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婧
初秋暮野,云雾缭绕。行走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大草原上,机播紫花苜蓿又长高了一茬,整齐的苜蓿苗像一条条绿带,给秋天的金黄色添了一抹鲜活。一个戴着眼镜的大男孩不时弯腰查看苜蓿长势,他叫张振华,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张之洞班”2014级学生,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榆林镇潮岱村的一名普通村民。高中尚未毕业就着手创业,机器培植紫花苜蓿,那一年,张振华仅仅是一个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大男孩儿。随后的大学生涯中,他致力研究苜蓿的培育工作,并登上中央电视台“创业英雄汇”节目寻求投资。身体里流淌着农民的血液,充斥着对自然和农业热爱的他有一个更大的梦想——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并借紫花苜蓿改善生态环境。
大学前收获第一桶金
从小就帮忙干农活的张振华,对土地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在与亲戚的一次聊天中,他了解到目前养奶牛需要一种高蛋白牧草,这种牧草本地没有,必须从外地或国外高价购买。他当时非常好奇,什么神奇的牧草内蒙古大草原都没有?后来才得知,这种牧草名叫紫花苜蓿。紫花苜蓿不仅蛋白质含量丰富、再生性强,所含的豆科牧草根瘤菌固氮还能改善种植土壤的质量,苜蓿根系可达5米,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是优良的牧草品种。但是紫花苜蓿产业在内蒙古并没有发展起来,一是因为苜蓿抵抗不了内蒙古高原的倒春寒,幼苗还在发芽期就会被冻死;二是机械化收割成本高,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导致种植的面积很小,满足不了与日俱增的高需求量,只能依靠国外进口或从外地购入,细心的张振华暗暗萌生了种植紫花苜蓿的念头。
“不行,坚决不行!”和家人分享自己想创业的想法,首先就遭到了母亲地极力反对:“你哥哥辍学早,家里的孩子就你学习最好,这个村子也是你最有希望,为啥不好好读书,还要在家做农活!”张振华的妈妈认为,整个家族从来没出过大学生,家里唯一在读书的二儿子应该努力考上一所好大学,去城里找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而不是窝在家里种牧草,像父母一样无法摆脱农民的身份。
见母亲这一关太难过,张振华转而“轰炸”父亲。苜蓿产业化培植的前期投资相当大,机械设备、土地整合、后期的人力物力,都是不小的开支。父亲担心儿子经验不足风险太大,起初并不支持。不服输的张振华蛮劲上来了,整整三个月,他只要放学回家见到父亲,就会念叨着苜蓿,念叨着项目,一条条地陈述自己的想法和规划,还给父亲举例子,说北大某某学生卖猪肉,清华某某学生卖米粉,都是一种创业的方式,而且他们也都取得了成功……渐渐地,父亲开始被儿子说动了,他感觉到了儿子坚定的创业想法,并且对项目的各项设置条理都很清晰。在向亲戚朋友询问了苜蓿产业的前景之后,他决定让张振华试一试,并给儿子投入了70万元作为“梦想基金”,用于前期购买收割苜蓿的机械设备。
事实证明,张振华的创业想法是对的。在他高三那一年,拉自己的哥哥入伙,承包了家附近的1000亩土地种植紫花苜蓿。“高三的时候学习很忙,那也挡不住我总往田间地头跑,和那些苗苗好像是有感情的,看着它们一点点长高,特有成就感”。整个暑假,张振华都扑在了田地里,10月份后,他种的紫花苜蓿销售一空,获净利润150万元,这是张振华人生中的第一笔收入。小试牛刀获利后,张振华的苜蓿事业渐渐得到父亲的理解和支持,用张振华的话说“有老爸给自己把关,感觉每一步都走得特别踏实”。
虽然创业刚刚起步就收获了不可小觑的成果,但仍然改变不了母亲反对的态度。一次在家准备吃晚饭前,爷俩合计着清算一下账目,太过专注的两个人正忙着核对近期的每一项开支,没有听到振华妈妈的问话,也没注意到妈妈的情绪变化,一直不同意创业的母亲瞬间爆发了,本来正在做油面的她撂挑子不干了,对父子俩说:“你们别吃饭了,以后也不用吃饭了,就整天地谈项目吧。”随后就愤愤回房,紧闭房门不作声。那天晚上,张振华和父亲灰头土脸地吃了碗白水煮面,草草地结束了当天的计划。
瞒报专业,村里第一个农民大学生
“一个高考超出一本线58分的读书好苗子,怎么非要选择农业大学,还回来和我一样务农呢?”这是至今一直纠结着振华母亲的疑问。
