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炳磊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8)
语言学视角下的网络流行体初探
梁炳磊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河南郑州450008)
随着网上交流互动的日益频繁,对个别词语进行简单的改编已经不能满足广大网民的表达需求,在网络上产生了大量填充固化为某一模板的“语言填空题”,即网络流行体。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入手,对网络流行体进行界定,重点对其进行分类,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从而引导公众更加理性地对待这一语言现象。
网络流行体;分类;产生原因
2006年出现 “梨花体”之后,“元芳体”“凡客体”“蜜糖体”“知音体”“玛雅体”“撑腰体”“淘宝体”“咆哮体”“走近科学体”等各种“体”在网络中层出不穷,网络流行体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丰富的内涵意义和强大的社会功能活跃在网络空间中,其中一些流行体已经向我们的现实生活蔓延,渗透到我们的日常交际中。
所谓网络流行体,即在网络语境下产生并且在网络上传播的一种语言现象,这里的体既有“语体”“文体”的概念,也涉及修辞、语用等方面。
一般来说,每一种流行体都有一个固定的语言模板或者语言风格,具有基本的规则和形式,但是其使用不受限制,可以随意延伸,填充不同的词语和句子,形成很多类似的语言形式。比如“非诚勿扰体”的语言模板为“你……,或者不……,……就在那里,不……不……;……”,通过模仿、创造可以产生很多版本。比如关于考试的——“你看,或者不看书,分数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开,或者不开卷,态度就在那里,不紧不慢;你挂,或者不挂科,命运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上我的自习,或者,让题住进我脑袋里;黯然,复习。寂静,背题。”相较来说,“琼瑶体”没有固定的格式,语言却别具特点,在“琼瑶体”中,能用复句结构的不用单一结构,能用反问句的不用陈述句,能用排比句的不用单句。但是,无论是何种模拟方式,网络流行体都具有独特的风格,特点鲜明,在一段时间内受到了高度的关注。
网络流行体自出现以来,就成为互联网上的独特风景。各种网络流行体或是对热点事件的关注,或是源于一个热门的帖子,或是对现实的嘲讽宣泄,由于其来源及出现背景的不同,因此也出现了表达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网络流行体。
(一)按照有无固定模板分类
按照有无相对固定的模板,可以将网络流行体分为三类,即有模板、无模板但有固定的词或短语、无模板也无固定的词或短语。
1.有模板
大多数网络流行体有较为固定的格式,我们暂且把这种固定的可以套用的句式称为模板。这一类流行体在复制传播过程中,可以直接套用模板,一般只需置换其中的变量,即可生成新的语句。这一类网络流行体主要包括 “凡客体”“陈欧体”“撑腰体”“非诚勿扰体”“丹丹体”“王思聪体”“且行且珍惜体”“TVB体”“3Q体”“元芳体”等。
2.无模板,但有固定的词或短语
此类流行体的表达较为随意,没有一个可以套用的固定模板,但具有标志性的词或短语。一旦某句话中出现了这类标志性的词或短语,一般就可以认定其为某种“体”。这一类流行体以“淘宝体”“咆哮体”“hold住体”“秋裤体”“甄嬛体”等为代表。
“淘宝体”源自网上卖家与买家之间的普通交流,没有固定的句式,却由于包含常见字眼“亲”“哦”“包邮哦”“好评哦”走红于网络。
像“甄嬛体”,往往会用“本宫、臣妾、嫔妾、朕、哀家”等词语用于自称,使用“方才、想来、极好、不负恩泽、真真”等有特点的词语;此外,还会使用“若是……想必是极好地,但……倒也不负恩泽”等文言味较浓的句式等。“咆哮体”则常用“有木有”“伤不起”,以及大量的感叹号。
3.无模板,也无固定的词或短语
这一类网络流行体既没有固定的格式,也很难总结归纳出所谓的,之所以成为“××体”是因为它们模仿和复制的机制有某种一致性,其表达方式、内在气质和机理存在共通之处。这一类的代表有“梨花体”“舌尖体”“知音体”“走近科学体”等。
以“梨花体”为例,“梨花体”即“丽华体”,是根据女诗人赵丽华的名字谐音而来。其诗歌作品独特的形式曾引发很大争议,也有人称她的诗为“口水诗”。
与“梨花体”彻底的白话相比,“舌尖体”则相反,有意将习以为常的事物以极具学者散文范儿的语言表达出来,重视语言的精雕细琢,传达出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走近科学体”则是模仿央视电视节目“走近科学”的解说词,尽量将一些叙事弄得曲折、离奇甚至是诡异,但其结局往往让人大跌眼镜。总之,这一类流行体没有固定的格式或者没有代表性的词语,但是遵循一定的语言风格。
(二)按照网络流行体的内容分类
我们还可以根据网络流行体的内容对其进行分类,主要包括时事热点主导型、语气风格主导型和句式主导型三类。
1.以时事热点为主导
这一类流行体往往是由一些热点新闻事件或者话题引发的,其中出现的或雷人或精彩的话语,激发了众多网友的创作欲望,引发了他们的参与热情。“丹丹体”“私奔体”“撑腰体”“QQ体”“李刚体”等都属于此类。
