未因父母外出而降低反而提高的案例,这些女童通常都表现出自信、开朗的性格,父母对其期望值很高,希望她们要好好学习,以后上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不用再像自己这么辛苦。
4.家庭期望和自我期望低。虽然现在提倡男女平等,但是在中国广大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不少家长有“养儿防老”“传宗接代”“女孩读书无用”的思想,一些父母虽然支持女童去上学,但是读多少书,他们却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现在上小学和中学似乎成了农村女童必走之路,但是初中毕业之后是否再继续升学这就不一定了,多数家长特别是老一辈认为让女孩读到初中就可以了,早一点出来学习生计本领更利于嫁人。大部分农村家庭都有两个子女,当父母选择出外务工或经商时,被父母带在身边的通常是儿子,无论是出于对男孩的照顾还是对男孩未来发展的规划,作出这个选择父母虽然是无意识的,但是这在潜意识中表现出了对于整个家庭将来的发展在男孩身上寄予的希望。其中深层的原因恐怕是来自他们头脑中性别不平等意识的历史心理积淀。祖辈监护人思想十分保守老旧,传统教育思想在他们心中根深蒂固,他们对留守女童的学业期待很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那一辈的农村女性,很多只上过几年小学,有的甚至是文盲,在那个年代的农村更体会不到知识改变命运的力量。他们认为女孩子应该从小多学习做家务,勤快持家将来才能嫁个好人家。对于亲属监护人来说,就更说不上什么期待了,每天有繁重的田间劳动,再加上大部分家庭自己也有子女,对寄居的留守女童能做到的就是保障她的基本生活,对于学业期待他们则认为那是留守女童父母的事。在对留守女童的深入访谈中发现,大部分留守女童对自己的评价与期待都很低,虽然她们身边有学业成功的案例,她们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但还是普遍对自己期望值较低。来自家庭、老师、同学的多重歧视反反复复上演,逐渐地女童也会在心理上形成自我歧视。自我歧视似一张无形的网,束缚住了留守女童的思想和手脚,同时影响她们的社会化、心理发育和创新思维的培养。留守女童对于靠读书改变将来的生活不抱希望,也很难对自己的未来发展建立足够自信,这样都使得留守女童的自我评价和学业期待低。
5.难以集中精力专注学习。许多高年级留守女童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由于父母的外出务工,家中主要劳动力缺失,监护人承担的劳动量增加,同时这也造成了留守女童要承担更多的家务劳动及一些杂事,如做饭、洗衣、照顾弟妹、简单的田间劳动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留守女童难以专注学习,学习成绩下滑。
6.学习监督和辅导不足。能做到每天都督促留守儿童学习的监护人极少,由于家中主要劳动力外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既要承担繁重的田间劳动,同时还要处理房前屋后的家务事,精力有限,所以心有余而力不足。谈起对留守儿童的学习辅导问题,他们更是连连叹息,由于自身文化素质较低,对于低年级儿童的学习辅导还尚可,随着年级的增长,监护人纷纷表示根本帮不上什么忙。与此同时,许多家长和监护人固有的教育观念认为教育孩子、学习知识是学校的责任,孩子学习上所有的问题都应该由学校老师负责解决。
7.孤独、缺乏安全感。孤独在留守女童的成长过程中给女童带来非常大的痛苦,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问题、受到委屈都需要有倾诉的对象,在正常完整的家庭中,父母就担当起这个角色,但是由于父母单方或双方外出务工,留守女童在成长过程中缺失倾诉和心理依靠对象。同时留守女童在潜意识中,经常会拿自己与父母都在家的孩子比,这种对比往往使他们感到更孤独、寂寞。发展心理学家认为,荷尔蒙的变化至少能部分地解释青少年情绪波动的原因。祖辈监护下的留守女童,心理孤独感尤为强烈。由于父母双方外出,祖辈要承担起父母走后留下的田地活及家务事,根本无法分心顾及女童的心理状况及情绪,同时祖辈们陈旧的思想观念也没有与留守女童进行心理沟通的意识。对于心思缜密的留守女童来说,在亲戚监护下有寄人篱下的感觉,特别容易与亲戚家的小孩形成对比,亲戚与其子女在情感交流时,女童往往会有局外人的感觉,孤独感也油然而生。同时留守女童担心在放学回家路上遇到坏人、在校被男同学欺负等方面都表现出比非留守女童更强的焦虑感。农村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思想,也使得留守女童从小就感受到父母及监护人对男孩的偏爱,被忽视的感觉更加深了留守女童的孤独感和安全感。
农村留守女童教育问题不仅是单个家庭的问题,更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制约留守女童教育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单个家庭的原因,也有整个社会的原因。
1.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是留守女童父母选择外出务工的首要原因,也是造成留守女童教育问题的重要原因。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耕经济仅仅能维持基本的生计,要想送子女上学,要想过上更好的生活,父母们不得不踏上外出务工的道路。
2.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结构。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在其制度下所推行的户籍、医疗保障、教育等制度是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我国的户籍制度对农村和城市进行了严格的区分,儿童到了学龄必须到户籍所在地相关学校就读才能充分享受国家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一旦离开户籍所在地就读,就会失去享有平等义务教育的权利。
3.传统观念的误区。我国上千年流传下来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对劳动力有着极大的需求,而男性在农村中是力量的象征。同时,村落文化崇尚大家庭,多子多福,村落文化中男性才是这个家族的合法继承人,所以这里所指的多子多福,单单指向男性。[3]只有男孩才是家族中永远的主人,在村落文化中,只有男性成员多,男性成员的成功才是整个家族内部外部的荣耀,才能树立起整个家族的威严。自古以来,村落文化都是男权社会,男性享有较优越的权利,重男轻女、贬低女性、否定女性、压制女性。不仅农村留守女童,整个农村女童的性别角色意识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导致她们较低的性别角色期望,长期在这种性别文化气氛下生存,最终导致她们较低的成就期望和成就感。