高考分数出来后的第二天,一大早,见父母都在忙着,家里又没有网络,张振华没和任何人打招呼,就偷偷一个人到镇上的网吧,很坚定地将一志愿填报了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想去南方求学,换换环境,提升一下自己在农牧专业方面的常识。之前我根据自己的高考分数仔细查过,发现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实力很强,又很贴合自己的想法,就填报了这儿。”张振华说。得知儿子瞒报专业,张振华的母亲拉着他泣不成声,哭着斥责这孩子不听话。
张振华是家族里第一个大学生,也是老家镇上有史以来第一个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地道的农民,全家人对他期望很高,母亲希望他填报电气、航空、自动化等机械类专业,以后能够生活得体面。但张振华却偏偏违背了母亲的意愿,他认为,家乡本土具有极其优越的自然条件,而且农业具有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很想把苜蓿培植产业做大,也正是这个原因,我选择了我的大学和现在的专业,我一直很坚定自己的想法,就是以后要回家乡,为家乡的畜牧业造福。”
虽然只有初中文化水平,但振华的父亲很有魄力,做事果敢,他一旦认可了儿子的想法,就开始全方位地支持儿子创业,尽可能地给予帮助,从提供资金到设备采购,层层把关,成了儿子的合伙人。“爸爸的经验帮助我很多,之前还有些不确信,但是事实证明爸爸很多时候都是对的”。
在承包土地时,年轻气盛的张振华刚开始上手就准备种植几千亩胎苗,父亲则建议先种一千亩试试,总结经验,万一不成功也不至于血本无归。在设备采购上,张振华准备购买德国的进口设备,这需要花费几百万元,父亲给他分析,对于刚刚起步的产业,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昂贵的进口设备上回本太慢,如买国产设备,虽然效率低一点,但是折合到收割季,并不会影响到整体的进度,而且性价比很高,应成为首选……随后,为了配合儿子逐步加速的创业进程、渐渐扩大的种植面积,父亲还咬牙盖了18000平方米用于储存苜蓿的储藏间作为配套设施,前后一共投资了近200多万元。
事业处于上升期,问题也接踵而至。最大的困难就是土地的承包和整合。“想要实现大规模生产,必须将小块土地连接在一起,化零为整,”一开始,拥有土地的农民并不看好苜蓿种植,担心种植之后会影响土地质量,张振华便拉着亲戚朋友挨家挨户地进行科普,做游说工作,渐渐地收到了一些效果。今天这儿三亩,明天那儿两亩,难以集中。但每收到两三亩地,就意味着一家农户的认可和支持,不难想像承包下几千亩地要费上多久的时间和精力。
但功夫不负苦心人,断断续续的几个月时间,父子俩在凉城流转了3000多亩土地,在呼和浩特市整合到了1000多亩。“土地是农民的根本,我会将这些土地管理好,发挥好这些土地该有的价值”,张振华认真地说,厚厚的眼镜片透出内蒙古人特有的憨厚和质朴。
科学种草,拥有苜蓿科研团队
高考成绩较好,张振华被选入农业科学张之洞班,该班级由植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管理。
进入华农植科院后,张振华把大部分业余时间都放在了图书馆及数据库上,不断查找和苜蓿相关的资料。他执意毕业后要回去造福家乡的劲头打动了学校师生,也得到院系领导的大力支持——学院邀请华中农大赵健教授作为他的技术指导。此前,赵教授曾经在美国做了十几年紫花苜蓿研究。依托于学校资源,张振华的团队与华中农大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在七八人的团队里,其他人不是教授、博士生导师就是博士、硕士,而他是唯一一个本科生,还是一个只有大一的毛头小子。但由于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张振华作为团队里面学历最低、年龄最小的成员,却成为整个科研团队的主导人物之一。
科研团队成立后不久,就开始着手培育新品种,目标是在湖北培育一个新的能够抵抗地区性病虫害的苜蓿品种,一旦成功,将会一年成长六七茬,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够减少中国在紫花苜蓿方面的进口压力。培育的过程中,张振华在苜蓿育苗、收割、打捆、储藏、运输等方面的经验起到了很大作用。目前,团队已在湖北京山县种下十几个新种,下一步打算进行杂交,提高紫花苜蓿的蛋白质含量和抗外力的性能。在培育新品种的同时,他还承接了一个项目,帮一家公司研发推广新品种,为团队争取到了50万元的科研经费。