比如“撑腰体”的走红源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经济学家董藩转发的一条微博:“北大副校长:‘你是北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北大法律系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北大替你赔偿!’”由于社会上出现了一系列看到跌倒老人却无人敢扶的事件,由此产生的冷漠和不安心理在人们心中堆积,而微博中“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扶”这样简单明了的道理戳中人们的软肋,因此,此微博一经发布就受到了广泛关注,衍生出了各种版本。众网友纷纷以各大学校长、各方面代表甚至是政府部门的口吻,为扶起跌倒老人的善行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2.以语气风格为主导
此类网络流行体在表达中通常带有某种强烈而鲜明的语气或者是独树一帜的话语风格,“咆哮体”“淘宝体”“蜜糖体”“TVB体”“少将体”“方阵体”等为此类的典型。
以“蜜糖体”为例,此流行体源自天涯社区一个网友的发帖,其语言特点就是使用腻到不能再腻的说话方式——“555……糖糖也好想要一个LV滴包包啊……糖糖滴mammy用滴就素LV……而且有好多……好多个哦……糖糖滴daddy说……等糖糖考上大学了……一定会买个LV滴包包送给糖糖哦……好期待呀……嘻嘻……O(∩_∩)O~”。
一些日常的词语如果用“蜜糖体”表达就会让人感觉不一样,在“蜜糖体”中把“可是”变成“可素”,“这样子”说成“酱紫”,“非常”变为“灰常”,“的”和“地”都用“滴”代替,“人家”是“伦家”,并且句尾总要加上“鸟”“啦”或者“捏”等作为语气词语,“蜜糖体”就如其名字一样读起来让人觉得甜腻。下面是网友仿造的例句:
(1)嫩们坏坏了啦…婶婶学了一晚上的糖糖捏…口素口素…为嘛舌头都打结了捏…不嘛不嘛…偶8要酱紫说话了啦…都怪嫩们害滴…好讨厌了啦…嘻嘻…(*^__^*)偶再酱紫说话话…要被偶家滴猪头拍死了啦…偶恨嫩们…555…
像前面提到的“淘宝体”,往往以“亲”开头、“哦”结尾,读起来倍感亲切;“TVB体”则语气温和,就像大家在聊家常一样,慢条斯理,有一种温暖的感觉;“少将体”着重突出语言啰嗦又空洞;“咆哮体”则是情绪愤怒的表达。
3.以句式为主导
这一类流行体主要是由于其本身别致而又耐人寻味的句型结构而流行开来的,其代表为“凡客体”“蓝精灵体”“宝黛体”“方阵体”等。
比如“凡客体”原是凡客诚品的广告宣传文案,由青年作家韩寒和女演员王珞丹代言,彰显的是独特的个性。原文如下:
韩寒版:爱网络,爱自由,爱晚起,爱夜间大排档,爱赛车,也爱59块帆布鞋。我不是什么旗手,不是谁的代言,我是韩寒,我只代表我自己。我和你一样,我是凡客。
王珞丹版:我爱表演,不爱扮演;我爱奋斗,也爱享受生活;我爱漂亮衣服,更爱打折标签。不是米莱,不是钱小样,不是大明星,我是王珞丹。我没什么特别,我很特别;我和别人不一样,我和你一样,我是凡客。
通篇文稿运用大量对比和反复的手法,在肯定和否定中不断转换角度,用词简洁、语言凝练,读起来朗朗上口,别具一番韵味。这样语言运用巧妙、结构形式整齐的文稿受到广大网民的追捧,大家纷纷效仿,经过改造后的“凡客体”或冷嘲热讽,或幽默风趣,或针砭时弊,后来还有人专门用“凡客体”进行自我介绍,玩笑调侃中透露出温馨和真感情。
“蓝精灵体”是模仿动画片《蓝精灵》的主题曲,遵循固定的句型结构,但使用起来又灵活自由,句尾往往押韵,在表达过程中注重揭示共性,从最初的职业版,到后来的学校版以及各地人版,“在……(地点),有一群……,他们……,他们……”的表达为大家提供了吐槽的空间。“方阵体”主要采用运动会播音员解说词的写作格式,“宝黛体”则是红楼语言运用的典型。
事实上,网络流行体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以上的分类也并不是绝对的。比如以时事热点为主导的流行体,像“撑腰体”“丹丹体”等也有比较特别的句型结构,但相对句式主导型的流行体来说,它们走红的原因不光光是因为句式,更多的是背后的话题。
(一)技术革新的推动
由于近年来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中国网民数量激增。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较2013年底增加144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6.9%。可以说,近些年来互联网已经逐渐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地改变了大家的生活。
互联网刚刚在中国兴起时,网络聊天室、QQ、网络游戏吸引了大多数网民,网民在实践中创造了大量的网络用语,随着时间的推移,BBS、社交网络的流行,微博的出现更是催生了网络流行体的广泛传播。自“梨花体”第一次在网络上流行以来,越来越多的网络新文体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尤其2009年下半年以来,新浪、腾讯、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纷纷开启微博功能,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并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拥有了上亿用户。据统计,截至2013年12月,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2.81亿人。微博的特点有利于网络新文体的产生和传播。