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树丰,赵国明
(辽宁省凌源市宋杖子镇农业站,辽宁 凌源 122500)
近年来,凌源地区葡萄栽培数量较大,但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劳动力成本的提高,生产效益有所下降。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葡萄生长特点所致。果树生产者都知道,葡萄具有萌芽率高、生产量大的特点,长势极强,新梢多次萌发,难以控制,致使架面郁密,影响光照,如不有效控制,极易造成产量降低、果品质量下降。生长季人工摘心去副梢费时费工,每个生长季需6~8次,由于劳动力成本太高,影响了生产效益的提高。因此,采用新技术、科学有效地控制成为果树科技人员和生产者探讨的新问题,许多专家学者对此都做过多种尝试,公认的方法是使用PP333。PP333的应用效果受诸多因素影响,如品种、气候、树势等,也与使用方法、时间、浓度有关,使用前必须先试验。笔者于2008年进行了田间试验,现总结如下。
试验于2008年在宋杖子镇一家村一家组果园进行,该园地势平坦,土层较厚,土质较好,有水源。株行距1.0m×2.5m,单壁篱架无主干多蔓扇形整枝,通风良好,产量较高。
试验设5个处理,即PP333浓度分别0、500、1 000、1500、2000mg/L,每个处理10株,重复5次,每个处理50株,用布条做好标记。于盛花前1周左右(6月5日)叶面喷施。
处理后不对新梢做摘心处理。每周调查1次主梢和副梢生长量;6月30日统计单花坐果率及副梢发生量;在新梢停止生长期(7月25日左右)调查新梢平均节数和节间长度;每个重复取主梢、副梢的中部叶片各10片,调查叶片宽度,按照《河北职业技术学院报》2002年第4期报道方法计算叶面积。
从表1可以看出,4个浓度PP333处理对主副梢生长都有抑制作用,主梢长比对照少26~35cm,副梢生长量是对照的34.6%~57.0%。随着PP333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越大,对副梢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主梢,以2000mg/L处理的抑制效果最好。同样,凡使用PP333的葡萄均表现节数减少、节间变短,浓度越高效果越明显。
表1 PP333对葡萄新梢生长量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喷PP333的葡萄单个叶片面积变小。从实地看,叶片变小变厚减少了架面的郁密程度,增强了树体光照。PP333处理的坐果率均高于对照,以2000mg/L处理的最高。
表2 PP333对葡萄叶面积和坐果率的影响
果树专家陈继峰说过:“使用PP333的最佳时期是在花期前后,叶面喷施”。本试验选择在盛花前1周左右(6月5日)叶面喷施,‘红提’葡萄表现出主、副梢生长受到抑制,对副梢的抑制作用强于主梢。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新梢节数少、节间短,叶面积变小,坐果率提高。但 ‘红提’为晚熟品种,其成熟期有一定量的新梢叶片对浆果增糖和上色具有积极的作用。有的专家用矮壮素、PP333处理‘巨峰’葡萄,发现浓度偏高则过分抑制新梢生长,进而造成有效光合叶片不足,光合产物减少,使葡萄不能提早成熟。认为适宜浓度的抑制剂应与赤霉素协调使用,可有效提高产量和商品价值。本试验在调查中也发现,高浓度的PP333可以有效抑制营养生长,使‘红提’葡萄坐果增加,但穗重和粒重有所下降,着色较差,成熟期稍迟。因此我们认为,使用PP333处理‘红提’葡萄时,必须考虑树势和肥水供应状况,营养状况好的可以使用2000mg/L浓度,肥水条件较差的可将其浓度降到1000~1500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