4.父母及监护人文化程度低。女童的教育情况与父母的文化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父母的文化程度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子女接受教育的水平,父母的文化程度越高,尤其是母亲的文化程度越高,对子女的正向影响越大。虽然大部分家长都认为无论男孩女孩都应该读书,但是文化程度低的家长对子女接受教育的重要性认识更为不足,文化程度较低的家长可能在义务教育阶段认为子女都应该就学,但是对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以上的教育就表现出犹豫的态度。监护人思想观念的局限,普遍重“养”而不重“教”。
5.农村学校发展滞后。虽然我国全面推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但是还是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撤校并校、学校布局不合理、校舍不足、寄宿制度不完善等等。留守女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位,老师无法与他们父母经常有效地联系,而监护人也并没有一种责任意识,这就很容易造成留守女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管理真空。
以上是造成农村留守女童教育缺位的主要原因,传统经济的滞后性使留守女童长期处于父爱、母爱缺失的状态;传统观念的误区使留守女童教育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受桎梏约束较多;农村教育资源的落后使留守女童依然处于受教育的边缘状态。自我歧视似一张无形的网,束缚住了留守女童的思想和手脚,同时也影响她们的社会化、心理发育和创新思维的培养。[4]留守女童由于心理和生理特点处于一个更为弱势的地位,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渴望关爱,更容易遭受诱骗、控制、利用、侵害,存在更多的安全隐患。[5]
解决农村留守女童的教育问题需要各方面的配合与努力,它将是一个系统而长远的社会工程。
1.政府层面。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这就需求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步伐,弱化与户籍制度相关联的城乡分割的各种制度,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壁垒,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政府在加大教育财政投入时,需要特别关注教育资源的核心——教师,提升现任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加强对城市教师与农村教师学习交流,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同时,加大对非政府支教组织引导、扶持,鼓励志愿者投入到农村基础教育实践中,这将大大改善当前教育资源非均衡配置现状,进一步增强农村留守儿童公平的受教育权利。
2.社会层面。大众媒体应重视性别平等观念的宣传和普及,树立正确平等的性别观念。社会媒体要做更多关爱留守女童的报道,让父母和学校要认识到留守女童的特殊性,促进农村家庭将性别平等意识融入教育投资决策和处理女童问题上。完善农村社会服务体系,建立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联合共青团、妇联、村委会、学校等多方的力量,招募退休教师、大学生等充当志愿者,积极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男女平等观念宣传等活动,帮助她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培育她们形成健康人格,提高其综合素质。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构建一种有利于留守女童健康成长的社区环境。提高村民素质,反对封建迷信、赌博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农村新风尚。
3.学校层面。学校应合理规划课程设置,在教学中应该有针对性、目的性地设置针对留守女童身心健康的相关辅导课程。可以根据农村文化环境现状设计心理辅导及生理健康的相关课程,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条件下,学校起到主导作用,对留守女童的身心健康正确引导;完善寄宿制度,弥补农村留守儿童从父母那缺失的亲情与关心,同时学校和教师可以及时填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空白。寄宿制度的建立可以避免农村留守儿童早晚往返于家庭与学校,减少了因路程、路况与留守因素导致的上课迟到现象与不安全意外事故的发生。
4.家庭层面。留守家庭要树立监护人责任意识,倡导留守女童的监护人要担负起教育女童的责任和义务,不仅在生活上关心,更应密切关注女童的心理和生理变化;传授给她们基本的生理卫生常识,教会她们自我防卫的技巧。同时,加强与学校的沟通联系,积极参与家长会,多向学校了解留守女童的在校情况;强化父母责任意识,父母工作再忙也要抽空经常与留守女童保持联络,了解她们的心理、情感变化,关注她们的成长。留守女童的父母应该树立男女平等的意识,在对待男孩女孩这个问题上保持一致,给予女孩和男孩一样的期望,在家庭教育投入上做到平等。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拥入城市,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差异等多种原因,“留守女童”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逐渐出现。作为女性,她们的受教育权利未能得到很好的保障,作为“留守”的女童,她们的各种受教育权利就更加边缘化了。我们应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女童的教育,让更多的留守女童能够享受到良好教育和全社会的关怀,快乐健康地成长。
[1]萨默斯,著.投资于全民:发展中国家的妇女教育问题[M].李燕生,译.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95:2.
[2]王希宁.基于和谐社会视角的女童教育发展观[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7,(3):10.
[3]周全德.从社会性别视角看农村“留守女童”问题[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8,(03).
[4]曲音凯.制度与传统:从家庭结构上看留守女童社会歧视的表现[J].中外企业,2010,(08).
[5]张婷.云南农村留守女童教育问题研究[D].云南大学,2014:43.
C913.5
A
1671-2862(2016)03-0102-03
2016-05-19
肖瑜,男,湖南邵阳人,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在读生,研究方向:教育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