一方面,微博的使用不受时间、空间和终端的限制,发布信息具有即时性,交流传播迅速,这为流行体的流行提供了技术可能;另一方面,微博的特点如140字的容量,使得网民必须使用简短的语言表达意义,而这种字数的限制使得网民的语言表达具有语体化意识。“语体化的网络流行语字数较少可以在微博、人人等交际网络中广泛使用;另一方面,语体化的网络语言本身语言架构已具有某种情感,使用者在编辑、传播者在传播、受众在阅读时就能明白其表达实质,从而产生共鸣”。[2]社交网站也有类似的功能。由于微博、社交网站等技术原因,为网络语言带来了变革,网络用语不再只是数字 (886、55、9494)、字母(MM、3Q、GF)、符号(“T-T”、“〉〈”)、词(白富美、打酱油、拼爹、给力)或者短语(很傻很天真、神马都是浮云),而是从字词化向语体化演进。所以说,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互联网的普及,论坛、社交网络、微博的出现,为网络流行体的出现和流行提供了技术条件。
(二)社会心态的折射
语言,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产生,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3]语言通常是社会发展变化进程中,时代心态、集体情绪和现实诉求的直观反映和折射。
首先,网络流行体满足了人们表达意愿的诉求。当今社会,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主流媒体单向度的信息传播方式,更愿意通过多向度的传播方式获取信息。网络尤其是自媒体成为普通民众表达民意的重要渠道。当今社会中,财富不均衡现象严重,社会不公平现象时有发生,生态环境恶化,整体道德水平下滑,诚信缺失等问题凸显。普通民众对此类现象不满却无可奈何,只有通过网络流行体的方式表达意愿、宣泄情感、寻求共鸣、挑战权威、讽刺现实。例如,2011年,“7·23”甬温线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后,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面对记者提问,给出“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的回答,难以令公众信服,网民便以此创造出“高铁体”,来表达对于铁道部公信力的质疑和嘲讽。
其次,网络流行体满足了人们的某种情感需要。网络用户大多是青少年,他们渴望标新立异,富有表现欲,流行体作为一种群体标签,能够使他们获得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人们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往往会体会到强烈的孤独感,产生怀旧感伤,渴望温暖的情绪。“一句话证明体”的风靡,就是人们追求认同感和归属感的例证,有了这种心理诉求,网友们便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这种造句运动中。其中,“请用一句话证明你的童年不是喜羊羊”受到网友的追捧,80后们纷纷跟帖回复:“大师兄,师傅跟二师兄被妖怪捉走了”“葫芦娃,葫芦娃,一根藤上七朵花”,等等。“一句话证明体”以及“蓝精灵体”都成为80后们共同回忆童年、划分代际群体的集体行为。“咆哮体”集中宣泄了社会中的压抑情绪,“淘宝体”则体现了在诚信缺失的情况下,人们通过亲切的语气来缓解人际关系紧张的心理。
再者,网络流行体满足了人们恶搞、娱乐的心理。后现代思潮逐渐渗透并影响着中国社会,后现代主义表现为解构权威、消解崇高、反传统、反权威、反理性。戏仿、恶搞、不追求深度意义、单纯为了娱乐而娱乐的言语及行为在当下的中国社会被年轻人追捧,并反映在大众文化中。网络作为大众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充分反映了后现代思潮对人们的影响。一些网络流行体就反映了网民恶搞、戏仿经典,追求娱乐的心态。例如“琼瑶体”:
男:“你无情你残酷你无理取闹!”
女:“那你就不无情不残酷不无理取闹?”
男:“我哪里无情哪里残酷哪里无理取闹?”
女:“你哪里不无情哪里不残酷哪里不无理取闹?”
男:“我就算再怎么无情再怎么残酷再怎么无理取闹,也不会比你更无情更残酷更无理取闹!”
“琼瑶体”这种把一句话翻来覆去不断重复的语言构式,极大程度上消解了语言的意义,而单纯成为一种游戏,从而产生引人发笑的效果。这一类网络流行体的迅速传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契合了人们娱乐的需求。总之,网络流行体由于含义丰富,比普通的网络语言容量大,满足了民众宣泄情绪、寻求认同、参与公共事务,或是自我表演以及纯粹娱乐的需求。网络流行体的流行,折射出社会群体一种渴望自我发声、表达自我诉求的社会心态,也体现出了社会集体性的焦虑。
[1]黄海蕾,邱月.外交部微博发“淘宝体”招聘书 招聘电话被打爆[N].京华时报,2011-8-2.
[2]周斌.浅析网络流行语语体化兴起的原因[EB/OL]. http://blog.ifeng.com/article/21340575.html.
[3]戴庆厦.社会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H03
A
1671-2862(2016)03-0074-04
2016-04-29
梁炳磊,女,文学硕士,河南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认知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