想当个地道的农民,光靠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张振华特别喜欢席地而坐跟劳作间休息的老农聊天,刘伯是他每次回家必拜访的老农之一。在苜蓿第一次成熟要收割的时候,正值七月份,内蒙地区经常多雨而且一下就是一整天,很少见艳阳天。而收割苜蓿需要晒干脱水处理才能够批量储藏。当时没有经验的张振华眼看着就快要下雨了,就指挥工人赶紧收割,并都打捆垒垛后堆放在草棚里面,结果几天后就发霉了。看到辛辛苦苦培育并收割的苜蓿发霉打了蔫,张振华懊悔不已,后来在请教了刘伯后才知道,苜蓿不怕下雨,雨水把苜蓿浇湿了,待一段时间水分蒸发后,还是可以收割的,并不影响苜蓿的质量和成分。通过这一次教训,他深刻认识到种植的学问和技巧,每次打捆的时候,捆的密度、湿度、通风和放置的地方等各个方面都是学问,马虎不得。
为了兼顾学业和创业,张振华将有限的时间利用到了极致,经常熬夜复习功课,因为他答应过父亲对他唯一的要求:一定不能挂科。有得必有失,虽然时间利用得紧凑高效率,但他仍然要很努力地跟时间赛跑,现在他不仅要专注学业,还要跟项目搞科研,也要兼顾家里3700亩的紫花苜蓿,这让张振华无法像其他学生一样参加学校的其它活动。他仅仅在大一进校的时候参加过一个社团,但因为实在没有时间顾及就中途放弃了。“虽然错过了很多同学聚餐、活动,但我并不遗憾,创业也是另外一种团体活动”。张振华认为,一方面,他因为在学校跟项目,通常有很多要洽谈的合作,在谈合作的过程中,跟业内精英打交道,他的沟通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另一方面,因为培育研究工作的需要,张振华经常会到田间地头去跟老农请教,久而久之,他的专业知识和实战经验也有一定地进步。这些都是在学校无法学到的宝贵财富。
张振华虽然很少参加社团活动,但人缘却不差,寝室的哥们格外体贴,晚归的时候留个灯,多打一壶开水,帮忙收个衣服,舍友们用行动默默支持他、理解他。在谈到这个话不多的小伙子,大伙儿纷纷竖起大拇指:务实、憨厚、靠谱。
改变生态,保持初心
近半年,张振华异常忙碌。他不断地学习、查资料、写策划,为他的紫花苜蓿产业谋发展,通过不断的学习他发现,紫花苜蓿不但有经济价值,还有环保价值。苜蓿的根系非常发达,因此是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土壤质量的良方。近期科研发现,苜蓿还对降低心血管,防止动脉硬化,脑血管硬化有明显的的功效。
然而,当下张振华最大的困难是缺钱。2015年,张振华父亲又给他投资了一笔不小的费用,这让他的紫花苜蓿种植面积扩大到了3700余亩。但继续扩大规模,意味着后面的配套设施必须跟进,资金就成了拦路虎,张振华寻思着大面积增产,就需要购买德国进口的机器提升整体的培育收割效率,可一联系,光一台割草的机器就要270万。土地承包也是件让人头疼的事儿,所有承包的土地必须要提前付款,一次性拿出那么多钱,也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张振华说,虽然2014年盈利了150万元,但远远不够现在的运营开支。
2015年3月份,张振华报名参加了“创业英雄汇”寻找天使投资。张振华在节目中的表现十分自信,敢想敢做,用执着打动了投资人。最终,张振华与投资方达成100万元融资意向,但由于后期对方要求垄断他的研究成果,相当于用100万买断他的技术,并且只支付他一部分股份,张振华果断拒绝了这个要求,并放弃了100万元的经费,他笑称这些钱都“不够买一辆拖拉机”。
为了筹备更多的资金,张振华每天写策划书到深夜,为融资努力着。未来,他计划将规模扩大到10000亩,预计纯利润达到1500万元。自从上了创业节目后,也有不少风投主动联系他希望能够与他合作,但张振华认为,农业并不是赚快钱的项目,在家乡创业,盈利不是唯一目的,环保和带动当地农民致富同样重要。他希望能得到政府的资金支持,扩大产业链,将紫花苜蓿产业延伸到环境保护和保健品开发的相关领域中去,吸引更多的投资,也能为家乡的劳动力带来巨大的就业机会,一举多得。
如今,张振华计划发动家乡的农民以土地为资本入股他的公司,集合科研力量,在家乡发展产业化机械化的集约型农业。与此同时,他将投入能在西北盐碱地生长的优质苜蓿品种的研发,若能实现大批量种植,土地盐碱化,水土流失,沙尘等问题都会有所改善。希望未来能够将苜蓿花开遍整个西北地区,改善西北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
“在家乡,务农的年轻人已经很少了,留守的多为50岁以上的中老年,老农们虽然经验丰富,但是在技术和新品引进等方面都存在滞后不前的现状,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我应该尽我所能为家乡做点什么。”
责任编辑:陈思